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正>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半咸水湖,水面积约4282.3公顷,水面海拔3193.69米,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以下简称裸鲤),是青海湖中特有的水生经济动物,处于青海湖整个"鱼鸟共生"生态系统核心地位。多年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裸鲤资源急剧下降,严重危及青海湖"鱼鸟共生"的环青海湖地区生态平衡。自1982年11月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青海湖裸鲤苗种培育工作由传统的池塘养殖逐步转型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青海湖裸鲤一龄苗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面积共15000米2,每个车间由7个独立的循环水系统构成,每个系统拥有配套的养殖池、生物过滤池、紫外线消毒池、微滤机等。单口养殖池面积49米2、水深1米,每个系统共8口养殖池,系统总容水量580米3。每口养殖池放养青海湖裸鲤鱼  相似文献   

3.
<正>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和最大的咸水湖,湖区内生存的主要鱼种为裸鲤,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此鱼种仅分布于中国青海湖及其邻近水系,是高原低温盐碱性水域经济鱼类。青海湖甘子河位于海晏县西北部,海拔3000~3500米,以盛产裸鲤而闻名,鱼类资源十分丰富。本项目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青海地区冬季池塘冰封期长,极大地限制了青海湖裸鲤的生长,为了提高青海湖裸鲤生长速度,加大增殖放流规格,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2015年8月建成工厂化恒温循环水苗种培育车间,并于2015年10月投放鱼种进行试运行,至今已培育3个养殖周期的鱼种。车间共有7个独立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系统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注排方便。养殖池为7米×7米方形圆角池,水深1米,通过3个周期的鱼种养  相似文献   

5.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微咸水湖泊。据1978年测定:湖面海拔3194.83米,面积427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5米,湖岸平顺,水域宽广。盛产无鳞湟鱼,五十年代末期才被开发。湖区属较高寒干燥草原气候,全湖冰封期约100-200天.每年一至二月结冰厚约30-40厘米,近岸边可达68厘米。  相似文献   

6.
正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鲤属,俗称湟鱼,是青海湖中唯一的经济鱼类。近年来青海湖裸鲤苗种培育工作由传统的池塘养殖逐步转型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青海湖裸鲤一龄苗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面积共15000米~2,每个车间由7个独立的循环水系统构成,每个系统拥有配套的养殖  相似文献   

7.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 ,地处青藏高原 ,面积约 46 35km2 ,属半咸水。湖内有较多的水生生物 ,但经济鱼类较少。为了充分利用饵料资源 ,有必要引入经济价值高的优质鱼类。大银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 ,已在全国许多地方移植成功 ,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根据大银鱼成功移植水域的情况和我们的实验研究 ,大银鱼在青海湖生长、繁殖是可能的。若能移植成功 ,不仅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而且对抑制劣质小型鱼类的发展非常有利。本文就移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证 ,以供参考。1 青海湖现状1 1 青海湖地理概况和水文特点青海湖位于…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探索不同水质调节方式对“五月瘟”防控和稻虾养殖效益的影响,笔者团队进行了对比试验,期望为小龙虾稻田养殖提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基本情况试验田3块,每块面积15亩,环沟上宽2.5米、下宽1米、深1.0~1.2米,环沟面积约占总面积10%,田埂高出田面1米。亩用生石灰25千克消毒,亩用干鸡粪100千克,点施在种草处。1月上旬种伊乐藻(草团长宽15~20厘米、株距约5米、行距约10米),覆盖面积3%~5%。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血液和肝脏组织对急性低氧胁迫的生理响应,将体质量(25.3±3.4)g的1龄青海湖裸鲤放在透明密封的(长33 cm×宽22 cm×高18 cm)水槽中,每槽22尾。急性低氧处理前,水槽持续充氧,水体溶解氧浓度为(8.1±0.2)mg·L-1(对照组)。急性低氧胁迫时,终止充氧,用透明塑料薄膜覆盖水槽上方,水槽内水体溶解氧浓度快速下降(试验组)。当半数青海湖裸鲤出现如行动迟缓、反应迟钝、身体失衡等缺氧症状时[约(43±2)min,溶解氧约为(0.46±0.03)mg·L-1],测定水体溶解氧浓度,同时取样测定青海湖裸鲤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及糖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急性低氧胁迫后,青海湖裸鲤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趋势。其中Na+、K+、Mg2+、Cl-和尿素氮(BUN)浓度与胁迫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Ca2+浓度显著高于胁...  相似文献   

