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省橄榄坝农场有土地面积13.52万亩,天然橡胶10万余亩,是一个拥有总资产1.9亿元的农业综合企业。农场从1957年的156名职工发展到总人口12606人,下辖4个社区、作业区,1所二级乙等医院,1个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西双版纳傣族园,36个农林生产队,17个居民点和5个制胶厂。2007年8月30日,云南农垦企业文化建设暨“天骄”计划正式启动,标志着云南农垦“二次创业”进入了一个高起点,也标志着橄榄坝农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新洋农场是一个农工商综合经营、科工贸一体化的国有农垦企业,年国内生产总值在1.5亿元左右,营业收入3亿元左右,利润总额5000万元左右。近年来,我场紧紧围绕“发挥农垦在建设现代农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的目标,积极优化结构,夯实农业基础,大胆进行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了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农场发展。  相似文献   

3.
江苏农垦东辛农场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强化“六个突出”,创新机制、突出重点、总结经验,有效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场的建设。一、突出农业生产,全力以赴抓调整农业是农场的根本,也是农场的主导产业。2006年农场根据农产品的市场行情,积极做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工作,  相似文献   

4.
"十五"农垦经济大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5年,农垦系统完成生产总值1358.65亿元,比2000年的720.62亿元增长了74.5%,年均增长11.8%;“十五”时期,农垦人均纯收入由5056元提高到4195元,年均增长6.7%。 投资快步上新台阶。2005年达到449.54亿元,比2000年的155.21亿元增长1.95倍。五年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14.46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18倍。 对外开放水平提高。2005年出口商品总额254.22亿元,比2000年的98.26亿元增长1.59倍;五年累计完成出口商品总额744.89亿元,其中工业品出口额占85%。 “三化”战略成效显著。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53.83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348.25亿元,实现工业利润45.70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75.8%、76.4%和2.5倍。 农业生产能力增强。粮食、棉花等主产垦区发挥资源、装备、技术等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生产效益有较大提高,示范带动和辐射能力凸显。[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韩建军 《中国农垦》2006,(11):76-76
近年来,宁夏农垦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示范带动作用增强的“三增”目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垦建设步伐的重要措施来抓。在刚刚结束的2006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动员大会上,农垦集团提出:要坚持五个原则,确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质量,努力完成目标任务,局(集团)将拿出150万元重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功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广东农垦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走出去”战略,以建设海外天然橡胶基地为重点,积极推进境外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经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批准,由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与外方合资在泰国南部建设的年产9.6万吨的广垦橡胶(沙墩)  相似文献   

7.
安徽农垦在省委、省政府、省农业综合开发办指导下,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抓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机遇,依托市场大力发展龙头企业。目前垦区已形成以良种、乳品、肉鸡、蛋鸡、面粉、大米、水果、水产、蔬菜、饲料、茶叶10大农副产品“龙头”企业,带动10条产业链,为农垦结构调整,带动周围农民奔小康,增加城镇副食品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刊中报     
《中国农垦》2007,(5):80-84
海南农垦畜牧业产值突破110亿2006年,海南农垦充分利用海南无规定疫病区的品牌优势,扎实推进“畜牧业发展行动”,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业,全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0.0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5%。海南农垦于2006年3月成立了农垦畜牧产业集团,通过“龙头公司 基地公司 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切实把产、加、销等环节有机地联结起来,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体系。积极实施养猪“百头万户”、“万头百户”工程,饲养家禽“千只万户、万只千户”工程,带动饲养户组织标准化生产。畜牧产业集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内蒙古兴安农垦集团深入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壮大垦区优势产业。通过发展呼和马场的大米、索伦牧场的“索伦河谷”面粉及“豆尚索伦”豆制品、公主陵牧场的黏玉米等产品,注册并着力培育兴安农垦集团的全新商标——“遇见农垦”,延伸开发“遇见农垦”系列产品,以绿色、健康汇聚起推动农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开创了农垦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亿元,职工人均收入超过2.8万元。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国营龙江农场创建于1956年5月,是一家以天然橡胶生产为主,农、工、商、运、建综合经营,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的国有中型一类农业企业,也是海南农垦农业企业产胶、创利、上缴大户之一,被国家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全场拥有土地面积15.7万亩,已开发利用12.2万亩,其中垦植橡胶8.1万亩。  相似文献   

11.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实施的一项财政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运行15年来,建成了大批项目,积累了大量资产。仅“九五”期间,全国国家财政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环节的支出为4885.38亿元,占整个财政支出的8.56%。其中农业综合开发支出481.75亿元,占9.9%。虽然投入总的规模不大,但产生的效益显著。一是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九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累计投入220亿元用于农田改造治理,  相似文献   

12.
路辉 《中国农垦》2023,(11):16-1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将其纳入强国建设的战略体系,并明确指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江苏农垦坚持“农为根本、垦为基因”,始终把胸怀“国之大者”、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作为头等大事。2022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36.8亿元、利润总额73.1亿元、净利润65.1亿元,利润指标连续5年位居全国农垦首位和省属企业前列。粮食总产连续4年保持25亿斤以上,  相似文献   

