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全面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濮阳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培育和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乃至整个农村经济工作的战略重点,因地制宜,强力推进。全面提高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全县拥有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龙头企业年产值达15.8亿元,实现税金6850万元,带动农户9.875户,户均增收600元。  相似文献   

2.
从生产、加工、市场培育和服务体系建设等4个环节,探讨农业综合开发扶持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思路,并针对当前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提出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全力推进农业产化经营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 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万娣 《现代农业》2012,(11):52-53
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着力加强龙头企业"五大"能力建设,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增强了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能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一、加强技改扩能,不断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阳谷县总人口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万人,是鲁西地区的农业大县。近年来,阳谷县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重点来抓,强化措施推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01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完成36.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农业增加值13.31亿元,比上年增长2.4%,农民人均纯收入2385元,增加168元,农产品实现出口创汇4905万美元。 一、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在实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强化龙头企业建设,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凤祥集团肉鸡深加工、金佛和一品公司蔬菜、水  相似文献   

5.
余乐辽 《福建农业》2006,(10):33-33
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农户,是实现小生产和大市场对接的桥梁,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各地始终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从而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但龙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突出表现在:一是龙头企业规模不大,起点不高,带动力不强;二是科技含量不高,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技术未取得有效突破;三是缺乏资金,严重阻碍着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四是品牌意识不强,不够注重品牌创新、保护和宣传工作;五是市场营销滞后,销售窗口和网点不多,信息不灵;六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多数仍是松散、半松散型合同关系或随行就市的买卖关系。  相似文献   

6.
张克刚 《甘肃农业》2004,(10):26-26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近几年各地在发展和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下简称龙头企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考察和总结各地发展龙头企业的经验和做法,探讨和研究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龙头企业新的经营和发展策略,对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创新农业经营的重要内容,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从2002年初步抓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以来,蒲城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主导模式,但依然存在着一些矛盾与问题,现就重点针对如何更好推进蒲城县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的问题做一定程度上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对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和完善。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龙头企业的兴衰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为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精神,落实市郊区工作会议提出的“继续完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措施,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的要求,提出关于扶持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具体意见。(一)、开展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工作。按照…  相似文献   

9.
2008年1月9日,湖北省鄂州市召开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会议,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奖励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鄂州市人大副主任邵桂珍、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邦利、市政协副主席孙水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内黄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安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业立市“发展战略,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做强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关键,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靠龙头企业的带动,龙头企业的多少、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水平,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培植更多更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2.
<正>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都食品)是由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重庆恒都农业集团开发有限公司投资的全资子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恒都食品已成为驻马店市"50高"企业、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恒都食品围绕夏南牛取得长足发展,形成了以恒都食品为龙头企业的泌阳恒都肉牛产业化集群,采取"龙头带动、企业协作、基地示范、农户参与"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3.
资讯浏览     
《中国农垦》2012,(4):1-3
【政策】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3月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0号)。文件明确了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总体思路是,坚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创新。龙头企业则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其经营状况好坏,直接影响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大局。农业龙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是实现农业龙头企业提速增效的必要方面,必须提高认识,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一、建立农业龙头企业档案势在必行第一,农业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近几年来,博兴县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当地经济资源优势,发展市场农业、效益农业,将培植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  相似文献   

15.
根据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和国家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关政策,提出了今后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产业集群;强化基地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业基础;建立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  相似文献   

16.
《农业质量标准》2012,(2):76-76
3月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文件分9个部分27条。主要内容是:(1)确立了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战略地位。(2)明确了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一、山西农垦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 1、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推动农垦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发展产业化的重心在于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山西农垦系统始终坚持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把龙头企业的发展作为整个工作的出发点和切入点,积极扶持以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为基础的龙头企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不断培育和涌现出一批辐射面积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灵台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提升攻坚期和改革深水期,量变与质变并存,传统与现代同在。如何抓住关键因素,因势利导,深入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提供有利支撑,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则显得十分重要,而且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彭树人 《山东农业》2003,(12):43-44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这台中国农村伟大连续剧的主角,它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民,既是农民生产经营的领导者,又是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主力军。正因为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级政府对其关爱有加,给予了大力扶持。政府扶持无疑是需要的,也是有效的,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要义,在于企业的战略,也就是在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对其经营方向、目标、方针、重大策略和实施步骤做出长远的、全面的系统谋划。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长,应当有发展战略——做大,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荥阳市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战略,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增加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快速提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日趋明显. 一、农业产业化组织快速发展,带动能力明显提高 目前,荥阳市成规模的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212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4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郑州市级龙头企业33家.全市年均增加郑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5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