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寒地区提高春油菜产量的技术对策余世铭,朱广石(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佳木斯154007)“八五”期间,黑龙江省、内蒙古北部高寒地区春油菜生产有较大发展。现在大面积机械化栽培和全部应用单、双低优质品种。已成为我国当前优质油菜商品生产基地和出口产区。1高寒……  相似文献   

2.
《种业导刊》2013,(6):37
通过集成品种、栽培、肥料、植保、农机装备等多项技术创新,长期受机械化难限制的油菜生产模式获得新突破。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联合南京农机化所等多家科研单位,共同实施的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在湖北云梦的示范基地(千亩)获得成功。专家表示,这标志着我国油菜实现了全程  相似文献   

3.
杂交油菜制种在淮安已有近10年历史,经不断地总结和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以宁杂3号为例,到2003年,年制种产量达31万千克。平均单产达1125kg/hm2,最高单产1725kg/hm2,纯度90%以上。制种单产的提高为基地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杂交油菜制种要获得高产,除了要求选择优良亲本材料配组外,掌握增产、保质技术是关键。1制种基地的和选择与建设油菜制种基地的选择首要条件是要有安全的隔离带(安全隔离带2km以上),可利用湖泊、山体、森林等天然条件作隔离。其次要求制种田集中连片、土壤肥沃、地力均匀、灌排方便。我公司的杂交油菜制种…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沙洋县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全县总人口6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1万人,农业劳动力21.9万人,现有耕地面积6.3万hm2,其中水田面积5.24万hm2、旱田1.23万hm2,人均占有耕地0.11hm2.根据"十五"湖北省科技攻关重大专项计划"优质高效双低油菜产业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县项目要求,我县从2001年元月开始,承担该项目工作.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油菜制种业的发展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决我国长江流域弱冬性杂交油菜制种产量低、低温产生微量花粉而影响制种质量等问题,可以充分利用青海省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建立优质杂交油菜北繁制种基地,从而加快发展我国优质油菜产业.  相似文献   

6.
安徽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系统阐述了安徽省油菜生产的面积与产量、优质化程度、生产收益等现状,找出了安徽省油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比分析了安徽省油菜生产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生产成本、产品品质、政府补贴、食品安全与综合利用开发等方面的差距,提出了提高安徽省油菜生产竞争力的途径:必须首先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免农业税等方面来降低油菜生产成本;同时针对油菜籽芥酸与硫甙含量偏高、含油量偏低、含水量较大以及插花种植现象普遍等问题,促进育种单位和种子生产企业加快优质油菜新品种的良种繁育速度和推广步伐,实行统一供种,区域化种植,提高油菜品质;并且要加大对油菜生产的补贴力度,发挥食品安全优势和加速优质油菜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7.
包丽琼 《种子科技》2012,30(5):46-47
近年来临沧市临翔区是云南省十大油菜生产基地县(区)之一,年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近年来油菜种植面临着以下问题:一是近年政府高度重视烤烟产业发展,本区域油菜的后作主要是烤烟,要求油菜早熟,能够在4月上中旬前收获。二是传统的油菜栽培管理强调精细整地播种、多次间苗定苗、人工中耕除草,劳动力投入大,经济效益偏低。为此,临沧市农业技  相似文献   

8.
福泉市地处黔南北部,年均温14.7℃,年总积温5378℃,无霜期271d,油菜常年种植面积7 333 hm2,自然条件适宜、人力资源丰富,是黔南州油菜主产区,是贵州油菜产业化生产基地。2008年全市油菜种植面积7533 hm2,平均单产97kg/667 m2,最高单产254.2kg/667 m2,由此可见,油菜的增产潜...  相似文献   

9.
Pol CMS是指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从基地选择、播种期确定、播种方法、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花期调节、除杂去劣、辅助授粉,收获贮存等方面,总结了Pol CMS油菜品种在青海、甘肃等春油菜产区实施杂交制种的技术要点,为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系统杂交油菜种子高质高产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发展“双低”油菜 加快湖州市农业产业化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献中  钱屹 《种子》2001,(2):74-75
本文简要回顾了湖州市油菜生产发展历史,分析了“双低”油菜生产的现状、发展潜力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湖州市“双低”油菜的发展对策:(1)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2)建立专业化良种繁育基地;(3)强化科技开发,提高产品科技含量;(4)延长产业链,实行产业化经营;(5)落实配套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