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秃杉是我国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树种,开展地理种源试验是探讨其地理变异规律与遗传特性,保护和发掘优良种质基因资源的重要途径。在概述种源试验历史进程及研究进展基础上,从种源生态适应性、苗期及幼林生长、种源变异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性以及栽培区划等4个方面对秃杉种源试验进展情况作了综合评述,并对湖北省秃杉种源试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秃杉种源苗期地理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南、贵州、湖北等10~11个秃杉种源,57个单株子代的两次苗期试验研究表明,种源群体间和群体内(单株子代间)性状均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变异与产地纬度、经度、海拔高度的线性关系不密切,但有经向相关强于纬向相关的趋势。产地日照和温度是产生变异的主要作用因子。经度偏东的贵州种源比偏西的云南种源种子质量好,生长最高,生物最大,成苗数多,封顶早,寒害轻,适应性强,湖北利用种源适应性优于云南种源,生长与其相近。这些地理变异为秃杉选择育种提供了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13个不同种源的80个家系苗期和5年生幼林调查的基础上,观测了不同产地种子性状;苗木高生长、分枝、根系性状、生物量;幼林生长变异以及生长适应性等规律。结果表明,幼林表现贵州雷山、榕江、剑河种源树高大于云南、湖北种源,其中好的大于差的25.9%。秃杉种源群体间性状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群体变异中的树高生长量随经度增大而加大,性状变异与产地经向相关有强于纬向相关的趋势,地理变异倾向于不连续遗传变异类型,以经向为主的渐变。据此将秃杉分布区种源划分为3个种源区,2个亚区。  相似文献   

4.
秃杉种源苗期试验研究表明,云南、贵州、湖北等8~12个秃杉种源,70个单株子代,种源群体间性状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性状变异与产地经向相关强於纬向相关的趋势。地理变异倾向於不连续遗传变异类型,以经向为主的渐变。经度偏东的贵州种源种子千粒重是湖北种源的1.62倍,种源苗木生长快,生物量高,冠幅宽而长,根系发达。据对秃杉不同种源苗期生长发育,生物量测定10个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参照分布区生态特点,将秃杉分布区种源划分为3个种源区,2个亚区。变异、区划与选择为秃杉遗传改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鄂西北秃杉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秃杉引种栽培试验表明,秃杉在鄂西北地区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等特点, 在同一立地条件下秃杉平均高生长量比杉木高36.2%,平均胸径比杉木高71.0%,为优良珍贵的速生用材树种和园林观赏树种。秃杉种源试验结果表明:种内存在遗传变异,生长量与经度、纬度呈负相关,低纬度的云南林科院种源,材积生长高于种源平均材积生长量32.1%。  相似文献   

6.
秃杉种源苗期变异与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秃杉种源苗期试验研究表明,云南,贵州,湖北等8~12个秃杉种源,70个单株子代,种源群体间性状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性状变异与产地经向相关强於纬向相关的趋势。地理变异倾向於不连续遗传变异类型,以经向为主的渐变,经度偏东的贵州种源种子千粒重是湖北种源的1.62倍,种源苗木生长快,生物量高,冠幅度而长,根系发达,据对秃杉不同种源苗期生长发育,生物量测定10个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参照分布区生态特点,将秃  相似文献   

7.
秃杉种内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RAPD技术 ,通过 1 1个多态随机引物对 3个秃杉种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秃杉天然群体内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各位点平均基因多样度为 0 41 92 ,3个秃杉种源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明显 ,1 9.5 %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间。通过秃杉种内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为今后有效保存和合理利用秃杉种质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原产地澳大利亚引进7个史密斯桉种源,以直干桉和蓝桉为对照,在石屏县进行了不同史密斯桉种源幼林期的引种栽培成效研究.苗期到5年生幼林期林木(苗木)的生长情况表明:在引种地7个种源的史密斯桉林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均超过了蓝桉和直干桉;此期间史密斯桉林木全年都在生长,以7月的生长量最大,2月的生长量最小;史密斯桉不同种源林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变异幅度较小,而种源内的变异幅度较大,为种源间的5~6倍.根据幼林期林木的生长量值评选出15064和18688史密斯桉种源为石屏引种地的最适种源.  相似文献   

