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孵化技术及管理工作总结起来可用“做好五个关键条件四个关键时期的监控”来概括,五个关键条件是指温度、湿度、通风换气、翻蛋、环境卫生与消毒防疫;四个关键时期是指种蛋入孵前期、孵化早期1~7胚龄、出雏期18~21胚龄、出苗后至发苗前期。获取理想孵化成绩和鸡苗质量的有效措施的核心工作是做好孵化温度的监控、孵化环境的监控(夏季防暑降温、冬季保暖、通风换气以及卫生与消毒防疫)和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监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根据胚胎发育的特点,蛋鸡雏孵化有两个关键时期:1~7胚龄和18~21胚龄。在孵化操作中要尽可能创造适合这两个时期胚胎发育的条件.前期注意保温,后期重视通风。 一 1~7胚龄 1~7胚龄为了提高孵化温度,尽快达到适宜孵化温度,可采取下列措施: 第一:种蛋入孵前预热,既有利于鸡胚的苏醒和恢复活力,又可减少孵化器中的温度下降,缩短升温时间。 第二:孵化的1~5天,孵化器的进出孔全部关闭。,  相似文献   

3.
整个孵化期,都要认真操作管理,但是根据胚胎发育的特点,有两个关键时期,1~7日胚龄和18~21胚龄。在孵化操作中,尽可能地创造适合这两个时期胚胎发育的孵化条件,即抓住了提高孵化率和雏禽质量的主要矛盾。一般是前期注意保温,后期重视通风。 一、1~7胚龄:为了提高孵化温度,尽快缩短达到适宜孵化温度的时间,采取以下措施。1.种蛋入孵前预热,既利鸡胚的苏醒,恢复活力,又可减少孵化器中温度下降,缩  相似文献   

4.
适宜的孵化环境是家禽胚胎生长发育的首要条件,温度、湿度及孵化室内空气的新鲜程度是决定孵化环境的重要因素。孵化室在一定条件下通风换气量越大,则室内空气越新鲜,越有利于胚胎的发育,孵化率也越高。但过大的通风换气量又带来了大量的热  相似文献   

5.
1确定最适宜孵化温度 温度是胚胎发育的最重要条件,在“孵化条件”中所提出的“变温”或“恒温”孵化的最适温度,是所有种蛋的平均孵化温度。实际上最适孵化温度,除因孵化器类型和气温不同而有差异外,还受遗传(品种)、蛋壳质量、蛋重、蛋的保存时间和孵化器中入孵蛋的数量等因素影响。所以应根据孵化器类型、孵化室(出雏室)的环境温度灵活掌握,特别是新购进的孵化器,可通过几个批次的试孵,掌握孵化器的性能,如保温情况、孵化器内各点温差情况等,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孵化室(出雏室)的环境,确定最适孵化温度。国外孵化器制造厂家所建议的孵化温度,都属于恒温孵化制度,而且定温普遍偏低。例如,美国霍尔萨公司的鸡王牌孵化器,1~19胚龄定温为37.5℃,20~21胚龄定温为36.9℃;比利时皮特逊孵化器,孵化温度分别为37.6℃和36.9℃。孵化温度不同的原因是:①国外一般都不照蛋,不存在因照蛋而降低孵化器及胚蛋的温度。②采用完善的空调装置,保证孵化室温度为24~26℃。③孵化器里各处温差小,保温性能也更完善。④不采用分批入孵方法,不会因开机门入孵和新入孵种蛋温度低而降低孵化器里的温度。⑤孵化器容量较大,孵化器里胚胎总产热量也多。由于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虽然孵化定温比国内的较低些,但胚胎发育的总积温并不低。  相似文献   

6.
1鸡种蛋孵化不可忽视的两个时期
  1.11~7日胚龄的前期注意保温
  为了提高孵化温度,尽快缩短达到适宜孵化温度的时间,采取以下措施:①种蛋入孵前预热,既利鸡胚的苏醒,恢复活力,又可减少孵化器中温度下降,缩短升温时间。②孵化1~5天,孵化器进气孔全部关闭。③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消毒孵化器里种蛋时,应在蛋壳表面凝水干燥后进行,并避开24~96小时胚龄的胚蛋。④5日胚龄前不照蛋,以免孵化器及蛋表温度剧烈下降。整批照蛋应在5日胚龄以后进行。另外,应剔除破蛋。⑤提高孵化室的环境温度。⑥要避免长时间停电。万一遇到停电,除提高孵化室温度外,还可在水盘中加热水。  相似文献   

