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找出新疆某羊场羔羊陆续发病死亡的原因,试验解剖送检的6只羔羊,对组织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鉴定、16S rRNA PCR鉴定、测序比对分析,并用分离株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在BHI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情况良好,为灰色不透明小菌落和透明扁平菌落,革兰氏染色为阳性球菌。PCR扩增出的条带大小为1 470 bp,将病原菌16S rRNA序列提交至GenBank中,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链球菌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和98%。分离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小鼠致病性强,10 h内小鼠均死亡,小鼠对粪链球菌不敏感。分离得到的这2株菌对克林霉素都有耐药性;对硫酸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替米考星和乳酸环丙沙星均有敏感性。说明此次羔羊发病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粪链球菌混合感染引起,交替使用4种敏感药物对该地区养殖场发病羊进行治疗与预防可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新疆和田地区某羊场羔羊腹泻病原菌的耐药性和致病性,对分离株进行纯化培养、染色镜检、16SrRNA基因序列对比、动物致病性试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在TSA培养基上呈现迁徙性生长,革兰染色阴性,菌株16S rRNA序列分析证实为奇异变形杆菌,命名为17f.动物致病性试验确定分离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0.9...  相似文献   

3.
近年,山东省规模化羊场羊患慢性化脓性肺炎病例频繁出现,为了探明其病原及特点,本试验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对山东省6个地区10个规模化羊场的病、死羊进行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检查,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检查及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和16S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结果显示,从剖检病死羊的肺、肝、气管等组织中分离出6株细菌(分别命名为PA1~PA6),分离菌株镜检均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对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小鼠具有较强致病作用。综合流行病学和生化试验结果等判定,该6株分离菌均为绿脓杆菌。对6株绿脓杆菌16SrRNA序列分析表明,该6株分离菌与已知的绿脓杆菌16SrRNA序列的同源性为99.9%~100%,与报道的绿脓杆菌菌株B136-33、YMD-4以及LCQ-4的序列位于一个分支上,属于一个亚群,其中与北京株B136-33的进化关系更近,核苷酸同源性为100%。  相似文献   

4.
为了调查内蒙古通辽市某羊场发病羊死亡的原因,对疑似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对病死羊进行剖检,无菌条件下采集心脏、肝脏、脾脏、肺脏等组织脏器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对分离菌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细菌生化检测、16S rDNA基因扩增及同源性比对分析和药物纸片扩散法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符合肺炎克雷伯菌生化特性;16S rDNA序列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序列同源性为99.59%;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有较强的致死性;分离株携带多种毒力基因致病性较强。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多西环素等药物高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等中度敏感,对庆大霉素、头孢哌酮、头孢氨苄等耐药。结果表明,分离株为肺炎克雷伯菌,是该羊场发病羊死亡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5.
致羔羊脑炎粪肠球菌分离鉴定及毒力因子基因的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新疆部分地区羊场近年来发生的以脑炎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死羔羊体内分离出2株细菌,经鉴定为粪肠球菌。经链球菌A-G乳胶分型诊断液检测后确定为D群链球菌。该菌对小鼠和羔羊有较强的致病性,人工感染可引起小鼠的死亡,感染羔羊能够复制出与自然感染相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从感染发病和死亡羊的脑、心血、肝脏中再分离到相同细菌,分离菌对万古霉素、氟苯尼考、头孢噻肟钠、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敏感,根据GenBank中粪肠球菌主要毒力因子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1株细菌明胶酶(GelE)、聚合物质(Asa1)、心内膜炎抗原(efaA)、胶原蛋白黏附素(Ace)、新的表面蛋白1(EF3314)等毒力因子基因阳性;另1株细菌溶血素激活因子(CylA)、表面蛋白(esp)、聚合物质(Asa1)、心内膜炎抗原(efaA)、胶原蛋白黏附素(Ace)、2种新的表面蛋白1和2(EF0591和EF3314)等毒力因子基因为阳性。  相似文献   

