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实现池塘循环水槽养殖模式的高效利用,降低养殖风险,文章开展了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一年两造池塘循环水槽养殖研究。第一造吉富罗非鱼放养密度分别为183尾·m~(-2)和274尾·m~(-2),规格为(36.6±2.8) g,养殖期为122 d;第二造吉富罗非鱼放养密度分别为154尾·m-2和215尾·m~(-2),放养规格为(185.2±15.8) g,养殖期为100 d;外池塘套养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对养殖过程中的水质、养殖结果和效益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第一造吉富罗非鱼成活率为83.38%,饵料系数1.12,养殖产量24 107 kg;第二造吉富罗非鱼成活率为93.35%,饵料系数1.17,养殖产量25 730 kg;外池塘罗氏沼虾2 012 kg,鲢1 789 kg,鳙801 kg;每公顷投入452 566元,收入655 099元,利润202 533元,投资回报率44.75%。研究表明,利用池塘循环水槽养殖模式开展吉富罗非鱼一年两造养殖,降低了链球菌发病率,提高了养殖效益,实现了养殖模式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2.
<正> 3 罗非鱼的饵料研究罗非鱼在幼鱼时期以浮游动物为食,随着长大逐渐转为杂食性。对于鲢鳙鱼较难消化的藻类,罗非鱼也能消化利用。因此国外在投饵施肥的池塘中多养殖罗非鱼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美国奥本大学试验证明,每周每公顷施鸡粪1000kg,养殖罗非鱼经济效益最好。精养罗非鱼塘放养罗非鱼75000尾/ha,产量可高达30000kg/ha以上。为控制池塘水质,以色列最早证实罗氏沼虾和斑  相似文献   

3.
该文旨在探讨在罗氏沼虾养殖后期放养白鲢对池塘水质及浮游植物种类与数量的影响。试验选取规格为80尾/kg白鲢鱼种,按放养数量分别为0(1号塘)、1000尾/667m^2(2号塘)、1500尾/667m^2(3号塘)、2000尾/667m^2(4号塘),投放到4个养殖条件相近的罗氏沼虾池塘中,每隔10d检测池塘水质指标和浮游藻类,共5次。结果显示,池塘pH值呈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各组溶氧均有显著的提升;2号和4号池塘透明度提升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氨氮、亚硝含量变化不明显。各组化学需氧量(CODCr)、总氮、总磷、修正营养状态指数(TSIM)均呈下降趋势,且试验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其中4号池塘下降最为明显。试验组池塘蓝藻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投放鲢鱼数量的增大,蓝藻占水体浮游植物的百分比越小。结果表明,在罗氏沼虾养殖后期放养白鲢,能够改善养殖水体环境,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效控制蓝藻水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与传统池塘养殖在松浦镜鲤养殖中的对比试验效果,于2018年4月2日至10月31日,在池塘内循环流水槽选择1号、2号并分别投放松浦镜鲤鱼种20 000尾、22 000尾,在传统养殖池塘投放10 000尾,规格均为105 g/尾;经过7个月养殖,1号、2号流水槽共收获18 425.2 kg,成活率分别为94.3%和93.9%,饲料系数分别为1.59、1.63,总产值达368 504元,折算纯利润为94 805.4元;传统养殖池塘收获7 163.9 kg,成活率为87.9%,饲料系数为1.71,产值达143 278元,折算纯利润为45 925.5元。研究表明,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松浦镜鲤在改善养殖环境、提升养殖产量与提高创收效益方面优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5.
