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临洮县高海拔区马铃薯引种观察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海拔2 282.5 m的临洮县峡口镇马家岔村,对引进的7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品种庄薯3号、陇薯5号、上梁红花的田间长势较强,抗旱疫病和晚疫病,抗旱、丰产、商品性状好,折合平均产量分别为26 239.7、25 771.3、23 677.7 kg/hm2,大薯率均在60%以上,适宜在临洮县高海拔地区种...  相似文献   

2.
以当地品种新大坪为对照,引进9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陇薯10号、陇薯3号大薯率较高,青薯168大薯率一般,青薯9号大薯率较低。陇薯3号、陇薯10号、青薯9号、青薯168号均属晚熟品种,且产量均较新大坪高;庄薯3号、同薯23号、S03—3349、甘农薯5号、丽薯6号五个品种由于较新大坪减产。  相似文献   

3.
采用新鲜薯块接种法对甘肃省14个主栽马铃薯品种的炭疽病、枯萎病、束梗孢褐腐病和坏疽病抗病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马铃薯品种上梁红花、陇薯10号、紫花白、定薯1号、大白花、陇薯3号、9810-18对束梗孢褐腐病抗性最强,费乌瑞它和青薯9号抗性最弱。品种定薯1号、L7、庄薯3号对坏疽病抗性最强,青薯9号抗性最弱。品种紫花白和定薯1号对炭疽病抗性最强,新大坪和中薯9抗性最弱。新大坪、庄薯3号、青薯9号、9810-18、陇薯3号、陇薯10号、大白花、中薯9、紫花白、上梁红花、定薯1号、陇薯6号对枯萎病抗性最强,费乌瑞它抗性最弱。综合分析定薯1号、大白花、紫花白、陇薯10号、上梁红花、陇薯6号、庄薯3号和陇薯3号适宜在贮藏期病害发生较重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12个马铃薯品种(系)在临洮县山旱区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在临洮县东北山旱区对12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折合产量以冀张薯8号最高,为34 816.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5号增产125.75%;定选2号、庄薯3号折合产量分别较对照品种陇薯5号增产106.72%、56.29%,这3个品种田间表现出苗整齐,植株生长健壮,抗逆性较强,抗晚疫病,商品薯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尼泊尔北部山区种植的优异马铃薯品种(系),引进‘陇薯7号’‘陇薯10号’‘陇薯14号’‘LK99’‘L0109-4’‘云薯105’‘云薯603’‘紫云1号’‘米拉’‘青薯9号’‘艾玛1号’‘艾玛2号’等12个马铃薯品种(系),以当地主栽品种‘Rosita’为对照(CK),于2019—2021年在尼泊尔北部山区进行品种(系)比较试验,开展生育期、农艺性状、块茎性状、病害发生情况的调查,测定口感评价、产量及产量性状等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13个供试品种(系)的综合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3个马铃薯品种(系)均能成熟。所有品种(系)均未发生花叶病毒病、青枯病、早疫病,‘云薯105’‘云薯603’和‘紫云1号’晚疫病病株率最低,病情指数均为0;‘云薯105’3年平均产量为23.94 t/hm2,较CK增产72.73%,‘青薯9号’3年平均产量为21.01 t/hm2,较CK增产51.59%;‘云薯105’蒸食口感得分82.6分,质地粉或糯,气味清香,接受度高、综合评价中上;块茎营养品质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名前4的依次为:‘艾玛1号’‘陇薯14号’‘陇薯7号’和‘云薯105’。综上,根据尼泊尔缺乏高产品种的现状,‘云薯105’可作为尼泊尔北部山区首选马铃薯推广品种,‘青薯9号’可作为高产备选推广品种,‘艾玛1号’‘陇薯14号’‘陇薯7号’可作为尼泊尔北部山区马铃薯生产中的优质备选品种。  相似文献   

6.