13.
兴安县于1993年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七年多来,按照区党委"1234610"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子,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提高了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完成改造中低产田(地)146.6公顷,造林246.6公顷,扩大经济作物种植3120公顷.项目区累计新增粮食1465.65万公斤、油料43.4万公斤、水果2162万公斤、产肉(鱼)187.3万公斤,新增农业总产值12179.62万元,年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加364元.项目区基本建成了:"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科技领先,结构合理"的农业生产新格局,走出了一条持续发展的"希望之路".农业综合开发推动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199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5.49亿元,产粮2.34万吨(连续七年增产),水果产量11.88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646元,位居全区前列.  相似文献   

14.
<正>3%的耕地生产4%的粮食、5.1%的肉产品、11%的水产品2015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湖北农垦系统经济发展势头向好。截至10月,湖北农垦系统实现地方生产总值840亿元,同比增长13.4%,全年农垦生产总值有望冲刺千亿元。湖北农垦综合经济实力已连续三年在全国农垦排名第三。作为农业国家队,湖北垦区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规模化生产优势、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优势以及组织化优势,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核心,以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较好地发挥了现代农业建设的骨  相似文献   

15.
海南农垦有20余家国营农场分布于全省18个市县的城中和郊区,这些农场具有地理位置和交通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劳力资源充沛、农工商业聚集等优势,为海南农垦开发生态休闲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是通过农场与城市规划“共圈”,上述城中城郊农场几乎或即将纳入城市规划蓝图,农场将有较大的休闲小城镇再造空间.二是通过土地开发政策等投资环境“共享”,农场休闲农业赖以生存的土地将有较大的开发增值空间.三是通过农场休闲农业与城市相关产业链接实现“共赢”,农垦休闲农业牵引区域农场与城市二三产业,拉动经济繁荣的预期更高.四是拥有“半壁江山”的农垦休闲农业的崛起将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同频“共振”,使农垦休闲农业与海南城市旅游业产生巨大的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16.
湖北农垦农业现代化水平及其制约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与保障,农垦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所以推进农垦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前期研究基础,跟踪湖北农垦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新进展,本文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分析2003—2017年湖北农垦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探讨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2003—2017年湖北农垦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2003年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标得分为0.532 6,达到初步实现阶段;2014年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标得分达到0.711 9,进入基本实现阶段;2017年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标得分提升到0.714 1,但距离完全实现阶段(0.9)尚有一定的距离。2017年除农业产出水平外,其他一级指标按制约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投入水平,制约度分别为0.499 1、0.295 5和0.205 4;从二级指标来看,劳均耕地面积、城镇化率和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增加值比重这几个制约因素的制约度较高,分别为0.390 7、0.246 2和0.180 1,成为阻碍湖北农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因此,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资源循环型产业、提升社会公共事业、完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创建农垦特色产业体系等推动湖北农垦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 地处鄂北岗地的湖北省襄樊市曾是全省有名的“旱包子”、“风口子”、“瘦壳子”。自1989年国家批准鄂北岗地农业综合开发至今,已进行三期共10年。十年来,襄樊市各级党委、政府以治水改土为中心,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机械措施相结合,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和农村经济全面振兴。鄂北岗地10年开发的实践证明,农业综合开发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基础,走产业化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全国农垦系统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目标谋篇布局,真抓实干,农垦经济社会发展再创佳绩.农垦生产总值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预计实现5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农垦职工人均纯收入实现“十连快”,预计达到12000元,同比增长9%;农垦粮食生产成功实现“十连增”,预计总产量688亿斤,同比增长2%;全国农垦企业运营总体稳定,预计营业总收入6031.7亿元,同比增长10%.  相似文献   

19.
李虹  张韧 《中国农垦》2005,(4):56-61
策划人语:作为我国农业的“国家队”,经过50多年建设,农垦系统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稳定的商品粮战略基地,具备了“国家抓得住、粮食调得出、调运费用低、能应对突发事件、起示范带动作用”等特点,农垦粮食产业已经成为农垦经济的优势和支柱产业。2004年,农垦系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726万亩、粮食总产1620万吨的成绩,涌现出了一大批粮食生产先进农场和种粮大户,再次显示了农垦作为农业“国家队”的实力。本刊编发部分有代表性的农场、种粮大户和农业科技推广者的经验和事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坚持农业综合开发的“两个转变”,实现“两个提高”,山东省枣庄市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理论,围绕推进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优势农产品产业,以山东盈泰食品(集团)公司(山东鲁南牧工商联合公司)为载体,加强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连续7次重点扶持,使该企业由仅有不足千万资产、年产值3600万元的一个经营困难、频临倒闭的小加工厂,一跃成为资产逾3.5亿元、年产值过8亿元、年利税2560万元、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