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旅是以茶文化为主题,依托茶资源整合旅游活动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给旅客带来休闲、娱乐体验的同时能够促进我国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本文以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凤凰山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探析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打造高质量茶旅融合示范区的建议,为茶旅文化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拥有悠久历史底蕴的茶马古道再次崛起,此时,将茶艺文化与心灵之旅紧密切合的茶旅应运而生。本文以我国茶旅一体化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茶旅一体化组织结构,运用SWOT-PEST分析法,根据茶旅一体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层面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角度出发,构建出我国茶旅一体化发展的SWOT-PEST分析矩阵,提出了"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配套设施、健全服务管理、创建茶旅品牌效应"四大发展策略,促进了我国茶文化的传承,为我国茶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茶叶产业是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的农业主导产业,文章在分析大港头镇产业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构建茶叶绿色发展基地、推动茶业全产业链建设、注重茶旅融合、加大宣传推介、提升科技水平等方面对策建议,促进大港头镇茶产业转型升级,做优做强.  相似文献   

4.
大田县立足高山生态资源和茶产业发展优势,持续推进茶旅融合发展,成功创建涉茶4A景区1个、3A景区2个,有力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对于增加茶农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大田县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及现状,针对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现处于初级阶段、产品特色不足、发展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从增强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统筹茶园景区建设、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强化知名品牌塑造、加快品牌宣传推广6方面提出发展措施,以期为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茶旅是现代茶叶与现代旅游业交叉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很大的潜力。隆林县是白毫茶种植主产区,拥有丰富的茶业、旅游资源,旅游综合优势明显。在"以旅兴茶、以茶促旅"和"全域旅游"的战略背景下,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茶旅一体化"对于隆林县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分析隆林县茶业、旅游业以及茶旅融合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隆林县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隆林县茶旅产业未来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以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以来,"熊猫家源,世界茶源"雅安紧紧抓住经济新常态、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和灾后产业重建重大机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和"茶旅融合、一三互动、接二连三"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蒙顶山茶叶交易所、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雅安藏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核心竞争优势,围绕"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两大区域品牌,大力实施科技兴茶、龙头  相似文献   

7.
茶旅,是一种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新兴旅行模式,是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一种完美结合,现在"茶旅一体化"经济模式正在被大多数产茶区所追捧,依托丰富的茶产业资源,结合茶文化等卖点,让游客到茶乡进行深入体验,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而且将提高茶农收入,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新兴经济模式,本文从茶旅一体化经济模式入手,着重探讨了其对于茶乡经济的促进作用,对发展茶旅一体化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茶产业和旅游产业互动融合是两者发展的内在需求,在"以旅兴茶、以茶促旅"的战略背景下,两者融合发展已成共识。以安徽省为例,借用耦合模型,定量分析2003~2016年安徽省茶产业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安徽省茶旅两大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增速明显,综合协调指数波动上升,耦合度趋于稳定,耦合协调度值从2003年的0.15增加到2016年的0.69,标志着茶旅耦合等级由严重失调步入初级协调阶段。最后提出安徽省茶旅产业融合路径,从政府引导布局、加强茶旅示范基地建设、塑造安徽茶文化旅游形象、丰富茶文化旅游商品及培养茶旅一体化人才等5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部、梵净山西麓,是贵州省茶叶主产县。近年来,全县按照人均一亩茶的目标,从"规模、管理、品牌"三个方面入手,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茶叶产业。随着印江茶叶的迅速发展,为进一步做大、做精、做强印江茶产业,有必要积极主动推进茶旅一体化,实现茶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创新茶产业发展之路。一、推进印江茶旅一体化的意义1.推进茶旅一体化是新时期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在2006年,贵州省凤冈县就紧紧抓住国家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0.
正在崇尚绿色健康的今天,将茶与旅游活动有机进行结合,迎合了现代生活追求自然、体验文化的需要。茶旅有机融合前景广阔,优势明显,许多地区都在探索发展富有地域特色的茶旅游,并且已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作为全国重点产茶县的浙江省江山市,有独特的旅游资源、茶产业优势,茶旅结合,有机融合,大有文章可做。本文对推进江山市茶旅融合发展作一些探讨。一、江山市茶产业发展情况江山市是全国重点产茶县,茶叶产业是市特色农业产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特色产业之一,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潮州市凤凰镇为我国著名地理标志农产品凤凰单丛茶叶主产区,近年来以“茶”为媒,撬动茶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推进茶文化旅游开发。文章从凤凰镇茶旅融合现状入手,剖析茶文化旅游发展困境与短板,探索与论述其开发路径,以期为凤凰镇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文旅力量,助力茶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全域旅游提出后,被作为了我国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导。重点通过旅游目的地建设和运作,着力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信阳市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产地,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茶观景。通过对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现象进行总结归纳,现状描述,结合全域旅游视角,提出了加强政府规划引领,推动信阳市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区域旅游资源,推动信阳市茶旅有机融合发展;激活社会资本,讲好信阳茶故事,做好茶文章,实现共建共享;加大媒体推介力度;加强信阳市茶旅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凤凰茶产于广东省潮州市,以潮州市凤凰区为中心产区。凤凰茶产区气候温和,素有“春冬不严寒,夏暑无酷热”之称;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900mm;土质适宜,是典型的黄壤土,PH 值4.5~6,富含有机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环境条件。凤凰茶产制历史悠久,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宋朝《潮州府志》: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湖北省遵循生态自然规律、市场经济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率先在全国启动茶叶绿色生产模式配套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在全省范围大力实施茶叶绿色生产。一、湖北茶叶绿色生产的主要经验和做法1.统一思想认识,构建全省茶叶生产绿色发展理念第一是规划引导。"十二五"以来,全省茶叶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制定了《湖北省茶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2013—2017年)》,规划中重点突出了茶产业资源与生产协调一致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导  相似文献   

