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生猪“定点屠宰”、“集约化屠宰”的进行,我们的检疫工作也由过去的“零散型”转变为“专一型”、“全能型”、“定员定岗制”。有些检疫人员尚不能适应,工作起来有些吃力,特将多年在生猪大型屠宰厂工作的经验总结如下,望与诸位同行分享共勉,商榷切磋。生猪屠宰分为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两个环节,宰前检疫是对生猪进行初步筛选和卫生把关,生猪经过宰前检疫后,经冲淋、窒息、放血进入宰后检疫环节,检疫人员按照“五岗(头部检验、胴体检验  相似文献   

2.
生猪屠宰检疫关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祥 《吉林农业》2011,(10):190+189-190,189
肉制品的质量安全关系民生和社会的稳定,做好肉制品的安全管理,首先要做好生猪屠宰的检疫工作。生猪屠宰的检疫关键点分为屠宰检疫、宰后检疫和待宰生猪管理三部分。  相似文献   

3.
生猪宰前检疫是生猪屠宰检疫的重要关口,是保证肉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止人畜共患传染病由动物向人类传播比较有效的方法。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各个屠宰场,对生猪屠宰之前检疫工作中存在部分问题,做出详细的阐述,并对生猪宰前检疫工作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相似文献   

4.
为防止传染病在生猪流通和屠宰环节地传播污染.坚持抓好生猪宰前检疫工作,把好宰前检疫关,保护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必须加强生猪宰前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5.
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屠宰过程中对屠宰猪进行宰前检疫和同步屠宰检疫。宰前检疫是对被屠宰猪进行活体检验,同步屠宰检疫是按照屠宰动物屠宰过程中的屠体、头、蹄、器官、淋巴结、油等部位的规定程序和标准进行检疫。生猪屠宰检疫是确保生猪肉品质量安全、重要、不可替换的手段,是确保肉品进入餐桌的重要措施,必须认真加以贯彻执行相关的屠宰检疫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生猪宰后检疫是保证猪肉产品卫生质量的重要环节。只有按规定正确设置宰后检疫点,并按一定的检疫程序和要点,应用正确的检疫方法进行宰后检疫,才能够检出在宰前检疫中难以检出的疾病,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7.
生猪宰前检疫,是防止传染病在生猪流通和屠宰环节中传播的重要环节,是控制和及早扑灭疫源,保证肉品质量的重要措施。加强生猪宰前检疫工作,把好宰前检疫关,意义十分重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宰前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8.
检疫就是检查疫病,因检疫的对象不同而不同。检疫对象就是指家畜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及其产品。动物检疫中与人们最直接的肉品检疫。其又分猪、牛、羊等的检疫,生猪的屠宰检疫可分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2部分。1宰前检疫又称站台检疫。生猪运抵场区,检疫员首先要查证  相似文献   

9.
生猪的宰前检疫是指对即将屠宰的生猪在屠宰前实施临床检查.宰前检疫可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屠宰生猪的健康状况,是整个生猪屠宰检疫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确保猪肉产品安全,需要做好养殖、屠宰、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在猪肉生产链上,安全问题环环相扣,而屠宰环节很重要,尤其是生猪屠宰后的检疫及疾病的处理。因此,做好生猪的宰后检疫工作和常见疾病的宰后处理,对于提高猪肉产品的卫生质量,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生猪定点屠宰厂,经常遇到活猪宰前没有皮肤病变,而在屠宰后却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和病变。在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一些体会,供同行讨论。1皮肤的作用及造成皮损的因素动物在生命活动中,常常遭到外界环境中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因素对皮肤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生猪屠宰检疫通常包括:宰前检疫和屠后检疫两个步骤,本文依据此步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搞好生猪的宰前检疫与管理,在减轻肉品污染,防止疫病散播,提高猪肉质量,保证食肉卫生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从事生猪宰前检疫一线工作几年来积累了一点经验,现就生猪宰前检疫与管理浅谈如下:1验证查物,严格把关  相似文献   

14.
生猪屠宰检疫中内脏检查的意义,在于对那些宰前检疫时临床症状不明显或处于疫病潜伏期的生猪,根据宰后体内各脏器的病理性变化结合全身检查结果做出综合判定。农业部于2010年6月3日印发了新的《生猪屠宰检疫规程》,其中详细规定了生猪屠宰检疫中内脏检查的项目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政法前瞻     
生猪屠宰管理新条例施行自今年8月1日起,国务院修订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条例强调,未经定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生猪屠宰活动。但是,农村地区个人自宰自食的除外。  相似文献   

16.
囊虫病猪主要是靠宰后检验胴体被发现,而宰前检查开展也比较困难,检舌净也有一定误差,因此,此项业务开展的不多,报道的也甚少,笔者经过近十余年对生猪实施宰前检疫的实际工作经验。根据病猪的体貌特征,经过观察,在感官上如何判断,现总结体会如下几点,仅供从事动物检疫同行们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宰后检疫是肉品卫生检疫工作中重要环节,也是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的根本保证。现就生猪定点屠宰检疫中,宰后检疫要点谈谈个人看法,供广大基层检疫员参考。猪宰后检疫程序及常见病变判定:  相似文献   

18.
1农村屠宰检疫现状为确保上市猪肉质量安全,我区严格屠宰检疫工作,在全区农村乡镇所在地全面推行上市猪肉检疫检验制度,未经检疫检验、无检疫检验合格印章的猪肉不得上市销售。实行屠工制的乡镇,屠工必须持证上岗,无证屠工不得屠宰生猪。持证屠工在屠宰乡镇所在地上市生猪前,应通知乡镇兽医对待宰生猪进行宰前检疫,经检疫合格的生猪方可屠宰,屠宰后的生猪须经乡镇兽医检疫检验,加盖合格印章,方可上市销售。  相似文献   

19.
<正>宰后检疫是肉品卫生检疫的重要环节,是宰前检疫的继续和补充。宰前检疫只能剔除一些具有体温反应或症状比较明显的病畜,对处于潜伏期或症状不明显的病畜则难以发现,往往随同健畜进入屠宰过程。这些病畜只能通过宰后检疫,直接观察胴体、脏器所呈现的病理变化和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20.
在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中,典型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染疫动物产品比较好认定,也便于分类做无害化处理,但是,对那些在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中,症状及体征均不典型的染疫和疑似染疫动物产品的认定、定性和处理就比较困难。屠宰检疫中常见的非典型染疫动物产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