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铃生育与温度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南北棉区,近几年来常因秋季低温阴雨,致使棉花铃轻、籽瘪、衣分低、烂铃多、纤维品质差,最后遭致减产。过去国内对有关棉花生育和外界环境关系研究甚少,多停留在定性的描述而缺乏具体的定量指标,因此,开展棉花花铃期气象条件与棉铃生育关系的研究,特别是温度与棉铃生育关系的研究,可为我们研究棉花育种和栽培技术,正确认识和掌握棉花生育的客观规律提供理论  相似文献   

2.
铃重是构成棉花产量的基本要素之一。铃重对产量的影响据不同产量指标水平而不同。在产量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铃重的影响不明显;在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提高铃重是关键。棉花铃重受品种、发育程度、密度、施肥等诸多因子影响,为了实现棉花产量再上新台阶,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提高棉花铃重。  相似文献   

3.
铃重是构成棉花产量的基本要素之一。铃重对产量的影响据不同产量指标水平而不同。在产量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铃重的影响不明显;在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提高铃重是关键。棉花铃重受品种,发育程度,等诸多因子影响,了为实现棉花产量再上新台阶,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提高棉花铃重。  相似文献   

4.
研究棉花品种产量与相关性状的关系及演变规律,为棉花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统计了2011―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50个黄河流域春棉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表现,并对其演变情况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棉花品种株高、籽指和平均籽棉单产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分别增长0.13 cm、0.12 g和63.17 kg·hm-2。相关分析表明,衣分、株高、第一果枝节位、单株结铃数、铃重、生育期和籽指均与籽棉单产呈正相关,其中单株结铃数、铃重和籽指与籽棉单产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衣分、单株结铃数、铃重和籽指对籽棉单产均具有直接的正向效应,对籽棉单产的直接贡献表现为单株结铃数>籽指>衣分>铃重,衣分和铃重的直接作用系数较小;生育期通过株高对籽棉单产产生的间接负向效应最大。综合分析认为,此阶段黄河流域春棉品种籽棉单产提高的关键因素是籽指,单株结铃数的提高是棉花品种改良的重要方向。针对棉花的生育习性和黄河流域棉区环境条件,选育衣分40%左右、株高100 cm左右、第一果枝节位7左右、单株结铃18个左右、铃重6 g左右、生育期119 d左右...  相似文献   

5.
对28个棉花新品系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评价,并对主要农艺性状与皮棉产量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衣分、单株铃数、株高与皮棉产量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57和0.53,果枝数与皮棉产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46。通径分析表明,衣分、籽指、单铃重和株高4个性状对皮棉产量的影响较大。结合回归方程,确定单铃重和衣分为影响皮棉产量的主要因素,可作为棉花新品系高产育种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以两年度两因子两水平进行高产条件下棉花铃重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研究表明 ,高产棉花皮棉产量在1975kg·hm-2 以上时整体铃重的提高关键是促进上部各果枝及各果枝 3~ 5节位铃重 ,在氮钾肥与DPC合理运筹下促进中部外围和上部铃在花开 17天后籽棉和纤维量的加快增长 ,提高该部位铃此段时间的发育有利于铃重增加、单铃纤维增多 ,也有利于纤维素的积累 ,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7.
不同密度棉花成铃分布及铃重变化规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棉花产量构成的三要素是铃数、铃重和衣分。在这三个要素中 ,衣分是由棉花的遗传特性决定的 ,结铃数和铃重虽也与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 ,但它可以通过农艺措施进行调节 ,尤其是结铃性有较大的可塑性 ,而且在棉花生产中对产量贡献最大的也是铃数和铃重。因此 ,研究不同密度栽培下棉花不同部位的结铃状况及铃重变化规律 ,对于指导棉花生产 ,实现棉花生产的高产高效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1试验方法试验于 1 994年在本所试验农场进行 ,沙质壤土 ,肥力中等。供试品种为中棉所 1 2 ,4月 2 6日播种 ,行距 0 .8m,行长 1 0 m,4行区 ,设 6个不同的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08~2014年湖北省审定的中熟棉品种部分性状的分析。变异性分析表明,籽指和株高变异性大,生育期、单株铃数、铃重、衣分、果枝数变异小。关联度分析表明,产量影响因素按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铃数、果枝数、衣分、铃重、籽指、生育期和株高,说明在遗传改良上主攻目标是单株铃数和衣分,次要目标是果枝数和铃重。要改变湖北省棉花品种相似性高的现状,迫切需要引进更多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苏后汉 《江西棉花》2003,25(5):39-39
钾肥可延长棉花叶的功能期 ,调节棉株体内的新陈代谢 ,增强棉株的抗逆能力。据观察 ,棉田施用一定数量的钾肥 ,其棉叶的衰老期可推 15~ 2 0天 ,因此 ,在棉花生长期 ,要注意搞好钾肥的施用。棉株缺钾的症状是叶片上出现黄白色的斑块 ,以后叶片变成淡绿色 ,在叶脉间则出现黄色斑点。这些斑点的中心部位先死亡 ,在叶的尖端和边缘出现很多棕色污斑 ,溃烂并向下卷垂 ,最后整片叶变成红棕色干枯脱落。缺钾棉株的侧根也明显变短 ,根少茎细 ,蕾铃脱落加重 ,表现出铃小、铃轻、籽瘪、吐絮不畅 ,纤维成熟度差 ,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棉花生产上的缺钾…  相似文献   