15.
《茶世界》2017,(9)
<正>武夷山是我国江南著名的茶叶产区,是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鼻祖,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香、清、甘、活"而著称,已有1000多年历史,以独具岩韵而享誉中外。近些年来,武夷山市紧紧围绕"控制总量、提升质量、扩大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思路,初步探索出一条"以旅促茶、以茶兴旅、茶旅融合"品牌联动的山区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张丽芬 《茶叶》2018,(2):98-101
茶旅,是一种以茶为重要载体的、茶叶产业和旅游产业高度融合的新兴茶叶产业发展方式和旅游模式。对茶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给游客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旅游服务体验。文中阐述了景宁县发展茶旅慢游产业的目的和优势,规划构思了景宁县茶旅慢游产业发展的几种方式,并针对发展方式提出了几点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茶旅融合与互动发展是茶产业及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对于破解茶产业利润增长瓶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在产业融合理论及耦合理论指导下,构建了包含茶旅融合动因、融合路径、融合效益的机理模型,并通过构建耦合函数模型对浙江省茶旅融合情况进行实测,发现浙江省茶旅产业均处于增长阶段,但旅游产业的发展比茶产业更慢,且茶产业对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引领作用,此外,茶旅融合程度也从失调状态发展到耦合协调状态。最后,本文针对如何进一步促进浙江省茶旅融合发展,突破茶产业的发展难题,实现茶产业转型升级,从产品创新、加强宣传、完善配套、培育一体化品牌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扬优势 补短板 促进茶产业提升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森 《茶叶》2016,(3):165-169
茶叶作为磬安特色产业之一,得到了磐安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提高茶叶的规模、品种以及品牌力度,磐安县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增加销售渠道,并且提高茶叶的品质,从而取得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农民收入,带动了磬安县的经济发展。但是,磬安茶产业也存在茶文化发展不足的问题;面对挑战,磐安茶叶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为发展理念,以"生态高效、特色精品"为目标,并且对茶产业的发展提出健康,持续,高效规划方案,走出一条茶产业、茶生态、茶经济、茶旅游和茶文化融合发展的特色道路。  相似文献   

19.
茶旅一体化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旅一体化是茶园的新型体验模式,是茶业经济发展的创新业态。笔者在分析了湖南茶旅一体化建设现状等的基础上,提出茶旅一体化建设应做好茶旅项目总体规划、茶旅一体化的生态茶园建设、茶旅一体化旅游服务体系建设、茶旅一体化经营实体建设及茶旅一体化中茶文化特色建设等五个方面,旨在积极推动湖南茶旅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基于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理念,总结福建省福安茶产业创新升级的实践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借鉴周边产茶县市的茶产业创新升级实践经验,结合福安发展茶产业优势,分析福安市的茶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关于体验中心实施、品牌建设、购买渠道、荣誉转化、产业链延伸、茶旅落地的发展问题。文章提出促进当地茶产业创新升级的机制与途径,提出通过政企合作来提升集群规模性,通过搭建大众茶叶集市来下沉茶叶市场,挖掘当地茶旅资源等对策建议,并以茶王街的发展为例作出规划尝试,以期促进福安茶产业创新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