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究竟是保温好,还是不保温好自从数控《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刊出以后,我才对蜂群的“伤热”有了初步认识。蜂群保温是否正确,正象编者所说那样:“是决定养蜂成败的重要因素。”难怪杨多福老师说:“我曾将蜂群放在居室内炕上饲养5年,用麦壳保温养蜂6年,用多群同箱...  相似文献   

2.
我对“伤热”一词的看法湖北省荆门市麻城乡雷集村陈明广《蜜蜂杂志》刊出了杨多福同志的“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后,不少人都从中尝到了甜头。就“数控养蜂法”中的“伤热”一词,我想阐明我的观点。许多同行都在说,他养的蜂群长期都在“伤热”,而且写出了大量的“伤热...  相似文献   

3.
我对“伤热”一词有同感1995年第1期《蜜蜂杂志》刊出了陈明广的《我对“伤热”一词的看法》。我谈谈对“伤热”一词的感受:“伤热”在养蜂业中很早就出现了,可以说每个养蜂员都出现过“伤热”的现象,只是不明原因而已。只有杨多福师傅科学地提出“伤热”律,并提...  相似文献   

4.
我对蜂群“伤热”一词的不同看法张功勋自《蜜蜂杂志》开展对蜂群“伤热”一词的讨论至今,已有数位蜂友参与了讨论。并论述了各自对蜂群“伤热”的不同看法和体会,其中令人费解的就是明知蜂群是“伤热”反而还去搞什么试验对比。尤为甚者,养蜂员不仅把蜂群严密保温,还...  相似文献   

5.
杨多福先生穷自己 4 0余年的精力 ,呕心沥血 ,致力于蜜蜂饲养方法的探讨 ,总结出一套先进的蜜蜂饲养方法 ,这就是“数控养蜂法” ,为蜂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此 ,《蜜蜂杂志》编辑部于 1995年以《杨多福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汇编》 (以下简称《汇编》)将他在此前所发表的文章编辑 ,用增刊的形式出版 ,这在出版界里是不多见的 ,说明了他的养蜂方法不仅得到蜂界同仁的认同与推崇 ,也是出版界和学术界对他先进养蜂方法的重视、宣传与推广。杨多福先生不仅在养蜂中不断探索 ,总结并提出了蜜蜂饲养中存在的间虫律、伤力律、伤热律等 ,给广大养蜂者…  相似文献   

6.
就《我对“伤热”一词的看法》一文谈点看法保温适度与否,是决定养蜂成败的重要因素。群强固然容易“伤热”,但“伤热”多半是保温过度造成的。管理蜂群的技术水平是个关键问题,如果对蜂群保温适度,通风散热得当,并能参照各个地域的气候、地理环境特点管理,即便南国...  相似文献   

7.
正确处理蜂群“伤热”与“伤寒”关系─—蜂群“伤热”之我见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组成的。纵观《蜜蜂杂志》开展蜂群“伤热”问题讨论以来,我发现还没有提到蜂群“伤热”的对立面“伤寒”这一养蜂术语,笔者认为,用...  相似文献   

8.
“蜂群集体饲养法”的理论不可否定湖南澧县雷公塔种蜂场(415513)余习春读了“数控养蜂法”争呜园地的部份文章后,鉴于“数控养蜂法”的作者杨多福同志断言否定“集体饲养法”的理论,并为了阐述伤热律理论的科学性,对早春强调人工保温也十分反感。我认为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我对“伤热”的体会和处理《蜜蜂杂志》1995年1期刊出陈明广蜂友的《我对“伤热”一词的看法》,我也来谈谈体会和看法。我养蜂60年,所在地属华北,不象东北寒冷,也不象华中温暖。大约在1934年夏末初秋,我接收别人的自然分蜂群,到寒露“节令,早已停产,滴...  相似文献   

10.
“七防”、“三包”、空心墙蜂群越冬有保障●李树珩王立增多年来,笔者在抓科学养蜂工作中,通过广泛地总结养蜂经验,深刻地体会到,只要认真实施“七防”、“三包”、空心墙,蜂群越冬就有保障,具体做法如下:1“七防”防伤热蜂群在入室的初期和后半期,多发生伤热。...  相似文献   