9.
收集云南、湖北5个产地及其17个家系种子进行育苗、造林试验,经过23年的试验观测看出,所有秃杉种源树高和胸径两个生长性状在不同立地质量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吉山工区2-3小班(Ⅱ类地)秃杉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均大于其它3个小班(Ⅲ、Ⅳ类地),初步认定立地质量等级高的林地更适合种植秃杉树种。针对不同立地秃杉各种源的生长情况,初步筛选出L2、L4、云龙、C2、C8等5个种源为秃杉优良种源,可以作为今后引种秃杉种源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秃杉(Taiwania flousiana)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植物,为国家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植物,原产于我国贵州东部雷公山、云南西部澜沧江、怒江流域,湖北西部利川等地。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秃杉引种试验、秃杉与其他树种混交、秃杉苗木培育、秃杉种源、秃杉种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秃杉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优良濒危珍稀树种--秃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秃杉是我国重要的优良珍稀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用材价值和保持水土生态功能。文章概述了秃杉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总结了其育苗。整地,造林等栽培技术。提出了发展秃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秃杉生物量及其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秃杉古树目前在我国仅发现在少数地方分布,而湖北星斗山是华中地区唯一的分布地,为使这一珍贵树种不在华中地区消失,我们对秃杉的生物量及生长规律进行了采样分析,为秃杉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秃极种质资源迁地保存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江苏省10年来秃杉种质资源迁地保存利用及相关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江苏成功引种需采用“选择山洼、北坡或大型河堤有侧方林带庇荫的土层深厚、疏松、湿润的立地条件,用健壮2年生裸根苗或容器苗或带土苗于2月中旬至3月上旬栽植,实行针阔混交侧方遮荫或疏林复层混交遮荫,林地间作豆类等作物覆盖保湿,年生长速生期前(5月中旬-6月中旬)增施氮肥或氮钾复合肥,促进生长”等综合栽培技术。文内还结合引种保存区的自然条件和应用目的,提出了适合苏南低山丘陵山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苏北平原大型河堤,以及城镇绿化的多种栽植模式。  相似文献   

14.
12种优良用材树种幼林期在不同立地上的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各不一致,对环境的适应性存有差异。为此,自1978年开始,有目的地对一些珍稀、优良用材树种在杭州地区不同类型立地上进行试种,了解各树种较适宜的环境条件,以期为不同立地选择栽培树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台湾杉、秃杉引种栽培试验及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福建省闽清美菰林场引进台湾杉与秃杉进行育苗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或不同海拔营造台湾杉与秃杉纯林,其两种树种间或不同海拔之间的林分主要指标的生长量差异不显著。试验还表明台湾杉与秃杉是福建省高海拔山地造林较为优良的用材树种,速生期长,可以扩大造林范围。  相似文献   

16.
安溪秃杉引种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秃杉引种造林试验研究表明,秃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速生性和抗逆性,对幼林观测表明,其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长势良好,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达0.8 m、胸径生长量达1.2 cm;与福建柏、杉木生长量比较,秃杉树高提高了12%~21%、胸径提高了13%~29.8%,具有明显的增益优势,适宜作为南方用材林进一步引种栽培和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17.
秃杉是优良用材树种和园林树种,各地多有栽培,目前尚未发现秃杉胸径超过2 m的记录。2013年8月,在全国第二次野生重点保护植物调查中,于维西县发现野生秃杉巨大植株及其群落。在该秃杉巨树附近存在较大面积的天然秃杉林群落。维西县野生秃杉林的发现扩大了秃杉在云南的自然分布区域,为今后秃杉造林和培育提供极为难得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8.
秃杉混交林生产力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秃杉檫树混交林、秃杉杉木混交林及秃杉、杉木纯林的生产力及其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秃杉混交林的生产力高于秃杉、杉木纯林,混交林中以秃杉檫树混交林的生产力最高;秃杉混交林对土壤理化性质改善作用强于秃杉和杉木纯林,秃杉檫树混交林改土效果最明显;秃杉生长速度快于杉木。  相似文献   

19.
不同立地条件下引种秃杉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杉木采伐迹地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开展秃杉与杉木、柳杉、福建柏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9年生秃杉在Ⅰ、Ⅱ、Ⅲ立地级的生长与Ⅳ立地级的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秃杉在Ⅰ、Ⅱ、Ⅲ立地级的生长好于杉木、柳杉、福建柏,其差异达显著水平;秃杉的单株材积增幅达26.0%~49.3%。表明秃杉可作为福建省杉木采伐迹地的优良更新树种,宜在Ⅰ、Ⅱ、Ⅲ立地级造林,其生长量大,效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