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槟榔是海南省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受多种病害组成的槟榔病理性黄化的影响,尤其是槟榔黄化病,使槟榔产量造成严重损失。为明确当前海南省槟榔病理性黄化的发生分布情况及槟榔黄化病的危害情况,本研究对全省槟榔病理性黄化的发生分布进行调查,并对全省采集的槟榔黄化样品进行植原体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海南省槟榔病理性黄化发生面积为38 300.04 hm2,占全省槟榔种植面积的33.27%,主要发生在海南东部、南部及中部市(县),三亚市发生率最高,为77.48%,万宁市发生面积最大,为9734.66 hm2,西部市(县)的病理性黄化发生率均低于10%;当前海南省槟榔黄化病发生面积为32 102.38 hm2,占全省槟榔种植面积的27.89%,全省各市(县)均有槟榔黄化病发生,主要在海南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发病率较高,琼海市、定安县、文昌市、屯昌县及琼中县的植原体检出率分别高达100%、100%、100%、98%、95.38%,除临高县、白沙县及东方市外,其余市(县)检出率均高于50%,万宁市槟榔黄化病发生面积最大,为7909.41 hm2,其次为琼海市;每个市(县)槟榔植原体在各树体间的含量分布差异较大,定安县植原体的平均含量最高,为1443.36 copies/μL,向周边市(县)递减,除了在海南东北部市(县)的槟榔植原体含量较高外,其他市(县)植原体含量较低。以上研究表明,当前海南槟榔病理性黄化发生严重,植原体是造成海南省槟榔病理性黄化的主要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2.
海南槟榔黄化病病原物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槟榔黄化病是槟榔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如何快速检测该病原菌是防治该病的重要基础。利用植原体16SrDNA通用引物对海南感染黄化病的槟榔花苞总DNA进行巢式PCR扩增,获得约1.2kb的特异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通过BLAST程序比较、系统进化树构建及iPhyClassifier分析表明,引起海南槟榔黄化病病原植原体属于翠菊黄化植原体组(16SrⅠ组),且为该组中一个新的亚组,即G亚组,现将其暂命名槟榔黄化植原体(Arecanut yellow leaf phytoplasma,AYL)。  相似文献   

3.
由植原体引起的槟榔黄化病是海南特色经济作物槟榔种植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本研究通过PCR扩增测序、序列多重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对海南部分代表性地区槟榔致死性病原植原体的序列信息与系统发育关系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检测的保亭、屯昌、万宁等海南部分代表性地区的槟榔黄化植原体的16S rDNA序列一致;BLAST分析表明各株系16S rDNA与16SrI组植原体同源性为100%。序列多重比对分析表明,本研究各槟榔黄化植原体株系与海南苦棟丛枝、长春花绿变、马松子变叶、辣椒黄化皱缩、蛇婆子丛枝、细圆藤丛枝和日本洋葱黄化、美国翠菊黄化等植原体同源性为100%;与已报道的海南万宁、印度、海南三亚的槟榔黄化植原体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9%、99.9%、99.8%。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本研究槟榔黄化植原体与海南苦棟丛枝、长春花绿变、马松子变叶、辣椒黄化皱缩、蛇婆子丛枝、细圆藤丛枝等株系聚于一个分枝,支持率为100%。此外,在发病槟榔叶片、花穗、心叶等组织部位均可检测到植原体。研究结果表明,海南槟榔黄化植原体与海南苦棟丛枝、长春花绿变、马松子变叶、辣椒黄化皱缩、蛇婆子丛枝、细圆藤丛枝等植原体株系的同源性极高,槟榔黄化病很可能会以这些寄主植物作为病原传播载体进行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4.
