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刘世建  杜保德 《植物检疫》1992,6(6):425-427
在美国白蛾虫口密度较大,为害严重的地区及高大树木顶部、中部,采用人工或机械喷药等方法迅速压低虫口密度,有效地控制为害比较困难。运用飞机常量喷雾防治美国白蛾,具有防效高、成本低,并能在短时期内压低虫口,迅速控制为害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麦田地下害虫在小麦一生中以秋苗期为害最重,拔节期次之,乳熟期为害轻。受害率随田间虫口数量的增多而增加。每亩虫口在2000头以上时药剂防治比较经济。  相似文献   

3.
西花蓟马为害对菜豆叶绿素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西花蓟马不同虫口密度(0~40头/叶)为害菜豆叶片不同时间(2~8 d)后,对菜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虫口密度的增加和为害时间的延长均能引起菜豆叶片内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其中叶绿素含量随取食时间的延长和虫口密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的变化趋势相同,不同虫口密度处理下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低于对照,在相同处理时间下均随虫口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同一虫口密度下均随取食时间的延长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在为害前期(2~4 d)随虫口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为害后期(6~8 d)其含量在各虫口密度下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周黎 《植物医生》2013,(1):14-15
2011年7—9月,在阿克苏地区红枣种植基地对33.3hm2枣园中的红蜘蛛进行监测,调查红蜘蛛的虫口数量、虫口密度和百叶螨率,了解红蜘蛛发生规律及为害症状。结果表明,8月中旬是红蜘蛛为害严重时期,8月下旬种群数量急剧下降,9月上旬红蜘蛛下树准备越冬。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玉米螟为害对玉米造成的经济损失,制定合理的防治指标,及时进行科学防治,2018年和2019年调查了田间自然条件下玉米螟在不同品种上发生为害情况,对虫口密度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2018年玉米螟发生为害程度明显重于2019年;雌穗受害程度明显高于茎秆.虫口密度在0~4头/株范围内与单稳重呈负...  相似文献   

6.
牛角花齿蓟马为害对紫花苜蓿MDA含量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江涛  师尚礼  胡桂馨   《植物保护》2013,39(5):165-171
为了明确紫花苜蓿对牛角花齿蓟马为害的抗性机理,测定了不同牛角花齿蓟马虫口密度下抗、感蓟马苜蓿无性系R-1、I-1的丙二醛(MDA)含量及防御性酶POD、PPO和PAL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受牛角花齿蓟马为害后,R-1、I-1无性系的MDA含量均上升,为害第5天时,MDA含量的增加量均与虫口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且I-1无性系MDA含量的增加量显著高于R-1无性系。R-1无性系的POD、PPO和PAL活性在低虫口密度(1、3头/枝条)下均呈上升趋势,在高虫口密度(5、7头/枝条)下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I-1无性系的POD和PPO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低虫口密度下PAL活性在为害后期上升,高虫口密度下PAL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说明POD、PPO和PAL活性的升高可能是紫花苜蓿对牛角花齿蓟马诱导抗性的一种表现,但R-1无性系对牛角花齿蓟马的抗性高于I-1无性系,在牛角花齿蓟马为害后期其体内POD、PPO和PAL活性仍处于较高水平,所以I-1无性系膜脂过氧化程度也较R-1无性系高,表现为感蓟马。  相似文献   

7.
采用田间笼罩接虫观察和自然虫口密度为害调查,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对大葱的为害表现为大葱生长前期损失重,后期损失轻;同一生育期内虫口密度与产量损失呈显著的正相关。大葱移栽期、葱白伸长期、成熟期与之对应世代的1个幼虫历期内,每100株大葱1头幼虫的产量损失分别为2.03%、0.48%、0.20%;其对应的为害株率防治指标分别为2.82%、22.84%、40.92%。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白翅叶蝉在北疆地区的暴发为害,导致玉米每年减产30%左右,而且虫口基数逐年上升,已由过去的次要害虫,成为影响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近几年对白翅叶蝉生活习性、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及为害性状的调查分析,探索出有效的综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方文杰  雷化莹 《植物检疫》1993,7(2):112-115
12 可可木蠹蛾学名 Eulophonotus myrmeleon 英名 Cocoa Stem Borer 寄主主要是可可,还可选择咖啡、可拉、杨属、一些风车子属树种。为害虫口较小,在经常打药的种植园为害往往一般,虽然这样的种植园的株  相似文献   

10.
敖义俊 《植物医生》2009,22(1):17-18
近年来,在各柑橘产区蛀果类虫害呈现上升势头,主要是以拟小黄卷叶蛾、桃蛀螟等为主的害虫种类及其虫口基数逐年增多,为害严重,对柑橘的安全生产影响非常大。为此笔者对这两种虫害的为害特点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陈景成 《广西植保》2003,16(3):31-33
正如我们所预测的一样 ,2 0 0 2年玉林市农作物病虫发生异常且复杂。早稻病虫发生早 ,晚稻为害迟。一些病虫出现为害峰次多 ,为害时间长 ;一些病虫出现突发发生或暴发性 ;一些病虫加重为害 ,损失较大。1 病虫发生异常复杂情况1 .1 稻飞虱 在晚稻大发生局部特大发生。发生早 ,来势猛 ,数量多、范围广、面积大 ,为害长 ,第5、6代连续为害 ,发生面积累计达 1 7.45万 hm2次 ,前所未有。晚稻秧田第 4代虫口密度较大 ,有相当部分是短翅型成虫 ;第 5代部分田块卵粒密度达 1 1 0 0~ 1 5 0 0粒 /百株 ,若虫高峰期虫口密度多的达 5 0 0 0~ 80 0 0…  相似文献   

