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海南坡鹿饲草粗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与喜食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测定海南坡鹿饲草的喜食性;采集坡鹿经常采食的草本植物和灌木各18种,测定其粗蛋白质、铁、锰、锌和铜含量,并分析其与饲草喜食性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随着粗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增加,饲草的喜食性显著提高,海南坡鹿优先摄取粗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的饲草.灌木类饲草的粗蛋白质、铁、锰、锌和铜含量分别为12.24%、265.44、61.43、26.72和17.82mg/kg,均显著高于草本类饲草含量(依次为9.39%、142.67、34.05、13.67和9.44mg/kg).灌木是海南坡鹿旱季长达半年多时间里在大田保护区围栏内得以维持平衡的生态营养需要的重要营养源.对海南坡鹿饲草资源量的研究表明,大田保护区围栏内坡鹿喜食的灌木类饲草的可采食资源量在逐步减少,这是由于它们被坡鹿长期选择性采食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2.
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用食痕法(evidence of feeding on forage)观测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简称坡鹿)对18种草本和18种灌木类饲草的采食部分占整株草本植株或占整枝灌木主枝条的尺寸比,同时测定各饲草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结果显示,按旱季与雨季的(全年)平均值,坡鹿对草本类饲草的采食尺寸比为49.29%,对灌木类饲草为57.3%;草本类饲草的ADF含量为9.91%,灌木类饲草为9.19%;无论草本还是灌木类,坡鹿的采食尺寸比随饲草ADF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研究表明,在大田自然保护区围栏内,坡鹿对ADF含量在10%以上的饲草不喜食,饲草纤维物质含量是坡鹿在围栏内扩充采食部位以增加营养摄入量的限制性因子,在旱季种植并收割饲草投喂坡鹿时,应避免其纤维物质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3.
围栏内海南坡鹿饲草常规养分消化率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别于2003年1-5月(旱季)和7-11月(雨季)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采集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主要采食的草本和灌木类饲草各18种,根据坡鹿野外采食饲草的频次和食谱制备坡鹿的"混合饲草"样本.在采食场内按坡鹿种群组成比例采集并制备坡鹿的粪便样本.用内源指示剂(AIA)法测定坡鹿对混合饲草常规养分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按旱季和雨季的平均值,坡鹿对无氮浸出物(NFE)、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纤维(CF)和粗灰分(Ash)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5.18%,53.57%,43.11%,39.09%和37.42%.研究表明,坡鹿在旱季对粗纤维、粗蛋白和粗灰分的消化率分别为38.00%,52.25%和35.46%,分别显著低于雨季的40.18%,54.90%和39.30%,这是由于在旱季坡鹿增大了对饲草纤维物质的采食量从而导致对饲草养分消化率的降低所致.  相似文献   

4.
周圻 《草业科学》2005,22(10):64-67
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采集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主要采食的草本和灌木类饲草样本各18种,测定其粗蛋白(CP)、10种限制性氨基酸(LAAs)、粗脂肪(EE)、无氮浸出物(NEF)、粗灰分(CA)、粗纤维(CF)、钙(Ca)、铁(Fe)、锰(Mn)、锌(Zn)和铜(Cu)含量.结果显示,按旱季与雨季的平均值,灌木类饲草的CP,LAAs,Ca,Fe,Mn,Zn和Cu含量分别为13.43%,6.46%,0.72%,206.88,53.36,22.52和13.00 mg/kg,显著高于草本类的9.75%,3.87%,0.45%,110.70,29.66,11.03和6.75 mg/kg(P<0.05);EE含量为3.75%,高于草本类的3.25%,但差异不显著(P>0.05);NEF和CA含量为44.23%和15.73%,与草本类的45.39%和15.74%相近;水和CF含量为65.83%和21.70%,显著低于草本类的70.16%和24.71%(P<0.05).研究表明,草本类饲草四大有机养分含量的总和值与灌木类相当,说明海南坡鹿通过增加对草本类饲草的采食量可以从围栏内获得充分的能量需求;灌木类饲草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显著优于草本类,虽然围栏内的可获得资源量远比草本类小,但比草本类耐旱,是坡鹿在旱季维持营养平衡供给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围栏内海南坡鹿饲草相对可采食资源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用样方法测定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经常采食的18种草本和18种灌木类饲草的相对可采食资源量.