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明茶叶消费在唐宋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茶叶生产发展为茶叶消费提供了最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茶叶诸多功效和作用得到人们热烈推崇和追捧;茶文化发展为茶叶消费增加的直接推动力和持续催发剂;饮茶习俗普及为茶叶消费提供了最直接的市场需求,刺激了茶叶生产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蒋贵清 《茶业通报》1994,16(4):9-10
成都茶叶市场浅析蒋贵清(成都市茶叶公司)四川是全国茶叶生产与消费大省之一。作为四川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交流中心的成都,人们对花香习习、甘芬满口的茉莉花茶尤其喜爱。近年来,随着茶叶流通体制的改革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喜爱饮茶的蓉城消费者大都会感到,今...  相似文献   

3.
张续周 《茶业通报》2003,25(2):57-58
1青岛茶叶概况青岛及其周边市县人们的饮茶历史悠久,过去多饮花茶。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及南茶直接北销,人们饮茶品位在提高,不仅高档名优绿茶需求日益增加,而且饮用茶类多样,绿茶、花茶、乌龙茶、红茶及各种茶饮料都有一定市场。据报道,山东省近几年年销茶叶已超过2.6万t,按全省人口8000万计,年人均消费约325g,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青岛市区人们的饮茶水平要高出这一数值。可见,青岛及其周边市县有较大的茶叶消费市场。但茶树是典型的亚热带作物,历史上山东不产茶。1952年开始试种茶树,60年代中期至7…  相似文献   

4.
两宋时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时期,饮茶风俗进一步普及。由于茶叶具有饮食、保健、文化、社会等功能,因而得到各阶层人士的追捧。宋代饮茶风俗的普及,突出体现在茶馆的勃兴上。茶馆消费成为一种重要茶叶消费方式,功能日趋完善化,经营方式多样化,集茶叶零售、品饮、休闲、娱乐、联谊、学习于一体。  相似文献   

5.
一、内销:广东过去只限于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一带以及大中城市有饮茶习惯,现在全省城乡饮茶风气盛行。一九八三年全省消费茶叶约四十万担,年人均(6300万人)6市两。其中广州市、江门市、佛山市和汕头地区,年人均一市斤以上。饮用品种主要是红茶,其次普洱茶、青茶。烘青和炒青也有部分销售。近几年来饮茶者对茶叶品种质量有选择,较为粗老的和味淡的青绿茶不受欢迎。如近几年外省涌进的浙绿、湖红以及花茶积压甚多,滞销达三十五万担。广东消费茶叶增的原因:一是由于地处亚热带,天气炎热,需要大量饮料,历史上有饮茶习惯,茶作饮料经济实惠;二是经营部门经常通过电台、报纸、刊物宣传饮茶有益于精神文明和保健作用,并通过广告和包装装璜,刺激消费;三是大力开拓城乡茶叶销售市  相似文献   

6.
宋代饮茶风俗的普及,茶叶市场的拓展,突出体现在茶馆的勃兴上。茶馆消费不但成为一种重要的茶叶消费方式,而且功能日趋完善化,经营方式多样化,集茶叶零售、品饮、休闲、娱乐、联谊、学习于一体,与唐五代初兴时的茶馆不可同日而语。正是由于茶馆的兴盛,才把社会上三教九流、贵族官吏、平民百姓聚集起来、在饮茶的同时实现多方面价值。茶馆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经营方式、经营思想均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我国茶叶饮用的方式可分为二种:吃茶、喝茶、饮茶。随着社会的发展,制茶技术不断改革,茶叶的花色品种增多,人们对茶叶饮用价值的研究愈加重视,茶叶饮用方式也在逐渐演变,愈来愈多的人喜爱“饮茶”,品尝茶的真香真味。充分利用茶叶的饮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工作的快节奏以及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人们的饮茶习惯正在发生变化。西方发达国家袋泡茶的消费量已占总茶叶消费量的一半以上,而且还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国外袋泡茶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1、冲饮快速方便,迎合消费者快节奏的需要,节省时间。茶叶是传统饮料,有一套固有的饮茶程序,但这种饮茶程序在现代生活中很不适应,而袋泡茶几乎保留了传统冲泡茶的所有特色,因而受到人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加大夏秋茶资源开发力度 走安徽茶产业提升新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树的国家。起源于中国的饮茶习惯,如今已成为世界性的消费风尚,茶叶也被列为世界三大健康饮品之一。目前,全球五大洲约有50多个国家种茶,有120个国家从中国进口茶叶。2012年,全世界茶园面积443.87万hm2,茶叶总产量为452.8万t,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饮茶人口达20多亿。茶叶,已不仅仅是一片树叶,而是具  相似文献   