10.
根据湖北省和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资料 ,分析了鄂棉 18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产量构成四要素中各要素对产量贡献的大小 ,及其产量构成要素中株铃、铃重和衣分的变异性、适应性 ,提出了鄂棉18高产栽培应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 ,以力争株铃数并兼顾铃重和衣分为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1.
模糊数学在棉花有机肥分期配施评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 1 998 - 1 999年有机肥分期配施创棉花2 2 5 0 kg· hm-2 高产试验为例 ,应用模糊概率法 ,综合评判了铃数、铃重、衣分、子指、衣指及子棉经济系数等 6个产量性状对棉花成铃时空分布的影响 ,明确了有机肥分别作基肥和花铃肥平均施用为创棉花高产的最佳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2.
对选择的20个棉花高代材料畸形铃在棉株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畸形铃在下部节位较少,在中上部节位较多。畸形铃数不仅受节位的影响,还因品系而异,最多的达每株2.4个。畸形铃的衣分、衣指、籽指等产量性状均低于正常铃,铃重明显小于正常铃。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江苏沿海地区棉花前期受渍造成产量低、铃重轻、子指不高的现象较为突出.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指导今后的棉花生产,特作以下4点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棉花的皮棉产量,是由铃数、铃重和衣分率三因素构成。其中,基础是铃数,关键是铃重。从我县近年“三桃”比例看,影响单位面积铃数和铃重的,主要是秋桃。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哪年秋桃比例大和铃重高,哪年棉花产量就比较高。对于地处赣北丘陵地区的瑞昌,争秋桃既有潜力,也是优势。更是近期内提高棉花单产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5.
皮棉单产系由总铃数、单铃重及衣分三个因素构成。在生产上,提高单铃重的潜力较大。据上海市棉花高产栽培协作组报道,单位面积产量与单铃重的偏相关系数大于与铃数、衣分的偏相关系数。王家雄分析,苏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棉花种子高产栽培法采用的是“壮苗早发.稳长多结.收中喷花”的技术路线.要求带桃入伏,伏桃满腰,秋桃盖顶:但经多年的棉花生产实际检验,三桃齐结很难做到。早发棉田,伏前桃结多了,到结铃盛期营养供应不上.伏桃并不多结,后期易早衰.直接影响棉种质量:晚发棉田.秋桃中的晚秋桃比例较大,后期遇低温往往铃轻子瘪.也不能达到种子高产优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棉花烂铃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烂铃是棉花生育期间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是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的严重障碍。近年来随着栽培技术的改进,早熟品种的普及推广,以及气候因素的影响,棉花烂铃有逐年加重的趋势。2006年由于邹平县秋季连阴雨天较多,光照不足,造成棉田烂铃严重,产量降低。1棉花烂铃的主要原因1.1病虫危  相似文献   

18.
沿江棉区棉花高产群体棉株成铃变化规律初探管信山,张丽华(江苏如东县农业局226400)棉株成铃分布的一般规律,与单株结铃数和铃重关系较为密切,随着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单株成铃规律也有其特定的变化.本文根据高产棉田成熟期120株棉花株式图调查资料,通...  相似文献   

19.
棉花经济铃重选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铃重是构成产量的重要因子之一。铃重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棉花单株生产力,而构成单株产量的铃重、株铃、衣分三因子又有明显的负相关。为此,通过选择小铃型、薄铃壳,高铃重,单铃子棉重与单铃壳重经济比值高的类型,即提高铃重经济比值的方法,缓解了三因子的矛盾,提高了棉花的单株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塑膜育苗移栽棉花大面积推广以后,育苗基地约占棉田面积10%。床地移栽棉花由于迟栽晚发、结铃少、铃重轻、产量产值低。为了提高床地棉花产量,我们在生产实践中。试行棉花苗床留苗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据调查床地留苗錦花比同床移苗棉花亩铃数增加15.8~78%,单铃重增加0.86克左右,亩增皮棉22~79.6%,平均增产34%左右。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