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室内自然温度饲养的第2代马尾松毛虫成虫所产的卵孵化后收集幼虫,分别以自然温度和加温饲养越冬。结果表明,通过加温的方法马尾松毛虫在室内可以继代饲养,室内自然温度越冬饲养1代过程中可以加温饲养3代,加温饲养的马尾松毛虫成虫的产卵量和孵化率与越冬代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毛虫的人工饲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新发生区采集虫源,在自然温湿度和光照条件下,借鉴家蚕的人工饲养经验和技术,采取卵面、松针、饲养室和饲养用具等的消毒措施,提高了室内饲养松毛虫幼虫的存活率和茧蛹的羽化率.马尾松毛虫在室内的规模化人工饲养取得了初步成功,顺利完成从卵到卵的生活世代,经过消毒的卵孵化率为91.4%,室内饲养幼虫的存活率达到92.54%,茧蛹的羽化率达88.4%,雌雄性比为1.08:1.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利用辐射不育和化学不育2种技术防治焉耆盆地光肩星天牛,并筛选出最适辐射剂量以及最适不育药剂,进行了焉耆盆地光肩星天牛不育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80、120与160 Gy等3个剂量的60 Co-γ射线辐照对光肩星天牛的生育力有一定影响,其中以160 Gy辐照剂量影响最为显著;2种不育药剂(灭幼脲悬浮剂、CSⅡ可湿性粉剂)中以CSⅡ25倍液对光肩星天牛雄虫进行处理,与其配对的雌虫产卵量及卵孵化率有很大程度的降低,显示出了较好的不育效应。  相似文献   

4.
松针内含物与马尾松毛虫生存发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邹运鼎  程扶玖 《林业科学》1990,26(2):142-148
本文用不同松树松针饲养马尾松毛虫,其结果与松针内含物的关系,经计算得出累计死亡率、化蛹率、羽化率、每个雌虫平均产卵率、周限增长率以及硬脂酸、油酸等14种。同时得出:维生素B_6(x_(13))对马尾松毛虫的化蛹、羽化和周限增长率的影响是第一位的重要因素,低沸点物质(x_8)包括萜烯类物质是影响马尾松毛虫化蛹、羽化的第二因子,苏氨酸(x_(21))是第三个因子。异亮氨酸(x_(22))是影响马尾松毛虫产卵量的第一重要因子,蛋氨酸(x_(20))是第二重要因子,维生素B_6是第三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昆虫激素对松毛虫防治应用前途,一九七七年选用了三种蚕用激素松毛虫进行了三次室内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一、试 验 方 法 试验用激素为蚕用增丝灵“515”(上海农药研究所,金坛县昆虫激素研究室),昆虫保幼激素“738”(金坛县昆虫激素研究室,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实验厂)及蚕用蜕皮激素(金坛县昆虫激素研究室,金坛县激素化工厂)三种。试验虫为林间采得的马尾松毛虫。第一、二次试验为第一代6~7令老幼虫,第三次试验为第二代6~7令老幼虫。 试验时选取发育大体一致的老幼虫每20头饲养于容积32 × 32 ×40公分的养虫笼,取可供7至10天食用的新鲜松枝插入盛水的广口瓶保湿,置养虫笼中作饲养。三种激素各稀释为四个浓度用手持喷雾器,将药液喷布于虫体及松枝,以喷湿为度,喷量约为每笼25毫升,喷后逐日观察记载死亡、结茧、化蛹、羽化情况,与对照比较观察。三种激素不同剂量对松毛虫的活性表现,观察至成虫交尾产卵为止。  相似文献   

6.
桑天牛辐射不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天牛AprionagermariHope成虫出现盛期6月下旬7月初,雌雄比为1∶1.3,多次交尾。交尾前期为4~6d,孵化率在64%以上。60Coγ辐照对雄虫寿命及交尾的影响没有对可育率的影响显著;经4.902c/kg(准)处理的饲养雄虫,寿命及交尾变化不大,可育率却明显降低,仅为9%,且无活幼虫。  相似文献   