12.
在江西彭泽棉区,1代棉盲蝽主要在杂草上为害,一般在莴笋等蔬菜上为害较少,过去也未见报道.2008年3月中旬,笔者在进行棉盲蝽早春基数调查时,发现莴笋上虫口基数高,且莴笋受害严重,这种现象在彭泽乃至江西实属少见.  相似文献   

13.
2019年我国草地贪夜蛾扩散为害规律观测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侵入我国后呈现快速蔓延为害态势,对我国玉米安全生产造成较大威胁。本文通过全国范围的系统监测,总结了2019年我国草地贪夜蛾侵入扩散区域、为害作物种类、发生面积、发生时间、虫口密度和为害情况。监测结果显示,玉米是我国草地贪夜蛾为害最重的作物。草地贪夜蛾在长江以南地区普遍发生,发生区域由南至北逐步扩散,虫口密度由南至北逐步递减,发生时间西部早于东部,虫口密度西部大于东部。缅甸是我国2019年重要的虫源地,未来应加强对缅甸、泰国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虫源的监测;我国热带和南亚热带存在冬繁区,应尽快摸清其区域和面积;分析了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可能发生的代次,提出南方春玉米的种植对草地贪夜蛾起到诱集作用,可延缓或减轻其北迁的时间和虫量,因此,应重视我国玉米品种和种植方式的合理布局,实现对草地贪夜蛾的长期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4.
于2017年5月下旬对重庆市渝北区华蓥山林场南天门管护站银杏大蚕蛾的为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檫树受到银杏大蚕蛾的重度为害(成灾),其叶片受害(缺刻)均值为56.3%,标准枝上虫口密度均值为2.6头,标准枝受害均值为74.2%;而深山含笑和香樟属于轻度受害,其叶片受害(缺刻)均值分别为7.0%和9.1%,标准枝上虫口密度均值分别为0.1头和0.1头;标准枝受害均值分别为31.7%和22.2%。在檫树上该虫以4龄和5龄以上幼虫为害为主,在深山含笑上,以4龄幼虫为害为主,在香樟上,以3龄幼虫为害为主。温度和降水量与该虫的暴发为害关系密切,其中2016年8月和9月降水量偏少是影响大蚕蛾暴发的关键因素。为防止该虫进一步向邻近树木和苗圃侵袭,提出抑制其种群数量增长和扩散蔓延的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在田间的分布特点及其虫口密度与玉米受害率之间的关系,于山东省商河县玉米田采用网格式取样法调查了其发生为害情况,运用地统计学分析法拟合了其幼虫在玉米田的空间变异曲线模型,并利用Arc Gis软件对其空间分布进行插值和模拟,分析了虫口密度与玉米受害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二点委夜蛾在田间呈聚集分布,符合高斯模型,空间相关范围(即变程)为4.00 m;在商河田间发生量较大,为48.67头/m2,其田间虫口密度与玉米受害率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二点委夜蛾对玉米的为害具有随机性。表明田间二点委夜蛾幼虫的调查应采取棋盘式(网格式)多样点取样,样点间距大于4.00 m;且田间虫口密度的大小并不能准确预测玉米苗受害率。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红蜘蛛在河北省棉花、玉米、花生、大豆、甘薯、谷子、茄子及黄瓜等作物上严重发生。发生为害期集中在6~8月份,发生范围北至张家口,东到秦皇岛,南达邯郸,遍布全省。虫口密度高于常年数倍,棉花上武邑县1997年7月22日调查虫口3000~7000头/百...  相似文献   

17.
红褐斑腿蝗 Catantops pinquis(stal)是近年来暴发的蝗种之一。1989年在石家庄西部丘陵山区作物田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虫口密度一般为2—10头/m~2,高的达25头/m~2以上。以往对此虫的研究甚少,资料缺乏。我们从1989—1991年对该蝗虫生物学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整理如下。一、分布、寄主及为害红褐斑腿蝗在石家庄地区主要发生于西部丘陵山区,且虫口密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递减。为害寄主包括大部分农作物、蔬菜及田间杂草等。此虫蝻期为害最盛,初孵若蝻在附近寄主上取食,随龄期增大扩散迁移到  相似文献   

18.
1991年6月初我们在漳州地区进行疫情调查时发现在5月初南靖县南坑乡4000多亩红栲林遭到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Linnaeus),严重为害,据调查表明,栲树被害株率100%,虫口密度135头/m~3,被害严重的树木,每棵害虫达数千头。仅3~4天时间,成片成片的树叶被吃光,使人见了触目惊心。舞毒蛾在当地不仅为害红栲,也为害附近的杨梅,但不为害毛竹。  相似文献   

19.
为摸清宁夏设施葡萄上蓟马种群消长规律和空间分布,于2011年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各项聚集度指标、空间分布型适合度卡方(χ2)检验及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看,蓟马在设施葡萄上均呈聚集分布,棚内北、南间差异极显著,虫口分布具有北侧聚集的特点。以虫态来说,在整个葡萄生育期除3月下旬一次大量孵化时期以若虫为害为主外,其他时期均以成虫为害为主,尤其在种群稳定阶段,3月17日左右成虫虫口数量达到高峰,若虫也在3月24日左右急剧增加达到高峰;4月初之后若虫消退,以少量成虫为害。从虫口量比例看,蓟马种群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在大棚北侧、中上层居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植物医生》2008,21(3):44
目前,造成蔬菜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农药使用不当、化肥使用不合理以及环境的污染。由于蔬菜多以鲜嫩组织供人采收食用.而这些组织也容易受病虫为害,有时在采收期还要施药防治,进行“虫口夺菜”,既要有效控制病虫为害,又要保证人类食菜安全。所以选用农药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