研究表明,坡鹿对植物部位有较强的选择性采食,对草本植物只采食植株上部约1/2段;对灌木只采食主枝条上部约2/5段上的青绿叶片和小枝梢上端约3 cm处.按干物质计算,草本类饲草的生物量为0.74 kg/m2,灌木类饲草的生物量为0.22 kg/m2.无论草本还是灌木类,饲草的相对可采食资源量相差很大,最小为1.16%,最大为16.68%.各种饲草相对可采食资源量的差异性与坡鹿在围栏内对饲草的选择性采食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不同栖息环境下麋鹿喜食植物营养成分,试验通过对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个研究区栖息的麋鹿喜食植物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南海子麋鹿苑麋鹿喜食植物的6个样品中,以精饲料营养成分含量最高,鲜苜蓿、蟋蟀草次之,马唐营养成分略差。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喜食植物的6个样品中,以玉米秸秆营养成分含量最高,狼尾草较玉米秸秆稍差,苦荬菜营养成分含量最低。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喜食植物的6个样品营养成分中,以狗牙根营养成分含量最高,苔草营养成分含量最低。在区域方面,各个植物营养成分中看不出因地域纬度变化而明显变化的成分。在季节方面,与春季相比,麋鹿夏季喜食植物营养成分含量中,粗纤维、粗灰分、粗蛋白、水分含量、无氮浸出物含量明显较高,而粗脂肪、钙、总磷含量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青海高寒牧区施磷施氮对栽培禾草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在青海高寒牧区施氮磷肥对多年生禾草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磷可增加禾草中粗纤维和磷的含量,减少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钙的含量;单施氮可增加粗蛋白质、粗脂肪和钙的含量,减少无氮浸出物和磷的含量,对粗纤维的影响甚微。氮磷合施时,粗蛋白质和粗纤维的含量皆增加,而无氮浸出物含量仍下降;粗脂肪以及磷和钙的含量则因草种和氮磷搭配比例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8.
杨泽新  蔡维湘 《草业科学》1995,12(2):17-21,24
通过对放牧山羊的牧草适口性,嗜食性和采食率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表明山羊放牧对灌丛草地的植物适口性、嗜食性比率和采食率均以灌木嫩枝叶,中禾草和苔草属植物较优。季节性规律为:春季山羊喜哺食灌木嫩枝叶,灌木嗜食性比率较高,采食率也较高,夏季山羊喜草本植物,草本植物的嗜食性比率高于灌木,秋季山羊较喜啃食灌木枝叶,嗜食性比率灌木高于草本植物,采食率低于春季,灌木采食率高于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9.
(一)青饲料的特点与作用 1.青饲料的主要特点。一是含水量较高,鲜嫩可口。幼嫩期的牧草,一般产草量低,粗纤维含量也低,而水分、粗蛋白质含量高;随着植物生长期的延长,水分逐渐减少,产草量相应增加,但干物质中粗纤维也增加,粗蛋白质含量随之下降。二是维生素含量丰富,种类多。三是粗蛋白质含量较高、品质好。四是矿物质元素含量多,钙磷比例合理。  相似文献   

10.
贵州灌丛草地中常见的几种主要灌木为火棘,贵州金丝桃和小果蔷薇,草本类牧草主要是以中禾草为主的可食草类,其地上可被山羊采食部份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随植物体的生育阶段的增加呈线下降;粗纤维含量则呈线性上升;无氮浸出物含量则在开花结实前后最高。季节性规律为: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在春季高、夏季低、秋季又有所回升,冬季又逐渐下降;粗纤维夏季明显高于其它季节,无氮浸出物含量在秋末冬初最高。  相似文献   

11.
热研5号柱花草产量与质量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热研5号柱花草的产草量和质量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生物产量达高峰的营养盛期,粗蛋白质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均较低,而粗纤维含量则较高,干物质与粗纤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干物质与无氮侵出物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干物质与粗蛋白质,粗脂肪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分析结果表明,粗蛋白质,粗纤维是影响营养价值的主要指标,粗蛋白质,粗纤维和粗灰分是影响饲用价值的主要指标,并确立营养价值和用价值与养分含量之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2.
