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多功能诱虫球对柑橘大实蝇的诱杀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宜都市柑橘大实蝇高发区开展了多功能诱虫球加内置食物诱剂与普通诱蝇球加糖醋液对柑橘大实蝇诱杀效果比较试验,探讨用多功能诱虫球替代普通诱蝇球和糖醋液点喷诱杀大实蝇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多功能诱虫球单次诱集的虫数(8.87±1.94头)明显高于诱虫球诱集的虫数(5.40±1.71头);多功能诱虫球加食物诱剂综合防治区虫果率0.5%,比上一年度下降了93.6%,高于普通诱蝇球加糖醋液综合防治区虫果率,降幅74.4%。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利用球形诱捕器进行柑橘大实蝇成虫诱杀,以食物诱剂为对照,比较诱杀成虫数及虫果率,以评价其防效。结果表明,在成虫发生期,球形诱捕器共诱杀5 991头成虫(雌虫2 884头、雄虫3 107头),食物诱剂诱杀总数为1 859头(雌虫942头、雄虫917头)。两种诱杀方式均能有效诱杀雌雄成虫,雌雄比值分别为0.93和1.03;两种防控措施防治后虫果率分别为2.7%(球形诱捕器)和6.2%(食物诱饵),未采取任何措施的对照组虫果率为28.6%。说明两种防治措施均能显著降低虫果率,且球形诱捕器诱杀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在柬埔寨简易避雨大棚内进行黄板诱虫试验,初步掌握了网纹甜瓜田间昆虫的种群结构是以烟粉虱、斑潜蝇、果蝇、蓟马、绒茧蜂等为主。分析了黄板不同悬挂方位对主要昆虫诱虫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黄板悬挂在瓜架上部或下部比悬挂在中部诱虫效果明显,且对几种主要害虫的诱集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而悬挂方向对诱虫数量没有差异显著性。本试验对吊蔓栽培作物如何合理利用黄板开展害虫预测预报与防控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水稻二化螟性诱测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多年系统调查和应用结果表明,二化螟性诱剂具有较强的诱蛾能力,其诱蛾量与测报灯的诱蛾效果相当或略高,且诱蛾量受环境影响较小。诱测结果能够反映出二化螟在1年中发生的实际情况,可在实际测报中应用。性诱、灯诱、田间虫量剥查结合,将明显提高水稻二化螟监测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5.
根据当年棉花害虫调查,观察数据,气象要素及棉花生育状况,结合历史资料进行棉花害虫预报,是棉花害虫测报的主要方法。但是由于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影响测报的准确性。一、诱测工具测报灯由黑光灯替代以往的白炽灯、日光灯,由于诱虫效果的不同,年度间诱虫量可比性差。有的测报站黑光灯设在城郊、村镇附近,受照明用电、工业用电和高层建筑的影响,诱虫效果差,不能反映田间实际发生情况。在黑光灯使用时间上,过去没有统  相似文献   

6.
应用0.1%果瑞特瓜实蝇诱剂,对瓜类蔬菜实蝇进行了药效试验示范。结果表明,0.1%果瑞特瓜实蝇诱剂对瓜类实蝇(南亚果实蝇、宽带果实蝇和瓜实蝇等)雌、雄成虫特别是对雄成虫具有较强的诱杀效果,可显著减少实蝇雌虫交配产卵为害。点喷或挂罐防治效果均显著,该诱剂适用于瓜类蔬菜无公害生产。  相似文献   

7.
食物诱剂防控柑橘大实蝇的推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2012年宜昌市示范推广大实蝇食物诱剂“果瑞特”和“桔丰”取代传统的糖醋药液诱杀柑橘大实蝇成虫,实践证明,柑橘大实蝇食物诱剂具有诱虫能力强、见效快、防效好、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等特点,全市应用面积2.4万hm2,全年柑橘大实蝇防治开展诱杀成虫和虫果处理两项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过去我站一代二化螟发生期预报,主要是通过剥查稻根和稻草中越冬二化螟的发育进度来进行预测预报,但由于我地虫源类型复杂,有稻根、屋草、室内外存草等,而且虫源分布比例难以掌握,因此单纯靠调查发育进度来进行发生期预报,容易出现偏差。1986—1988年我们利用性诱剂进行一代二化螟发生期预试验,通过三年的试验观察,发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提供的棉铃虫Ⅱa 性诱剂。对二化螟有很强的活性,诱捕的成虫高峰期明显,且灵敏度高。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应用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监测田间斜纹夜蛾成虫消长动态,明确该系统自动计数的准确性和远程信息传输等智能化监测水平。监测结果表明,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反映的蛾峰与普通性诱、灯诱监测一致,且在害虫发生早期种群数量较低时,系统诱虫量高于灯诱,即灵敏度较高。以逐日诱虫量分析系统自动计数误差,自动计数与实际诱虫量完全吻合的正确率为20.4%,误差率在10%以内的为40.0%,且自动计数与实际诱虫量呈极显著相关(R=0.962,P0.01)。结合同期进行的卵和幼虫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田间百株卵量、百株虫量高峰出现在系统监测蛾峰后5~10 d。说明该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斜纹夜蛾田间发生情况,满足了种群动态监测和预测预报的技术要求,为夜蛾类害虫的智能测报提供了新方式。  相似文献   