10.
唐明熙 《茶业通报》1993,15(3):11-12
安徽是主要产茶省之一,茶业经济亦是我省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茶叶曾一度出现产质下降,市场不旺,出口量大减,一些茶区农民毁茶抛荒,茶叶经济萎缩的现象。为了走出茶叶经济衰落的低谷,迫使茶叶生产经营者寻找振兴茶叶经济的途径。随着改革开放,由于在市场多样化需求以及人们饮茶消费心理变更的激发下,自1983年以来,各地争相创制名优茶,如潜山县创制出“天柱剑毫”、旌德县创制出“天山真香”、歙县创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无公害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的提高不仅仅对人们的健康饮茶有着重要的保障,对我市的经济发展、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提升也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烟酒茶”并称,再明显不过地表明茶叶是种嗜好品。一般人直觉地认为,经济发达、个人收入高的国家或地区,饮茶必多,饮好茶必多。其实不尽然,市场茶叶消费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人口数量、居民生活习惯及习惯的转移、生活环境以及消费史;经济的  相似文献   

13.
本区属岳西县重点产茶区之一,地处皖西大别山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1983年全区生产干茶2,175担,占全县总产的19.13%。茶叶是商品,在我国茶叶出现暂时滞销的情况下,调研剖析茶叶的消费状况,市场潜力,进而搞好产、供、销,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为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提供大别山老茶区这方面的信息,最近,笔者对所在的主薄区群众饮茶情况、消费水平,作了一个粗浅的调查。其结果:  相似文献   

14.
和讯财经12月30日消息 广州人饮茶习俗源远流长,现在广州人均年茶叶消费达到1600多g(三斤多),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广东是产茶饮茶大省,茶文化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作为省会城市,广州喝茶历史之悠久,喝茶之普及,喝茶方式之独特,倍受世人称道。近几年来,广州的茶艺馆也成为该地的一种新时尚。全市经营的酒店旅业的单位有1500多家,专门经营饮食的单位有17000多家,所有这些酒家食肆都提供饮茶服务。广州人从过去的“上茶楼,饮早茶”发展到现在的早午晚三市,人们把“上茶楼饮茶”作为交朋结友洽谈商务休闲遣兴,以及进行…  相似文献   

15.
饮茶     
正茶,作为古老的传统饮料,在这个物质越来越丰富的时代,继续保持着她特有的魅力,人们对茶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最近看到这样一句话:"一分钟饮茶解渴、一小时饮茶休闲、一个月饮茶健康、一辈子饮茶长寿"。细细品来,颇有道理。一分钟饮茶解渴。众所周知,茶叶最基本的功能是生津止渴,提神消暑,茶水也是国人最喜欢的饮料。饮茶之所以能解渴,是因为茶汤中的多酚类物质、糖类、氨基酸、果胶、维生素等物质与口腔  相似文献   

16.
张春 《茶业通报》1995,17(2):45-45
扬州茶叶市场现状与展望张春(江苏扬州茶厂)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种茶、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唐朝蜀岗一带就种植茶树,其后一段时间茶园被毁,直到解放后才新发展一部分茶园,现已近2000亩,分布在平山、蜀岗、山河等茶场,但主产的茶叶已远远不能满足消费...  相似文献   

17.
肖梅 《种子世界》2021,(7):0039-0041
我国是茶叶种植大国和消费大国,饮茶可以满足人体多种养分的吸收需要,然而部分地区的茶叶制品由于多种因素受到污染,所以新时期消费者对茶叶安全问题高度重视,需要采取更为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模式。在无公害种植模式下可以将农药残留以及重金属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以此保障茶叶种植效益。基于此,本文从山区无公害产业发展现状入手,讨论山区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阐述无公害茶叶病虫害防治措施,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茶的发现与利用已有数千年历史。最早的用途是药用和食用 ,以后才作为饮品。随着饮茶方法的不断改变 ,茶具也随之不断发展。现将各朝代饮茶及其茶具的演变过程分述如下 :1 唐朝以前的饮茶及其茶具东汉的《神农本草经》说 :“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荼而解之。”反映了四、五千年前 ,神农氏就发现茶叶具有解毒的作用。到了商周时期 ,这种食用茶叶的习惯得到继承和发展 ,还给茶叶取名“荼” ,《诗经·七月》就有“采荼”的记载。因茶味苦涩 ,故又称“苦荼”。东晋《华阳国志·巴志》记载 :“周武王伐纣 ,实得巴蜀……  相似文献   

19.
土耳其是世界主要产茶国之一,总产量居世界第七,仅次于印度、中国、斯里兰卡、苏联、日本、肯尼亚,而与印度尼西亚相若。土耳其茶叶平均单产也很高,1980年,全国平均单产达238斤/亩干茶,仅次于日本。茶区主要在黑海岸的里滋(RIZE)地区,所产茶叶大部内销,少量出口。土耳其人口多,而且很爱饮茶,人均消费茶叶数量的增幅是世界上所罕见的,1909—  相似文献   

20.
凡事都有各自的特点,茶叶有“三销”与三强”的特点。 (一)茶叶是“三销”物资:按我国的国情,茶叶划为二类农产品。在产品安排上,有内销、外销、边销三大市场,暂称“三销”物资。 內销: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几乎都有饮茶习惯,目前国內茶叶供需矛盾还较突出,有些大城市的适销品种经常脱销,大部分农村还无茶供应,这与世界消费茶叶较多的国家与地区相比,差距太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