橡胶树褐皮病皮接传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橡胶树褐皮接传染结果表明:(1)皮接3个月后,发病率为 29%~50%,被传染感病的砧木植株树皮组织呈现褐色斑或水渍状的病灶,5a后开割割线排胶不正常,割线有不同程度的干涸,症状表现与大田开割树典型的被皮病症状相符。(2)微量沉淀、酶联免疫吸附等方法检测结果表明褐皮病皮接的带菌率为 40%~45%。(3)电镜检查,被传染感病的砧木植株树皮韧皮部筛管细胞内,均可观察到植原体(Phytoplasma.原称MLO),菌体大小为300~850 μm,单位膜厚度为 9~12μm,但健康对照树未发现有上述菌体存在。   相似文献   

5.
由植原体引起的槟榔黄化病是槟榔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明确发病槟榔园中植原体遗传多样性及其自然寄主种类,对于全面揭示该病害循环途径及流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海南不同地区发病槟榔园中表现典型植原体病害症状的植物样品进行调查、采样,利用植原体通用引物进行扩增测序,揭示相关植原体株系的遗传变异规律与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从6个山黄麻丛枝样品中扩增到植原体16S rRNA和secA基因片段,不同样品的2个基因序列均一致,从1个苦楝丛枝样品中扩增到16S rRNA基因片段。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表明,山黄麻植原体与已报道山黄麻丛枝植原体序列相似性为100%,苦楝植原体与已报道苦楝丛枝植原体序列相似性为100%。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山黄麻丛枝植原体与16SrⅩⅩⅩⅡ组植原体株系聚于一个进化分支,苦楝丛枝植原体与16SrⅠ组植原体株系聚于一个进化分支;苦楝丛枝植原体与海南已报道槟榔黄化植原体16S rDNA序列相似性为100%。及时清理发病槟榔园中苦楝等植原体自然寄主,消除病源,切断植原体的传播途径,对于槟榔黄化病的有效防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芦荟疫病疫霉种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10月和1998年9月在海南儋州市海南省种苗组培中心芦荟苗圃和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花圃发现芦荟疫病,感病芦荟叶片病斑初呈水渍状,暗绿色腐烂。从病组织上分离到10个疫霉分离菌。根据孢子囊形态、孢子囊梗脱落性、厚垣孢子有无、藏卵器形态、雄器着生方式、菌落形态,最低、最高生长温度,将其鉴定为烟草疫霉(寄生疫霉)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Van Breda de Haan.(P.parasitica)。这10个分离苗中存在A1,A2和A1,A2三种交配型。  相似文献   

7.
自1981年海南省屯昌县首次发现槟榔黄化病(yellow leaf disease of areca palm, YLD)以来,槟榔黄化问题日趋严重,现已成为制约中国槟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同时,鉴于生产中除槟榔黄化病外,炭疽病、细菌性叶斑病、椰心叶甲、干旱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引起槟榔黄化,以及“槟榔黄化病”病原或病因认识上存在混淆的问题,学界暂用“槟榔黄化现象”的表述。近年来,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中国槟榔黄化病的发生及病原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另一种致黄关键新病害——由槟榔隐症病毒1(Areca palm velarivirus 1, APV1)引起的槟榔黄叶病毒病(areca palm leaf yellowing virus disease, ALYVD),以及其他2种新发现的病毒病害——槟榔坏死环斑病毒病和槟榔坏死环斑病毒病的研究进展。对6个示范基地的病原检测结果表明,部分黄化植株被槟榔黄化植原体(areca palm yellow leaf phytoplasma, AYLP)或APV1单独感染,部分植株被AYLP和APV1复合感染。本文还探讨了槟榔黄化病研究中存在的病原分布不均、含量低引起的检测困难和田间诊断易混淆等问题,并对YLD、ALYVD、叶斑类病害、根腐病害、芽腐病、椰心叶甲、干旱、寒害、除草剂药害等9类因子引起的黄化症状特征进行了总结。进而分析了YLD和ALYVD 防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阶段面临的紧迫形势,从防控策略和具体措施解读了《槟榔“黄化病“防控明白纸》,并指出了其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及防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展望了YLD和ALYVD 2种致黄关键病害综合防控中亟待实施的措施。本文旨在让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农技人员更好地了解槟榔“黄化病”方面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低温锻炼对香蕉幼苗能量代谢和抗冷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苗龄的香蕉幼苗为材料,以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ase)和腺苷三磷酸酶(ATPase)活性的动态变化为依据,研究3℃低温锻炼对香蕉幼苗代谢途径改变和能量变化与抗冷性的效应。