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表观遗传学是遗传学的分支学科,研究非DNA序列改变所导致的可遗传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肿瘤相关的表观基因改变主要是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该文分别从这两方面阐述了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观遗传学改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白丽荣  时丽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056-6057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没有DNA序列变化的可遗传的基因表达的改变。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系统既相区别、彼此影响,又相辅相成,共同确保细胞的正常功能。表观遗传学信息的改变,可导致基因转录抑制、基因组印记、细胞凋亡、染色体灭活以及肿瘤发生等。  相似文献   

3.
表观遗传学在木本植物中的研究策略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观遗传学可以解释DNA序列不改变而遗传功能改变,环境诱导的表型性状具有可遗传性的问题。介绍了表观遗传学的起源与发展,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组蛋白密码(histone code)、基因组印迹(genomic imprinting)等多种表观遗传机制,并对目前木本植物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行简要综述。由于木本植物自身基因组庞大,许多物种的全基因序列未知等原因,其表观遗传学研究滞后于拟南芥、水稻等草本模式植物。目前,仅杨树(Populus trichocarpa×P. deltoides)、辐射松(Pinus radiate D.Don.)、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 Willd.)等树种的基因组DNA甲基化研究取得初步进展,大多数树种尚未开展此部分研究。MSAP等木本植物上可行性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木本植物的表观遗传研究带来新的契机,并揭示出木本植物所特有的基因调控等表观遗传现象。  相似文献   

4.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的可遗传的变化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表观遗传的现象较多,已有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非编码RNA调控、基因组印记、基因沉默、母体效应、核仁显性、休眠转座子激活等。在集约化的水产养殖模式中,养殖密度提高,投喂过量等均会产生刺激鱼类生长的环境因素。已有文献报道,环境胁迫因素刺激可影响鱼类表观遗传修饰,但并未涉及遗传信息的变化,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解释为表型变化。本研究围绕环境胁迫因素对鱼类表观遗传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阐释环境因素与基因互作关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癌症的表观遗传决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症发生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基因表达系统的紊乱,即可继承的基因发生调控错误,这些基因包括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与DNA修复有关的基因等。癌症发生中涉及的表观遗传现象包括DNA甲基化异常、组蛋白的修饰及它们相互作用造成的非编码RNA异常表达和染色体重塑等,这些表现遗传的变化使某些基因出现异常激活或沉默,从而使细胞的生长进入不受控制状态。从癌细胞中发生的表观遗传变化入手,阐述这些变化在在癌症发生中的作用和机理,并探讨应用表观遗传学原理治疗癌症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表观遗传是指在不涉及基因组DNA序列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了可逆的、可遗传的改变。研究表明,表观遗传调控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应答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表观遗传学研究主要集中在DNA甲基化、小RNA调控、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及基因组印迹等。与模式植物相比,橡胶树表观遗传的研究相对滞后,主要涉及DNA甲基化及miRNAs研究这2个方面。本文就橡胶树DNA甲基化及miRNAs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表观遗传在橡胶树中的研究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表观遗传学是近年来新兴起的生物学学科,主要研究在没有DNA序列改变情况下基因功能可逆的、可遗传的变异。介绍了表观遗传学的概念、研究范畴及相关进展,分析了棉花的生物学特性及育种的特点和难点,并提出了在棉花育种中开展表观遗传研究的利用。  相似文献   

8.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中最重要的机制之一,是主要发生在CpG双核苷酸序列中胞嘧啶上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本文就DNA甲基化的涵义、检测方法、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前景进行综述,从而为DNA甲基化在表观遗传学中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中最重要的机制之一,是主要发生在CpG双核苷酸序列中胞嘧啶上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本文就DNA甲基化的涵义、检测方法、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前景进行综述,从而为DNA甲基化在表观遗传学中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肿瘤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本质是细胞内遗传调控和表观遗传调控的紊乱,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人类表观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将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分子基础更是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伴随着甲基化研究的深入.DNA甲基化的分析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这些新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肿瘤甲基化研究的效率和深度。  相似文献   

