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全国21家首批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2009年成为江苏省首个正式挂牌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2年在科技部对全国挂牌的38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评估考核中,常熟园区位列第8位,被评为优良园区。常熟园区以水稻、水产、蔬菜为三大主导产业,形成了"一核三带多园区"的总体发展格局。"一核"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主核心区,  相似文献   

2.
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一核三带多园区"为总体发展定位,通过集聚苏南地区资源优势,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对新型农业创新技术进行引进、转化与示范。近年来,园区主核心区积极与科研院校和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通过对工厂化育苗、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精准施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智慧农业物联网等国内外现代设施园艺领域创新技术的消化与集成,形成了包括设施草莓移动架式栽培、瓜果菜高效无土栽培、自然光型叶菜植物工厂、潮汐式苗床花卉培育等一系列高效栽培模式,成为苏南地区现代设施园艺创新技术应用及产业化的辐射源和展示窗口。  相似文献   

3.
正从国家战略来看,白马处于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交汇的核心地带。抓住江苏经济条件好,科研人才聚集度高的优势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趋势的全面推进,白马园区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自2010年的12月份成功晋升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开始,南京白马园区就跻身到了发展的快车道。首批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武威市批准为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成为甘肃省继定西、天水之后的第三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该区由位于凉州区清源镇的武威重离子辐照作物育种示范基地和黄羊工业园区为核心的区域组成。核心区将建设成为高效农业科技创新园、葡萄酒产业区、高效设施农牧区、特色林果区、农产品加工区和信息物流区。对园区未来发展,要研究好辐射功能的定位,要做好农业科技园区未来发展的规划,要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办园原则,才能使这一新增园区在该特殊区域发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引领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自2001年全国农业科技大会上将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列为一项重大科技行动,并正式纳入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基本完成建设期而进入转型阶段,园区发展动力由资源驱动转型为创新驱动。从园区整体布局来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城两区百园"大格局初显。转型期的两个问题"一城两区百园"协同创新结盟,是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模式的重要探索,有助于促进全国不同园区之间政策联  相似文献   

6.
<正>"二花脸猪长得真是‘特例独行’!""水培栽植,够先进!"……7月11日,为期一周的2015年"根在基层·青春担当"科技部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青年干部调研实践活动完美落下帷幕。自科技部农村中心、交流中心、奖励办及机关服务局的青年干部一行十人组成的青年干部调研团,围绕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双创"工作,先后走访了虞山园区、海虞园区、碧溪园区、董浜园区、梅李园区、支  相似文献   

7.
正岳阳国家农业科技园2013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园区由核心园区、示范区、幅射区构成,核心区位于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占地780公顷。核心园区拥有"鱼米之乡""饲料之乡""养殖之乡"等美誉,先后被认定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产业化建设示范区、湖南省机械化  相似文献   

8.
高等农业院校作为辽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孵化基地"、农业科技推广的"辐射源基地"、农业科技人才的"输出基地"、农业科技信息的"服务基地"。为加大高等农业院校服务辽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力度,对其实施的路径与模式进行选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筑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学校+企业+农户"的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实施"一心双翼"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实施以项目为纽带的科技特派行动和创建"一院三区"的新型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等,同时提出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期,科技部发文批准了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也成为江苏省唯一的一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常熟农业科技园区规划面积66.66万亩,其中核心区1.16万亩、示范区15.5万亩、辐射区50万亩。八年多来,在江苏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科技部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模式探索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长海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1):224-226
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被命名为"国家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广东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全国十大农业科技示范园",经过近10年建设,探索了一条集科技创新、生产示范、技术推广、科普教育、观光旅游、商业贸易"六位一体"的农业科研单位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综合发展新模式,取得了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发挥了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引领作用,这种模式已推广到广东、四川、江苏、吉林、湖北、海南等地,促进了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江苏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家乡,是大运河文化带、淮河生态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的交汇点。园区是2013年科技部批准创建的全国第五批4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2017年11月,园区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通过科技部验收。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和林格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2010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的第三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在近三年的建设过程中,园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紧紧围绕"抓科研、促推广、强合作"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农业科技研发、示范、培训、推广、合作交流能力,园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服务功能日益显现,形成了"市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武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为基础,客观评价园区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综合效益、辐射带动等方面的建设成效,深刻分析园区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信息资源共享、科研单位与民营企业共享共建和人才队伍建设等解决措施,以期为武威园区及省内外各类农业科技园区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科研单位创办农业科技园区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广东省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 ,于 2 0 0 1年作为全国首批 2 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立项建设 ,经过 3年多的建设 ,该园区已按规划要求初步实现建成目标 ,成为一个集科研、试验、示范、推广、培训、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现代化基地。阐述了该园区建设的实践和主要成效 ,以及科研单位创办农业科技园区的体会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园区是一种新兴的农业产业形式,在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为例,阐述了农业科技园区的定位,探讨了园区有效运行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正>凤庆滇红生态产业园区是云南省农业科技园区。园区管委会在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中,紧紧围绕《云南省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立足自身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龙头企业带动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扶贫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4):190-191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是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为驱动、企业为主导、信息为纽带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时期,湖南省通过实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挥了园区技术集成、要素聚集、应用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构建了新型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推动了贫困地区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为贫困地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38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有一家被称为"新疆农业‘硅谷’"的园区,它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这里土地肥沃、光热充足、人文荟萃、林茂粮丰,享有"戈壁绿洲"之称,它就是2002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它是新疆第一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自建设以来,它不断以快速的成长、不断地创新、显著的效益和强大的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以及惊人的科技领飞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引领着昌吉州乃至整个天山北麓科技农业发展的步伐。2009年以来,在国家科技部和自治区科技、农业等  相似文献   

19.
盐城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情况调研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园区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支撑农民创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建设高水平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是实现广大农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通过实地察看、调研走访等形式,对江苏盐城市农业科技园区主导产业、企业集群、产学研合作、科技应用服务等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和分析,发现其在园区规划布局、管理服务、创新主体、示范引领作用和资源整合力度等方面存在问题,从优化园区发展布局、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示范带动、发挥创新引领作用、集聚创新资源等5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盐城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及地级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对广西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需求,结合实际应用与文献梳理,以园区创新主体为切入点,构建园区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寻求其评价变量的内在联系和结构,尝试实现园区监测评价简约化、增强国家战略契合度、强化问题导向应用等。结果表明,科技创新、产出效益、科技教育、成果示范、精准助农是影响园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其中科技创新影响度最大。相关管理部门应针对创新引领型、集聚高效型、技术示范型、产业带动型、科技探索型5个类别园区发展对症下药,着力补齐建设短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