8个马铃薯品种(系)在临洮县山旱区的引种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临洮县山旱区对引进的8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陇薯6号折合产量最高,为47006.6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5号增产106.5%;天02-3-4、青薯9号分别较对照品种陇薯5号增产83.53%、73.99%。3个品种田间表现出苗整齐,植株生长健壮,抗逆性较强,抗晚疫病,商品薯率较高,适宜在临洮县山旱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2017年对马铃薯脱毒种薯陇薯7号在临洮县洮阳镇李范家村进行了试验示范。实验结果表明:陇薯7号与对照品种庄薯3号相比,生育期均为135 d,株高和单株结薯数较对照品种庄薯3号高3.1 cm和1.2个,商品薯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小区及田间示范产量测定发现,陇薯7号折合产量分别较对照品种庄薯3号增产139.78%和132.48%,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适宜于在该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6个马铃薯品种在临洮县东北部山旱区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临洮县东北部山旱区进行了马铃薯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折合产量以陇薯6号最高,为44242.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5号增产5.99%;其次是陇薯3号,折合产量为4000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5号减产4.17%,两品种与对照品种陇薯5号差异不显著.这2个品种田间表现为生长健壮、抗晚疫病、薯块大、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9.
7个马铃薯新品种(系)在临洮县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临洮县马铃薯主产区辛店镇,对引进的7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6 号、陇薯7号、L0527-4等田间长势较强,商品性状好,折合产量为33392.8~31369.0kg/hm2,较对照品种庄薯3号增产12.6%~19.9%,商品率均在72.0 %以上,适宜在临洮县域内海拔2000m左右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在庄浪县高寒阴湿区以庄薯3号为对照,对引进的庄薯7号、陇薯7号、13-8-61和晋薯15号4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3-8-61综合性状优良,生育期适中,折合产量为48766.75kg/hm2,可在庄浪县高寒阴湿区及相同生态区域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1.
6个紫色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和选择6个紫色甘薯新品种在福建省宁德市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主要研究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和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福宁紫3号鲜薯产量最高、达29 180.70 kg/hm2,薯干产量居第2位,食味品质最优,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徐22-1薯干产量最高、达9 126.15 kg/hm2,鲜薯产量居第2位,食味品质较优,综合性状表现好。这两个品种适合在闽东地区及生态类似地区作为鲜食和薯干加工型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和大中薯比率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试用回归分析法对6个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和大中薯比率的试验结果进行稳定性分析,并通过相关分析对淀粉含量的稳定性与五个主要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淀粉含量和大中薯比率的回归系数有很大差别,除大7701-44淀粉含量回归系数不显著外,其系品种b值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淀粉含量的稳定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研究中,淀粉含量的稳定性与出苗至成熟天数呈较强的正相关,与大中薯比率、块茎产量呈较强负相关,与株高、病毒株率呈弱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肥水平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为冬作马铃薯高效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N∶P2O5∶K2O为1∶0.5∶2的肥料配比,氮素基准设4个水平:90、1351、80和225 kg/hm2,不施N肥为CK,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马铃薯主茎数、株高、块茎数量与产量的差异。[结果]不同施肥水平下马铃薯主茎数、株高、块茎数量与产量差异显著。主茎数与施肥量在一定范围内呈负相关;随着施肥量增加,株高表现出"U"形变化趋势,N肥水平为180 kg/hm2时植株最矮;N肥水平为135 kg/hm2时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64.9%。其次是90 kg/hm2,增产8.0%。[结论]该配方肥中N肥水平为90~135 kg/hm2时,对马铃薯有较好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氮磷肥及栽培密度对‘陇薯8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陇薯8号’为试验材料,利用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原理建立了氮肥(X1)、磷肥(X2)和栽培密度(X3)与‘陇薯8号’产量(Y)之间的回归方程:Y=37.620 86-2.099 78X21-2.030 13X22-2.677 67X23.结果表明:氮肥、磷肥、栽培密度3因子对‘陇薯8号’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栽培密...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协迫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综合评价马铃薯抗旱能力及马铃薯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生产上推广的冀张薯8号和夏波蒂2个马铃薯品种,在旱棚内分区栽培,测定不同时期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块茎指标、串薯比例和产量。