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适时采收,碘化淀粉指数在80%左右为最佳时期 苹果的采收期对贮藏质量影响很大,采收太早,果实外观色泽风味都不好,而且容易发生虎皮病、苦痘病、褐心病、二氧化碳伤害和失水萎蔫等;采收太晚,在贮藏中果实容易衰老,果肉发绵、褐变,发生斑点病、水心病、果肉湿褐病和腐烂.  相似文献   

2.
苹果水心病(Watercore)又称蜜病。是在果实成熟期(多在成熟后期)和贮藏期间出现的果肉的异常现象。是一种生理病。症状是近果心四周或花托髓部,甚至花托皮层全部果肉部分都变为半透明状充满液体的组织,味道变差,不耐贮藏,并在贮藏后期容易发生内部褐变或败鲜(breakdown)。  相似文献   

3.
<正>1适期采收意义苹果果实采收过早,一是果实尚未充分发育,果个小,糖分积累不足,外观色泽差,不能充分体现品种应有的风味,商品质量低;二是果皮角质层未发育好,采后容易失水萎蔫,贮藏期易皱皮;三是易出现苦痘病、虎皮病等,烂果率较高,果实不耐贮藏。适当晚采,可增加产量和果实含糖量,果实着色好。但采收过晚,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果实的食用品质,但是易发生果肉发绵、裂果、衰老褐变等生理病害。一是果实过分成熟,果肉松软发绵、硬度不够,  相似文献   

4.
鸭梨的贮藏     
鸭梨皮薄肉细,果汁丰富,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出现黑心病、黑皮病等生理病害。鸭梨的黑心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前期黑心病,多在冷库里发生,是由于降温太快引起的低温伤害,多发生在入库后的30—50天内,症状是果心发生不同程度的褐变,果肉仍为白色,果皮青绿或黄绿色;另一种是由于衰老而引起的,多在贮藏到第二年2—3月份发生,症状是果心变褐,果皮色泽暗淡,果肉组织松散。鸭梨贮藏的关键是在于控制其黑心病的发生。根据发病原因,鸭梨在适时采收及时入库后,库温应  相似文献   

5.
前言苹果果实发发生斑点性生理病、虎皮病,和果肉褐变等各种贮藏性生理病害。在日本,以其中的果肉褐变危害最大,特别在红玉、元帅长期贮藏中成为最大的问题。果肉褐变的发生,用冷藏、气调贮藏  相似文献   

6.
鸭梨果实芳香多汁,品质优,耐贮藏.但要注意,鸭梨对低温十分敏感,应重视冷藏温度的科学管理.鸭梨于10月20日采收,装于聚乙烯(0.03mm厚)袋中贮藏.直接在0℃或5℃下贮藏,果实会发生冷害,其症状是:果肉褐变(黑心病),呈水浸状,症状最初源于果肉中央,以后逐步扩大连接成片至全部果肉褐变.冷害果实味淡而苦.经过缓慢(分级)降温预处理后,再将果实贮藏于5℃下,可以减轻或避免冷害的发生.例如,在10℃下存放2周再于5℃下贮藏,可延缓果实冷害发生1周;在10℃下存放3周或4周再于5℃下贮藏,果实不发生冷害;20℃下放1周→15℃下放1周→10℃下放1周,再于5℃下贮藏,果实也不发生冷害.鸭梨果实经3周以上时间的缓慢降温处理后,可在5℃下贮藏5个月,果实无冷害发生,且品质和风味优良.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苹果果实的品质和耐贮运性,需要适期采收。苹果采收过早,果实尚未充分发育,产量和品质降低,外观色泽和风味较差,采后容易失水萎蔫,耐贮性明显下降;采收过晚,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果实的食用品质,但采后易发生果肉发绵、裂果、衰老褐变等生理病害,品质下降快,极不耐贮藏。确定苹果采收适期主要从以下七方面指标考虑:①果实颜色。  相似文献   

8.
苹果采收是苹果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采收的早晚直接影响产量、品质及贮藏性,若采收过早,果实发育不完全,果个小、外观色泽差,含糖量低、品质差,早采收一个月,产量至少会减少20%左右。若采收过晚,果肉发绵快,不耐贮藏,抗病能力低,易诱发水心病和虎皮病等。适期采收,才能保证果实的品质佳,贮藏寿命长,经济收益较高。  相似文献   

9.
红心病是黄县长把梨重要的果实生理病害,表现为果心和果肉褐变两种。病果果心线以外的果肉组织褐变,群众称之“乌梨”。发病时间比红心晚,一般在贮藏后一个月左右开始出现,发病程度比红心重,严重的不堪食用。为了探讨红心病的  相似文献   

10.
苹果是呼吸跃变型水果,气调贮藏(CA)效果极佳。我国目前仍以自发气调贮藏(MA)为主,即塑料小包装贮藏。在没有气调库的条件下,塑料小包装或大帐加冷库贮藏是最优方法,其贮藏效果优于单独的气调贮藏或冷藏。具体操作规程如下。1采收果实采收时间对耐藏性有很大影响。采收太早,果实外观色泽和风味不够好,且易发生生理病害;采收太迟,贮藏中衰老快,果肉发绵易褐变等。因此,短期贮藏的可延迟几天采收,长期贮藏的可提前几天采收。总的来说,应在果实充分成熟、果肉紧密而不软、果面有良好的蜡质时采收为宜。采收时一定要避免机械损伤。2药剂处理用…  相似文献   

