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生物界,有些草木为了自己的生存,也会另择新址,乔迁而居,说来有趣。在南美洲,有一种奇异的野草叫“卷柏”,每逢天气干旱,它就自己把根从土壤里“拔”出来,卷成一个小球,随风飘荡,去寻求有水分的地方。当它被吹到水分充足的地方时,就把自己的根又露出来,重新扎入土壤里生长。如果再遇干旱,它还会重新“卷起铺盖”乘风旅行,择地而居。苏联有一种会“翻身”的长生草,如遇被风雨或别的东西打翻在地时,在一段时间内,它会象甲  相似文献   

2.
植物也有“头脑”,并会表露出自己的好恶怀感。美国有两名学生曾做过一次试验 :在两个房间内分别栽种了葫芦 ,一间房里播放摇滚乐 ,而另一间房里则播放古典音乐。结果是 ,前者的葫芦藤蔓背向收录机 ,显示出对摇滚乐的“厌恶”;而后者的藤蔓 ,则紧紧缠“拥抱”在收录机上 ,表露出对古典音乐的“爱好”。植物不仅会“欣赏”音乐 ,而且有的还会闻歌起舞哩 !在我国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 ,生长着一种形状如花生的植物 ,它一“听”到优美悦耳的歌声 ,就会“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 ;那主叶叶颈上对称长着的两片小叶随着歌声一张一合 ,其频率也与歌声的…  相似文献   

3.
草木无声确有情 庄稼也有亲和朋——谈谈怎样为庄稼选“邻居” 农民朋友都希望春天播种,秋天获得好收成,要取得好收成,就要注意安排好庄稼的“邻居”。庄稼的“邻居”安排的好,就能“互利共生”,相得益彰。反之,将“冤家对头”安排在一起,就会影响彼此的生长,进而影响收成。俗语说:“草木无声却有情,庄稼也有亲和朋”。所以,种庄稼一定要巧安排“邻居”。  相似文献   

4.
桃香 《湖南林业》2004,(5):27-27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话的意思即草木是无情的。殊不知,草木也有喜、怒、哀、乐之“情”。  相似文献   

5.
<正> 俗话说:“人非草木,岂能无情。”其实“草木无情”的说法,并非科学、贴切。殊不知,草木也很多情。金鱼草的花平时并不开放,只有当小蜜蜂飞来时,它才会绽开花瓣,笑脸相迎。对其它的昆虫,起舞也好,“引诱”也罢,它却总是无动于衷。虞美人和水百合生来就是冤家对头,栽在一起很  相似文献   

6.
会跳舞的草     
草会跳舞?说来你也许不相信,但大自然往往就那么神奇。在云南怒江上江镇风柳村的山坡上,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植物,当地人称"风流草",也称"情人草"。这种属豆科舞草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植株高60厘米~80厘米,枝丫生长四五片以上,宽1厘米、长3厘米的叶子,呈嫩绿色。平时它与其他草类植物无异。惊奇的是每当有青年男女在它旁边互唱情歌时,它的叶片便会互相摆动,翩翩起舞。甚至在歌声激昂时,每对叶片竟会相抱扭成一团,十分亲密。当歌声停止时,叶片也慢慢舒展恢复常态。风流草对阳光非常敏感,一经太阳照射,两枚侧小叶会自动地慢慢向上收拢,然后迅速下垂,不  相似文献   

7.
草木之歌     
正草木青青,绿色情怀,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象征。在这个大千世界里,除了水,我最喜欢的便是草木。葳蕤茂盛是草木,蓬勃自强是草木,独具精神也是草木。草木既具生之意趣,也有枯之荣光。生时可能脉脉不得语,枯时也许就春风吹又生。所以我一直认为,草木既是诗歌催生者,又是歌者、舞者,它还是智者。草与树缠绵,花与果相伴,无处不是诗意在流淌。花开花谢是诗,叶落叶萌是诗,莺飞草长也是诗。无边的落木萧萧下是诗,一岁一枯荣是诗,采菊  相似文献   