7.
桑天牛辐射不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天牛AprionagermariHope成虫出现盛期6月下旬7月初,雌雄比为1:1.3,多次交尾,交尾前期4~6d孵化率在64%以上,60Coγ辐照对雄虫寿命及交尾的影响没有不可育率的影响显著,经4.902c/kg(准)处理的饲养雄虫,寿命及交尾变化不大,可育率却明显降低,仅为9%且无活幼虫。  相似文献   

8.
CPV制剂对控制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制剂是广泛使用的杀灭松毛虫的生物农药,在施用该制剂的林分内,残留马尾松毛虫虫蛹的死亡率为未施药区的2—5倍,成虫产卵量仅为健康成虫的26.7%-65.7%。CPV制剂是有效控制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的重要生物因子。  相似文献   

9.
柞蚕蛹胶囊饲料及不同性比对饲养蠋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降低用柞蚕Antheraea pernyi蛹人工饲养蠋蝽Aram chinensis的饲料成本,研究柞蚕蛹胶囊饲料制作;在室内分别用柞蚕蛹和其胶囊饲料饲养蠋蝽,观测其发育历期和繁殖力的变化,比较两种饲养方法的饲料成本;同时比较分析柞蚕蛹胶囊饲料饲养蠋蝽时,3种雌雄性比对蠋蝽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柞蚕蛹胶囊饲料饲养时,蠋蝽的成活率、若虫发育历期、成虫寿命、产卵量、卵孵化率与直接用柞蚕蛹饲养的均无显著差异,且饲料成本降低50%。用柞蚕蛹胶囊饲料饲养蠋蝽时,雌雄性比1∶1与3∶2配置间的产卵量及产卵次数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雌雄性比2∶3配置的,雌雄性比3∶2是人工饲养蠋蝽的最佳性比。  相似文献   

10.
花椒草履蚧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草履越是花椒生产的大敌之一。近年来给花椒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大发作年份可造成大幅度减产或绝收。该虫一年发生1代,经卵和初孵化老虫在树干基部土壤里越冬。3月下旬若虫上树危害,4月上中旬危害加重。4月中旬老虫第二次脱皮,随后雄性若虫在树皮及土缝等处化蛹,约10天左右羽化为成虫,雌性第三次脱皮后变为成虫。雌雄交尾后,雌虫于4月下旬到5月上旬产卵。雌虫呈椭圆形,扁平,背部隆起似草鞋状灰褐色,体表略覆白粉,善爬行,触角、足及口器均为黑色,老熟时长IQmm,产卵时在叶背分泌白色棉絮状疏松的错质,状如麻雀屎,产卵其中。…  相似文献   

11.
栎褐舟蛾在吉林辉南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树冠中、下部小枝条上越冬。翌年四月末至五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6月中旬幼虫老熟下树在地下作茧开始化蛹。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为成虫羽化期,成虫羽化后交尾产卵,准备越冬。采用人工采卵块、幼虫期喷洒杀虫剂和杀虫烟剂防治均可有效地控制该虫危害。  相似文献   

12.
团花绢野螟Diaphania glauculalis Guenée是危害团花树的重要害虫。采用室内饲养与林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形态,明确了团花绢野螟卵、各龄幼虫、预蛹、蛹和成虫的形态。室内卵集中产在养虫笼壁上,孵化率达98.3%,卵期约4~5 d。幼虫共5龄,低龄幼虫群集取食,食量较小,3龄以后幼虫开始分散危害,食量大增。老熟幼虫于叶片内结蛹室化蛹,蛹期7~9 d。雄成虫翅展略小于雌成虫。成虫羽化多集中于夜间,具有较强的趋光性。羽化第2天便可交尾,持续时间50~180 min,交尾翌日即产卵。  相似文献   

