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粉红期的达赛莱克特草莓为试材,分别在常温(25℃)和低温(4℃)条件下进行贮藏,研究贮藏过程中草莓呼吸速率、花青苷含量以及活性氧代谢等指标的变化,并对这些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草莓的呼吸速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O2-·产生速率、花青苷含量和MDA含量呈增加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低温(4℃)能降低草莓的呼吸速率和O2-·产生速率,减少花青苷和MDA含量,使SOD活性和类黄酮含量保持较高水平,从而延缓果实衰老;草莓花青苷合成与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2.
张玮  陈延  饶景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561-13563
[目的]探讨1-MCP对果实成熟衰老的调控机制,为控制果实成熟衰老进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冬枣为试材,以未经处理的冬枣为对照,测定在冷藏条件下不同浓度1-MCP处理后冬枣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MDA含量及ACS、ACO、SOD、CAT、POD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经测定,1-MCP在贮藏前期有效抑制了冬枣ACS活性,在贮藏后期有效抑制了冬枣ACO活性,处理果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均低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同时,1-MCP处理有效地减少了MDA的积累,与对照比较,虽然1-MCP处理未改变SOD、CAT和POD的变化趋势,但却显著提高了它们的活性。[结论]1-MCP能有效降低非跃变型果实冬枣的膜脂过氧化水平、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延缓果实衰老进程,并对乙烯的生物合成过程产生抑制。  相似文献   

3.
梅果采后软化与乙烯释放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青梅果实采后果肉硬度、乙烯释放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果肉硬度3d后急剧下降,5~7d下降最快,而乙烯释放量5d后则迅速上升,于第9天达到高峰,果实硬度下降与乙烯释放上升呈显负相关(r=-0.7823)。SOD和POD活性于采后3d开始迅速升高,第5天同时达到峰值。CAT活性一直下降,第5天后检测不出。MDA含量呈峰型变化。  相似文献   

4.
以"达塞莱克特"草莓果实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采后正己醇处理对草莓果实品质和生理的影响,以探索保持草莓果实采后品质,延长其贮藏期的措施;并为非呼吸跃变型果实的采后贮藏保鲜提供新的思路.通过0.05;、0.1;正己醇处理对草莓果实失重率、腐烂指数、VC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脂氧合酶(LO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正己醇处理后的草莓果实降低了腐烂率和失重率,维持较高水平的VC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并降低了脂氧合酶(LO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从而延缓果实的衰老,有利于保持草莓果实采后品质.  相似文献   

5.
可食涂膜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成熟衰老和果肉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地球葡萄采后经过整理,再用可食性膜处理,研究不同可食性膜对红地球葡萄O2-.和酶活性与衰老和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食涂膜处理可显著降低呼吸作用,抑制O2-.和MDA的生成速率,延缓细胞膜透性的变化和SOD活性的降低,抑制PPO和POD活性的升高,从而延缓果实褐变和衰老进程,并且复合膜比单一膜有更好的效果。相关分析表明,MDA、O2-.生成速率和膜透性的变化与SOD活性呈明显负相关,PPO和POD活性变化调控着酚类物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研究外源抗坏血酸对陕西省周至县主栽猕猴桃品种‘秦美’的保鲜效应。采后‘秦美’猕猴桃果实经0.5%抗坏血酸溶液浸果20 min后在常温(20℃)下贮藏,以蒸馏水处理的果实为对照,研究外源抗坏血酸对‘秦美’猕猴桃果实生理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处理降低了采后猕猴桃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延缓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升高,减缓果实营养品质的下降,减少果实失重和腐烂,保持较高的果实好果率,因此认为外源抗坏血酸处理能够有效地延缓采后‘秦美’猕猴桃果实的成熟衰老进程,是采后猕猴桃果实贮藏保鲜的一种可选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罗甸小米核桃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水分处理下罗甸小米核桃叶片3种抗氧化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罗甸小米核桃保护酶SOD活性呈上升趋势,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CAT活性除重度胁迫外均呈W型变化,MDA含量除重度胁迫表现出先升后降之外,其他处理均呈降-升-降的变化。在重度干旱胁迫(W3)下,罗甸小米核桃各类保护酶的活性在总体上均高于正常供水、轻度干旱胁迫和中度干旱胁迫。干旱胁迫初期,CAT活性变化趋势与POD活性相反,说明3种保护酶能够相互配合协同作用,以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减少水分胁迫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采用人工遮阴方式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金银花药材性状、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强减弱,金银花的花蕾长和单花鲜重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单花干重降低,光合色素含量逐渐增加,叶绿素a/b值减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呈下降趋势,气孔限制值(Ls)增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降后升;随着处理时间延长,MDA含量增加,SOD、CAT和POD活性则先升后降。因此,50%透光率有利于金银花的生长,而强光和弱光可对植株形成光抑制或弱光胁迫。  相似文献   