8.
徐刚 《中国林业》2012,(4):28-31
当第一抹春意绽放在枝头时。鸟儿们开始嘀哩呢哝。一只鸟.就站在你窗外白杨的枝头上.它是在唱歌呢还是在说话或者相互吵架?我们更多的却宁可相信,它是在唱歌.就连鸟类学家也认为:“鸟类最明显的交谈方式是唱歌。”也就是说,在鸟类世界里,歌声就是语言,就是表达各种情感、沟通心意的桥。  相似文献   

9.
趣谈草木“情”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意为草木无情感,只有人类才知情。千年俗语差矣!这决非危言耸听,而是人类生活实践加现代科学得出的结论。湖北神农架万富村有一棵“女儿树”,老人、妇女和儿童看都无妨,青年男子只要看上它一眼,立刻便叶收花缩,比含羞...  相似文献   

10.
“十几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那个在电话里唱歌的小姑娘,那歌声像刻在脑海中,永不磨灭。”解放军某部老战士杨波回忆起第一次在电话中听李丹阳演唱 《两地书母子情》时,仍然动情不已。如今,那个在电话中听歌的老兵,终于可以面对面聆听李丹阳的歌声了。也许是为了表达感激之情,杨波现场为李丹阳献上一首自己演唱的歌《战友是什么》,那歌声如泣如诉,让李丹阳百感交集。这感人的一幕出现在2009年“《军歌声声》——李丹阳情系军营演唱会”上,至今说起来李丹阳仍然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1.
利用矛盾,以虫治虫,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古时代即在生产实践中有所应用;《仪礼》所说的“迎猫以除田鼠”,体现了“生生相克”。13世纪时,元朝所编《南方草木状》中又首次记载了广东桔农利用惊蚁以除治钻蚀性昆虫,是世界上利用生物除虫的最早记录。在错综复杂的自然界中,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自然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着的规律。有害虫,相应就有益虫存在。就松毛虫来说,它虽然繁殖率很大,危害严重,但自然界中抑制它的天敌也很多,如果没有这种抑制作用,松树就不可能保存至今。利用矛盾,是争服自然的一种手段。毛主席教导我们:“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  相似文献   

12.
树木年轮撷趣李忠东树木身上有一份“履历表”,它的生长史就写在其环状轮纹里。像人的指纹一样,不同种类树木的年轮各异,同种树木的两棵树的年轮也不完全一样。通常情况下,生长在显著季节性气候地区的树木在它的次生木质部会每年形成一轮,这就是年轮、可是有很多例外...  相似文献   

13.
凝望墙壁上的西洋油画时,想起了远方乡间的一棵年代久远的乌臼树。 在草木繁盛的老家,这棵乌臼树实在很不起眼,在人们遗弃的眼光里执著的生长着。但它却是我们童年时代的朋友。每当秋季,早来的霜风将它的叶片濡染成深红,颜色煞为好看。我们摘下叶子当书签;我们用它圆圆的籽粒作“子弹”。在那根本  相似文献   

14.
文摘     
草木有情“人非草木,熟能无情?”多少年来,在人们的观念中,草木似乎是没有知觉感情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近年来,有关科学部门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植物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是具有反应能力的。西双版纳的跳舞草,在甜美的抒情歌曲声中,会闻声起舞,枝叶摇摆抖动;而对嘈杂纷乱的音响,则无动于衷。科学工作者还发现在番茄生长期,如对着它播送优美的音乐,便能促进其成长,获得增产。相反,如果让它置身于欠佳的气氛中,它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很大阻碍,甚至衰亡。由此可见,草木是有情之物。  相似文献   

15.
猜不透的蕨     
正蕨是一种卑微低调的草木。蕨也是一种高傲孤独的植物。它就像一个性格多变神秘莫测的蒙面人,让你怎么也猜不透。蕨喜欢生长在人迹罕至的荒野,匍匐在深林里,这儿一簇那儿一簇,瘦津津的像营养不良的孩子。有时,蕨们占领了整片森林的底部,沉静  相似文献   

