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不同坡向其气候条件、土壤条件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对杉木和厚朴在生长高度、胸径、保存株数以及蓄积量等各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影响。总体表现为,阴坡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土壤条件更适合杉木和厚朴的生长,相比于半阳坡和阳坡地区的杉木和厚朴在生长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其次为半阴坡地区,也是适合杉木和厚朴生长的主要场所。针对杉木厚朴在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等不同坡向的混交造林效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坡向下杉木厚朴混交造林在胸径、树高、存株、蓄积量方面的变化,从而比较了不同坡向对杉木厚朴混交造林成长效果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1造林栽培技术1.1造林地选择1.1.1疏林地:选择阳坡,半阳坡,山坡中下腹,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郁闭度0.3以下,阔叶混交林或针阔混交林。1.1.2裸露地:林间空地,退耕还林地及耕地。适宜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采用杉木、厚朴实生苗进行了不同坡向(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造林比较试验,对试验地12年生的杉木、厚朴生长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杉木、厚朴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均以阴坡和半阴坡较高,其中杉木的平均胸径分别达11.8cm、10.2cm,平均树高分别达9.2m、8.7m;厚朴的平均胸径分别达9.1cm、8.2cm,平均树高分别达7.5m、6.6m。总蓄积量以阴坡最高,总蓄积量达137.475m3/hm2,分别比半阴坡、半阳坡、阳坡提高41.3%、130.4%、304.7%;坡向对杉木、厚朴的造林保存株数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杉木不同密度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密度每公顷4995株的林地,每公顷平均村积生长量为9.315m3,每公顷年均产值6408.90元。分另]是林龄27年、造林密度3600株/hm2林地的2.49倍和2.38倍;是林龄13年,造林密度3000株/hm2的1.66倍和1.67倍。试验证明在杉木分布区北缘的低山丘陵区,采用合理密植造林,集约经营的管理方式、缩短轮伐期,来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北方石质低山阳坡造林的好树种—栓皮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气候干燥,降水量低且分布不均,蒸发量大。石质低山阳坡土壤干旱、贫瘠、土层薄、石砾多,造林比较困难,尤其是不易确定造林树种,因为一旦树种选择不当,不仅造林成活率受到影响,而且人工林长期生长不良,造成种苗、人力和时间的大量浪费,土地生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在北方石质低山阳坡造林中,贯彻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对提高造林质量,加快绿化步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杉木,是群众喜爱的造林树种之一。如果用杉木与柳杉混交造林,会对双方都产生明显的促进生长,提高林木产量、质量的作用。现将用这2个树种混交造林技术介绍如下:1造林地的选择与整地宜选择海拔在300~800m之间,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并且湿度大,多雾凉爽的山坡地作为造林地。整地时先把杂草、灌木割尽,然后由山顶到山脚,沿等高线修整成里低外高的反坡状台地,一般外高10~15cm,以利蓄水保土。台地宽视坡度大小而定,通常宽1~1.5m,在台地上挖穴,穴间距1.5~2m。2混交林的种植时间差与种植密度用杉木与柳杉混交种…  相似文献   

7.
通过华北落叶松不同立地类型、栽植季节和整地方法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苗圃地与造林地生态条件的差异是造成春季造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光、热、水诸因子是影响幼林生长的主导因子;平台地为最佳立地类型,阳坡、半阳坡适合于培育小径材,阴坡适合于培育中、大径材;常规造林中,应采用小穴整地,营造速生丰产林,宜采用大穴整地。  相似文献   

8.
针对冀北山地造林树种短缺的问题,选择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华山松(Pinus armandii)、毛棶(Cornus walteri)、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黄栌(Cotinus coggygria)6个树种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黄檗、胡桃楸、毛梾、华山松和花楸5个树种均适宜在阴坡宜林荒山造林,黄栌适宜在阳坡宜林荒山造林,可作为本区宜林荒山人工造林树种。黄檗在半阳坡宜林地造林虽然成活率与保存率较高,但生长量与健壮程度显著低于阴坡造林地,因此水肥条件差的半阳坡宜林地不宜营造黄檗林。胡桃楸在石质沟谷地造林虽然生长量与保存率低于阴坡造林地,但保存率在85%以上且生长较好,为该立地条件较佳的造林树种和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9.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万物复苏,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时光。为此,推荐几个我国常见的主要造林树种,并介绍一些简要的栽培方法,供广大读者植树造林时参考。 一、杉木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优良用材树种。生长快,树干直,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泛。 杉木是中性偏阴树种,要求的气候条件是全年温暖湿润,夏季稍热,冬不严寒、过燥。适于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酸、中性土壤,在日照短、温差小、空气湿度较大的阴坡、山谷和山坡下部生长最佳。在裸露的干燥阳坡,杉苗则不能生长。 杉木在我国分布广泛,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域均可栽培。杉木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杉木檫树混交林与杉木纯林和檫树纯林的造林实验,在同一阳坡上三个实验区中设立600m^2标准地,分别对纯林、混交林的生物量和林地土壤性状进行测定,对标准地上标准木用全重法分别树干、枝、叶和根进行乔木层生物量测定,对土壤按常规方法测定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的生物量大于纯林,对林地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影响效果优于杉木纯林而劣于檫树纯林。  相似文献   

