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率先采用循环水系统开展了云纹石斑鱼的养殖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结果显示,在莱州明波养殖基地选用的平均体重50 g/尾规格的云纹石斑鱼苗种10万尾,在水温22~ 25℃、盐度28~31、pH7.8~ 8.2的水环境条件下,经12个月培育,长成平均体重为0.65 kg/尾的商品鱼,平均单尾月增重50 g,成活率93.5%;共收获成鱼9.35万尾,单产49.9 kg/m3.本研究为云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2.
正在当前的淡水石斑鱼人工养殖中,流水养殖模式仍为主流,但随着环保和土地资源管控愈发严格以及养殖病害的逐年增多,淡水石斑鱼养殖业迫切需要转变现有养殖模式和调整养殖结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集工程化、设施化、集约化、智能化于一体的新型养殖模式,具有节水、节地、环保、高效和产品质量可控等优点。为优化淡水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苗种培育技术,笔者于2020年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开展了淡水石斑鱼大规格苗种培育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现将试验过程和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淡水石斑鱼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河北黄骅地区生产的无WSSV和TSV病毒的健康P5—P10期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仔虾作为苗种进行工厂化养殖。结果表明,2014年8月开始进行苗种暂养,进行三个月对虾养成,出池前对虾产量达到平均1.5 kg/m~2,养殖面积2 400 m~2。出池前对虾规格50~60尾/kg。对虾养殖成活率15%~20%。  相似文献   

4.
<正>澳洲长鳍鳗(Anguilla reinhardtii Steindachner)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鳗目(Anguilliformes)、鳗科(Anguillidae)、鳗属(Anguilla),背鳍占体长的比例为68.9%,臀鳍占体长的比例为49.7%,头长占体长的比例为14.2%。2010年3月普林公司由澳大利亚引进澳洲长鳍鳗苗种2.5万尾,放养面积1 400m2。经过两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实现单产13kg/m2,效益414.2元/m2。1试验材料与过程1.1苗种来源与运输方式从澳大利亚引进苗种2.5万尾。入池前测定  相似文献   

5.
循环水高密度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循环水高密度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的养殖效果,在自行研制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了试验。试验中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指标及养殖系统主要水质指标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养殖期间的水质指标:水温26~29℃,盐度25~30,溶氧(DO)≥8 mg/L,氨氮浓度0.20~1.16 mg/L,亚硝酸盐氮0.05~0.40 mg/L。试验共持续250 d,分3个生长阶段:第1阶段87 d,密度由13.82 kg/m3增加到28.89 kg/m3,存活率95.28%,平均体重由(150±18)g增加到(329±42)g,特定生长率(SGR)为(0.90±0.06)%;第2阶段106 d,密度由28.89 kg/m3增加到53.36 kg/m3,存活率90.44%,平均体重由(329±42)g增加到(672±66)g,SGR为(0.67±0.02)%;第3阶段57 d,密度由46.98 kg/m3增加到69.50 kg/m3,存活率98.6%,平均体重由(676±52)g增加到(1 014±75)g,SGR为(0.71±0.02)%。养殖期间的平均SGR为(0.76±0.02)%,总存活率84.9%,饲料系数1.04,投入产出比为1∶2.02。本研究成果可为高密度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石斑鱼循环水养殖系统及水源热泵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石斑鱼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及水源热泵加温系统,达到在北方大规模养殖石斑鱼的目的。养殖系统由养殖池、弧型筛、循环泵、蛋白分离器、浸没式生物滤池、脱气池、溶氧池、紫外线灭菌器、液氧站组成。采用养殖废水收集及过滤装置处理后的养殖废水作为水源热泵的水源,通过2个冬季的运行,其冬季制热的平均制热能效比(COP)为2.66。在系统中养殖的第1批青斑鱼11个月内由24.41 g生长到480.66 g,存活率超过97%。养殖的第2批青斑12个月内由23.36 g生长到400.46 g,存活率达到84.5%。养殖的珍珠龙胆石斑7个月内由48.46 g生长到511.36 g,存活率达到71.24%。养殖的东星斑12个月内由41.13 g生长到223.56 g,存活率达到65.52%。本系统可实现青斑、珍珠龙胆石斑、东星斑等品种的常年均衡生长,并可降低石斑鱼的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7.
利用不同面积、水深的池塘,采用不同的放养密度、不同规格的苗种进行高密度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泥鳅养殖池塘以长条形为佳,面积2亩~3亩,水深保持在0.4m~0.5m,池底铺设腐殖泥土10 cm,养殖效果较好;泥鳅苗种规格为70尾/kg~80尾/kg,放养量1000kg/亩~1200kg/亩,单产较高,效益最好;放养苗种规格越大,养殖成活率越高;随着放养密度增大,成活率逐渐降低;试验条件下,放养规格为70尾/kg的泥鳅苗,单产最高。  相似文献   