9.
《天津农业科学》2017,(8):20-24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盐胁迫对3种地被植物的生长、盐害率、盐害指数、根系活力、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净光合速率等指标的影响,以了解其耐盐性差异。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增加,参试植物的生长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花叶蔓长春的相对生长量最大,荆芥的最小;盐害率和盐害指数均呈上升趋势,荆芥变化增幅最大;荆芥与花叶蔓长春的MDA含量呈上升趋势,早开堇菜的变化相对较小;早开堇菜和荆芥的根系活力与P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花叶蔓长春根系活力极显著低于对照、POD活力无显著性差异;3种植物的SOD活性在盐胁迫下的变化较小;随盐浓度升高,花叶蔓长春与早开堇菜净光合速率呈先升后降趋势,荆芥的则极显著低于对照。早开堇菜的隶属函数平均值最高,荆芥的最低。综合各指标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认为:3种地被植物的耐盐性强弱依次为早开堇菜、花叶蔓长春、荆芥。  相似文献   

10.
乙烯吸收剂处理对柿果实采后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用乙烯吸收剂吸收贮藏环境中乙烯的方法,研究了火柿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乙烯对果肉硬度、呼吸速率、PE活性、PG活性和CX活性的影响,探讨了果实软化的机理。结果表明,乙烯吸收剂处理能有效地清除贮藏环境中的乙烯,降低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抑制PG、PE和CX的活性,有效地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速率。乙烯在柿果实软化衰老中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氯化钙和热空气处理对水蜜桃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蜜桃品种艳红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氯化钙、热空气处理以及两者结合处理对水蜜桃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测定了水蜜桃低温贮藏过程中和货架期结束后水蜜桃果实乙烯释放量、呼吸强度、电导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值。结果表明,采用氯化钙、热空气及两者结合处理均可缓解低温贮藏对水蜜桃的伤害,降低褐变指数,提高果肉出汁率;其中氯化钙与热空气结合处理的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热空气处理后的水蜜桃果实呼吸强度增加,失重率降低;氯化钙处理及氯化钙与热空气结合处理显著降低了货架期水蜜桃果实乙烯释放量、呼吸强度、电导率和失重率(P<0.05)。因此,氯化钙与热空气结合处理后水蜜桃可获得最佳的冷藏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浓度氯化钙溶液浸泡叶用莴苣种子,在人工气候箱的高温胁迫条件(35℃/30℃,Day/Night)下进行发芽试验.7d后调查各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Ⅵ),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浓度在1~5 mmol/L的CaCl2处理时,能显著提高莴苣种子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同时提高幼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的含量.当CaCl2处理浓度超过5mmol/L时,不论种子萌发特性还是幼苗的生理生化特性,均反应出处理的效应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物涂膜对鲜切竹笋品质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自生  张莉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2):4694-4700
【目的】探讨壳聚糖添加纳米SiOx复合物涂膜处理对鲜切竹笋的保鲜效果。【方法】在(4±1)℃下,1%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物涂膜处理对鲜切竹笋品质和生理的影响。【结果】 鲜切竹笋贮藏期间,呼吸速率和乙烯释释放速率逐渐降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迅速增加,促进总酚积累增加,导致亮度(L)值减小,褐变指数(BI)上升。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物涂膜处理不仅抑制了鲜切竹笋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而且还延缓了PAL、PPO和POD的活性,从而保持较高的L值和较低BI水平。【结论】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物在鲜切竹笋保鲜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乙烯对树莓果实成熟软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收不同成熟期"哈瑞太兹"树莓果实,成熟期果实室温放置16、30、44、56 h,乙烯利和1-MCP处理白果期果实1、2、3、4、5 d,测定呼吸速率、乙烯生成速率、乙烯相关酶基因RiACO1和RiACS1转录水平以及相关生理指标。发现果实自然成熟过程中未出现呼吸峰和乙烯峰,且采后短时间内呼吸速率及乙烯生成速率无明显变化,乙烯利处理可暂时提高呼吸速率和乙烯生成速率,提高RiACO1和RiACS1转录水平,加速果实变红,降低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花青素积累以及可滴定酸和叶绿素含量,而1-MCP处理延缓此过程。据此,树莓可能具有跃变型和非跃变型果实两种呼吸类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CaCl2处理对软枣猕猴桃果实软化的影响。[方法]以野生软枣猕猴桃果实为材料进行CaCl2处理,调查果实的品质、呼吸率、乙烯发生量、细胞壁成分和果胶分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试验表明,CaCl2处理延缓了软枣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和果实硬度下降的速度;降低呼吸速率并促进了乙烯的发生;抑制淀粉降解和α-淀粉酶活性。在整个贮藏过程中,CaCl2处理抑制果胶酶的活性和延缓细胞壁(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的降解作用,对保持软枣猕猴桃果实品质,增加贮藏寿命起到了积极作用。[结论]研究可为软枣猕猴桃果实软化机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普通番茄和转反义LeEIL2基因番茄不同成熟度果实研究结果表明,转反义LeEIL2基因番茄有效抑制了LeEIL2基因的表达,其果实和叶片表现出与普通番茄不同的生理特性:采后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受到抑制,离体叶片的伤乙烯释放量明显降低;果实中ACC合成酶与ACC氧化酶活性以及ACC含量明显下降,从而抑制了乙烯的生物合成途径,延缓了果实的成熟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与氯化钙(Calcium Chloride,CaCl2)复配对盐胁迫、灰霉病菌侵染复合逆境下黄瓜(Cucumis sativusL.)幼苗的诱抗作用,采用根际注射结合叶面喷洒的方法,测定了复合逆境下黄瓜幼苗的盐害和病害指数、保护酶活性和抗病相关物质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BR与CaCl2复配处理使黄瓜幼苗的盐害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比对照降低了91.04%、17.89%;提高了黄瓜叶片中脯氨酸和木质素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4.99%、22.66%;降低了电解质渗出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3.81%、50.52%;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综合作用效果,BR与CaCl2复配优于BR或CaCl2单一处理。  相似文献   