11.
十余年来,我场在海拔1800米的太行山上造林,保存面积达10万多亩,其中阳坡造林占65%。阳坡土层薄,贫瘠干旱,给造林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由于实行科学造林,成活率均在80%以上。现已郁闭成林。我们总结阳坡造林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采用外高里低的鱼鳞坑,造成人为小阴坡,改变大阳坡的土壤、气候条件,含水量大大提高。我们进行了五种规格的鱼鳞坑整地试验,结果以中型和小型鱼鳞坑效果较好,既省工又保证了成活率。中型鱼鳞坑规格是:长3尺、宽2尺、深1.2尺,坑后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生态建设的推进,干旱石质阳坡造林成为灭荒攻艰的主战场。由于立地条件差、气候干旱等因素影响,导致造林成活率低,制约了造林绿化步伐。为此,笔者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采用油松营养杯苗造林技术,成活率、保有率达90%以上,既节约了造林资金、提高了投资效益,又加快了荒山绿化进程。1造林地准备在干旱石质阳坡造林,于造林前一年雨季采用环山竹节壕整地,规格为1.3m×0.5m×0.5m,竹节壕间距1m,行距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三分选,七分管。”如何加强杉木幼林管护,关键是及时抓好以下几个环节。适时抚育扩穴当年进行练山整地、大穴造林的山场,根据杉木的生物学特性和该树幼龄期喜荫的特点,只在9月中旬搞一次刀抚轻锄扩穴抚育最好。上半年由于造林前的炼山整地、栽植等营林工序,林地杂草不易丛生.土层疏松,幼树根系正在进行恢复生长,苗木对造林地生态因子不适,进行抚育作业会影响幼树的成活和生L,不抚育生长出来的杂草反而创造了自然的环境条件,可提高幼树的成活率。国铐洞口桐山林场通过五年的试验对比,杉木当年造林抚育两次的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14.
适地适树是退耕还林应遵循的一项基本技术原则,更是生态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适地适树工作。 一、因地制宜。退耕还林具有很强的区域性,不同退耕还林地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人为活动等因子具有不同的特征,必须科学地选用不同的造林树种和栽育技术。即使同一地段(如同一条沟的阴、阳坡),立地小气候也各具特点,选择造林  相似文献   

15.
杉木纯林弊端较多.这是因为杉木针叶养分含量少、质地硬、含硅质多,不易腐烂分散,所形成的粗腐殖质酸性强,容易中和表土中的盐基成份,并向下淋溶,使表土贫瘠,地力衰退.同时,纯林树种单一、生物稳定性差、天敌少,容易发生病虫害.岳西县部分乡村林场和造林户,推广应用了杉木混交林造林技术,实践表明,营造杉木混交林,特别是针阔混交林,不仅充分利用了营养空间,有利于形成特殊的小气候、改良土壤、提高地力、减免病虫危害,而且促进林木速生、丰产、优质,是提高杉木造林成效,保持林地生产力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利用从江西引进的红心杉母树林种苗造林,对6年生林分开展标准地调查分析,研究红心杉在将乐的栽培效果。结果表明红心杉表现较好,树高、胸径、材积平均值分别为5.75 m、7.3 cm和0.013 68m3。心材率较高,平均值为22.26%,红心杉木特点明显,偏心率和心材偏心率较低。木材基本密度较大,平均值为0.325 85 g/cm3。立地条件好的林地红心杉生长优良,立地条件差的林地红心杉生长较差。偏心率、心材偏心率、木材基本密度不受立地条件影响。在红心杉木造林时,应选择立地条件好的林地,以有效提高红心杉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留萌种竹,实行毛竹与杉木萌芽林复合经营,更新杉木人工林皆伐迹地可以有效地解决杉木二代林生产力低、效益差、毛竹造林投入大、成林慢、收益缓的问题,提高了林地利用率,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的陇东、陇中及河西走廊地区有大面积的宜林荒山荒坡,其中大多数分布在阳坡.在这些地方,由于降水稀少、气候干燥,立地条件差,适宜造林的树种很少,造林成活率普遍较低,其中原因除了受地理、气候条件影响外,与树种的选择也有很大关系."三刺"抗逆性强,特别耐干旱、耐瘠薄,是当地阳坡荒山地造林绿化的优良乡土树种.  相似文献   

19.
结合油松生物学特性,以及门源县阳坡气候和土壤条件总结油松阳坡造林技术,以期改善以往阳坡造林选择祁连圆柏单一乔木树种的现状,调节生长量和生长速度,减少成林年限。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天峨县建国才引种杉木,现已成为新的杉木产区,在天峨境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林朵林场纳腮、林朵两分场作调研区,调研的土壤深厚、富含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钾和速效钾、容重适宜,能满足杉木速生丰产需要。但在同一气候区域内,海拔高对杉木生长没有明显差异,而不同坡位、坡向及坡形。坡度及地型条件的差异,杉木生长也有差异,阴坡和半阴坡、山坡下部及凹形坡的杉木生长最好,年生长量0.78m,30年生蓄积量480.1m~3/hm~2,半阳坡、山坡下部次之,凸形坡及丘顶差异明显,杉木生长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