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隔寒增温育苗摆栽技术是继水稻大钵体育苗技术、水稻两段式育苗技术之后的又一项比较先进成熟的栽培技术,是水稻大钵体育苗技术和水稻两段式育苗技术的有机结合,是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完整与简化。水稻隔寒增温育苗栽培技术是利用当地晚熟高产优质品种,采用一次性育秧技术,提早育苗,目的是延长水稻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2.
<正>水稻隔寒增温育苗摆栽技术是继水稻大钵体育苗技术、水稻两段式育苗技术之后的又一项比较先进成熟的栽培技术,是水稻大钵体育苗技术和水稻两段式育苗技术的有机结合,是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完整与简化。水稻隔寒增温育苗栽培技术是利用当地晚熟高产优质品种,,采用一次性育秧技术,提早育苗,目的是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争抢有效积温150—200℃左右,充分发挥晚熟品种的增产潜力,再利用地上和地下两种保温方式,使秧苗在大棚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隔寒增温育苗摆栽技术是继水稻大钵体育苗技术、水稻两段式育苗技术之后的又一项比较先进成熟的栽培技术,是水稻大钵体育苗技术和水稻两段式育苗技术的有机结合,是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完整与简化。水稻隔寒增温育苗栽培技术是利用当地晚熟高产优质品种,,采用一次性育秧技术,提早育苗,目的是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争抢有效积温150~200℃左右,充分发挥晚熟品种的增产潜力,再利用地上和地下两种保温方式,使秧苗在大棚内达到带蘖壮秧,然后摆  相似文献   

4.
不同育苗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水稻的高产丰收,采用苯板隔寒、稻壳隔寒与常规育苗3种育苗方式对晚熟品种松粳9号进行育苗试验,研究隔寒增温对水稻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苗床隔寒增温早播高产栽培技术可以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促进植株提前成熟15d左右,争抢有效积温200℃左右,产量增加13.3%~19.5%,充分发挥了水稻晚熟品种的增产潜力,成为寒地稻作区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北方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高产栽培技术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方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高产栽培技术是利用当地晚熟高产品种,采用温室育苗、大棚育苗两个阶段保温育苗,培育大龄多蘖壮秧,大田稀插,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以实现水稻优质高产的增产技术。采用该技术平均亩产水稻700kg以上,比常规钵育水稻增产20%以上,并且其中分蘖穗产量占总产量  相似文献   

6.
一、优质水稻主推栽培技术模式 1、大棚钵育摆栽技术模式 我省为寒地稻作区,水稻产量和品质一直受积温少、生育期短的制约,优质高产的中、晚熟品种利用率低。为此,延长水稻生育期,增抢积温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主要途径。水稻钵育摆栽技术模式,涵盖了水稻两段式钵体育秧、一段超早钵体育秧等新技术,采取两段育秧、地上三膜覆盖、地下隔寒(酿热)增温等技术,通过早育秧,抢积温,培育4.5叶、带1个蘖以上的壮秧。该项技术模式综合了现代水稻壮秧理论与高产栽培体系,突破了寒地水稻育秧的温度限制,实现超早育秧、钵体育带蘖壮秧,稀植早插,早生快发,优质高产高效,是在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基础上的新发展和新突破,是实现我省水稻高产再高产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高产栽培技术是利用当地晚熟高产品种,采用温室育苗、大棚育苗两个阶段保温育苗,培育大龄多蘖壮秧,大田稀插,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以实现水稻优质高产的增产技术。采用该技术平均亩产水稻700kg以上,比常规钵育水稻增产20%以上,并且其中分蘖穗产量占总产量的90%以上。现将其技术优势分析如下,常规大棚育苗受气温限制,播种时间为4月5日~15日。  相似文献   

8.
寒地水稻大钵体超早育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虎林市属寒地稻作区,通常情况下只能种植中早熟品种,亩产一般在500kg左右。采用大钵体超早育苗高产栽培技术,通过使用晚熟品种以及大钵体保温育苗、超稀植栽培等措施。可使比常规栽培多1-2片叶的晚熟水稻品种在虎林地区正常种植,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亩产可达650~700kg。  相似文献   

9.
通过应用水稻隔寒增温超早育苗技术,验证其配套相关技术,研究和探索配套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和模式。  相似文献   

