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我国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承载能力较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贫困强度大,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障碍,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西部农牧业的历史变迁及面临的生态经济问题剖析了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草地农业的重要性,提出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科技投入,构建草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生态畜牧业,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衣牧民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草原生态保护,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牧民持续增收,从2011年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新疆130万牧民将获近20亿元生态保护补助。 据自治区畜牧部门有关人士介绍,按照相关规定,首先对新疆1.5亿亩不适宜再放牧、生态环境恶劣的草场进行封育禁牧,通过这一项牧民就能得到9亿元禁牧补助;  相似文献   

3.
草原生态保护工作一直备受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关注,主要是因为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平衡性关乎草原牧民的生活,需政府部门正确引导,发挥出自身工作职责与作用,调动更多领域积极参与,依据草原生态实况,创新多样化的保护手段与措施,为草原牧民稳定生活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便于开展畜牧业,解决草原牧民就业难、创业难等问题,扩大我国畜牧业影响范围,以畜牧业发展提升牧民生活质量与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4.
浅谈新疆实施草地生态置换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退化、效益低下是当前新疆生态环境保护、草原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本文从生态环境保护、牧区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建设、牧民生产方式转变、社会稳定需要等6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新疆实施草地生态置换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国家对草原生态的重视程度提出了高度要求,出台了相应的制度政策。生态畜牧业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草原建设对实现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先导作用。文中分析青海省在草原建设方面的成绩和存在问题,提出促进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实现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高度重视草原生态要求和相应的制度政策的出台。健康畜牧业实现了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展览,加强草原建设实现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主导作用。在文中就草原建设成就与保护分析在这个问题上,提出要促进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建议。对于加强保护草原的生态环境,努力发展草原的畜牧业这是国家对于中国广大草原地区提出的重大任务。目前我国对于草原的保护工作正在努力开展,各个草原以及畜牧地区围绕着保护生态的核心进行管理,同时利用当地政府以及相关法规对草原地区实施保护,使生态畜牧的发展更加的顺利。1.关于加强草原生态建设的意义及作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把扶贫工作作为党和政府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职责,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作为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载体,坚持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良性循环,坚持“接二连三”三产融合、协调发展,坚持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转变草地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新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机制为重点,以实现草原保护、牧业增效和牧民增收为目标,以探索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为核心任务,在体制机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探索实践,生态畜牧业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从根本上构筑了实现牧民脱贫致富的现实载体,成为贫困群众精准脱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国外草地保护措施对新疆草原保护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6):867-870
草原的合理有效利用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开展对国外草地保护建设政策的研究,综合社会环境、草地类型和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分析,得出国外草地保护措施对新疆草原保护建设的启示,提出新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新疆畜牧业"转方式、调结构"减少资源环境压力和促进草食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新疆牧区典型区调研,了解典型区畜牧业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生产技术的应用情况等,了解牧户家庭劳动力结构、年龄现状以及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情况,同时进行劳动力意愿调查,了解劳动力从业意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劳动力从业意愿入手,分析牧民老龄化问题对草原畜牧业的影响,并指出牧民老龄化问题下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在牧民老龄化的制约下,探讨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如向集约化、高科技投入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20,(15)
草原资源是新疆伊犁州畜牧业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畜牧业发展面临很大的困难,如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社会经济发展和草原文明的生态保护相冲突等。因此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畜牧业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至关重要。本文就如何保护伊犁州草原资源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业是玛沁县的主导产业,也是广大牧民赖以生存的产业,动物防疫工作是畜牧业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要加快玛沁县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当前,玛沁县的动物防疫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畜牧业生产,现就玛沁县动物防疫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谈几点浅薄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也是四川重要的草食畜牧业基地之一。近年来,因牧民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养殖方式依旧处于初级"阶段",加之人为因素等影响,导致阿坝州草原资源沙化退化严重、鼠虫害发生频繁,草原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对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极大威胁,呈现出了草原生态与畜牧业不平衡发展的态势。在大力推动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同时,如何科学化、规范化地开展生态保护是阿坝州推进经济建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深度剖析阿坝州草原生态保护及畜牧业平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阿坝州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平衡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的整体气候表现为高寒干燥的大陆性气候,气候具有缺氧、高寒及干旱等特点,青海省的生态环境具有极易受损、先天不足及恢复较难等不足之处。以往为了发展青海省的经济,提高牧民的收入,曾过度放牧、滥垦乱挖、不合理应用及开发水资源等,这些现象的现象导致现阶段的青海省草原生态出现严重的沙化及退化的现象,影响着后续畜牧业的发展。加上现阶段青海省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有效的解决措施尤为重要。为了分析青海省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建议及措施,笔者针对现阶段青海省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新疆草业发展措施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草地的生态作用入手,介绍了新疆草原建设取得的成绩,并对草原畜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对新疆草业发展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禁止开荒,退耕还草,继续实施牧民定居,加强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建设,缩小人畜活动范围,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强草原建设项目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草原的利用过程中,发展畜牧业已成为牧民主要的经济来源。畜牧业的发展虽然能有效提高人们的经济效益,但在新时期下,我们更需要加强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草场资源的科学利用。本文在此基础上以青海地区为背景,对我国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加强畜牧业的发展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草原面积在全世界排名第二位,占全世界草原总面积的13%。青海省畜牧业是本省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前牧民的生活非常艰苦,生态畜牧业发展缓慢。同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青海省畜牧业的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相似文献   

17.
陈丽丽  蓝晓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4049-4049,4073
介绍了新疆草原牧区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新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并且有针对地提出了新疆草原生态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业结构调整调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业结构调整什么、怎么调,这个问题关系到摹畜牧业的发展前途,关系到草原生态的保护和建设,关系到广大牧民的根本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强牧惠牧政策持续发挥作用,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草原政策工程深入贯彻实施,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加快转变,草原牧区牧民收入增幅稳中有升,牧区发展、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本刊编辑部结合中国农业新闻网记者对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的专访,全面解读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草原畜牧业不仅受到自然条件影响,还受到植物生产、家畜疫病和家畜自身生长发育、四季变迁、风雪、严冬、酷暑的影响。内蒙古地区,近几年降雨量较低,对草原畜牧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对荒漠草原畜牧业来说,不仅加大了其经营成本,而且对家畜、对牧户生活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冲击着牧民生计,大大提高了牧民因灾致贫的可能性。为了荒漠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积极采取防灾减灾措施,并且完善防灾减灾长效机制,确保"人-草-畜"的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