结果表明,低温锻炼提高了各种香蕉幼苗的G6PDHase和ATPase活性,但不同品种及相同品种不同苗龄苗提高程度不同,抗冷性较强的品种(巴西)提高幅度较小,苗龄较小的瓶苗提高程度大于苗龄较大的袋苗。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2种酶活性变化与幼苗抗冷性提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海南竹柏扁枝病病原植原体的分子检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采自海南万宁热带植物园中表现典型扁枝症状的竹柏植株总DNA,利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对P1/P7和R16F2n/R16R2进行巢式PCR检测。结果表明:扩增到大小约1.2 kb的植原体特异片段,通过对扩增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确定为植原体感染。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植原体(GenBank登录号:KP027298)为australasiae植原体候选种相关株系,与australasiae植原体候选种(GenBank 登录号:Y10097)的同源性为99.4%。进一步虚拟RFLP分析,结果表明该植原体属于花生丛枝植原体组(16Sr II)的一个新亚组,与其相似性最高的是16Sr II-A亚组(相似系数为0.97)。为指导竹柏扁枝病的防治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康霄文 《作物研究》1999,13(1):29-31
1996年7月,从湖南长沙市郊赤豆病株上得到一病毒分离物RB1。人工摩擦接种9科27种植物,RB1能侵染7科25种,在赤豆上引起花叶症状。提纯病毒粒体为球形,直径28nm。在琼脂双扩散试验中,RB1与CMV抗血清具有密切的血清学关系。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其衣壳蛋白亚基分子量为28kDa,分析植物组织中dsRNA,发现有4条dsRNA条带,长分别为33,30,22和09kb。根据以上结果,RB1被鉴定为黄瓜花叶病毒(CMV)。  相似文献   

11.
黄化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槟榔生产种植的毁灭性传染性病害,目前主要在印度和我国槟榔主产区发生。本文从非生物与生物因素两方面对槟榔黄化病病原认识过程及检测方法进行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槟榔与香露兜间作后香露兜叶片光合特性及香气成分变化,通过田间试验,比较槟榔间作香露兜处理和香露兜单作对照在叶片的光合特性和香气成分等差异。结果表明,处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叶片温度显著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温间负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处理和对照叶片中共鉴定出9类31种香气成分,其中处理叶片的大量香气成分如角鲨烯、叶绿醇、新植二烯、2,3-二氢苯并呋喃、3-甲基-2-(5H)-呋喃酮、丙酮醇以及特征香气成分2-乙酰-1-吡咯啉等17种共有香气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丙酮酸甲酯和呋喃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叶片香气成分中角鲨烯和3-甲基-2-(5H)-呋喃酮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乙酰-1-吡咯啉、角鲨烯、叶绿醇、新植二烯、2,3-二氢苯并呋喃、3-甲基-2-(5H)-呋喃酮以及丙酮醇等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均与叶片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由此可见,槟榔间作香露兜能提高香露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并降低叶片温度,进而提高主要香气成分含量和提升香露兜叶片品质,可为槟榔林下间作香露兜高效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应用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对低产园和高产园槟榔进行了叶片营养诊断。结果表明,相对于高产园,低产园元素间关系较不平衡。槟榔叶片N、P、K、Ca、Mg以及Fe、Mn、Cu、Zn的适宜含量分别为(20.53±0.67)、(1.90±0.01)、(13.30±0.46)、(7.14±0.57)、(3.68±0.41)g/kg及(109.50±4.16)、(112.50±9.02)、(6.07±0.64)、(31.23±0.15)mg/kg。低产园N、P、K、Ca、Mg、Fe、Mn、Cu、Zn元素DRIS诊断指数分别为-44.58、-1.60、-17.16、0.09、-31.94、52.78、31.03、23.12、-11.74,需求强度较大的元素为N、Mg、K,其次是Zn、P。  相似文献   

14.