[结果]冀张薯8号在发棵期干旱协迫处理单株薯块数、匍匐茎数、成熟率及产量分别为3.80块、14.6条、26.03%及19608.72kg/hm2,夏波蒂分别为2.40块、7.32条、32.79%及13170.30kg/hm2,均为最低值。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协迫均增加马铃薯串薯比例,影响马铃薯的品质。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冀张薯8号在薯块膨大期干旱协迫对其品质影响最大,单株串薯比为18.18%;而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夏波蒂开花期则是关键的时期,单株串薯比为34.38%。[结论]不同生态型马铃薯品种各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同,发棵期干旱协迫对马铃薯块茎形成、产量影响最大。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协迫均增加马铃薯串薯比例,影响马铃薯的品质,冀张薯8号薯块膨大期干旱协迫影响最大,而夏波蒂在开花期影响最大。土壤水分过于充足降低马铃薯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地区马铃薯青薯2号优质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永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015-1017
[目的]研究柴达木地区青薯2号马铃薯高产优质的密度,及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的最优组合。[方法]在柴达木地区利用4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青薯2号马铃薯的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与其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商品薯含量、淀粉产量的回归关系。[结果]结果表明:在柴迭木地区,青薯2号块茎产量、淀粉产量最高的最优组合为密度6.75×10^4粒/hm^2、纯氮125.00kg/hm^2、P2O5 120.00kg/hm^2、K2O 250.00kg/hm^2;商品薯产量最高的最优组合为密度6.75×10^4粒/hm^2、纯氮199.32kg/hm^2、P2O5 95.67kg/hm^2、氧化钾199.32kg/hm^2。[结论]在柴达木地区,青薯2号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商品薯产量、淀粉产量与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之间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运用正交设计方法,探讨不同品种、栽插密度及施肥方法对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甘薯产量起主要作用的是品种,其次是栽插密度,施肥方法影响不明显;选择龙薯1号或金山57,每667 m2栽插4 000株,施N 11.5 kg、P2O53 kg、K2O 15 kg,可获得最佳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丰富本地马铃薯品种资源,筛选出适宜本地土壤和气候类型彩色马铃薯品种,本单位引进了8个彩色马铃薯品种在阜南县开展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徽薯5号、红美和黑金刚3个品种表现较好。其中徽薯5号为红皮白肉,平均产量达48854.5 kg/hm2,比对照增产52.15%,商品薯率达86%。红美为红皮红肉,平均产量36418.2 kg/hm2,比对照增产13.42%,商品薯率达91%。黑金刚为紫皮紫肉,平均产量达32945.5 kg/hm2,比对照增产2.6%。本试验结果为阜南县彩色马铃薯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增施钾肥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为马铃薯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东农303为试材,在施用NPK及农家肥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用量钾肥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随增施钾肥量提高产量明显提高,当钾肥用量达到一定量时(190 kg/hm2),继续提高钾肥量产量增加缓慢。块茎淀粉含量、干物质量和大中薯率的变化与产量一致。不同钾肥用量(90、140、190、240 kg/hm2)的处理分别较对照增产2 913.34、423.55、994.96、387.7 kg/hm2,淀粉含量较对照提高4.10%、7.38%、8.20%、9.02%,干物质量分别提高2.76%、5.52%、7.18%、8.84%,大中薯率分别提高8.00%1、3.50%、17.50%、21.50%,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9.58%、14.70%、16.93%、18.53%,叶面积系数分别提高4.11%、7.40%、8.49%、9.04%,净同化率分别提高14.30%1、8.91%、22.64%、25.99%。[结论]马铃薯的钾肥适宜用量为190kg/hm2。  相似文献   

20.
张庆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099-11101
[目的]通过不同配比的氮磷钾施肥处理,探讨马铃薯植株叶片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方法]以青薯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3因素2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柴达木地区马铃薯氮磷钾肥的施用量与块茎产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马铃薯氮磷钾肥的施用量与块茎产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之间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在低施肥量范围内,块茎产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当块茎产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达到最高点后,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块茎产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叶绿素含量与光合效率密切相关,其相关密切程度高于叶绿素含量与块茎产量、光合速率与块茎产量的相关程度。[结论]马铃薯块茎产量最高时的最优施肥量组合为:N239.2kg/hm2、P2O5240.0kg/hm2、K2O119.6kg/hm2。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最高时的施肥量最优组合为:N239.2kg/hm2、P2O5191.3kg/hm2、K2O119.6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