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不同种子产地的锦鸡儿属植物柠条锦鸡儿、秦晋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和扁刺锦鸡儿为试材,比较研究了锦鸡儿属植物不同种子产地间的种子性状、种子萌发率及幼苗生长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间锦鸡儿属植物的种子性状、萌芽率及幼苗生长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锦鸡儿属植物种子性状受产地影响明显,种子萌发率和幼苗株高的大小顺序均为柠条锦鸡儿秦晋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扁刺锦鸡儿,幼苗地径的大小顺序为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秦晋锦鸡儿小叶锦鸡儿扁刺锦鸡儿。柠条锦鸡儿的种子萌发率以浑源县的最高,秦晋锦鸡儿以岚县的最高,中间锦鸡儿以岢岚县的最高,小叶锦鸡儿以方山县胡堡村的最高。柠条锦鸡儿幼苗的株高和地径在3个产地间差异不显著,秦晋锦鸡儿在方山县的明显大于临县的,中间锦鸡儿在岢岚县的明显高于方山县的,小叶锦鸡儿为方山县胡堡村的显著高于其它3个地方的。种子千粒重与种子萌发率、苗期生长特征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可作为锦鸡儿属植物苗木出苗和幼苗生长预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对河西走廊15种豆科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萌发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锦鸡儿一种在有光条件下的萌发率和萌发速率均显著高于黑暗中的萌发率和萌发速率;柠条锦鸡儿在黑暗下的萌发率和萌发速率均显著高于有光条件的;光、暗对其他物种萌发的影响没有差异。在有光条件下,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百脉根的萌发属于投机型;沙冬青、邦卡锦鸡儿、川西锦鸡儿和锦鸡儿一种种子的萌发属于中间型;黄华、苦豆子、苦参、树锦鸡儿、乌拉尔甘草和黄芪的种子萌发属于缓萌型;而甘草一种和苜蓿种子萌发属于低萌型。在黑暗条件下,中间锦鸡儿和百脉根的种子萌发属于投机型;中间型的与光照条件下相同;黄华、苦豆子、苦参和树锦鸡儿的种子萌发属于缓萌型,甘草一种、乌拉尔甘草、黄芪、柠条锦鸡儿和苜蓿的种子萌发属于低萌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4种锦鸡儿对重复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探讨重复低温胁迫对4种锦鸡儿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分析4种锦鸡儿对重复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筛选耐寒性极强的锦鸡儿植物,为高寒沙区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盆栽的4种锦鸡儿为材料,分别测定不同锦鸡儿在室温(白天:30℃,夜间:20℃)、第1次低温(0℃胁迫12 h)和第2次低温(0℃胁迫24 h)后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重复低温胁迫对4种锦鸡儿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在重复低温胁迫后,不同锦鸡儿初始荧光(Fo)呈现增加的趋势,最大荧光(F_m)、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_P)呈现降低的趋势。川青锦鸡儿的Fo显著增加(P0.05);4种锦鸡儿的F_m和F_v/F_m均显著降低(P0.05);小叶锦鸡儿和川青锦鸡儿的ETR显著降低(P0.05);柠条锦鸡儿、川青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的q_P显著降低(P0.05);柠条锦鸡儿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显著增加(P0.05),小叶锦鸡儿的NPQ显著降低(P0.05)。【结论】重复低温胁迫对4种锦鸡儿幼苗叶片的光合机构均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在低温胁迫过程中,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和川青锦鸡通过增加热耗散以消耗过剩的激发能,减少低温胁迫对光合机构损害的能力。综合分析表明,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对重复低温胁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小叶锦鸡儿和川青锦鸡儿对重复低温胁迫的适应性稍差。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PP_(333)对无土马尼拉草[Zoysia matrella(L.) Merr.]皮矮化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不同次数的PP_(333)开展矮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PP_(333)施用浓度的增大,马尼拉草的生长速度变慢,草皮生长盖度减小;使用次数对矮化效果也有影响,喷施2次PP_(333)的草皮高度比1次的矮化效果明显;从综合效果来看,使用0.02%浓度的PP_(333)一次的矮化效果做好。  相似文献   

5.