大规格优质奥尼罗非鱼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东年 《水利渔业》2006,26(5):50-51,80
在2.13 hm2的池塘中投放平均体质量370 g的奥尼罗非鱼鱼种34 000尾,经124 d养殖,奥尼罗非鱼平均1.12 kg/尾,最大为1.81 g/尾,平均体长29.3 cm,最大为35.5 cm。奥尼罗非鱼产量38 050 kg,总产值30.9万元,获利9.1万元,经济效益显著。选用良种是基础,投喂优质饲料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于2019年6—10月开展黄金鲫示范养殖,1号流水槽投放黄金鲫鱼种37 500尾,规格83 g/尾;2号流水槽投放33 500尾,规格165 g/尾,经过5个月养殖,共收获黄金鲫34 625 kg,成活率98.6%,总产值达48.5万元,获纯利润11万元。试验表明开展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黄金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将罗氏沼虾、尼罗罗非鱼单养与混养进行了生长比较,每种养殖方式设3个重要。单养罗氏沼尾虾放养密度为7只/m^2,单养尼罗罗非鱼放养密度1尾/m^2。混养密度为罗氏沼虾7只/m^2和罗非鱼1尾/m^2。罗氏沼虾放养规格为1~1.3g/尾,尼罗罗非鱼放养规格7~8g/尾,养殖5个月捕获。结果表明:罗非鱼单养和混养产量与平均个体重无显著性差异,总产量分别为2952kg/hm^2和2779kg/hm^2,平均个体重分别为350g/尾和334g/尾。罗氏沼虾单养与混养产量分别为1377kg/hm^2和961kg/hm^2,平均个体重分别为56g/只和32g/只。鱼虾混养总产量为3730kg/hm^2,比单养鱼或虾增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进行吉奥罗非鱼养殖试验,探讨和验证吉奥罗非鱼所的优良经济性状,并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在21.45hm^2的池塘中投放平均体重60g的吉奥罗非鱼鱼种48800尾,经192d养殖,吉奥罗非鱼平均体重为0.948kg/尾(最大体重为1.201kg/尾),吉奥罗非鱼产量为44.98t,平均产量为31.02t/hm^2总产值为32.4万元,获利7.6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试验表明,吉奥罗非鱼集成了吉富罗非鱼生长速度快,奥尼罗非鱼雄性率高、抗病力强等优点,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池塘养殖,推广养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为调整水产养殖结构,合理配置渔业资源,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宁洱县渔业发展中心在太达村开展罗氏沼虾池塘养殖试验10亩,投放3~4 cm虾苗种42660尾,投放鲢、鳙及草鱼夏花20000尾.经过7个月的饲养,罗氏沼虾成活率达56%,平均个体重28 g,共计起捕商品虾23920尾,起捕大规格鱼种(草鱼、花鲢、白鲢)16000尾,共计销售成品虾罗氏沼虾670 kg.总收入8.94万元,扣除成本4.94万元,纯收入达4万元,亩均纯收入0.4万元.饲料系数1:2.48,投入产出比1:1.8,取得了较好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吉奥罗非鱼养殖试验,探讨和验证吉奥罗非鱼的优良经济性状,并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在21.45hm^2的池塘中投放平均体重60g的吉奥罗非鱼鱼种48800尾,经192d养殖,吉奥罗非鱼平均体重为0948kg/尾,产量为44.97t,平均产量为31.06t/hm^2,总产值为32.4万元,获利7,6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试验表明,吉奥罗非鱼集成了吉富罗非鱼生长速度快,奥尼罗非鱼雄性率高、抗病力强等优点,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池塘养殖,推广养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正>一、苗种投放1.鱼苗放养前准备鱼苗放养前,池塘或水库清淤后,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或二氧化氯等全池泼洒清池消毒,数天后进水,进水用20目筛绢网过滤。2.鱼苗放养当水温升高并稳定在18℃以上时,即可投放雄性率95%以上的奥尼罗非鱼、吉富罗非鱼苗种。投放密度:越冬鱼种4尾/平方米~6尾/平方米(轮捕)、夏花鱼种5尾/平方米~7尾/平方米(轮捕),适量搭放鲢、鳙、鲤、鲫、淡水石斑等鱼种。放养鱼种应当是经有关质量检验机构检验、检疫机构检疫合格的鱼种。搭配的养殖品种可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空间,有利于提高池塘自身净化能力,维持生态平衡和水质稳定,如混养  相似文献   

12.
笔者开展在罗氏沼虾养殖池塘混养花鱼种的试验,利用花鱼种摄食池塘肥水与残余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同时发挥清洁池底、稳定水质的作用。结果表明,不仅不影响罗氏沼虾的生长和健康,而且有利于降低罗氏沼虾的饲料系数,同时获得较好的花鱼种产量,大幅度提高池塘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罗氏沼虾放养密度为90万尾/hm2,套养规格2.5~3 cm的花鱼骨夏花鱼种525~675尾/hm2和规格为0.1~0.15 kg的鳙450尾/hm2,投喂罗氏沼虾配合饲料。经6个月养殖,单位净收益2.6万元/hm2,投入产出比1∶1.41。套养花鱼骨效益增加3 720元/hm2。  相似文献   

14.
