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筛选出促进短果杜鹃种子萌发的前处理方法,提高短果杜鹃种子发芽率.[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比较不同浓度的GA3、聚乙二醇(PEG)浸种以及二者复合浸种(二次浸种)对短果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适宜浓度的GA3、PEG浸种及二次浸种均可有效促进短果杜鹃种子萌发.其中,400 mg/L GA3与浓度10% PEG-6000分别浸种24h以及500 mg/L GA3与浓度10% PEG-6000分别浸种24h这2个组合处理的短果杜鹃种子萌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最高,在0.05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二次浸种法(400 mg/L GA3与浓度10% PEG-6000分别浸种24h或500 mg/L GA3与浓度10% PEG-6000分别浸种24h)是促进短果杜鹃种子萌发的最优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外源激素破除桔梗种子休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为解除桔梗种子休眠提供方法。[方法]以桔梗种子为材料,设GA3、NAA、6-BA各6个浓度梯度处理,不做预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处理的种子萌发情况。[结果]50~250 mg/L GA3溶液浸泡种子24 h,可以促进种子萌发。与对照相比,GA3浸种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提高,以250 mg/L GA3浸种24 h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NAA溶液浸泡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有升有降;与蒸馏水处理相比,NAA浸种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相比,低浓度的6-BA处理可以明显促进种子发芽,而高浓度6-BA抑制桔梗种子萌发。与蒸馏水相比,不同浓度6-BA浸种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所下降。[结论]250 mg/L GA3浸种24 h破除种子休眠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黄精种子破眠技术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促进黄精种子萌发的最佳破眠技术,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GA3质量浓度、浸种温度、浸种时间、消毒剂4个因素对黄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GA3质量浓度为100mg/L,浸种温度20℃,浸种时间12h,消毒剂为w=3%的过氧化氢是黄精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条件,萌发率可达92.36%。4种因素中,浸种温度是影响黄精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浸种时间和GA3质量浓度次之,消毒剂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黄精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霉变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理化因素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提高烟草种子萌发率。[方法]采用摇床振荡水培养、MS培养基培养、赤霉素(GA3)浸种后MS培养基培养几种方法,分别处理烟草种子和浸种回干烟草种子,研究水分、温度、光照及激素等因素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摇床振荡水培养能促进种子萌发,MS培养基培养比较利于烟草幼苗的生长;浓度0.1~0.9 mg/L的GA3浸种10 min能打破种子休眠,而附加浓度1~7 mg/L GA3培养基培养能促进烟草植株茎的生长,其中浓度为0.7 mg/L GA3浸种和培养基附加7 mg/L GA3培养的效果最好。经过浸种回干的种子在每个对比试验中均比未处理的种子提早萌发。[结论]浸种回干和适当浓度的激素处理能有效打破烟草种子的休眠,提高萌发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KNO3、PEG、H2O2和GA3溶液对青蒿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从而选出最佳处理方法,为青蒿育苗提供技术依据.测定不同浓度药剂处理下青蒿种子的发芽势(Gv)、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1)低浓度的NaCl和KNO3胁迫对青蒿种子发芽无明显抑制作用,而高浓度下对种子萌发不利.(2)用浓度为30%的PEG、0.15%的H2O2、10 ~ 30 mg/g的GA3处理可以显著促进青蒿种子的萌发,提高种子出苗率和整齐度,其中用20 mg/g GA3处理的种子比对照高出了13.77个百分点.而且高于其他处理组.相比于其他处理,用20 mg/g GA3浸泡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标,为青蒿浸种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6.
黄蜀葵种子催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确定黄蜀葵种子发芽的最佳条件,本试验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种类与浓度、处理温度、浸泡时间等对黄蜀葵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蜀葵种子最佳浸泡时间为12 h,最适发芽温度为变温15~25℃,浸种时间、培养温度交互作用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浸种12 h、变温15~25℃;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物质GA、6-BA、CTS、SPM、PEG对种子萌发表现出不同作用,其中以25%PEG能显著促进种子的萌发,发芽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7.
赤霉素处理及层积处理对野茉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赤霉素浸种24 h,结合低温层积,研究野茉莉种子萌发的特性。结果表明:野茉莉种子具有低温休眠特性,低温层积促进萌发,且发芽率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层积前用赤霉素浸种,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以500 mg/L GA3浸种后层积80 d或100 d及750 mg/L GA3浸种后层积80 d效果较好,种子发芽率分别为65.23%、68.00%和67.57%。  相似文献   

8.
该文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不同pH值、赤霉素(GA3)浓度和光照时间对白芷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芷种子对pH值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pH5.0~9.0均可萌发,其中以pH7.0~8.0条件下萌发率较高;用150mg·L-1的GA3浸种处理6h更有利于白芷种子的萌发;白芷种子在有光的条件下和黑暗条件下均能萌发,其中以光照12h·d~(-1)条件下的萌发率最高。白芷种子萌发效果的最佳组合为:用150mg·L~(-1)的GA3浸种处理6h,播种在pH7.0~8.0条件下,进行光照12h·d~(-1)处理。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腐蚀液(浓硫酸、30%过氧化氢)、GA3和CO2浓度对青钱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过氧化氢或浓硫酸腐蚀处理8 h、经500 mg/L GA3浸种,在浓度为15%的CO2条件下培养,其种子发芽率达52.38%以上,平均发芽天数比对照缩短7 d左右。  相似文献   

10.
以紫萍DW2501-4和HB0301产生的休眠体为材料,利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蔗糖含量、不同的GA3浓度、不同的温度和光照条件诱导紫萍休眠体萌发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在1%~5%质量浓度蔗糖范围内,高的蔗糖质量浓度会抑制休眠体的萌发,质量浓度为1%、2%的蔗糖对DW2501-4和HB0301休眠体萌发诱导效果最好。在20~32℃,DW2501-4休眠体在32℃下萌发效果最佳,HB0301休眠体在28℃下萌发效果最佳。在0~10 mg/L范围内GA3能促进DW2501-4和HB0301休眠体的萌发,最佳浓度为0.1 mg/L。DW2501-4和HB0301在光—暗周期为24 h—0 h和16 h—8 h下萌发势最高,叶状体数量最多。3种日照时间下萌发率差异不显著,但长日照可缩短休眠体萌发时间,促进叶状体繁殖。DW2501-4和HB0301-4休眠体的最佳萌发诱导条件是0.5倍Hoagland’s培养基中添加1%蔗糖和0.1 mg/L的GA3,在28℃,光—暗周期为16 h—8 h的条件下培养。  相似文献   

11.
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的大肠杆菌病主要由产肠毒大肠杆菌(ETEC)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等就ETEC的毒力因子和O抗原群,猪的日龄及其肠道受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并讨论了可能存在的其它猪大肠杆菌病病型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17.
18.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量舌组织切片,初步发现:舌感受器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在种类与形态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两栖类最为简单,只看到游离神经末梢;啮齿、偶蹄和食肉类较复杂,有游离神经末梢、丛束状神经末梢、味蕾和肌梭等;人类最为高级,结构最为复杂,增加了肌间结缔组织感受器、肌束膜感受器、血管旁感受器和肌腱感受器等。此外,本文还对上述感受器进行了生理机能、组织发生和生物进化方面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选择碳源(玉米粉)、氮源(蛋白胨)、pH、温度、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采用L27(55)五元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液态培养鸡腿菇菌丝体.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在不同培养条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