试验表明,BA对山杨叶柄分化芽的增殖和生长影响均显著;NAA对芽的增殖影响不显著,而对生长影响显著。在WPM基本培养基附加0.5ppm BA和0.05ppm NAA的试验条件下,PP_(333)对芽的增殖及高生长均有影响,且高生长影响大于增殖的影响。最佳增殖培养基为WPM+BA_(1.0)+NAA_(0.05)+PP_(333 1.0);高生长最佳培养基为WPM+BA_(0.5)+NAA_(0.1)+PP_(333 0.5)。  相似文献   

6.
通过选用渗透调节剂聚乙二醇(PEG)处理柠条种子,并对柠条种子的发芽情况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柠条种子萌发存在一定的差异;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PEG溶液浓度的增强,柠条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发芽速度加快。据文献报道,当PEG处理的强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会对种子的萌发产生抑制作用,但本试验还没有得到对柠条种子产生抑制作用的PEG浓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凋落物对桃儿七种子萌发影响的生物化学原因,阐明凋落物对桃儿七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对桃儿七凋落物浸提液进行GC-MS检测,研究凋落物对桃儿七自身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凋落物提取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当提取液浓度低于0.08g/mL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各指标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P0.05);提取液浓度高于0.08g/mL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随提取液浓度的增加急剧降低(P0.05),并且凋落物提取液延长了种子发芽时间;高浓度(0.48g/mL)凋落物提取液致使种子失活。统计检验表明,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与提取液浓度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TTC)、保护性酶(POD、SOD、CAT)和非保护性酶(PPO、PAL)活性与提取液浓度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GC-MS检测凋落物提取液主要为烷烃、环烷烃、苯环和酯类等物质,以烷烃类物质最多,其中甘菊环烃、十二烷和邻苯二甲酸甲酯含量最高,这几种化感物质抑制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理特性。由此可知,凋落物提取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毒作用。研究结果为野生桃儿七资源的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抑制剂对大叶黄杨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其叶片形态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为灌木绿篱的化学修剪提供技术指导。[方法]在北京林业大学林场苗圃采用3种生长抑制剂(多效唑(PP_(333))、三碘苯甲酸(TIBA)以及脱落酸(ABA))对密植成绿篱状的1年生大叶黄杨扦插苗进行叶面喷施,对其生长、叶片形态及光合作用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3种抑制剂均有矮化植株、抑制新梢生长的作用,矮化效果最佳、抑制作用最强的为PP_(333),且高浓度PP_(333)对于高生长的抑制作用持效性较长。叶宽、叶厚以及叶面积在短期PP_(333)处理下高于对照。PP_(333)能提高大叶黄杨净光合速率,主要通过增加叶厚、气孔导度、叶肉导度及叶绿素含量来实现,并且PP_(333)使蒸腾速率提高的同时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TIBA有显著减小叶长、叶宽的作用,但能使叶厚增加,且随浓度的增加作用效果增强,主要通过减小叶面积,降低叶肉导度、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及叶绿素含量来降低净光合速率。ABA能增加叶面积(10 mg·L~(-1)处理除外)、叶长以及减小叶片厚度,通过抑制气孔导度、叶肉导度、叶绿素含量降低净光合速率。TI-BA及ABA均通过降低蒸腾速率,使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结论]3种抑制剂均有矮化植株、抑制新梢生长的作用,并且影响叶片发育,进而影响叶片光合作用,且800 mg·L~(-1)的多效唑对大叶黄杨具有较好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找出可以加快刨花润楠苗木生长速度的生长调节剂,采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PP_(333)、NAA、GA_3)及其不同浓度(0、60、120、240、480mg L~(-1))对刨花润楠幼苗进行叶面喷施试验,测定各处理后的苗高生长量,结果表明:PP_(333)阻碍苗木正常高生长,其余各种浓度的GA_3、NAA都有促进刨花润楠的苗木生长,以浓度240 mg L~(-1)GA_3或浓度480mg L~(-1) GA_3促进刨花润楠苗高生长作用最显著,浓度240mg L~(-1) NAA次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鸢尾科植物对其他植物生长可能具有的影响,以不同浓度鸢尾(Iris tectorum)叶水浸液为处理液(蒸馏水作对照),以娃娃菜为受试对象进行了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鸢尾叶水浸液对受试植物娃娃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一定影响,总体表现为中低浓度(10.0~40.0 g/L)下可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而在80.0 g/L浓度时鸢尾叶水浸液对娃娃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显著抑制(P0.05);经进一步分析表明,鸢尾叶水浸液对娃娃菜根生长的影响(促进或抑制)较其对芽生长的影响(促进或抑制)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黄菊对杂草的化感作用,为降低油茶林除草成本、增加效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白茅和狗尾草作为受体,采用培养皿滤纸法进行种子萌发试验,以黄菊茎叶和根际土不同质量浓度浸提液处理受体种子,测定各处理下种子萌发指标和幼苗生长指标。