7.
孵化条件一般指鸡胚发育所需的温度、通风、翻蛋、湿度、凉蛋等各种孵化因素,调控好孵化条件是提高孵化率的重要方法。(一)温度的合理调节温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条件,必须保持适宜而稳定的孵化温度。确定孵化温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要保证所有的温度计都准确无误。不少孵化场孵化率不高,关键问题是温度计不准。因此,在孵化前必须把所有的温度计拿到标准计量局校对;如不易办到,也要将所有的温度计放在37.8℃左右的水盆中进行校对。如果大  相似文献   

8.
鸡胚在孵化期存在着两个死亡高峰。第一个死亡高峰出现在孵化前期的3-5胚龄。第二个死亡高峰出现在孵化后期的18胚龄以后。第一高峰的死亡率约占全部死胚的15%,第二个高峰占50%左右。经验证明,对高孵化率的鸡群来说,鸡胚多死于第二高峰;而低孵化率的鸡群第一、二高峰期的死亡率大至相同。  相似文献   

9.
集团公司几十个孵化厂中,使用旧式孵化机的孵化厂占一半以上,与巷道式孵化机比较,这些孵化厂的孵化成绩和鸡苗质量相对较差,不同的旧式孵化厂之间的差距也很显著。除种蛋本身的质量因素外,孵化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孵化条件控制水平,孵化条件主要是指温度、湿度、通风、翻蛋、环境卫生和消毒防疫五个方面。在孵化条件控制方面,旧式孵化厂主要存在以下一些不足:采用水银导电表控温,水池加水控湿的办法,控温控湿的精度和准确度较差;机器老化,机器密封性能不好,测量仪器不准,孵化条件难以控制;孵化机之间温湿度差异较大,胚胎发育不整齐;环境控制水平低,超温和低温现象严重等。针对旧式孵化机的这些特点,结合一些旧式孵化厂存在的问题和借鉴一些孵化厂成功的生产经验,在此对如何提高旧式孵化厂的孵化效果谈一下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最佳的H1N1亚型流感病毒鸡胚增殖参数,本试验进行了孵化前种蛋的选择与保存、鸡胚孵化中各参数设定等因素对H1N1亚型流感病毒产毒量影响的研究。其中种蛋的选择与保存,主要考察了蛋重、蛋形指数、保存期、消毒时间及方法等因素,结果显示,蛋重为55~65 g,蛋形指数为1.30~1.35,种蛋保存期为1~4 d,保存温度为16~18 ℃,保存湿度为70%~80%,保存期种蛋的甲醛熏蒸消毒时间为30 min时,可以为H1N1亚型流感疫苗生产提供最佳的种蛋。孵化过程中孵化参数对H1N1亚型流感病毒产毒量的影响,本试验主要将孵化温度、湿度、翻蛋、通风等参数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在生产H1N1亚型流感疫苗时,最佳孵化参数设定为:温度1~7 d为38.2 ℃、8~9 d为38.0 ℃、10 d为37.8 ℃,湿度1~10 d为65%~70%,翻蛋频率为1次/2 h,前后倾角各为45°,通风风门设定为1~5 d为4、6~10 d为5。本试验结果为H1N1亚型流感疫苗生产提供优质的鸡胚孵化技术,确保鸡胚尿囊液的质量和收获量。  相似文献   