11.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随着DNA分子标记的发展和应用,杂种优势的遗传研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进展。在综述了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经典理论和假说的基础上,概括了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解释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一些新见解,如:上位性效应、遗传差异、QTL效应、基因表达调控、基因组的杂合性、遗传振动合成、基因网络系统、基因结构变化、基因组互补、遗传平衡、活性基因效应等理论或假说,并列举了部分理论及假说的分子遗传学证据。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国内外有关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印楝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对RAPD、AFLP、SSR等DNA分子标记技术分别在印楝的遗传多样性、基因流和异交率的测定、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方面进行详细的叙述,并指出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印楝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林木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在生态、社会和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因作图、基因测序、基因表达的系统分析以及DNA芯片等生物技术的应用为林木遗传机制的研究提供有利的工具,从而为林木新品种的培育提供更为有效的途径。笔者重点对林木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与林木基因组学研究密切相关的生物信息学进行阐述,最后对林木基因组学的发展进行简单展望。  相似文献   

14.
Programmed gene rearrangements altering gene expression   总被引:71,自引:0,他引:71  
Programmed gene rearrangements are used in nature to to alter gene copy number (gene amplification and deletion), to create diversity by reassorting gene segments (as in the formation of mammalian immunoglobulin genes), or to control the expression of a set of genes that code for the same function (such as surface antigens). Two major mechanisms for expression control are DNA inversion and DNA transposition. In DNA inversion a DNA segment flips around and is rejoined by 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disconnecting or connecting a gene to sequences required for its expression. In DNA transposition a gene moves into an expression site where it displaces its predecessor by gene conversion. Gene rearrangements altering gene expression have mainly been found in some unicellular organisms. They allow a fraction of the organisms to preadapt to sudden changes in environment, that is, to alter properties such as surface antigens in the absence of an inducing stimulus. The antigenic variation that helps the causative agents of African trypanosomiasis, gonorrhea, and relapsing fever to elude host defense is controlled in this way.  相似文献   

15.
真菌RNA沉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阻抑(Quelling)与减数分裂沉默(Meiotic silencing by unpaired DNA,MSUD)等真菌RNA沉默(RNA silencing)现象的研究拓展了我们当前对基因表达调控的认知。随着测序信息量的爆炸性增长与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真菌RNA沉默展示出的复杂与多样为真核生物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就当前真菌RNA沉默及相关小分子RNA(Small RNA,sRNA)的研究现状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6.
赵开军  杨兵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4):2787-2792
随着高通量DNA测序技术的发展,获取生物全基因组序列已不再困难。结构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的巨大进展,使人类全面解码生物基因组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按照人们的意愿对生物基因组进行定点改造?科学家早在1988年就开始探索植物基因组的定点改造技术,但进展十分缓慢。2009年,关于黄单胞菌效应子蛋白TAL effector与寄主靶基因DNA特异性识别分子密码的破解,使植物基因组定点改造呈现出新的曙光,目前已研发出可以对生物基因组进行定点剪辑的新技术--TALENs(TAL effector nucleases)。由于TAL effector识别DNA碱基的模式具有高度的专一性,而且可以简便地组装出特异性结合任意DNA序列的模块化蛋白,因此,TALENs成为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基因组修饰技术。本文综述了TALENs研发的背景、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重点介绍了利用TALENs定点改造植物基因组的一般策略和技术方案,最后对TALENs定点改造植物基因组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精子因在受精过程中的独特作用,而被公认为是转移外源DNA的理想载体,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危险隐患相对较低,近10几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精子载体介导法可以得到转基因阳性动物。本文对精子载体转基因方法、精子载体转基因的机理、影响精子与外源DNA结合的因素以及外源DNA在宿主动物中的存在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精子作为载体的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月季基因组DNA与总RNA提取方法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优化月季基因组DNA与总RNA的提取方法。[方法]通过对经典提取方法的改进与筛选,获得月季DNA和总RNA。[结果]经过改进与筛选的方法提取的月季DNA和总RNA可用于酶切、PCR和RT-PCR等一系列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论]该研究为其他以次生代谢物含量丰富植物为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有关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的最新研究情况作了叙述。在其结构研究中 ,介绍了同源结构域的拓扑学结构 ,同源结构域上的氨基酸基序 ,共价和非共价二聚结构域。在其作用研究中 ,介绍了非放射标记的凝胶阻滞分析法 ,C/EBP调节启动子活性的机制 ,雌激素受体在前转录起始复合物形成中的作用以及一种新的人SPI激活转录必需的共激活因子———CRSP复合物。在编码基因与其DNA序列上的结合位点研究中 ,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染色体定位 ,C/EBP家族在小鼠的乳腺泌乳期和回复期的表达 ,HNF— 1结合位点对SI基因启动子上葡萄糖阻遏作用的操纵 ,看家基因人S6核糖体蛋白基因的转录调节元件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