【结果】黄菊根际土浸提液对白茅种子萌发表现为低质量浓度(≤0.02 g/mL)促进、高质量浓度(≥0.06 g/mL)抑制,而对狗尾草种子萌发均表现为抑制作用。0.02、0.06、0.10 g/mL根际土浸提液对白茅幼苗鲜质量、干质量、苗高和根长4个指标均表现为促进作用,但对其鲜质量和苗高的影响表现出随质量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减弱的趋势,而对其干质量和根长的影响表现为随质量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增强,在0.1 g/mL处理组中干质量和根长达到最大,分别显著高出对照29.94%和53.74%(P 0.05)。根际土浸提液对狗尾草干质量和根长的影响规律与对白茅的影响相同,在0.1 g/mL处理组中分别高出对照47.67%(P 0.05)和6.59%,但其对狗尾草鲜质量和苗高的影响表现为"低抑高促"。0.02、0.06、0.10 g/mL黄菊茎叶浸提液对2种受体种子的萌发均表现为随质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且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0.05),并在0.10 g/mL处理中完全抑制白茅种子萌发,狗尾草发芽率较对照降低了78.33百分点。黄菊茎叶浸提液对白茅的鲜质量、干质量和苗高均表现为低质量浓度(≤0.02 g/mL)促进、高质量浓度(≥0.06 g/mL)抑制,在0.02 g/mL处理组中鲜质量、干质量和苗高分别高出对照78.23%(P 0.05)、9.55%和26.27%(P 0.05)。黄菊茎叶浸提液对狗尾草的干质量和鲜质量同样表现为"低促高抑",但临界点不同,其对狗尾草苗高的影响表现为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在0.10 g/mL处理组中低于对照78.78%。随黄菊茎叶浸提液质量浓度升高,白茅和狗尾草的根长受到强烈的抑制作用,在0.06 g/mL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96.43%和79.81%(P 0.05)。黄菊茎叶浸提液对2种杂草的综合化感效应均表现为抑制作用。【结论】黄菊能对白茅和狗尾草产生抑制作用,在油茶林下间作黄菊可降低除草成本,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以紫叶小檗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和氯化钠(NaCl)模拟胁迫环境,研究不同浓度PEG、NaCl及PEG和NaCl联合处理对种子萌发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NaCl及PEG和NaCl联合胁迫对紫叶小檗种子的萌发参数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单纯NaCl、PEG胁迫下,随着其浓度的增加,紫叶小檗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当PEG浓度达到30%时,种子不发芽;二者共同影响下,种子各萌发参数下降程度增大,在25%PEG和0.15%NaCl联合胁迫下,达到完全抑制。综合考虑,紫叶小檗种子对干旱胁迫较盐胁迫更加敏感,干旱胁迫和盐胁迫同时存在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干旱胁迫和不同温度处理对岩柿种子萌发的影响,明确岩柿种子萌发适宜温度和耐旱程度,探讨岩柿种子萌发期的抗旱能力。以岩柿种子为材料,在10℃、15℃、20℃、25℃、30℃等不同温度下开展PEG-6 000溶液(0%、5%、10%、15%、20%、25%)模拟干旱胁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低温(0℃、10℃)种子不能萌发,重度干旱胁迫(25%PEG)种子不萌发。(2)岩柿种子能在温度为15℃、20℃、25℃、30℃和PEG轻度干旱(5%PEG)、中度干旱(10%、15%PEG)和重度干旱(20%PEG)下萌发,超过10%PEG浓度种子萌发指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3)随着PEG浓度的增加,种子受胁迫程度越高,种子各项发芽指标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结论:岩柿种子萌发受温度和干旱胁迫的影响较大,种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0℃~30℃,PEG耐旱范围是0~25%PEG的干旱条件。发芽率与PEG浓度有着显著的负相关(P<0.05),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PEG浓度有着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抗旱指数与PEG浓度呈负相关,两者相关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以锦鸡儿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0.1%、0.2%、0.3%、0.4%、0.5%、0.6%等不同胁迫梯度的NaCl溶液处理锦鸡儿种子,以蒸馏水处理的种子为对照,探讨不同浓度的盐水对相同生长条件下的锦鸡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水溶液浓度的逐渐升高,锦鸡儿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势受到抑制的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15.
