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川西栎的细胞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了染色体的常规压片方法,对川西栎根尖分生区的细胞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测量和显微摄影,首次报道了这种常绿栎类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并对其进行了细胞核型分析,从而为这种叶蛋白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的引种、强化、良种选育、开发利用,保护和分类提供了细胞学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了染色体的常规压片方法,对锥连栎(Quercus franchetii Skan)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和显微摄影,首次报道了这种常绿栎类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並进行了核型分析,从而为这种叶蛋白植物资源的开发、良种选育和分类提供了细胞学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氯化钠对豌豆根尖细胞的致畸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为诱变剂,运用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和染色体畸变实验方法,测定了豌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氯化钠能降低豌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浓度为0.05~0.25mol/L时,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增加,有丝分裂指数降低,而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均升高。即氯化钠对豌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致畸效应。  相似文献   

4.
洋葱核型分析及有关制片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秋元  杨约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341-12343
[目的]研究洋葱核型并探索其较佳的制片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洋葱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进行洋葱核型分析,其根尖细胞制片技术则是关键。研究比较了不同的预处理时间(1.5、2.0、3.0h)、不同固定时间(18.0、21.0、24.0h)、不同的染液(醋酸洋红染液、碱性品红染液)对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结果]结果发现,洋葱根尖的较好的预处理时间为3.0h,较好的染液为碱性品红染液;在此基础上,通过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试验所用洋葱的染色体数为2n=2x=16。在洋葱的16条染色体中没有发现具有随体的染色体,但发现有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经过对染色体的测量与计算,该研究中洋葱的核型公式为2n=2x=16=14m+2t,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2%。[结论]这种核型公式及核型不对称系数对洋葱品种资源的鉴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该文探索了石化工业污水在植物细胞水平上的致畸作用,应用小麦根尖微核方法,对石化工业污水培养下小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微核、有丝分裂指数、染色体畸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化工业污水对小麦根尖细胞的致畸作用表现在出现微核、双微核、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断片、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相似文献   

6.
高扬  辛树权  杨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557-1355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为探讨铬离子对植物体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提供参考。[方法]用12.5、25.0、50.0、100.0、200.0mg/L重铬酸钾溶液分别处理大蒜根尖24、48、72h,设蒸馏水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染色体压片技术,观察铬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染色体畸变现象的影响;应用Tamhane多重比较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当重铬酸钾的浓度为0~25.0mg/L时,无论处理时间长短,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当重铬酸钾浓度大于25.0mg/L时,有丝分裂指数则呈下降趋势。Tamhane多重比较表明:用不同浓度的重铬酸钾培养大蒜根尖24h,较高浓度(200.0mg/L)与较低浓度(0、12.5、25.0mg/L)处理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培养大蒜根尖48h,较高浓度(200.0mg/L)与较低浓度(12.5、25.0、50.0mg/L)处理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培养大蒜根尖72h,则大部分处理组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各处理组均有染色体畸变现象。[结论]重铬酸钾对大蒜根尖细胞的毒害作用与其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在一定时间内,较低浓度的重铬酸钾促进大蒜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较高浓度的重铬酸钾则抑制大蒜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说明铬具有二重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秋水仙素对肇东苜蓿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0.01%、0.05%、0.10%、0.15%和0.20%)以及处理时间(12、24、36和48h)分别对肇东苜蓿根尖细胞进行诱导,观察肇东苜蓿根尖细胞染色体、细胞中期分裂指数和细胞加倍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诱导了肇东苜蓿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变异,细胞内染色体加倍,数目不等(32、64及128条);在时间与浓度互作方面,秋水仙素溶液浓度为0.15%时处理肇东苜蓿根尖12h,使细胞中期分裂指数达到最大值18.51%;利用浓度为0.10%的秋水仙素处理24h,细胞加倍指数达到最高值11.57%。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向日葵染色体核型和染色体制片技术,以龙葵杂8号向日葵根尖为试验材料,探讨低温处理向日葵根尖细胞对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使用Photoshop和Microsoft Excel软件辅助对龙葵杂8号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图像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表明:低温预处理向日葵根尖细胞容易获得较为理想的可用于核型分析的染色体制片,龙葵杂8号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34,其核型分析公式为:2n=2x=34=24m+6sm+4st.  相似文献   

9.
选取改良蒜、金堂早蒜、彭县晚熟、苍山蒜和欧引01等5个不同生态型大蒜的分生组织,在MS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并对培养的后代进行染色体倍性鉴定。结果表明,茎尖分生组织诱导出幼芽的细胞染色体二倍体率保持在96.7%-100.0%;增殖芽的细胞染色体二倍体率保持在93.7%-100.0%;生根阶段根尖的细胞染色体二倍体率保持在93.3%~100.0%;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日基本没有变异,二倍体率在93.7%~10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玉米根尖为材料,研究叠氮化钠对玉米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叠氮化钠溶液(0.002 mmol/L、0.02 mmol/L、0.2 mmol/L)作为化学诱变剂,分别对玉米根尖进行8 h、16 h、24 h的染毒处理。采用常规染色体压片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玉米根尖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情况,并测定玉米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结果:叠氮化钠能影响玉米根尖细胞染色体的结构,出现了不同的畸变现象,包括多极、成环、桥(单桥和多桥)、滞后、不均等分裂、断片、微核等,并随着叠氮化钠溶液浓度升高和染毒时间加长,有丝分裂指数逐渐下降,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逐渐上升。结论:叠氮化钠对玉米根尖染色体的结构有影响,对玉米根尖有毒害作用,所以我们要合理地使用以叠氮化钠为原料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11.
以分蘖葱头根尖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氯化钠对分蘖葱头根尖的毒性效应。用不同浓度(0.05、0.1、0.2、0.3 mol/L)的氯化钠水溶液对分蘖葱头根尖细胞染毒12 h、24 h、48 h,观察分蘖葱头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以及染色体畸变情况。结果表明:在试验剂量范围内,随着氯化钠水溶液浓度的升高,染毒时间增长,分蘖葱头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逐渐降低,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逐渐升高,并且均在氯化钠水溶液浓度为0.3 mol/L、染毒时间为48 h时达到最大值,说明氯化钠是一种胁迫因子。  相似文献   

