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池塘无公害养殖尼罗罗非鱼效益显著,值得推广。为了提高池塘养殖效益,我们在河南省巩义市米河镇水产养殖场进行了加州鲈池塘套养试验。本文报道了尼罗罗非鱼无公害养殖的技术和方法。从2005年5月19日放养8~9cm单性尼罗罗非鱼种2.9万尾,经过7个月养殖试验测定共存活2.784万尾,成活率96%,平均体重0.763kg/尾,最大体重0.812kg/尾。  相似文献   

2.
池塘规模化养殖罗非鱼效益显著,值得推广。本文报道了罗非鱼规模化养殖的技术和方法。从2004年5月19日放养8-9cm单性尼罗罗非鱼种27万尾,经过7个月养殖试验测定共存活24.84万尾,成活率92%,平均体重0.75kg/尾,最大体重0.81kg/尾。  相似文献   

3.
池塘规模化养殖罗非鱼效益显著,值得推广。本文报道了罗非鱼规模化养殖的技术和方法。从2004年5月19日放养8—9cm单性尼罗罗非鱼种27万尾,经过7个月养殖试验测定共存活24.84万尾,成活率92%,平均体重0.75kg/尾,最大体重0.81kg/尾。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罗非鱼池塘规模化养殖的技术和方法.从2004年5月19日放养8~9 cm单性尼罗罗非鱼种27万尾,经过7个月养殖试验测定共存活24.84万尾,成活率92%,平均体重0.7 5kg/尾.  相似文献   

5.
池塘混养加州鲈控制尼罗罗非鱼过度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养殖尼罗罗非鱼的池塘内套养规格为30g/尾的加州鲈,利用加州鲈与尼罗罗非鱼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差异来控制罗非鱼过度繁殖,通过加州鲈的掠食性将低值小型罗非鱼的子代转化为优质鱼产品,以提高池塘高价值鱼类产量及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南安市洪濑镇溪霞村一口1.5亩池塘放养埃及胡子鲶和尼罗罗非鱼。收获胡子鲶2400千克,罗非鱼1000千克,收入20000元,扣除成本7000元,纯收入13000元。现将养殖过程概述如下。一、池塘一般的土池塘,面积1.5亩,水深1.5米,常规生石灰清塘,做好防逃设施。二、放养时间2003年4月15日。三、放养鱼种和数量6~10厘米长的埃及胡子鲶10000尾,6~7厘米长的尼罗罗非鱼2500尾。四、投饵投饵量根据饵料来源而定,平六、小结1郾胡子鲶放养密度太大(1.5亩放10000尾)。导致收鱼时0.5~7千克的只有2500多尾,0.15~0.4千克的4000尾,成活率65%,1.5亩放5000尾较合…  相似文献   

7.
国外简讯     
虾池内设置网箱饲养罗非鱼  为提高池塘养殖效益 ,降低饲料成本 ,美国水产科研人员进行了在罗氏沼虾主养池内设置网箱饲养尼罗罗非鱼的试验。投喂的是酒糟饲料。虾池面积 0 .2hm2 ,放养罗氏沼虾苗80 0 0尾 ,池内设置 1m3 的网箱 9个 ;分别放养 2 0 0尾平均体重 2 6 g的尼罗罗非鱼。日投饲 2次 ,试验时间为 12周。非颗粒酒糟饲料含蛋白质 2 6 % ,颗粒酒糟饲料含蛋白质2 3% ,对照饲料为鲇鱼商品饲料 ,含蛋白质 31%。结果表明 :投喂鲇鱼商品饲料的尼罗罗非鱼 ,体重增长快 ,产量最高 ,但饲料成本高 ,每增重1kg需花成本 0 .6 6美元 ;而投…  相似文献   

8.
奥尼鱼苗种雄性率的鉴定与生长测定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非鱼雄性个体生长快、个体大,养殖全雄罗非鱼可有效控制其密度,减少生殖耗能,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效益。近几年,尼罗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的杂交种——单性奥尼鱼,已成为东莞市池塘养殖的主要品种,苗种年需求量约4000万尾。由于种苗生产企业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方面的差异,市面上销售的奥尼鱼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尼罗罗非鱼繁殖生物学特点,结合本地区养殖季节,采用驯化养鱼技术,使尼罗罗非鱼在整个养殖中无法繁殖后代,从而解决静水池塘养殖尼罗罗非鱼的繁殖过剩,商品规格小的问题。9.8亩池塘投放春繁平均体重5克的尼罗罗非鱼鱼种132.3公斤,饲养95天,平均亩净产526公斤,每尾平均体重250克,增重倍数40倍,饵料系数1.29。  相似文献   

10.
将罗氏沼虾、尼罗罗非鱼单养与混养进行了生长比较,每种养殖方式设3个重要。单养罗氏沼尾虾放养密度为7只/m^2,单养尼罗罗非鱼放养密度1尾/m^2。混养密度为罗氏沼虾7只/m^2和罗非鱼1尾/m^2。罗氏沼虾放养规格为1~1.3g/尾,尼罗罗非鱼放养规格7~8g/尾,养殖5个月捕获。结果表明:罗非鱼单养和混养产量与平均个体重无显著性差异,总产量分别为2952kg/hm^2和2779kg/hm^2,平均个体重分别为350g/尾和334g/尾。罗氏沼虾单养与混养产量分别为1377kg/hm^2和961kg/hm^2,平均个体重分别为56g/只和32g/只。鱼虾混养总产量为3730kg/hm^2,比单养鱼或虾增产。  相似文献   