10.
<正>青海湖裸鲤,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青海湖裸鲤属。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中唯一的经济鱼类,处于青海湖整个生态系统的核心地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流域水土流失加剧以及旅游业和农、牧、渔业等的发展,使青海湖裸鲤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与改变。因此,人工养殖青海湖裸鲤成了一种趋势。敌百虫是一种高效低毒类杀虫剂,广泛用于防治鱼体外寄生的吸虫、肠内寄生的蠕虫和甲壳动物引起的鱼病,其常用剂量为0.2~0.5毫克/升。但它在杀死敌害生物、治疗鱼类疾病的同时,对养殖鱼类也有一定的毒害作用。目前对敌百虫的毒性研究多集中于探讨安全浓度范围方面,杨杰全等发现青海湖裸鲤对敌百虫的安全浓度为2.58毫克/升,  相似文献   

11.
<正>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半咸水湖泊,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湖裸鲤属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鲤属,是青海湖中唯一的水生经济动物,由于青海湖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源处于严重衰退之中。我中心承担着裸鲤的救护工作,每年要完成人工孵化"水花"鱼苗1500万尾、培育1龄鱼种1100万尾的任务。中心距放流点沙柳  相似文献   

12.
<正>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鲤属,俗称湟鱼,是青海省特有的一种土著鱼类。经过这些年对青海湖裸鲤的研究,其淡水全人工养殖技术逐渐成熟,为了保护和开发这一资源,笔者在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对青海湖裸鲤进行了商品鱼的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来源养殖鱼种来源于青海湖裸鲤原种场西6号鱼池的青海湖裸鲤2龄鱼种,数量为6000尾,放养规格平均为28.54克/尾。2.试验鱼池位于西宁市城北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青海湖特有珍稀鱼种青海湖裸鲤的盐度适应性机制,对青海湖裸鲤受盐度胁迫后的生长性能进行测定,qPCR检测渗透调节基因Na+/K+/2Cl-共转运蛋白1(NKCC1)基因、Na+/HCO3-共转运蛋白1(NBC1)基因、Na+/H+交换离子1(NHE1)基因和水通道蛋白1(AQP1)基因的表达。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盐度下青海湖裸鲤的各项生长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盐度的升高影响了青海湖裸鲤的生长发育,青海湖裸鲤的生长状况与盐度呈负相关关系。NKCC1、NBC1、NHE1、AQP1基因在不同盐度处理组青海湖裸鲤的鳃、肾脏和肝脏中均有表达,且表现出一定的组织特异性;NKCC1、NBC1、NHE1、AQP1基因参与了青海湖裸鲤机体内、外渗透压的调节,且因盐度、组织和胁迫时间的不同而表达水平也不同,反映出鳃和肾脏为主要的渗透压调节器官。本试验结果将为探讨青海湖裸鲤洄游后的生存状况及其盐度适应机制提供理论依...  相似文献   

14.
聂昌松 《科学养鱼》2007,(10):20-20
笔者2006年对河道进行了增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溪河状况河道处于两拦河坝之间,下游水面长约2800米,平均水深约4米,最深水位约6米,平均宽度约140米,面积约39.2万米~2,上游有落差河道长度约700米,平均宽度约80米,平均水深约1米,面积约5.6万米~2。河道  相似文献   