10.
在二化螟预测预报中,性诱剂和黑光灯两种诱捕方法被广泛采用,为比较这两种方法对稻田二化螟诱捕效果的差异,于2010—2014年在浙江温岭地区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对诱芯和诱捕器种类、田间越冬幼虫量以及气象因子对二化螟诱捕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越冬代二化螟,采用性诱剂和黑光灯诱捕的二化螟成虫数量的消长动态基本一致,但采用性诱剂诱捕的成虫峰期出现早、峰次多,而且诱捕量显著高于黑光灯诱捕;不同性诱剂诱芯与诱捕器之间的诱捕效果无显著差异;性诱剂和黑光灯两种方法诱捕的虫量与田间越冬的幼虫基数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两种诱捕方法的诱捕虫量与气温密切相关,对于越冬代,诱捕的虫量与温度呈负相关,而其余各代的诱捕虫量则与温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资源县最近十年稻飞虱灯下诱虫观测以及田间系统观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为资源县稻飞虱的预测预报与防治提供柑关的理论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不同色板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诱杀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性信息素黄板诱杀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诱虫色板上加入专用的小绿叶蝉诱芯后,诱虫量能达到单用诱虫板的6倍以上,而蓝色诱虫板加入诱芯后,诱杀效果是单用黄板的2倍以上。因此,在茶园中安插性信息素诱虫色板,可有效提高诱杀效果,减轻假眼小绿叶蝉的为害。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不同材料诱虫带对苹果园树干越冬害虫的诱集效果及适宜的绑扎时间、绑扎部位,本研究采用瓦楞纸、聚乙烯珍珠棉、布条等3种诱虫带进行了苹果树干越冬害虫的诱集试验。结果表明,3种诱虫带在苹果树干上共诱集到5目9科的越冬害虫,主要类群为蛾类、螨类、蝽类、象甲、叶蝉等。瓦楞纸诱虫带诱集鳞翅目蛾类幼虫和山楂叶螨的平均诱捕量分别为7.95和11.15头/株,显著高于聚乙烯珍珠棉和布条诱虫带;9月上旬绑扎的瓦楞纸诱虫带诱集数量最多,分别为8.25和12.25头/株;同时,距离苹果第一分枝处越近,诱集数量越多。在诱集茶翅蝽和大灰象甲方面,3种诱虫带之间以及不同绑扎时间和绑扎部位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因此苹果树干越冬害虫可通过绑扎瓦楞纸诱虫带诱集,绑扎适期为9月上旬,且距离苹果第一分枝越近诱集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沧县是个农业大县,病虫害种类繁多。县植保站很重视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用黑光灯诱测害虫已进行了20年。2002年开始使用佳多牌智能型虫情测报灯(简称佳多测报灯)进行害虫预测预报,并与普通测报黑光灯(简称普通黑光灯)就诱集害虫种类、数量、发生期及高峰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佳多测报灯与普通黑光灯诱集害虫的种类相近,但诱虫数量大于普通黑光灯,蛾峰日明显。此外,因佳多测报灯采用了光控开关,雷雨天自动关灯等优点,减轻了测报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优化了测报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2005年佳多测报灯与普通黑光灯诱测结果比较如下。1诱蛾种类2…  相似文献   

