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土壤施用石灰对普通安托诺夫卡苹果的质量和贮藏力的影响证明:在果实表皮内十分清楚地显示出氮、磷、钾、钙、镁、的比例和分配的变化,提高石灰施用量降低了果实表皮内钾的含量。土壤施用高剂量的石灰致使果实表皮的结构变化最大。弄清进入果实内的营养成份其中包括钙的含量对查明苹果生理病态发生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果实内钙素含量的不足与土壤的缺钙现象没有直接联系。钙素含量的变化取决于树体的水分消耗量。果实形成初期,特别是  相似文献   

2.
富士系苹果树喜钾,对钾比较敏感.虽然宝鸡渭北苹果园多为石灰性土壤,含钾比较丰富.但由于钾元素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小,易被固定,以及钾肥不合理的施用,果园土壤中钾元素的有效利用率较低.导致果实含糖量低、着色差等现象发生,因此,为了提高红富士果实品质,科学合理使用钾肥,提高利用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正>富士系苹果树喜钾,对钾比较敏感,虽然宝鸡渭北苹果园土壤多为石灰性土壤,含钾比较丰富,但由于钾元素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小,易被固定,以及钾肥不合理施用,果园土壤中钾元素的有效利用率较低,导致果实含糖量低、着色差等现象发生。为提高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合理使用钾肥,提高其利用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果树钙素营养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钙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 6种大量营养元素之一。植物体内钙的含量比氮、钾小 ,而比磷、镁、硫高。多年来在果树生产中 ,只重视氮、磷、钾肥的投入 ,而忽视了钙等其他元素的施用 ,由此而引发的生理病害如苹果的苦痘病、痘斑病、水心病、红玉斑点病 ,梨黑斑病和黑心病 ,桃梢端枯死 ,果顶软化 ,猕猴桃早熟易软 ,板栗贮藏期果肉变黑等。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品质和贮藏性 ,给果树生产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1 果树缺钙的症状1 .1 果实缺钙症状 果树的缺钙首先表现在果实上 ,导致果实发生苦痘病、痘斑病、水心病等多种生理病害。苦痘病多发生在果实…  相似文献   

5.
富士系苹果树对钾比较敏感。宝鸡渭北苹果园土壤多为石灰性土壤,含钾比较丰富,但钾元素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小,易被固定,加之钾肥施用不尽合理,土壤中钾元素的有效利用率较低,常导致果实含糖量低、着色差等。为了提高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合理使用钾肥,提高其利用率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在乌克兰中部森林草原典型黑钙土条件下,完全无机肥组成中的钾肥,可显著降低果实的真菌病害和生理病害。在提高氮肥量的情况下,降低冬贮后标准果的出库率.磷肥对果实耐贮性无影响。为保证果实高产和最长期贮藏,冬季苹果品种需要施入氮45~60、磷45、钾90~120(纯量,公斤/公顷)。  相似文献   

7.
<正> 五、果树钙、镁营养的诊断近年来,果树的钙营养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注意,研究工作证明,许多果实的贮藏病害都与果树的钙营养失调有关。例如,苹果的苦痘病、水心病、痘斑病和樱桃、洋李的裂果等都是由于果实缺钙所引起。而且研究还可看出,这些缺钙的生理病害,不仅在酸性土壤上发生,也出现在富含石灰的土壤上,如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等省黄土高原果区,苹果有较重的水心病,就是这种情况。果实缺钙,一般贮藏性下降,贮藏期间还易发生内部腐烂,因而对果树生产和果品外销影响很大,极须研究克服。缺镁症在国内报导较少,但国外有不少报导。前人研究资料认为钙素营养常与钾、  相似文献   

8.
植物对钙的需要量仅次于氮、磷、钾。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库尔勒香梨果实多种生理病害与缺钙密切相关。现已查明的由于缺钙而引起的果实生理病害有:粗皮果、裂果和顶腐病,尤其顶腐病,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给生产者和贮藏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详细了解因缺钙引起的库尔勒香梨果实生理病害,关注钙素营养,对于提高果实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苹果贮藏期间的生理病害,主要有苦痘病、虎皮病、红玉斑点病和果肉褐变等数种。研究认为,苹果苦痘病的发生,主要是生长期偏施、多施氮肥,果实中氮、钙比过高造成的。因此,为了减轻贮藏期发病,要重视施肥技术的改进。要在增施有机质肥料,提高土壤碳氮比的基础上,控制氮肥施用量,特别要避免生长季中后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五莲县小国光苹果成熟期提前、贮藏期提早变面的原因,测定了果实采收前及采后贮藏期间的硬度,结合20多年来的气象数据变化,认为果实早变面与气候变暖、果实套袋栽培、土壤中钙、钾等营养元素缺乏有关;建议注重施用有机肥,丰富土壤营养元素,适时至10月上中旬采收、发展易着色的小国光、套纸袋防裂果栽培,采后及时进行冷藏库贮藏,延缓果实提早变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