6.
为查明新疆南疆某羊场羔羊陆续死亡的原因,采集该羊场8只羔羊的肺脏、脾脏、肝脏、肾、心等组织,对组织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染色镜检、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药敏试验判断分离菌株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表明:通过病原分离、革兰染色镜检发现2种菌,一种为蓝紫色圆形葡萄状的球菌,另一种为椭圆形或圆形链状排列的球菌。分离株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BHI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灰白色不透明、扁平的圆形菌落;在鲜血培养基上形成圆形,周围有完全透明的草绿色溶血环,革兰染色为阳性。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毒力,能够致小白鼠死亡。经16S rRNA序列鉴定,扩增条带大小与预期结果相符,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9%、99.7%。分离出的这2株菌均对氯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有耐药性,对卡那霉素、红霉素、诺氟沙星、四环素敏感,临床上可交替使用以上药物,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选用通过常规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的疑似粪肠球菌菌株3株,采用16S rDNA的通用引物对其可变区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同源性比对,并用CLUSTAL和MEGA软件分析其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此3株菌株通过同源性比对,与GenBank数据库中粪肠球菌的同源性均大于99.8%,经遗传距离分析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均表明为粪肠球菌.肠球菌属细菌有40个种,各种之间的生化生理特性差别甚微,在无法通过生化生理特性准确鉴定到种的情况下,用粪肠球菌的16S rDNA全序列的测定及系统进化树的分析是鉴定该菌的一个科学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致羔羊脑炎肠球菌和羔羊正常菌群肠球菌进行培养特性、生化特性、溶血特性、药物敏感性以及拥有毒力因子基因种类与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不同来源羔羊肠球菌的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基本一致.致病菌均对链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耐药,1株正常菌对四环素、红霉素及链霉素耐药.11株致病性肠球菌中有5株菌同时检测到esp、cyIA、asa1、ace、efa、EF0591和EF3314等7种毒力因子基因,2株菌没有检测到其中任何毒力因子基因.30株正常菌有3株菌存在gelE和EF3314,l株菌同时存在gelE、EF3314和asa1 3种毒力因子基因.正常菌群株3种毒力因子基因片段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相应序列同源性在95%以上,与致病株相应序列同源性在96%以上.致病菌能导致小鼠死亡,而正常菌群肠球菌则不能引起小鼠的死亡.  相似文献   

9.
《中国兽医学报》2017,(7):1274-1282
2015年春,山东滕州某规模化羊场新生羔羊出现严重的腹泻,并且部分羔羊死亡。对该羊场病死羔羊进行剖检后,共分离到4株细菌(分别命名为PM1、PM2、PM3、PM4)。对所分离的细菌进行形态特征、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遗传分析,判定该4株菌均为奇异变形杆菌。16SrDNA系统发育及同源性分析显示:4株分离菌与其他11株奇异变形杆菌的同源性为99%以上,其中与中国Hu株、马来西亚PPB3株以及印度BAB-199株位于同一个分支上,且与中国的Hu株的进化关系最近;4株分离菌之间的同源性为100%,判断为同1株菌。细菌生长曲线、药敏试验、毒力试验、毒素测定试验以及游散行为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于14h左右达到生长稳定期,且对环丙沙星、左氟沙星最为敏感;对小鼠有强致病性,分离菌培养液的无菌滤液对小鼠无毒性作用;在含0.5%琼脂的LB平板上迁徙速度最快,且在含琼脂1.5%和2.0%的LB平板上呈圆环样周期运动。该研究结果为羊奇异变形杆菌病的防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株致仔猪关节炎粪肠球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株分离自关节炎病仔猪的肠球菌进行鉴定。选用常规方法进行染色特性、培养特性观察以及药物敏感性和致病试验,然后利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生化特性鉴定,并用PCR方法扩增分离株的16 S rRNA基因,克隆并测序,与GenBank上登录的相关菌株及3个粪肠球菌标准菌株进行16 SrRNA序列比较、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形态及染色特性与肠球菌一致,对仔猪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并对临床常用的7种药物产生了耐受性;Vitek-32生化鉴定和16 S rRNA基因同源性分析及比对结果均显示其为粪肠球菌(E.faecalis)。试验证实了粪肠球菌可导致仔猪关节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