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遥感技术在地类、森林判读及森林蓄积量判读上的应用,在我国部分省区已有成功的经验,应用效果较好,特别是在森林资源监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费用仅占常规调查费用的1/8。遥感技术适用于大面积的重复调查以及地广人稀、交通、通讯条件差,地形复杂的地区,与常规调查方法配合使用,可提高工效,缩短调查周期,有利于及时掌握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进行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陆地卫星TM影象,判读各地类面积成数,配合少量地面固定样地,建立和完善县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编制森林分布图,从而快速准确地查清以县为总体的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摸清森林资源消长变化规律的技术和方法.解决了我国森林资源一类调查成图的问题.为建立和完善县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归类判读方法是充分运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森林资源数据库等技术手段,更多地开发、利用遥感数据的信息资源,增加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科技含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野外工作量,降低劳动强度,节省人力、节省工时、降低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阜新市运用以2 km×2 km网交叉点设置点样地,进行遥感影像判读,在判读结果基础上统计估算出森林覆被率和森林面积。并对估算结果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和F值检验,结果显示:估算结果与林地变更结果之间相关性高,不存在显著差异。运用遥感技术进行阜新市森林资源估算结果准确、科学。  相似文献   

5.
森林资源监测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遥感技术弥补了传统人工抽样调查的不足,然而遥感样地的布设方式、数量及遥感判读精度是宏观森林资源监测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在西藏自治区2015年森林资源宏观监测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群团抽样方案与遥感判读相结合的方式,得出全区森林覆盖率,并分析群团内样本数量变动对西藏森林资源宏观监测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样地内群团数量达到25个时,估计均值与实际森林覆盖率相差最小,变动系数最稳定,抽样精度达到最高94.49%。由此可知,大样地群团抽样方法对森林资源宏观监测来说是一种可行高效的方法,且工作量显著低于图斑区划判读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对调查区域范围内小班调查因子通过建立判读解译标志、目视判读、判读复核、实地验证等环节,完成小班调查。参照航片及地形图等相关资料在室内预区划小班界线,小班测树因子调查采取测树因子航片估测法。利用航片判读技术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较传统方法,可以提高地类面积精度,减少调查工作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调查费用。  相似文献   

7.
TM卫星影像在楚雄市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瞿林 《林业建设》2003,(4):25-29
在楚雄市森林资源调查应用实践中,通过建立科学实用的分类系统,采用景观区分析、森林群落结构状态分析、季相变化分析、景观生态综合分析等方法,目视判读解译森林资源,地类综合正判率86.1%,判读效果较好,并提出了如下建议:选择多时相TM卫星影像图、积累和丰富目视解译标志、与地理信息系统有机的结合、加强判读人员的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8.
在绥中县范围内采用2 km×2km网交叉点设置点样地,进行遥感影像判读,在判读结果基础上进行统计估算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面积。对试验结果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和F值检验,结果显示试验结果与林地变更结果之间相关性高,不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以得出,运用遥感技术的方法进行绥中县森林资源估算这种方法数据结果准确、科学可用。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应用广泛,研究林地变更调查中的遥感影像判读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变更调查结果的精度,确保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结合2017年度广西都安县林地变更调查项目,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参考林业经营管理档案,对变化图斑进行修正和判读,并对判读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影响遥感影像判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影像判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森林火灾调查的内容,从遥感影像采集、遥感影像判读、森林火灾面积计算3方面介绍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森林火灾调查中的应用。在森林火灾调查中,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进行高分辨率影像采集、判读,分类区划小班,统计受灾面积,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提升作业精度。  相似文献   

11.
<正>应用航天遥感卫片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已为许多地方采用,但在卫片的判读上,常规的方法是在卫片上覆上透明纸,隔纸人工肉眼一块块地判别,将地类界绘在透明纸上,再用复写的方式将该透明纸覆于对应的地形图上,手工一块块把地类班块界线透绘到地形图上,工作繁杂劳累,判读慢,误差多,成图慢。为解决这些问题,作者探索到一条运用电脑进行该工  相似文献   

12.
TM影像的目视判读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君 《热带林业》2004,32(2):31-33
应用遥感技术于森林资源调查,TM影像的目视判读是关键步骤,正判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调查成果的质量。文中简述了目视判读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判读成果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0.5 M分辨率航摄数字影像数据为基础,结合以往调查设计及经营资料,对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小班的部分因子进行判读,探讨高分辨率航摄数字影像数据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利用0.5M分辨率航摄数字影像数据进行小班因子判读,可以作为小班因子调查的辅助手段,并可显著提高小班调查质量及效率。  相似文献   

14.
马平 《山西林业》2023,(6):18-19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林业数据调查采集、数据传输以及数据分析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造林核查等方面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中巴资源1号卫星数据在西藏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中巴资源1号卫星数据在西藏自治区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示范,初步探索出一套应用中巴资源1号卫星数据进行森林资源调查的方法、步骤与技术工艺流程;提出了CBERS-1/CCD数据的处理和图像判读与验证的初步结果,为在我国森林资源调查中全面推广应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遥感数据源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依据美国陆地卫星TM影象特征和森林资源调查技术规定要求,本文了各森林类型在特定假彩色合成TM影象上的特征;应用遥感技术进行森林资源调查的体会和前景。  相似文献   

17.
遥感技术具有宏观、综合、可重复及低成本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指出,当卫片的空间分辨率达到3m时,可以采用遥感影像判读方法。国家林业局大兴安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以下简称我院)从2006年新林林业局二类调查项目开始,尝试使用了2.5m分辨率的SPOT5遥感数据进行判读调查,取得了良好效果。文章试就遥感影像判读方法在大兴安岭东部林区二类调查中的应用作浅显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存林立地条件分类的研究及编制立地图的原则和依据,划分了宜川县森林立地类型区和类型组,并对立地类型划分的主导因子(坡向、坡度、土壤、地貌等)进行了遥感判读分析,并简单叙述了编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自本世纪770年代初出现了陆地卫星以来,国内外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森林资源调查日趋成熟,雷达卫星升空、计算机的配合使用将时一步拓展其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应用的前景。为此,编辑部约请谭宽祥先生为本刊开办《林业卫星遥感知识讲座》,全年四讲,每期一讲,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遥感影像在林业方面的应用范围很广,包括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动态监测、荒漠化与沙化土地监测、森林火灾监测、森林病虫害监测、林业生态工程监测与评价等。以西林吉林业局二类判读调查工作为例,对遥感影像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一点经验与建议供大家参考。调查工作充分考虑西林吉林业局森林资源特点,在数据采集、成果形成过程中,运用国内先进的PDA与"3S"即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三者相结合等高新技术,提高了调查成果的科技含量和调查质量,保证了调查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