15.
杧小果普瘿蚊是杧果新发重要害虫,为明确不同颜色色板及LED灯光波长对杧小果普瘿蚊成虫的诱集效果,研究了色板不同颜色、不同悬挂高度和方向对该虫的诱集效果,比较了LED灯不同波长及不同时段的诱虫量。结果表明,深黄色(C0 M25 Y100 K0)色板诱集到的杧小果普瘿蚊成虫数量最高、为6头/板·d,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颜色色板,东、南、西、北各方向及树冠中、下部杧小果普瘿蚊成虫的诱捕量无显著影响。LED灯450 nm波长光诱捕杧小果普瘿蚊成虫量最多、为422.67头/灯·晚,显著高于其他波长诱捕的虫量(p0.05)。LED灯在21:00—24:00时段的诱虫量最多,其次为0:00—3:00和18:00—21:00,3:00—6:00时段的诱虫量最少。结果显示,黄板对杧小果普瘿蚊的防控效果低,但LED灯450 nm波长光对该虫的防控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瓦楞纸板诱虫带对梨园越冬害虫与天敌的诱集效果, 探究了瓦楞纸板类型对诱集效果的影响, 并比较了该诱虫带对同一品种不同绑扎部位?相同品种不同树形以及不同品种梨树越冬害虫与天敌的诱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宽度瓦楞纸诱虫带对害虫的诱集效果无显著差异?瓦楞纸诱虫带不同绑扎部位对天敌诱集效果无显著影响, 但将其扎绑至距离梨树第一分枝处10~20 cm处时, 对梨木虱诱集效果最佳?不同品种梨树间瓦楞纸诱虫带诱集到天敌的数量差异较小, ‘雪花’梨树上诱集到的梨木虱数量显著多于‘南果’梨?不同树形间诱集结果显示, Y字形与纺锤形梨树的瓦楞纸板诱虫带内梨木虱诱集量多于倒伞形梨树诱虫带内诱集量, 但不同树形梨树上瓦楞纸诱虫带内天敌的诱集数量并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为瓦楞纸在果树害虫防治和天敌保护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嫩绿粘虫板对水稻稻飞虱成虫诱集监测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嫩绿粘虫板和灯光诱集2种方法对水稻稻飞虱成虫进行同地对比诱集监测。结果表明, 嫩绿粘虫板对3种飞虱总体、白背飞虱和褐飞虱诱集量与测报灯之间无显著差异, 其诱虫趋势与测报灯诱虫趋势基本同步或趋于一致。嫩绿粘虫板对水稻生长前中期白背飞虱迁入峰的监测优于测报灯, 表现为迁入高峰期诱虫量多和峰形明显。嫩绿粘虫板对灰飞虱诱虫量与测报灯诱虫量有明显差异, 诱虫峰次少于测报灯, 监测效果次于测报灯。气象因子、非靶标昆虫等对嫩绿粘虫板诱测无不利影响。运用嫩绿粘虫板可在非灯诱区监测点监测迁飞性白背飞虱。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嫩绿粘虫板和灯光诱集2种方法对水稻稻飞虱成虫进行同地对比诱集监测。结果表明,嫩绿粘虫板对3种飞虱总体、白背飞虱和褐飞虱诱集量与测报灯之间无显著差异,其诱虫趋势与测报灯诱虫趋势基本同步或趋于一致。嫩绿粘虫板对水稻生长前中期白背飞虱迁入峰的监测优于测报灯,表现为迁入高峰期诱虫量多和峰形明显。嫩绿粘虫板对灰飞虱诱虫量与测报灯诱虫量有明显差异,诱虫峰次少于测报灯,监测效果次于测报灯。气象因子、非靶标昆虫等对嫩绿粘虫板诱测无不利影响。运用嫩绿粘虫板可在非灯诱区监测点监测迁飞性白背飞虱。  相似文献   

19.
据近10 a的资料统计,浦北县三化螟年度间总诱虫量差异较大,各年间有起伏,但总体上看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历年始见日在3月至4月初,终见日在10月末至11月上旬。10年来,7月诱虫量最高,占总诱虫量的69.37%,其次为10月,占总诱虫量的14.56%;各代成虫蛾峰期明显,蛾峰期诱虫量占全部诱虫量的81.97%。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颜色色板及色板加信息素诱芯在田间对黄曲条跳甲的引诱效果,在蔬菜种植地区利用蓝、绿、黄、白4种色板和聚集信息素诱芯对黄曲条跳甲进行田间诱集效果和种群监测。结果表明:4种色板中,绿板和黄板对黄曲条跳甲诱集效果较强,诱虫量高于白板和蓝板,蓝板诱集效果最弱。添加聚集信息素诱芯后,黄板和绿板处理组能明显提高色板对黄曲条跳甲的诱集数量。今后可选择黄板和绿板,同时结合使用聚集信息素诱芯可实现十字花科蔬菜上黄曲条跳甲种群数量的诱集监测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