16.
1.握手花在非洲的喀麦隆土地上,生长着一种茎部长着很多刺激素的花朵。每当其花瓣受到触动或刺激时,便会立即紧紧地收缩起来。有趣的是在有人用手触摸其花瓣时,花瓣就会握住你的手。因此,这种花被人们称为“握手花”。2.发光花一种被古巴人雅称为“夜皇后”的花,因其花蕊里有丰富的磷质,每到夜里,“夜皇后”便会闪放出光辉,宛如无数只荧火虫,在广阔的田野上,在风中欢快地漫舞。3.催眠花在坦桑尼亚的坦葛尼喀山野里,生长着一种具有很强催眠作用的“木菊花”,不论人或其它动物只要一闻到它的气味,就会很快地陷入昏迷状态。如果人们闻花味的时间过长,那就会昏睡好几天。所以,当地人便将这种特效的催眠花,用来作为捕猎野生动物的良药。4.报警花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潘格兰格火山上,生长着一种奇妙敏感的“报警花”。每逢当地火山爆发前夕,这种植物就会开放出一朵朵黄色的花朵。于是,当地人们就纷纷地转移到安全地区,以避免火山爆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5.吹笛花非洲中部的扎伊尔蒙博托湖上,生长着一种“水笛花”,每当微风吹来时,“水笛花”便会随风奏出悦耳幽雅的笛音。原来,这种恰似荷花的花,花朵大,其基部长有四个气孔,孔的内壁,覆盖着一层透明的薄膜,由于风在气孔里...  相似文献   

17.
自然界有三十多万种植物,各色各样,应有尽有。当你在植物的世界里漫步的时候,真会眼花缭乱,如醉如痴,以为自己进入神话世界中去了呢! 可是,当你漫步在南美洲的热带森林里时千万要小心。因为那里有一种“会爆炸”的植物,叫马齿菌,约重五公斤。如果你不小心触动了它,它就会马上发出巨响,并放出一股具有强烈刺激味的烟雾,使你喷嚏不断,眼睛也会象针扎似地疼痛。所以,你最好别碰上这种“植物地雷”。在南美洲,你还会看到一种奇异的植物。当干旱的时候,它就自己把根从土壤里“拔”出来,卷成一个小球,随风飘荡,去寻找有水分的地方。当它被风吹到水分充足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在大自然中,鸟儿会自己治病。  松鸡吃驱虫药当松鸡肠道里有寄生虫时,它会去找一些驱虫药吃。在夏天时,它就找一些嫩草吃或在树林里找些浆果吃;而在冬天,它就找些杉叶、松叶或松树脂吃。由于这些东西都含有香料和单宁酸,它能麻醉寄生虫,松鸡吃了这些植物后,寄生虫卵会随粪便拉出,病也就好了。  此外,鹧鸪也与松鸡一样,会找上述“驱虫药”吃而治好寄生虫病。  野吐绶鸡医感冒野吐绶鸡又叫火鸡。当小野吐绶鸡被雨淋湿身后,站着不停地打哆嗦,这表明它感冒了。鸡妈妈就赶着小吐绶鸡去吃安息香树的叶子,为什么呢?因为安息香…  相似文献   

19.
草木解读     
草木文化,在我国古代早已出现。《诗经》以草木入篇的,至少有九成。信手一翻,《卷耳》、《何草不黄》……琳琅满目。首篇《关睢》便是“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莱乃普通植物,那样早便入了诗,足见草木与文化结缘之深。屈原诗文遍及草木,以“香草喻“君子,借“萧艾讽“小人,以至后人曾写《屈原草木考》专著。孔子纵论学《诗》意义时,念念不忘的也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当一名华夏少女在河边痴情热恋心上人,低吟《匏有苦叶》,借匏(葫芦)倾情时,西方的“奥德赛还漂荡在万里大洋。古代诗人不仅多以草木入诗,更以播绿为荣。诗圣杜甫安史之乱后来…  相似文献   

20.
神秘的“跳舞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里,有一种神秘的“跳舞草”。“跳舞草”其实不是草,它是蝶形花科小灌木(也有归到豆科的),高不过1米左右,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古时人称“虞美人草”,将其比喻为美貌超群能歌善舞的楚霸王项羽的爱妾虞姬的化身。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里这株“跳舞草”,高60厘米左右,叶是披针形三出复叶,两片侧生在叶柄的中部,一片着生在叶柄的顶端。只要周围有音乐或歌声响起,原来纹丝不动的“跳舞草”的叶片便会“舞动”起来,有的绕叶柄转动,有的上下摆动,快慢不一,酷似伴随歌声翩翩起舞。“跳舞草”为什么会“跳舞”呢?据资料介绍,“跳舞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