8.
正本试验以美国鲥鱼(Alosa sapidissima)苗种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温室流水系统的苗种养殖效果试验,并探索适宜放养密度。结果发现:美国鲥鱼苗种在40尾/m~3、50尾/m~3、60尾/m~3和70尾/m~3等4种放养密度下,均表现出良好的生长性能,其中,存活率≥92.6%、特  相似文献   

9.
在稳定的循环水养殖系统(RAS)条件下,开展了凡纳滨对虾三段式高密度养殖模式研究。本研究将凡纳滨对虾的整个养殖周期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标粗养殖,放置120万尾凡纳滨对虾P5虾苗,养殖水体96.8 m~3,养殖密度为1.24万尾/m~3水体,经过31 d的养殖,平均体质量为0.28 g/尾,单产为3.4 kg/m~3;第二阶段为循环水养殖系统(RAS)中段养殖,养殖水体338 m~3,养殖密度为3 447尾/m~3,经过30 d的养殖,平均体质量为3.89 g/尾,单产为8.3 kg/m~3;第三阶段为RAS养成阶段,养殖水体676 m~3,养殖密度为1 062尾/m~3,经过41 d的养殖,平均体质量为13.46 g/尾,单产为13.3 kg/m~3。RAS养殖期间养殖水体溶氧(DO)、总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_2-N)和弧菌总数均控制在良好的范围,为养殖产量的提高提供了水质保障。总体上,凡纳滨对虾三段式养殖模式能充分利用循环水系统的负载和使用效率,减少了系统的运行成本。本研究为国内凡纳滨对虾的循环水养殖方式与管理提供了模式探索。  相似文献   

10.
鲟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及运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中国淡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建设和运行成本过高,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程度制约的问题,在自主研发斜管重力滤沉淀装置、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一体化臭氧接触反应器等水净化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应用物质平衡相关原理,精确设计、确立不同阶段系统关键运行参数,建立一种高效节能的鲟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96 d养殖试验,结果显示,鲟鱼摄食和生长情况正常,养殖密度平均(41.2±2.3)kg/m~3,存活率95.8%,饲料系数1.17。日换水量在5%以下,水质情况良好,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后期稳定控制在(0.80±0.21)mg/L和(0.38±0.12)mg/L;系统平均日耗电量为33.3 kW·h,平均产出1kg鲟鱼耗电7.30 kW·h。系统运行具有低能耗、高效率的特点,可为鲟鱼循环水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刘滨副研究员等发明的"一种促进石斑鱼苗种生长和提高存活率的工厂化养殖照明系统及其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510437957.7。该发明构建了一种促进石斑鱼苗种生长和提高存活率的工厂化养殖照明系统。通过将几种单色LED发光芯片进行组合,构成复合式LED灯组,并根据石斑鱼幼鱼对特定光谱、光强和光照周期的喜好进行开发和设置,配套研发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减少普通照明系统引起的石斑鱼苗应激反应,并实现复合式LED灯组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的智  相似文献   

12.
南美白对虾非常适合工厂化养殖。自 2 0 0 1年从广西引入我市后 ,工厂化养殖方式得以迅速推广 ,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 0 0 3年养殖面积2 .1万m2 ,养殖 1~ 2茬 ,平均单产 3.8kg/m2 ,效益 5 2元 /m2 ,实现利税 1 80万元。现将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 基本设施  相似文献   

13.
在鲟鱼苗种培育转食阶段,多采用先喂活饵,再逐渐驯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方法进行转食.利用地下河水进行杂交鲟鱼苗种流水养殖,直接采用微粒饲料进行鲟鱼苗开口,苗种成活率为74.0%,饵料系数为1.31,平均单产为23.64 kg/m2,投入产出比1:2.12,养殖成本为17.9元/kg,取得较好养殖效果,证明利用微粒饲料直接开口饲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为工厂化养鱼实用技术模式研究中的一个试验专题 ,主要在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对鱼体生长特性进行观测 ,并提出适宜的投放密度、养殖周期及养殖系统中理化因子对鱼体生长的影响。试验于 2 0 0 2年 5月至 7月。经过 60d(天 )工厂化养殖试验 ,罗非鱼产量 78.2kg/m3,淡水白鲳产量 82 .2kg/m3。产生经济效益 ,罗非鱼为 96.77元 /m3,淡水白鲳为 44.84元 /m3。1 材料和方法1 .1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本试验采取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 ,利用曝气、沉淀、过滤、生物净化等手段迅速去除养殖对象的代谢产物和饵料残渣 ,使水体得到净化并重复使用 …  相似文献   