BA与IAA不同浓度组合处理,对丝石竹试管苗增殖和不加激素的对照有明显差异,附加BA与IAA有利于试管苗的生长。增殖最佳浓度为BA_(3.0)+IAA_(1.0),高生长最佳浓度为BA_(0.6)+IAA_(0.05)。PP_(333)抑制丝石竹试管苗高生长,促进苗茎增粗,ADE与B_9对试管苗生长具微弱效应;YE有利于苗的增殖,但高生长与壮苗效果不明显;ZM壮苗效果差,仅具微弱的增殖和生长效应。壮苗增殖最佳浓度BA_(3.0)+IAA_(1.0)+PP_(3330.05);壮苗高生长最佳浓度为BA_(0.5)+IAA_(0.05)+PP_(3330.01)。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学角度研究了果翅、温度、盐分和干旱胁迫等因素对白梭梭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种翅能显著促进种子萌发,无翅种子比有翅种子萌发速率快(P<0.05),提早1 d达最高萌发率。变温条件有利于种子萌发。白梭梭种了萌发率随着NaCl浓度增加而降低,但在0.9 mol.L-1的浓度中仍有2%的种子萌发;将未萌发的种子移至蒸馏水中后,部分种子可以萌发,在较低浓度盐溶液(0.05~0.6 mol.L-1)中培养的种子其萌发恢复率低,而高浓度(0.7~1.0 mol.L-1)中培养的种子其萌发恢复率高。在较低程度的干旱胁迫下,白梭梭种子迅速萌发,而较高程度的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受抑制,在PEG浓度50%时不萌发;同等干旱胁迫程度下,无翅种子比有翅种子萌发率高。  相似文献   

17.
柠条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备料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喻乐飞 《林产工业》2003,30(2):30-32
1柠条原料1.1原料的优势 柠条是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部分地区的豆科灌木。它有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lla lam)、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arshinshii Kom)和藏锦鸡儿  相似文献   

18.
以濒危树种极东锦鸡儿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极东锦鸡儿种子物理性状和温度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极东锦鸡儿种荚结实率较低,且约有1/4种子受虫害;成熟种子含水量为6.6%,千粒重18.6 g。种子长、宽和厚存在一定变异。种子长度平均为0.42 cm,宽度平均为0.27 cm,厚度平均为0.24 cm,长宽比为0.64。种皮透水性良好。不同温度条件对种子发芽率具有极显著影响。25℃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最高,为38.33%。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种子发芽率降低。发芽试验的第八天是计算种子发芽势的适宜时期。不同温度条件对极东锦鸡儿幼苗高度的影响极显著,对胚根长度影响显著。25℃有利于幼苗高度和胚根长度的增加,较高温度(30℃)有利于幼苗生物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以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以及不同浓度24-表油菜素内酯(EBR)浸种对盐胁迫下黑果枸杞种子萌发情况,分析黑果枸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相对盐害指数等指标,以期筛选出合适EBR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结果研究表明:低浓度的NaCl胁迫能促进黑果枸杞种子的萌发,但高浓度的处理则具有抑制作用。NaCl胁迫下,经不同浓度的EBR浸种处理后,萌发指标均有所提高;适当浓度EBR浸种可以促进盐胁迫下黑果枸杞种子的萌发。但高浓度时可能抑制其萌发;当EBR浓度为0.05 mg/L时,对促进黑果枸杞种子萌发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乌兰布和沙漠5种灌木的水分利用策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测定乌兰布和沙漠黑沙蒿、沙冬青、白刺、柠条锦鸡儿和梭梭5种灌木枝条木质部和土壤各层水分的δD值,分析它们在不同季节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选择性利用;并通过测定灌木叶片(同化枝)的δ13C值,分析4种C3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白刺在夏初和秋末主要利用土壤浅层30~60cm的水分,而其他4种灌木则随着季节的变化选择性利用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白刺在夏初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秋末(P0.05),黑沙蒿、沙冬青和柠条锦鸡儿的水分利用效率则比较稳定;沙冬青、白刺和柠条锦鸡儿的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黑沙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