基施硒肥对裸燕麦营养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播前基施的措施,研究硒肥对裸燕麦果实和饲草中的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适当基施硒肥对裸燕麦青干草和秸秆中的营养成分影响不显著,其中合理的基施量为570~765 g/hm2,超过这个范围会显著地影响到裸燕麦青干草和秸秆中营养物质的含量,而且随着施硒量的增加,青干草和秸秆中粗蛋白质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粗灰分、粗脂肪和粗纤维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当基施量达到954 g/hm2的情况下,青干草中粗蛋白质含量降低7.34%、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分别提高5.65%(P<0.05)和5.80%(P<0.05),秸秆中粗蛋白质含量降低7.16%、粗灰分和粗脂肪含量分别提高5.74%(P<0.05)和5.32%(P<0.05),而且硒肥的影响同时具有累加效应和饱和效应。2)适当基施硒肥有利于提高裸燕麦果实的营养价值,在基施量为570~765 g/hm2的情况下,能显著提高果实中的粗蛋白含量,降低粗纤维的含量,对其他营养成分影响不显著;当施用量超过954 g/hm2 则可显著提高粗脂肪含量,显著地降低粗纤维的含量,但对粗蛋白质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配方施肥对一年生黑麦草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施肥对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特高”的产草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并运用概略养分分析法评价了其饲用营养价值。结果表明,配方施肥1(N450P45K90)和配方施肥2(N540P180K360)均可显著提高黑麦草鲜草产量,与不施肥处理(CK)相比分别增加了2.6倍和3.1倍;配方施肥2处理的产量比配方施肥1处理显著增产12.0%。黑麦草干物质积累速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播种后130 d左右,日积累速率达最大值,为223.9 kg/(hm2·d)。施肥提高了黑麦草磷、钙、粗蛋白(CP)和粗脂肪(EE)含量,降低了无氮浸出物(NFE)含量。配方施肥2与配方施肥1相比,3次收获的黑麦草CP、EE和粗灰分(CA)含量均有所提高,而粗纤维(CF)和NFE含量则略有降低。两种施肥措施均可显著提高黑麦草CP、EE、CA、CF、NFE及总能量(GE)的产出,且配方施肥2对其影响程度要大于配方施肥1处理。  相似文献   

14.
川西北高寒牧区冬春补饲饲草营养价值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基于熵权法进行赋权,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法对川西北高寒牧区6种冬春补饲饲草料的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Y61 005”燕麦Avena sative青贮草料的营养价值最高,其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钙(Ca)含量最高,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最低;天然草地枯草与“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收种后的干草营养价值较低。总体来看,燕麦草的营养价值比老芒麦草的营养价值要高;青贮草料比青干草的营养价值高。为了提高高寒草地畜牧业的生产力水平,应大力推广燕麦栽培及青贮技术。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氮肥用量和刈割高度对“湘苎3号”(Xiangzhu-3)和“多倍体1号”(Tri-1)饲用产量、营养品质及败蔸的影响,为“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作为饲用作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刈割高度设3个水平,分别是40 cm(D1)、70 cm(D2)和100 cm(D3);氮肥设置3个水平,分别是每次施氮0 kg/hm2(N1)、92 kg/hm2(N2)和138 kg/hm2(N3)。通过测定各处理饲用苎麻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营养物质含量及败蔸率,对不同氮肥用量和刈割高度处理的苎麻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和刈割高度对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和磷含量影响显著,其中刈割高度是苎麻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和粗纤维有关参数的主要决定因子,湘苎3号粗蛋白含量主要由刈割高度决定,而多倍体1号粗蛋白含量主要由氮肥用量决定。其交互作用对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影响显著。在相同刈割高度下,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以N2处理最高,粗纤维含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氮肥用量下,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粗蛋白、钙和磷含量随刈割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生物产量和粗纤维含量随刈割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与此同时,多次刈割会引起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不同程度的败蔸。在本试验条件下,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最适合的刈割高度是70~100 cm,氮肥用量是92 kg/hm2。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玉米秸对家兔的饲用价值,进行了玉米秸能量及主要营养成分在家兔的消化率测定。结果,总能(GE)消化率为59.64%,消化能(DE)含量9.17MJ/kg,粗蛋白(CP)、粗脂肪(EE)、无氮浸出物(NFE)、灰分(ash)、干物质(DM)和有机物(OM)消化率分别为40.39%、23.49%、83.3%、76.54%、38.34%、53.09%和53.52%。玉米秸对家兔有较高的DE含量及NFE和CF消化率,但CP消化率较低,家兔日粮中使用玉米秸时要注意补加蛋白质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