11.
所谓“看胎施温”,简单来说,就是依据胚胎发育情况调整孵化温度。具体讲,就是根据胚胎各胚龄实际发育状况与该胚龄标准发育特征之间的差距,结合其它因泰,来调整孵化温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影响种蛋孵化率的因素较多,如种蛋的保存时间、种蛋的消毒方法、种蛋的品质;孵化机内的温度、湿度与通风换气;种鸡营养缺乏和疫病等。此外,种鸡日龄的不同,各器官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状态也有不同,对种蛋孵化率也有一定影响。为了更好地指导当地孵化生产,选择当地占主导地位的海兰褐父母代种鸡的种蛋,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确定不同产蛋阶段与孵化效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18-19胚龄,是胚胎从尿囊膜呼吸过渡到肺呼吸的紧张代谢时期,对外界异常条件的刺激非常敏感。为此,要认真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1.移盘应尽量避开18胚龄。19胚龄是适宜的移盘时间,10%左右啄壳时移盘最好。 2.出雏期间雏鸡代谢旺盛,产热量和需氧量剧增,必须加强通风换气,驱散余热。  相似文献   

14.
孵化条件对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蛋的孵化是养鸡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要想获得理想的孵化率和品质优良的雏鸡,除培育健康高产的种鸡群、提高种蛋的品质和加强种蛋的消毒外,孵化条件是一个关键措施。本文主要从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凉蛋等方面讨论孵化条件对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影响,探讨提高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1种蛋的孵化条件1.1温度根据施温的情况分为两种孵化方式。根据胚胎发育不同阶段的需要而施温,通称"变温孵化",孵化温度要求是前期37.8~38℃、中期37.5~37.8℃、后期37~37.3℃。如果每隔数天入孵一批,机内有数批不同日龄的胚蛋时,则孵化前期温度应为37.8~37.6℃,孵化后期为37.3~37℃,这种施温程序通称为"恒温孵化"。在孵化实践中,孵化温度还受孵化机类型、  相似文献   

16.
孵化厂的环境控制主要是指孵化厂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的调控以及整个生产流程中的卫生防疫措施。孵化厂环境控制的关键点是搞好夏季防暑降温、冬季保暖和通风以及卫生防疫三个方面。长期以来夏季的高温炎热天气、冬季保暖和通风关系处理不当这两大难题一直困扰着孵化生产,对孵化成绩造成了严重影响,而孵化厂的环境卫生和消毒防疫工作又往往被孵化工作者所忽视,对鸡苗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近年来,我们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改进,通过引进先进的环境控制设备、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和环境监测手段,在孵化厂防暑降温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在处理保暖和通风关系方面也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卫生防疫的重要性也逐渐深入人心。下面就孵化厂的环境控制要求和相关技术措施做一些介绍,希望能促进大家在孵化厂环境控制技术方面的交流,不断提高我们的环境和孵化条件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7.
孵化过程中温度、湿度、翻蛋、通风、晾蛋5个必备的生物学条件缺一不可,照蛋和种蛋消毒也是孵化高出雏率不能忽视的因素.春孵期临,现就孵化中种蛋消毒的方法及意义,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般情况下生产中使用的鸡胚为10~11日龄鸡胚,即将种蛋放入孵化器内孵化10~11d。孵化过程的技术并不高,但工作要细致。孵化有四个关键点:温湿度、翻蛋、通风和卫生,只有  相似文献   

19.
刘玉弟 《中国家禽》2000,22(9):28-28
对于整批入孵方式,一般孵化器孵化数量少些的,最好采取变温孵化工艺,不宜采用恒温孵化。这是因为整箱同一胚龄的胚蛋,中后期代谢热高,容易引起自温超温。因此,在孵化前期温度略高一些,以后逐步降低。经过长期工作实践,认为鸡胚胎较适宜变温孵化施温方案见表1。  相似文献   

20.
作为孵化场的管理者,必须采取全面有效的技术措施,规范日常工作,在整个孵化期,都认真操作管理。要重点抓住两个关键阶段:l-7胚龄和18一刀胚龄c在孵化操作中,尽可能的创造适合这两个阶段胚胎发育的孵化条件,才能既提高孵化率又保证雏鸡质量。1第一阶段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加强保温措施,尽快缩短达到适宜孵化温度的时间,主要措施有:l‘l种蛋入孵前预热,这样有利于鸡胜的苏醒。恢复活力,也可缩短升温时间cl.2孵化前期的2-3d孵化器进出气孔关闭。1.3消毒种蛋时,应在蛋壳表面凝水干燥后进行,如用甲醛熏蒸消毒应避开24-96h胚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