11.
周小平  郭哲生 《内陆水产》1997,22(10):14-14
尼罗罗非鱼系热带性鱼类,原产非洲尼罗河。我市1981年引进养殖,经过16年的养殖推广,由于尼罗罗非鱼具有生产周期短,生长速度快、食性杂、病害少、耐低氧,肉质鲜美,上市畅销等优势,因此备受群众欢迎。山区池塘套养尼罗罗非鱼,几乎可以在不增加任何投入的条件下,每667m2增产50-60kg,较差的也可亩增产30-40kg。我市钟楼村1993年在一个4hm2的池塘里套养尼罗罗非鱼,于6月17日每667m2放养1000尾1.5cm左右的尼罗罗非鱼夏花苗,经6个月左右饲养,至年终放塘时,平均每667m2收获尼罗罗非鱼近50kg,仅这项措施年增产3000kg。尼罗罗非鱼…  相似文献   

12.
奥尼罗非鱼是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的杂交子一代,是我国罗非鱼养殖的首选品种。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罗非鱼亲本种质退化、繁殖力下降、工厂化生产程度不高、优质的奥尼罗非鱼养殖普及率低等问题,制约了罗非鱼产业化的发展。广西水产研究所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了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等2种亲本,进行了奥尼罗非鱼工厂化高产繁育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过4年实施,选育出了种质较好、生长速度快、遗传稳定、体型好的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高纯度亲本,并利用40亩池塘每年生产杂交奥尼罗非鱼4000万尾~6000万尾,…  相似文献   

13.
<正> 尼罗罗非鱼是我国引进不久的淡水养殖对象。在平原地区的池塘中饲养,生长快,产量高,收益多。1982年我们在浙江中部山区——新昌县西郊公社的山塘中进行了尼罗罗非鱼的试养,目的是探讨山区山塘饲养尼罗罗非鱼的可能性及其养殖效益,以便扩大尼罗罗非鱼的饲养范围和促进山区淡水养鱼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鱼虾混养轮捕轮放模式效益高第一次试验中,在0.7ha的土塘中每月放养3300尾雄性尼罗罗非鱼鱼种,每两个月放养一次罗氏沼虾后期幼体15000只。放养19周后,每月捕出尾重400g的罗非鱼730昨/h。日投饵量为sskg/ha鱼生长最快,但黎明前水体溶...  相似文献   

15.
尼罗罗非鱼在我区已有十多年的养殖历史了,不仅宜养殖,而且产量十分高,是单养、混养的优良品种,深受广大群众欢迎。1989年,我区部分渔场对尼罗罗非鱼种的搭配进行了对比养殖试验,结果是:每亩搭配100—150尾冬片的池塘,10月份起捕,尾均重达700克左右,少数达1200克左右,亩增产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北京进行了红罗非鱼示范养殖试验,旨在示范利用全植物蛋白的豆粕型饲料进行红罗非鱼从大规格鱼种至成鱼的养殖状况。试验鱼放养在3口2亩(0.13公顷)大小的池塘内,放养密度为红罗非鱼1000尾/亩,并搭配放养鲢鱼50尾/亩(即红罗非鱼15000尾/公顷和鲢鱼750尾/公顷)。经75天饲养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北方。罗非鱼的成鱼养殖方式主要是水库等大水面的网箱养殖。水库由于面积大,水体深,春季水温回升缓慢,每年需5月底水温才能稳定在20℃以上,网箱才能开始放养罗非鱼。而池塘由于面积较小,水体又不与其他水体连接,水温回升较快,每年4月初水温基本稳定在18℃以上,达到罗非鱼的放养条件,两者时间差接近50天。越冬罗非鱼的回放,就是将越冬罗非鱼种及时放养到池塘中,促进罗非鱼种迅速增肥增重,使罗非鱼种越冬养殖的效益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从池塘条件、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日常管理等方面对罗非鱼与南美白对虾池塘混养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池塘养殖商品罗非鱼,搭配混养南美白对虾,可合理利用水体,提高水体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9.
广西网箱养鱼起步较晚,1979年起在少数池塘、湖泊中试养,收到一定效果。为了充分利用网箱养鱼的优势,发展淡水渔业生产,根据广西推广养殖尼罗罗非鱼的有利条件,以进一步完善池塘养殖尼罗罗非鱼的方法,提高池塘利用率,提高塘鱼产量,1983年至1984年,  相似文献   

20.
我市市中区温流水养殖试验场,利用电厂冷却水每年培育越冬尼罗罗非鱼种四万多公斤,尾重多在了5—125克.是网箱养殖的抡手货。但由于网箱养殖罗非鱼放养时间要求比较集中,鱼种又是采用传统的鱼篓运输,每年运输多达200多车次.因而造成场内车辆拥挤.工作忙乱.鱼种放养时间拖后等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今年作了详细考察和计算后.提出罗非鱼满负荷运输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