甘蔗优良亲本的选择和利用是决定甘蔗品种选育的关键因素,甘蔗亲本资源单个性状研究较多,但是,多种病害的综合性评价较少。为了解甘蔗亲本抗病性,优化甘蔗杂交亲本选择和组合,在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海南甘蔗杂交基地筛选常用甘蔗亲本274个,包括引进美国(US)15份、引进其他国家(GW)31份、引进中国台湾(TWCHN)25份、引进国内其他地区(GN)92份和自育亲本(GT)111份,进行甘蔗叶部白条病、叶焦病、赤腐病、轮斑病、花叶病、黄叶综合症(黄叶病)、梢腐病、黄斑病8种甘蔗叶片主要病害的抗病性评价和甘蔗黑穗病发病率调查,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锤度与中国甘蔗8个主要病害的关联度和亲本的抗病性加权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轮斑病是甘蔗常用亲本群体中发病最普遍的病害,有214个亲本发生病害,发病比例达78.10%,但其抗病级别7~9级只有9个亲本,总体感病程度较轻。亲本群体感病数最少的3个病害分别为白条病、梢腐病和黄斑病。美国和中国台湾是我国大陆甘蔗最重要的亲本来源地,已育成多个优良品种。美国引进亲本群体感染白条病、叶焦病和黄叶病的发病比例最高,分别为20.00%、33.33%和33.33%,但其他叶部病害的发病比例较低;中国台湾引进亲本群体中,轮斑病、黄叶病和叶焦病的发病比例较高;国内其他地区引进和自育亲本群体的发生病害比例较一致,属于中间水平,但自育亲本群体的轮斑病发病比例高达80.18%。黑穗病是中国大陆危害最严重的甘蔗病害。美国15个亲本群体的黑穗病发病比例为13.33%,且其中最大发病率仅为2.17%,属于感染亲本多但病害发病较轻;中国台湾引进亲本群体的黑穗病发病比例为24.00%,且其中最大发病率为10%,在各来源地亲本中发病率最高;甘蔗亲本叶部病害与锤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其中梢腐病与锤度关联度最高为0.960,而黑穗病最低为0.711。灰色关联度加权分析常用亲本的抗病性表现为:F171、Tai98-2817、RB92-579、YuanL7、YueY R1、GF2、GT03-1462、GT08-120抗病性优良,而YZ99-596、CP01-1178、YunY06-450、CP94-1100、CP09-4256抗病性差。以欧式距离分类法对274个常用亲本的8个叶部病害和黑穗病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常用亲本可分为6类,其中第一类群是ROC28、MeiY8、YG45、YZ11-1204、GT05-1141和GT09-268,中抗轮斑病和黄斑病,高抗其他病害。本研究对甘蔗杂交亲本材料的选择和优化提供参考,对甘蔗育种材料的创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早期引种到广东深圳、东莞、茂名、化州、湛江和雷州 6 个地区(居群)油棕大树的解剖学结构特 征,以其中 38 株油棕树的叶片为材料,对其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油棕叶片上表皮细胞下方的中 脉与侧脉之间以及侧脉与侧脉之间均存在 2~3 层泡状细胞,叶片中脉维管束数量达 4~12 个且排列形式多样,其中较大 的维管束内含多个独立的韧皮部;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存在显著的株间差异和居群间差异(中脉维管束长度和细胞 结构疏松度除外);引种到广东不同地区的油棕没有明显的地区性聚类差异,同源性高。研究结果旨在为我国热带北缘 地区油棕抗逆种质资源的进一步鉴定与挖掘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设置了槟榔和咖啡单作及间作盆栽试验,对比分析了单作和间作种植形式下槟榔和咖啡生长量、生物 量、根系形态、土壤和植株养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抑制了咖啡株高的生长,显著减少了咖啡的 茎鲜重、干重,促进了槟榔株高、茎粗的生长,槟榔茎鲜重、干重显著增加;从槟榔咖啡根系空间分布可见,咖啡根 系在盆栽土层内比槟榔根系分布范围宽,其根系延伸到槟榔根系生态位,能使该生态位槟榔根长密度增加,槟榔根系 主要分布在本株根系空间范围内;间作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咖啡对氮、钾肥的吸收量大于槟榔, 槟榔对钙、锌的吸收量大于咖啡,两者间养分吸收的差异,减少了作物间养分的竞争;间作咖啡氮平衡指数和叶绿素 含量大于单作,间作槟榔叶片氮、磷,茎干氮、磷、钾,根氮、磷、钾累积量均大于单作。综上,槟榔间作咖啡根系 互作具有对土壤养分资源利用的互馈效应。  相似文献   