13.
松墨天牛室内人工饲养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人工气候箱中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进行人工饲养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人工饲养条件下其羽化期为6~10d,交配2~4 d后产卵,雌虫平均产卵量60.5个;卵期为5~7d,卵的孵化率为85.95%;幼虫共5龄,1龄幼虫死亡率为25.89%,其它龄期幼虫很少死亡,幼虫化蛹率89.74%,蛹期为8~14d,蛹的羽化率为89.58%.成功建立了稳定的实验种群,实现了室内常年人工饲养,保证了实验虫源的供应,人工饲养和自然界松墨天牛的龄级一致,但人工饲养的天牛幼虫期、蛹期、羽化期、成虫帮命都大大缩短,成虫体形也较小,雌虫产卵数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抗松毛虫植株的抗性机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本文研究了广西玉林地区、林科所1959年种植的马尾松抗虫11号植株的抗性机制。通过用抗11号松树对马尾松毛虫成虫产卵选择性试验和幼虫饲养试验。发现抗11号松树对成虫具有拒产卵性,对幼虫具有拒取食性。用抗11号松树针叶饲养的幼虫,出现发育迟缓,死亡率高,蛹重减轻等现象。本研究证明了抗11号松树对马尾松毛虫具有抗选择性和抗生性。抗虫性的主要原因是针叶内含物起了变化,产生拒成虫产卵及幼虫取食并致令生成营养屏障。  相似文献   

15.
不同饲料树种对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及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取食马尾松的马尾松毛虫相比,取食湿地松、火炬松的马尾松毛虫死亡率高、发育期长、食量少、蛹重轻、雌性比低、产卵量少。多数情况下种群世代增长呈负值。湿地松林的马尾松毛虫一年二代,没有观察到第三代。湿地松林的第三代虫是由马尾松林的松毛虫飞迁来的。合理营造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混交林是综合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笋万纹象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笋万纹象是福建省毛竹林近年来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在福建省2 a 1代,少数1 a 1代;以成虫在土茧中越冬,成虫4月上旬开始出土上笋,取食笋肉补充营养.经补充营养后4月中下旬开始交尾产卵,卵产于离笋尖40~80cm处的笋箨内,每笋产卵15~39粒,每雌产卵62~79粒.卵期5~7 d,幼虫期18~20 d,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随被蛀枝梢落地,建土室化蛹.蛹期5~7 d,成虫期320~335 d.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毛虫的趋湿性和虫源地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尾松毛虫第一代成虫羽化后,有明显的趋湿迁飞特性,即向水面方向聚集产卵,从而导致山塘水库附近的松林出现较多的松毛虫虫源地。这是80年代中期以来鹰潭市开展马尾松毛虫综合防活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中观察到的结果。松毛虫第一代成虫的羽化盛期正值高温  相似文献   

18.
田间采集老熟幼虫或蛹,在室内分时段观测杨扇舟蛾成虫羽化、交尾和产卵规律.结果表明:杨扇舟蛾在河北沧州地区1 a发生4代,个别5代.成虫主要在傍晚羽化,雄虫羽化高峰出现在15:00-18:00,雌虫在18:00-21:00,单体成虫羽化需13~28 min.雌虫自羽化至初次交尾时间为34.82~54.62 h,成虫交尾起始时间在04:00-05:00,交尾结束时间在19:01-20:00,整个交尾持续时间15.4~16.17 h.雌雄成虫均可进行2次交尾,交尾高峰期和羽化高峰期相差7~11 h.成虫羽化后多在第2和第3天交尾,7日龄以后雌虫不再释放性信息素与雄虫交尾.雌虫交尾后大多当晚或第2天晚上产卵,产卵时间主要集中在20:00-24:00,产卵方式为块产,个别单产.单个卵块平均卵量50~80粒,卵块单层平铺,总卵量220~420粒.雌虫可孤雌产卵,但卵不能孵化.  相似文献   

19.
光肩星天牛受辐雌成虫的不育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60CoT射线辐光肩星天年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雌成虫,研究其不育性。结果表明,辐照对其取食行为无影响;对其产卵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其产卵量随着辐照剂理的提高而明显降低;对其寿命和交尾情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200Gy辐照上,致使寿命大幅度降低且见交尾现象,因而受辐雌成虫也具有一定的不育性。  相似文献   

20.
连续三年的室内外养虫试验证明,马尾松毛虫食树势强盛的马尾松针叶,幼虫死亡率明显提高,长期食用,还会推迟幼虫结茧期,降低虫重、雌雄比例、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等。从而明显地减小了马尾松毛虫的种群趋势指数,使马尾松林对马尾松毛虫有较强的抗性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