11.
松本锦苹果是近几年被广泛推广的优良早熟大果品种.栽培中发现,在树势较弱的松本锦套袋苹果上容易发生水心病.此病于果心、果肉组织都可发生.发病果肉先呈半透明水渍状,味酸甜略带酒精味,后期果肉败坏变褐色.一般果肉已腐烂,果面才能出现变褐症状.水心病多于苹果采收前发生,在气温较高、气候干燥的条件下,病情发展很快,5~7天果实就可烂掉.水心病是由于山梨糖醇、钙、氮代谢转化失调而形成的一种生理病害,对其发生应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2.
斑点病采收后至贮藏初期均可发生。果面上发生黑褐色小圆斑,稍下陷,边缘清晰,病斑不深入果肉,后期病斑易被杂菌侵染,造成果实腐烂。发病原因是果树早期落叶、缺磷、采收过早。贮藏期间通风不良,温度较高,易发此病。防治方法:防止早期落叶,适时采收;采收后,在不使果实受冻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正>生理病害贮藏期生理病的发生与果实采收期有密切关系,适时采收是防止该类病害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苹果苦痘病是缺钙造成的,在果实采收后可用2%~4%氯化钙溶液浸果,入贮果实前期温度不应过高,以避免该病的大量发生;苹果虎皮病是因果实成熟度不够而早采引起的,可在果实采收后,用500~1 000mg·m~(-3)卵磷脂液浸果,并尽快低温条件贮存;果肉褐变是因低温、缺氧和二氧化碳中毒造成,防止果肉褐变要抓好适期入贮,同时掌握贮存温度及调节好氧气(2%~4%)和二氧化碳(3%~5%)浓度。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调查发现,冷库贮藏的爱宕梨果表面胴部呈水渍状腐烂、黑褐色的湿腐斑块。沿果心纵向剖开,果心心室变褐,心室中有灰绿色的霉状物,果心向果实表面呈现水渍状腐烂,重者呈现黑褐色,腐烂如泥。这种病害叫霉心病,又称心腐病、果腐病。1发病症状梨果霉心病一般在采收后贮运期间表现症状,严重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衡水市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引进栽培中华寿桃,曾遭遇两次严重冻害,目前尚存66.7hm2.该品种产量高,666.7m2产量可达2000~3000kg,但果实在成熟期易发生褐心病.发病果果核附近果肉变褐色,含水量和含糖量均降低,食之不脆且略带苦味,但与缺硼、缺钙症状有别.采后贮藏运输过程中,病果褐变部分继续向周围果肉组织蔓延,降低商品价值,甚致不堪食用.为找出褐心病病因,笔者2005年9~10月对武强县、饶阳县约10hm2中华寿桃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枇杷果实皮薄不耐贮运,容易产生机械伤,采收季节又常遇高温多雨,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果实采后常温贮藏下易失水皱缩,果肉组织褐变,风味变淡,黄肉类枇杷还表现出木质素含量增加,果实质地变硬。  相似文献   

17.
《果农之友》2014,(1):52-52
苹果贮藏时,常见生理病害。主要是苹果苦痘病、虎皮病、果肉褐变病3种。1 苦痘病苦痘病主要是果实含钙量较低及氮钙比较高引起,也与成熟期气温高干旱、水分失调、修剪过重贮期温度过高有关。发病初期果皮下果肉发生褐变.  相似文献   

18.
水晶梨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成熟采收水晶梨采收的早晚,对果品产量、品质和贮藏性有很大的影响。采收过早,果实尚未成熟,个头小,产量低,品质差,不耐贮藏;采收过晚,糖度虽高,但硬度降低,还易发生水心病,也不耐贮藏。  相似文献   

19.
以北京地区的"红香酥"梨为试材,研究了3个采收期果实在20℃常温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组织膜透性、果皮色泽、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以及果实腐烂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推迟,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采收越晚,果肉和果心的相对电导率越高。9月1日(盛花期后138d)采收的果实,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保持较高,但单果质量低,果面着色差,果皮的膜透性强;9月19日(盛花期后156d)采收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固酸比高,果皮颜色亮(L值高)、着色好,但贮藏后期,果实维生素C含量下降明显,腐烂率较高,贮藏时间短。9月10日(盛花期后147d)采收的果实(种子颜色3/4左右变褐、可溶性固形物为11.04%、果肉硬度6.36kg/cm2),能保持果实相对较高的硬度、维生素C含量和固酸比,口感较好,贮藏30d时,果实腐烂率相对较低,贮藏效果最好,商品性最高,可以作为红香酥梨在北京及周边地区长期贮藏最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20.
宣化牛奶葡萄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宣化牛奶葡萄盛产于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的宣化、怀来一带,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的名特优果品之一,以其果皮薄、果肉厚、肉质硬脆、酸甜适口而著称。但宣化牛奶葡萄属白葡萄类型。果皮缺乏果粉,擦伤后易发生褐变,影响外观,加之果实糖酸含量都较低,果穗易感病。果实采收后很快失水萎蔫,腐烂变质,极不耐贮藏。因此宣化牛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