17.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是一种茶树成叶生理性病害,病叶上的绿色病斑可见自发的黄绿色荧光。为了以黄、绿色自发荧光为探针了解病害的发生规律,同时为黄色、绿色荧光物质的分离鉴定提供光谱学依据,应用荧光显微技术、显微荧光光谱成像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流式细胞术研究了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中黄、绿色自发荧光的显微观察条件、发射光谱和发光部位。结果表明:在不同激发光照射下,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能发射多种自发荧光,其中黄色、绿色荧光显微观察的最佳条件为:蓝光激发,彩色和绿色单色光模式记录图像;在绿光、黄光范围有三个荧光峰,其波长分别为515nm、535nm和585nm;最初发出绿色、黄色荧光的病变部位是维管束鞘细胞,随后出现在部分海绵细胞、栅栏细胞和表皮细胞中;黄色、绿色荧光在细胞中的发光位置定位于液泡。  相似文献   

18.
对槟榔茎基腐病的病原菌进行种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为狭长孢灵芝[Ganoderma boninense Pat.]。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28℃、pH5~7、连续黑暗、蔗糖、大豆蛋白胨或酵母浸膏是菌丝生长最适条件。  相似文献   

19.
胡椒园间作槟榔对胡椒光合效应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槟榔胡椒间作体系中胡椒间作产量优势的光合机理,2009~2012年在海南胡椒与槟榔间作优势区,研究4种间作和单作条件下,胡椒不同生育期完全展开叶的光合有效辐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等光合参数以及叶面积和叶绿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胡椒与槟榔间作明显提高胡椒产量,偏土地当量比(PLER-M)高于其所占面积比例的134%~189%,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产量优势。分析胡椒光合参数与产量相关关系,发现胡椒灌浆期光合参数与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中气孔导度对产量的正效应最大,以气孔导度为解释变量与因变量产量做回归分析,发现灌浆期对产量的贡献率达52%。胡椒与低密度槟榔间作提高或显著提高了胡椒灌浆期叶片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的固定,这可能是胡椒产量间作优势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0.
槟榔是海南重要的热带特色经济作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列为“四大南药”之首。但其基础研究落后,缺乏对种质资源的系统研究,遗传多样性尚不明确。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海南岛58份栽培槟榔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旨在明确槟榔栽培种的亲缘关系,为槟榔杂交育种、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5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32对多态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在58份种质资源中共检测到79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2~5个,平均2.4688个,其中有效等位变异占观测等位变异的58.92%。各引物PIC值变幅为0.0169~0.5969,平均值为0.2254,Shannon信息指数(I)为0.0496~1.2552,平均值为0.4496;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Nei)变幅为0.0171~0.6492,平均值为0.2596,说明所选SSR引物在供试样品中检测等位基因遗传多样性偏低。利用UPGMA构建58份栽培槟榔的遗传聚类树状图,第V组材料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其他分组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聚类结果说明海南栽培槟榔品种无明显的区域划分,表明海南槟榔不同地区间的种苗交流频繁,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该研究为槟榔遗传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依据,也为今后引进种质增补差异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