罗氏沼虾池塘水质改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增华  颜慧  丛宁 《水利渔业》2007,27(2):82-83
5~9月罗氏沼虾养殖池塘水质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分别上升了4.4、0.096和0.071 mg/L,水源水质3个指标分别上升了2.026、0.149、0.024 mg/L。使用微生物制剂改良罗氏沼虾养殖池水质,17 d后,试验池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分别下降了28.4%、28.8%和56.3%,微生物制剂起到了很好的改良水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最适合上海地区的日本沼虾养殖模式,设计了4种试验方案,以栽植水草与否作为名义变量,对相关的16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养殖池塘全池栽植水草,以7万~8万尾/亩(15亩=1 hm2,下同)的投放量投放日本沼虾虾苗,搭养适量鲢鳙鱼、团头鲂和罗非鱼,同时加强饲料和肥料的投入管理,能够获得最佳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6.
山区池塘微流水高密度养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化县地处戴云山下,地势独特,具有丰富的天然水资源,因此发展池塘微流水养鱼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2001年,我们在德化县龙门滩镇硕儒村开展池塘微流水高密度养鱼试验,取得亩产1736.5kg、产值10490元的良好效果,现将试验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试验条件与方法 (1)池塘的选择。本试验采用的两口池塘面积分别为3亩和4亩,水深1.5~2.0m,淡水来源充足且水质清新,不受污染,池塘进出水口排灌功能良好。 (2)鱼种的选择投放。该试验以养殖罗非鱼、鲤鱼为主,措配一定量的草鱼、青鱼、鲢鱼和鳙鱼等,并套养夏花鲤鱼苗,养殖鱼种主要来源于漳州鱼种场…  相似文献   

17.
根据罗氏沼虾和彭泽鲫的生物学特性,在罗氏沼虾养殖中适时投放适宜规格的彭泽鲫,对于调控池塘水质和防止虾病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池塘养殖罗氏沼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4条养殖槽开展不同密度加州鲈养殖试验,池塘面积25×667 m~2,养殖槽规格均为长22 m、宽5 m、深2.5 m,分别放养平均规格为50 g/尾的加州鲈苗种20 000尾、30 000尾、40 000尾、50 000尾,同时在养殖槽外池塘搭配放养规格为0.5 kg/尾的鳙鱼、白鲢鱼种共1200kg。采用一次放足、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的方式,经过7个多月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4条养殖槽商品鲈鱼产量分别为9 093 kg、12 699 kg、15 792 kg、17 289 kg;鳙鱼、白鲢共产出1 880 kg;4条养殖槽利润分别为74 548元、117 304元、138 722元、120 644元;利润率分别为46%、54%、51%、36%。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新型养殖模式,在鳜养殖池塘引入微生物、水生植物以及投放其他鱼种进行生产试验。在0.2 hm2鱼池中,投放4 cm鳜鱼种2790尾,经过185 d的饲养,单产达到415 kg/667m2。鳜池连同饵料鱼池共0.65 hm2面积,平均利润3977元/667m2,商品率90%。在局部生态系统条件下,池塘水质实现了自净,水质指标符合鳜生长要求,养殖用水比常规养殖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20.
本养殖试验是为了示范在中国南京地区利用豆粕型全植物蛋白饲料从大规格鱼种养殖奥尼罗非鱼商品鱼而进行的.试验鱼放养在3口2.5亩(0.17公顷)大小的池塘内,放养密度为罗非鱼900尾/亩,并搭配放养鲢鱼100尾/亩(即罗非鱼13500尾/公顷和鲢鱼1500尾/公顷).经127天饲养,罗非鱼从大约19克/尾长至平均363克/尾.养殖至可收获规格的平均毛产量为红罗非鱼271千克/亩(4062千克/公顷)和白鲢54千克/亩(815千克/公顷).罗非鱼的平均饲料转化率为1.58∶1.由于杂交罗非鱼在3口池塘中过度繁殖,其鱼产量和饲料转化效率显著低于正常情况.由于疏忽而被放养入试验鱼池的鳙鱼与罗非鱼产生了争食,也使罗非鱼的养殖产量低于正常.由于过度繁殖问题,杂交罗非鱼没有达到500克的目标商品规格.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养殖场放养的杂交罗非鱼鱼种质量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