12.
以鱼鳞松的根尖为材料,利用卡宝染色的常规压片法,对鱼鳞松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和显微摄影。发现鱼鳞松具有一对随体,同时进行了核型分析,为其树种资源的开发,良种选育和分类提供了细胞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黎明  王合坚  李萍  王洪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825-8825,8829
对从中间偃麦草与小麦品种烟农15杂种后代中选育的小麦种质系SN0606进行主要农艺性状调查和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SN0606平均株高87.0 cm,平均穗长10.5 cm,小穗数23个,穗粒数56;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MⅠ)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与普通小麦的杂种F1PMC MⅠ染色体构型为2n=0.78Ⅰ+20.61Ⅱ,SN0606可能是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的二体异代换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制作木薯二倍体根尖压片技术,为多倍体的鉴定提供参考。[方法]以木薯品种华南124的根尖为试材,在恒温水浴中用1 mol/L HCl溶液处理,进行细胞解离,并进行11~15 min的时间梯度试验以寻找最佳解离时间。通过木薯根尖染色体的解离观察试验,探讨了木薯根尖染色体(二倍体)的观察方法。[结果]木薯根尖的最佳取材时间在雨后或头天浇水第2天上午9∶00~10∶00。解离时间梯度试验表明,解离13 min可达到木薯的最佳解离效果。通过比较4种染色试剂(I-IK染液、改良苯酚品红、番红染液和醋酸洋红)的染色效果选出的最佳试剂为改良苯酚品红。[结论]该研究为木薯多倍体的直接鉴定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吸收钾差异的根系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4个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基因型烤烟苗期根系形态学和生理学特性。采用植株钾含量、钾积累量和植株钾利用率等指标,把烤烟品种分成钾高效积累型和钾高效利用型,并从根系形态和生理方面分析了两种类型的差异。结果表明,苗期烤烟不同类型间根系还原力、根系阳离子交换量(CEC)、活跃吸收面积和总吸收面积差异显著,钾高效积累型烤烟品种的活跃吸收面积、总吸收面积、根系阳离子交换量(CEC)和根系还原力显著大于钾高效利用型品种,而类型内各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不同类型间根系鲜重、根体积、地上部干重和总干重等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几种影响草莓茎尖快繁的因素。[方法]以"童子1号"草莓为试材,对草莓茎尖培养快繁中茎尖取材大小、生长调节剂、碳源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以0.5 mm大小的茎尖接种,脱毒率最高,成活率最理想。诱导"童子1号"草莓茎尖成活与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最优增殖培养基均为MS+BA 0.5 mg/L。IBA浓度为800 mg/L时,组培苗瓶外生根不仅有较高的生根率和生根数,而且获得了较壮的生根苗。蔗糖和白砂糖作碳源时,繁殖系数较理想,以白砂糖最为适宜。[结论]草莓茎尖快繁应以0.5 mm大小的茎尖为材料,诱导分化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基均为MS+BA 0.5 mg/L,组培苗瓶外生根蘸取的最佳生长调节剂为800 mg/L IBA。  相似文献   

17.
建立甘草的离体根尖培养体系有助于研究甘草的根系营养、形态建成以及某些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代谢等。为建立乌拉尔甘草的离体根尖培养体系,对影响乌拉尔甘草离体根尖生长的培养基、激素以及维生素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中的药用有效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附加0.10mg/L的IBA,可诱导乌拉尔甘草离体根尖伸长并产生较多的侧根;B,大量元素+B5微量元素和1/3MS大量元素+1/3MS微量元素适宜乌拉尔甘草离体根系的生长。表现为主根和侧根发达而均匀,具有较强的生长活力;培养基中附加0.50mg/L的VB1可显著促进乌拉尔甘草离体根系鲜重的增加;液体悬浮培养适于乌拉尔甘草离体根尖的培养。在悬浮培养条件下甘草离体根中甘草总黄酮物质的含量为0.75%,但没有检测到甘草酸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以耐铝性差异显著的2个油菜基因型湘油杂3号(耐性)和赣油杂2号(敏感)为材料,研究了铝胁迫条件下根系生长情况,根尖铝含量,根尖细胞壁果胶含量及其甲基酯化程度与耐铝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湘油杂3号的耐铝性显著高于赣油杂2号;0~5 mm根段积累的铝显著高于5~10 mm根段;距油菜根尖0~5 mm根段,敏感基因型果胶含量高于耐性基因型,且前者根尖及细胞壁对铝的积累量也显著高于后者;采用1.0 mol/L NH3.H2O预处理根尖2 h降低细胞壁果胶甲基酯化程度后,耐性和敏感基因型根尖细胞壁对铝的积累量分别下降了14.5%和19.1%。这些结果表明,细胞壁果胶含量及其甲基酯化程度可能是导致不同油菜基因型根尖及细胞壁铝含量、耐铝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