18.
采集不同成熟期(绿果期、白果期、着色期、成熟期、过熟期)"哈瑞太兹"树莓果实,并利用乙烯利及乙烯抑制剂1-MCP处理白果期果实,测定上述果实不同部位(整果、小核果和花托)乙烯生成速率、呼吸速率、ACC合成酶(ACS)和ACC氧化酶(ACO)活性及RiACS1和RiACO1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花托是树莓果实中产生乙烯的主要部位,果实食用部分小核果乙烯生成和呼吸速率在果实发育期间变化平稳,同时结合树莓果实采后无后熟、常温贮存后易腐烂的特性,推测树莓应属于非跃变型果实。乙烯利处理促进树莓果实提前着色,整果、小核果和花托乙烯生成速率短时内增加,ABA含量显著增加,提高ACS和ACO酶活性及RiACS1和RiACO1基因转录水平,而1-MCP抑制此过程。乙烯利处理对呼吸速率影响较小,但1-MCP处理显著抑制小核果和花托中的呼吸速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外源NO处理对切花月季瓶插过程中乙烯生物合成代谢的影响。以月季切花为试材,用NO供体硝普钠(SNP)和NO清除剂PTIO(2-phenyl-4,4,5,5-tetramethylimidazoline-1-oxyl-3-oxide)瓶插处理切花月季,研究外源NO供体SNP对月季切花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0.1 mmol/L SNP释放的NO可降低月季切花的萎蔫率,延长瓶插寿命,增加花枝鲜重,抑制花瓣中花色素苷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升高,抑制月季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并延缓二者跃变高峰的出现,抑制脂氧合酶(LOX)、ACC合成酶(ACS)、ACC氧化酶(ACO)活性的上升及ACC含量累积,用PTIO处理则获得了理想的反证结果。以上结果表明,NO对切花月季衰老的调节与月季花瓣中乙烯生物合成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