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殿军 《农技服务》2012,29(9):1061-1062
在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池塘中,放养规格为5~6 cm异育银鲫"中科3号"18 000尾/hm2、规格为1.5~2.0 cm青虾300 000尾/hm2、规格为11 cm细鳞斜颌鲴300尾及一定数量的鲢鳙鱼,经过6个月养殖,收获异育银鲫"中科3号"商品鱼5 449 kg/hm2,最大个体307 kg/hm2,最小个体159 g/hm2,平均规格216 g/hm2,成活率81.4%,收获青虾336 kg/hm2,利润32 220元/hm2。  相似文献   

2.
在宁夏贺兰县进行的稻蟹立体生态种养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2009—2010年共培育扣蟹8 402.5 kg,平均单产484.5 kg/hm2,规格达5 g/只以上;2年共生产水稻141 800 kg,平均单产8 175.0 kg/hm2,产值4.03万元/hm2,纯利润1.6万元/hm2,投入产出比1︰1.65。扣蟹在池塘中暂养2个月左右,起捕率达到80%,说明其适应该地生长环境。2009—2010年共起捕成蟹30 037.0 kg,平均单产312.0 kg/hm2,规格达95 g/只以上;2年共生产水稻759 400 kg,平均单产7 911.0kg/hm2,产值4.72万元/hm2,纯利润2.00万元/hm2,投入产出比1︰1.73。  相似文献   

3.
利用3口池塘开展黄颡鱼池塘健康养殖适宜放养密度试验,分别放养平均规格为18.1 g/尾的大规格黄颡鱼鱼种15.0万、13.5万、12.0万尾/hm2,同时搭配放养鲢、鳙鱼种分别为300、750尾/hm2进行对比试验。经过256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3口试验池塘黄颡鱼产量分别为3 627、3 759、3 665 kg;个体平均规格分别为139、153、166 g;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7%、91%、92%;平均产量分别为18 135、18 795、18 330 kg/hm2;3口试验池塘盈利分别为19 892、23 774、22 225元,合计盈利65 891元,平均盈利109 815元/hm2。  相似文献   

4.
利用3口池塘开展黄颡鱼池塘健康养殖适宜放养密度试验,分别放养平均规格为18.1 g/尾的大规格黄颡鱼鱼种15.0万、13.5万、12.0万尾/hm2,同时搭配放养鲢、鳙鱼种分别为300、750尾/hm2进行对比试验。经过256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3口试验池塘黄颡鱼产量分别为3 627、3 759、3 665 kg;个体平均规格分别为139、153、166 g;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7%、91%、92%;平均产量分别为18 135、18 795、18 330 kg/hm2;3口试验池塘盈利分别为19 892、23 774、22 225元,合计盈利65 891元,平均盈利109 815元/hm2。  相似文献   

5.
2013年,在安徽省望江县武昌湖特种水产良种场进行黑尾近红鲌高产养殖技术试验,池塘面积0.8 hm2。结果表明:试验池塘共投放规格15~18 cm的冬片鱼种482 kg,总计26 420尾,放养密度33 025尾/hm2。到年底,垂钓和起捕共产成鱼12 559 kg,单产15 698.75kg/hm2,个体平均体重0.475 kg/尾,饵料系数1.24。销售总收入376 556元,总成本140 160元,总利润236 396元,纯利润295 495元/hm2,成本175 200元/hm2,投入产出比1∶1.69。  相似文献   

6.
蒙古鲌池塘高效养殖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4年在上海全根水产品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蒙古鲌池塘高效养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上海地区以蒙古鲌为主体鱼,配养花和鲫的高效养殖模式为放养蒙古鲌22 500尾/hm2,花2 250尾/hm2,鲫7 500尾/hm2。到年底起捕蒙古鲌成鱼11 523.3 kg/hm2(平均规格550.7 g/尾),花905.6 kg/hm2,鲫2 135.6 kg/hm2,鲢544.4 kg/hm2,鳙211.1 kg/hm2,饲料系数1.47,单位产值258 453.3元/hm2,单位效益46 230元/hm2,投入产出比1.00∶1.22,蒙古鲌池塘高效养殖模式对水产新品种开发,提高池塘的经济效益与水产养殖结构的调整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面积池塘实施80∶20养鱼模式高产高效技术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安徽省13个市范围内,大面积实施池塘80∶20养鱼模式高产高效技术,结果表明:1999年累计实施80∶20养鱼技术面积3 177.2 hm2,共产成鱼25 584 193 kg,平均折合产量8 052.43 kg/hm2,最高折合产量10 500.16 kg/hm2,最低折合产量5 249.8 kg/hm2,总产值达22 961.3万元,平均折合产值达72 268.98元/hm2 ;总利润达5 388.56万元,平均折合利润16 960.09元/hm2,最高折合利润30 000.47元/h m2,最低折合利润8 249.96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1.3.投入产出比较低的原因是: 鱼价的大幅下滑,饵料的选择、投喂不科学等.  相似文献   

8.
池塘养殖生态甲鱼高产高效试验结果表明:养殖4年以后雌甲鱼平均体重可达500g左右,雄甲鱼可达750g左右,雌雄甲鱼平均体重可达600g左右,回捕率平均在80%左右,销售价格大多在170元/kg,4年产值为24.48万元/hm2,平均每年的产值为7.65万元/hm2。平均成本约4.5万元/hm2,平均利润3.15万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0∶1.7。  相似文献   

9.
在安徽省 13个市范围内 ,大面积实施池塘 80∶2 0养鱼模式高产高效技术 ,结果表明 :1999年累计实施 80∶2 0养鱼技术面积3 177.2hm2 ,共产成鱼 2 5 5 84193kg ,平均折合产量 80 5 2 .43kg/hm2 ,最高折合产量 10 5 0 0 .16kg/hm2 ,最低折合产量 5 2 49.8kg/hm2 ,总产值达 2 2 961.3万元 ,平均折合产值达 72 2 68.98元 /hm2 ;总利润达 5 3 88.5 6万元 ,平均折合利润 16960 .0 9元 /hm2 ,最高折合利润 3 0 0 0 0 .47元 /hm2 ,最低折合利润 82 49.96元 /hm2 。投入产出比为 1∶1.3。投入产出比较低的原因是 :鱼价的大幅下滑 ,饵料的选择、投喂不科学等  相似文献   

10.
胭脂鱼池塘套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2种不同的套养模式均达到低投入、高产出、增效益的预期目标,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其中成鱼池套养出塘胭脂鱼成鱼平均规格0.75 kg/尾,平均产量可达675 kg/hm2以上,新增效益1.77万1.96万元/hm2,成活率85%,商品率95%以上。鱼种池套养出塘胭脂鱼大规格鱼种1 500尾/hm2以上,成活率82%,平均产量可达345 kg/hm2以上,新增效益1.91万1.96万元/hm2,成活率85%,商品率95%以上。鱼种池套养出塘胭脂鱼大规格鱼种1 500尾/hm2以上,成活率82%,平均产量可达345 kg/hm2以上,新增效益1.91万2.17万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