15.
正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鲤属,俗称湟鱼,是青海湖中唯一的经济鱼类。近年来青海湖裸鲤苗种培育工作由传统的池塘养殖逐步转型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青海湖裸鲤一龄苗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面积共15000米~2,每个车间由7个独立的循环水系统构成,每个系统拥有配套的养殖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台湾泥鳅在江西省赣中山区池塘中的养殖特性,开展了山区池塘台湾泥鳅养殖技术研究及效益分析。结果显示:放养规格为4~5 cm苗种,密度为80000尾/667m~2,经117 d的人工养殖,平均规格为12.16±2.17 g,产量为1072 kg/667m~2,成活率为82.6%,利润为7730元/667m~2;放养规格为3~4 cm苗种,密度为120000尾/667m~2,经127d的养殖,平均规格为11.78±2.43 g,产量为1193.5 kg/667m~2,成活率为76.7%,利润为7253元/667m~2;放养规格为3~4cm,密度为150000尾/667m~2,经115d的养殖,平均规格为10.25±1.95 g,产量为1202.7 kg/667m~2,成活率为78.7%,利润为7043元/667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大西洋鲑Salmo salar与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适宜生长水温相近,但栖息水层不同。本试验通过研究在循环水主养大西洋鲑(2 kg/尾)系统中混养不同密度大菱鲆(0.15 kg/尾)的养殖效果,旨在优化这两种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在水温16℃条件下,在循环水养殖系统10个单池面积40 m~2、水体120 m~3的养殖池中放养大西洋鲑,密度为20尾/m~2,大菱鲆的混养密度分别为0尾/m~2、2.5尾/m~2、5尾/m~2、7.5尾/m~2和10尾/m~2,分析两种鱼类的摄食、出池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成活率、毛产量、净产量、饲料系数等生产指标。结果表明,大菱鲆混养密度为2.5尾/m~2时,大西洋鲑出池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分别达最大值(4.755±0.049)kg、(0.3865±0.006)%/d和(98.995±0.177)%,且大菱鲆也达最佳生长与成活效果,可获最大总毛产量(31.795±0.384)kg/m~3、最大总净产量(18.524±0.059)kg/m~3和最低饲料系数(1.35±0.004),养殖效果显著优于大西洋鲑单养组[最大总毛产量(30.521±0.205)kg/m~3、最大总净产量(17.413±0.077)kg/m~3、饲料系数(1.44±0.006)];超过5尾/m~2,各生产指标显著低于单养组(P0.05)。  相似文献   

18.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室内工厂化循环水处理系统进行了南美白对虾亲虾培育和大规格虾苗饲养试验,并比较了虾苗不同投放密度的中间培育效果。试验结果,亲虾的平均培育成活率达92.25%;幼虾投放密度分别为2 000尾/m~2和2500尾/m~2时,中间培育成活率分别为93.5%和92.5%;大规格虾苗在室内循环水处理系统中经过152 d饲养,平均单位水体产量为3.21 kg/m~3。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突破我国北方海域冬季网箱养殖品种少和产业发展缓慢的局面,通过陆海接力养殖模式,开展了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的网箱陆海接力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在莱州明波网箱基地选用的平均个体重量225 g的大规格云纹石斑鱼鱼苗,经过2个月的网箱接力养殖,个体平均重量达到350 g,平均单尾月增重62.5 g,成活率92.02%;在连云港众利网箱基地选用的个体平均重量152 g大规格云纹石斑鱼,经过4个月的网箱接力养殖,个体平均重量增加到425 g,平均单尾月增重68.25 g,养殖成活率达96.00%。石斑鱼的网箱养殖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相比,平均月增重速度提高54.6%~68.9%。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仿刺参工厂化养殖策略,于2013年6月~2014年4月,在配有温控设备的室内水泥池中,以波纹板养殖筐作为附着基,开展了小规格仿刺参全年工厂化养殖和大规格仿刺参阶段式工厂化养殖两种模式的生产试验。试验结果:小规格仿刺参全年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单位面积产量为6.93 kg/m~2,平均体质量59.2 g,出皮率70.9%;大规格仿刺参阶段式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单位面积产量为9.08 kg/m~2,平均体质量118 g,出皮率66.8%。试验过程中,观察并分析了附着基的颜色、规格和放置方式,温度、密度、光照、投饲比例等养殖参数和养殖管理等因素对养殖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