10.
寒地水稻超早钵育高产栽培技术是利用稻种发芽至拱土露尖时只需温度,不需光照的特点,采用晚熟、优质高产品种,通过在室内或连窗棚内进行超早钵种,摞起40层高,当秧苗刚拱土露尖时移入大棚内双膜覆盖育苗,本田进行超稀摆栽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栽培技术要点1品种选择选择熟期适宜的当地晚熟、高产、优质、抗病的矮杆、大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11.
我省属寒地稻作区,水稻生产常常受到早春温度低、回暖慢及倒春寒等不利因素的制约,水稻生产安全系数低,而且由于生育日数有限,一些优质中晚熟水稻品种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质量效益农业的发展。水稻大中棚钵体旱育苗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一矛盾,它是综合现代水稻栽培理论与高产栽培技术的新体系,是我省水稻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新发展和新突破,是继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推广以来的又一次技术跨越,也是实现我省水稻再高产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措施。此项技术足以应用中早熟优质品种,稀播旱育壮秧,通过合理超稀植培育并形成以健壮个体为基础的高产群体,以促进穗大粒多和增力。粒重;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新型水稻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水稻"超早钵育"栽培技术是北方寒地水稻一种新的栽培模式,它的主要技术特点是:选用中、晚熟品种,温室大棚进行钵体早育苗,抢夺有效积温,二次育苗达到高产、增收.今年绥化市北林区双河镇杨树村农民李贵民在自己的承包田20亩应用该技术进行水稻生产,秋后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采用苯板隔寒与常规育苗2种育苗方式对晚熟品种松粳9进行育苗试验,研究隔寒增温对水稻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苗床隔寒增温育苗比常规育苗提前7d播种,提前15d成熟,争抢有效积温200°C左右,保证了松粳9生育期138d左右,需≥10°C活动积温2650℃左右的品种在能够正常成熟,提高产量13.3%。  相似文献   

14.
正宁安市位于我国高纬度的北方寒地稻作区,温度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并且经常出现低温、阴雨、寡照及早霜现象,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而水稻两段式育苗通过采用当地晚熟优质品种,提早育苗,争取更多的有效积温,培育大龄多蘖壮秧,实施超稀植栽培,确保了水稻安全成熟,充分发挥了晚熟优质品种的增产潜力,从而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因此水稻两段式育苗是继我市旱育稀植、旱育超稀植及大中棚钵体育苗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5.
水稻超早钵育栽培技术是是利用晚熟、优质高产水稻品种,通过采用在温室或连窗棚内进行超早育苗,超稀摆栽,公顷产量达到13000—14000公斤,较常规栽培增产20%。一、品种选择选择当地晚熟优质、抗病、高产的水稻品种,有效积温在2450℃~2550℃。二、培育壮秧  相似文献   

16.
我省属寒地稻作区,水稻生产常常受到早春温度低、回暖慢及倒春寒等不利因素的制约,水稻生产安全系数低,而且由于生育日数有限,一些优质中晚熟水稻品种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质量效益农业的发展。水稻大中棚钵体旱育苗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一矛盾,它是综合现代水稻栽培理论与高产栽培技术的新体系,是我省水稻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新发展和新突破,是继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推广以来的又一次技术跨越,也是实现我省水稻再高产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措施。此项技术是以应用中早熟优质品种,稀播旱育壮秧,通过合理超稀植培育并形成以健壮个体为基础的高产群体,以促进穗大粒多和增加粒重,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新型水稻栽培技术体系。其技术优点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正>超早钵育试验选择的试验品种是建原香177,11叶品种,最终提早10天成熟,建原香177产量为524.5公斤/亩,中秋节前加工出大米,达到预期目标。水稻超早钵育栽培技术是指在增加保温措施和增温措施的大棚内,利结合机械钵育摆栽秧盘,将晚熟、优质高产品种进行超早育秧,超早钵育技术使水稻在插秧前较正常育秧的水稻秧苗提前1-2片叶,培育的秧苗茎秆粗壮,抗逆性强,机械钵育摆栽技术可以使秧苗插秧  相似文献   

18.
北方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高产栽培技术.就是采取保温措施,充分利用当地光热资源优势,发挥晚熟品种的潜力。保证营养生长,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本文从苗前准备、搭建温室、做床施肥、种子选择与处理、播种、移栽和田间管理等方面。对北方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技术做以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1水稻床土隔寒早播壮秧栽培技术优点 1.1秧苗素质好。普通大棚育苗秧龄通常30~35d,能培育出叶龄3.0~3.5叶的中苗,而隔寒增温育苗秧龄40~50d,能够培育出叶龄4.5~6.0叶的大苗,一次蘖率100%,40%带有二次蘖,秧苗素质明显提高。 1.2生育进程快。隔寒增温育苗秧苗素质好且又采用的是大孔钵体秧盘和纸盘育苗,控制播种量,使得插后返青快,分蘖早,分蘖进程快,且秧苗带蘖100%成活,有效分蘖增多,无效分蘖减少,整齐度好,分蘖利用率超过95%。  相似文献   

20.
水稻两段式旱育苗优质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两段式旱育苗是利用当地晚熟优质品种,采用温室、大棚两个阶段保温育苗,通过超早播种、超稀摆插,实现水稻安全优质超高产的栽培技术。该项技术能够培育大龄多蘖壮秧,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充分利用水稻低位节分蘖,穗大粒多,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