15.
正青海湖裸鲤鱼苗进行池塘人工淡水培育试验以来,采用"一养到底"培育法培育1龄鱼种成活率达60%~70%。现将发塘池鱼苗培育技术做一总结,希望对推动裸鲤池塘淡水养殖技术的提高起到一些作用。一、试验条件1.池塘条件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原种场池塘呈长方形,东西走向,光照充足,面积4.8亩,水深2米。红黏土防渗层30厘米,保水效果较好,池底平坦,底泥厚20~25厘米。2.水源条件生产用水取自北川渠河水,其水质经青海省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4月16日,茂名市茂南开发区一养殖户报告一池塘死鱼事故给笔者单位,单位派出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死鱼情况的调研。一、池塘基本情况死鱼池塘水面面积约6.3亩,最大水位达3.6米,平均水位3米以上,养殖的品种是罗非鱼、鲢、鳙,数量与规格见表1。  相似文献   

17.
研究青海湖水文变化特征,为区域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提供基础。利用1956-2017年青海湖水文气象及遥感资料,分析了水位、面积、水量变化情况,并从湖泊补给的构成角度分析了变化原因。结果表明,青海湖平均水位3194.50m,1956-2004年湖水位呈下降趋势,由于降水量和入湖径流量增加,2005年水位开始回升;青海湖平均面积4350.61km2,经历了先萎缩、后扩张的变化过程;湖泊边界主要是东岸、西岸、北岸发生了变化,南岸基本无变化;水量仍然处于负平衡,年均亏损量1.5×108m3;湖泊补给水量构成中,湖面降水量、地表入湖径流量、地下水入湖补给量分别约占40.3%、43.5%、16.2%;2005年以来地表入湖径流量增加主要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降水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青海湖裸鲤是唯一一种适应青海湖高盐碱水环境的鲤科鱼类。苯丙氨酸-X-酪氨酸-天冬氨酸(FXYD)家族是一类小分子单跨膜蛋白,具有调节离子通道作用,在多种生物的盐度胁迫和盐度适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基于青海湖裸鲤全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到16个青海湖裸鲤FXYD(gpFXYD)基因,通过多重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16个gpFXYD基因成员分属于5个亚型。共线性分析表明,青海湖裸鲤FXYD基因家族中12个成员起源于全基因组复制,且与斑马鱼FXYD基因存在共线性,推测全基因组复制导致了青海湖裸鲤FXYD基因的加倍。分子进化分析显示,gpFXYD1b/1c和gpFXYD5c/5d基因的进化选择压力(Ka/Ks)>1,表明其在进化过程中受到了正选择,可能发生了适应性进化。不同亚家族在青海湖裸鲤多种组织表达中,gpFXYD1s基因在青海湖裸鲤的心脏和脑组织特异性表达,而gpFXYD7s基因在青海湖裸鲤的脑组织中特异表达,分析gpFXYD基因不同亚型可能在不同组织中发挥功能。组织表达中,gpFXYD5s、gpFXYD6s、gpFXYD11s基因在青海湖裸鲤肾脏和鳃组织中出现显著...  相似文献   

19.
《水产养殖》2014,(8):54-54
<正>青海湖裸鲤(湟鱼)是青海省珍贵保护动物,它在青海湖"鱼鸟共生"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近年来,青海省加大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对非法捕捞贩卖湟鱼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使得青海湖裸鲤资源得到保护。截至2013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到3.9万吨,数量为1.66亿尾。值得一提的是,人工增殖放流对青海湖裸鲤资源恢复的贡献率达到22.3%。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中唯一的水生经济动物,为青海省二级保护动物。1979年在国务院《水产资  相似文献   

20.
<正>鱼类在生物科研、教学以及展览陈列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位置。青海湖裸鲤是青海省的特产种类,由于环境的恶化及人为因素影响,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对象。进行青海湖裸鲤采集和标本制作收藏,不仅反映了青海湖中特种鱼类的现状,而且还反映了青海湖裸鲤在人类影响下历史变迁过程。一般选用皮肤完整无损的新鲜鱼体作为制作标本的材料。青海湖裸鲤为雌雄异体,故在制作标本前要辨别好。由于青海湖裸鲤生长缓慢,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