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互助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区内森林鼠、兔害严重,危害日益加剧,已成为影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森林鼠、兔害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对互助县森林鼠、兔害开展了全面调查,并对各项综合防治措施及其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总结和积累有效的防治经验和方法为目的。为今后全面治理森林鼠、兔害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依据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原理,提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鼠兔害的可持续控制策略,试验并总结了区内主要森林害鼠中华鼢鼠的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了大面积推广防治。  相似文献   

3.
鼠类的危害与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林鼠害的大量调查数据分析,从环境协调性和可持续控制性两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各种害鼠治理措施在害鼠综合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阐述了农林害鼠综合管理的生态学原理和制定原则,提出了以生态措施调控为主,无公害药剂预防和治理为辅的多策略的害鼠可持续控制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化学农药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4方面综合介绍了森林害鼠的主要防治措施,为森林害鼠的防治起到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互助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区内森林鼠(兔)害日益加剧,已成为影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互助县森林鼠害防治工作的现状,对互助县森林鼠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各项综合防治措施及其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物理机械防治捕获率一般在65%~90%之间,使用方便,无污染,不伤天敌安全高效;②化学生物药剂防治中溴敌隆对兔鼠类具有强烈的诱杀功能,防治效果达95%以上;③营林技术、天敌控制措施可破坏鼠(兔)类生存条件,抑制害鼠(兔)种群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天水市秦州区随着林地保存面积的不断增加,在新造林地和中幼龄林地,中华鼢鼠等森林害鼠的发生日趋猖獗,且持续发生危害,给林业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对林业生态建设成果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保护和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现将森林鼠害综合防治策略与措施予以推广,以便指导群众,进行全面普防,长期联防,使森林害鼠得到可持续控制,构建和谐林区。  相似文献   

7.
对西吉县农田害鼠发生情况及其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县不同生态区域的农田害鼠发生种类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达乌尔黄鼠和鼠兔为优势种。在年周期内,害鼠的发生总体上呈现4-6月和9月两个高峰期。分析了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天敌因素对害鼠种群消长的影响,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田害鼠在各地猖獗,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种植,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因此,我们必须控制农田害鼠数量的增多,减少害鼠给农民带来的损失。本文主要讲述农田害鼠的防治意义及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害鼠对四川南部山区农业生产及森林的危害,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采用样方法对地处该地区的雅安市郊区周边农区的农田、人工林、河滩湿地和人口聚居区4种生境的害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本次调查共捕获鼠类107只,隶属于2目2科6种。调查结果显示,在不同自然环境中,主要害鼠的多样性水平呈现明显差异。人工林中害鼠多样性最高(H=1.7493),农村聚居点的害鼠多样性最低(H=0.9994)。计算了各生境中害鼠的均匀度和优势度,结果显示,农村聚居点均匀度最高(E=0.9994),农田中均匀度最低(E=0.6507),农田的优势度最高(D=0.5057),人工林的优势度最低(D=0.3924)。  相似文献   

10.
正吉林地区位于吉林省中东部,N42 31~44 40,E12540~127 56,是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的过度地带,为浅山区。由东向西形成中低山、丘陵、漫岗。以柞林、杨桦林为主的次生林面积为83237hm2(1992年资料),为森林鼠类的栖息、繁衍提供了适宜的生境。对吉林省浅山区主要森林害鼠、危害进行阐述,针对不同鼠类,确定相应的防治措施。1主要害鼠形态特征1.1花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陕西省洛南县害鼠发生因子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出我县害鼠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通县鼠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通县主要害鼠有三种高原鼢鼠、田鼠、鼠兔,在退耕还林还草和幼林地中发生严重,笔者对鼠害在大通发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脉冲微分方程理论对害鼠增长进行控制,为农业、林业、牧草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本文建立了不同固定脉冲时刻分别喷洒毒饵和投放天敌的具有比率功能性反应的鼠害控制系统。利用频闪映射,脉冲微分方程的Floquet理论和比较定理,分析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最后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分析。[结果]得到系统害鼠灭绝周期解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并且验证了系统的正确性。[结论]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取系统中不同的参数,找到最优的脉冲投放周期,从而有效控制害鼠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为森林害鼠防治及实验动物化等研究提供基础生化数据,采用PAGE对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和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消化系统中AMY、PRO、EST 3种主要消化酶和SOD的分布与活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林姬鼠和黑线姬鼠消化系统中AMY、PRO、EST和SOD均有表达,但在两种鼠之间及鼠的组织内和组织间酶的活性和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海原县森林鼠害发生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海原县森林主要害鼠鼢鼠的发生和防治现状,分析了鼢鼠发生的成因,即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森林生物类型简单、森林生态平衡受到破坏、重防治轻预防、重减灾轻御灾、缺乏防治方法等。提出了以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等营林措施和挖阻隔沟、植物诱集捕杀等鼠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生物性不育剂防治林业鼠害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生物性不育剂防治森林害鼠试验,结果表明,雌成年鼠怀胎率下降55%,高投药量会得到高效。  相似文献   

17.
无公害生物灭鼠剂世双鼠靶原理与室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森林害鼠棕背平进行了世双鼠靶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鼠药世双鼠靶具有适口性良好,无环境污染、灭鼠效果显著的特点,灭鼠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森林害鼠主要啃食幼苗或幼树的树皮、嫩茎、嫩芽、树根,盗食林木果实及直播造林和苗圃地播的种子,害鼠被啃食的树木较严重时可使之干枯萎死亡,并引起大面积的毁林现象,使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影响生态建设,因此在防治鼠害工作中存在不少的环境问题,文章中介绍了防治中注意的问题、放鼠药以前的准备工作和防治工作结束后的注意事项等,提出了科学防治建议,对我区森林鼠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宁夏天然草原鼠害发生情况并研究其防控效果。[方法]运用夹日法、洞口系数调查法等方法对草原害鼠数量进行调查,并利用堵洞开洞法和捕净法对草原害鼠防治效果进行检查。[结果]春季灭鼠区域主要害鼠平均种群密度为甘肃鼢鼠161个土丘/hm2、达乌尔黄鼠59个土丘/hm2。长爪沙鼠平均有效洞口数为468个/hm2;C型、D型肉毒梭菌毒素杀鼠剂对草原鼠害的防治效果明显,灭后有效洞数明显减少;第1年鼢鼠灵投放10 d后平均灭效为65.9%,投药后第2年平均灭效为93.9%。[结论]试验结果为草原鼠害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植物源灭鼠药剂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表明,植物在鼠害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害鼠的驱避、毒杀和使害鼠产生不育作用.植物源灭鼠剂主要分为植物源杀鼠剂和植物源鼠类不育剂.植物源杀鼠剂可直接杀死害鼠,而植物源鼠类不育剂可以使鼠类产生不育作用,这2种方法均可使鼠类种群数量减少,从而减轻其危害.本文介绍我国植物源灭鼠药剂的研究及应用情况,并分析了植物源灭鼠药剂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