11.
对数控养蜂法的体会“数控养蜂法”决非一时一地之经验,而是一部系统的、全新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专著。我1978年开始养蜂,使用的是14~16框卧式箱,以双王、多王饲养,至1982年一直在几十箱上徘徊。由于双王、多王群易伤热,管理繁琐等原因,改用标准箱单王繁...  相似文献   

12.
读《我对“伤热”一词的看法》一文有感读陈明广“蜂友关于《我对“伤热”一词的看法》一文后,本人有不同看法,愿与蜂友们共同探讨。首先,“伤热”一词有几点关键:不同时期、不同蜂群大不相同。越冬群窖温达到5、蜂团松散,即为“伤热”。繁殖期如长期超过22℃,蜂...  相似文献   

13.
本人养蜂多年,先后多次从吉林省蜜蜂育种场引进蜂王,种王及后代表现均好。特别是1997年引进的“松丹一号”蜂王,换种后,在1998年这个大灾之年,别人无收,我却获得丰收。使我真正认识到养蜂高效的根本就是要饲养优良品种饲养良种 提高收入$内蒙古阿荣旗查巴奇乡河西蜂场!162757@李怀军  相似文献   

14.
“一帮一活动”倡议提得好四川剑阁金仙镇大顺村一组(628313)罗治林我是七旬老翁了,但我要向杨多福同志学习。杨多福同志将多年积累的养蜂经验,费尽心血笔耕为《数控养蜂法》,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全国蜂友,他倡导“不应当只满足于自己受益,对周围一些管理技术落...  相似文献   

15.
也谈“数控养蜂法”养蜂是一门科学,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随着人们对蜂群生物学的不断认识,养蜂的技术也不断提高和发展。数控养蜂法是杨多福师傅在多年的养蜂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整套的科学饲养管理方法。使人们在养蜂生产中有数可依。养蜂由原来的土法饲养进入话框饲养...  相似文献   

16.
对于“伤热”一词的讨论与分析《蜜蜂杂志》今年(1995)第1期发表了陈明广同志《我对“伤热”一词的看法》,文章中提出:“‘伤热’在北方寒冷时期都能发生,那么在南国的蜂群里,是不是该不时地加进冰块呢?”。我完全同意上述观点。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温相差悬...  相似文献   

17.
沈育初 《蜜蜂杂志》2007,27(9):33-33
《数控养蜂法》第三版第3页"调节虫蜂比例原则"认为:尽量使蜂群的虫蜂比例处于最佳.难以恰到好处时,要"喂虫宁少勿多".我在《间虫是虫多蜂少的伤热》一文(详见《蜜蜂杂志》2007年第8期)中说过:间虫必伤热,伤热不一定间虫.如单脾开繁伤热,因本身巢内蜂多虫少所以绝不会发生间虫,可是蜂群伤热,内外勤蜂均会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18.
开办蜂疗卫生所的一些体会山西省忻州市北关蜂疗卫生所所长米志明我是个养蜂爱好者,养蜂已有20多年。从1985年开始订阅《蜜蜂杂志》、《中国养蜂》、《养蜂科技》,每期杂志一到,必仔细阅读,尤其是《蜜蜂杂志》上的“蜂产品的开发与利用”一栏,更是一字不漏地最...  相似文献   

19.
解问征答     
贵刊1998年第3期21页征答题《早春蜂王为何患“大肚病”》,试答如下:我养蜂已有20多年,越冬后放王不产卵或产一段时间后不产卵了,这些情况都遇到过(包括蜂王健在却出现工蜂产卵的情况),经过努力摸索,此类现象在我饲养的蜂群中已基本消除。据我多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纪天祥 《中国蜂业》1998,49(2):28-30
养蜂与蜂箱杂谈纪天祥一、中蜂我国各地旧法饲养中蜂的“窝”,大部分是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巢脾与蜂窝连接在一起,无法检查,任其自生自灭,取蜜是用“杀鸡取蛋”的办法,蜜的产量很低。19世纪末,我国翻译出版《西国养蜂法》(英)·傅兰雅译和《蜜蜂饲养法》(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