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为充分提高良种母猪的利用率,力争使其每年产仔2胎以上,每胎产仔存活10头左右,根据母猪体况的不同,采取以下方法可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提高其繁殖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养殖母猪效益的目的。 (一)仔猪提前断奶法 就是使仔猪出生不到40~50日龄就离开母猪,不再哺乳,这样母猪在仔  相似文献   

2.
宏伟 《新农业》2004,(7):31-31
目前.国内大多数母猪饲养户多在仔猪45~60日龄时断奶.如果将仔猪的断奶期提前至30~40日龄.不仅在出售前个个长得膘肥体壮.还能使母猪的年平均产仔窝数从原来的15窝提高到2~25窝每头母猪一年可多产仔5~10头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场管理局养猪一直沿用母猪春、秋两季分娩,哺乳仔猪60日龄断乳的传统饲养方式,每头母猪平均年产1.8窝左右,生产断乳仔猪18头左右。由于仔猪哺乳期较长,一是限制了母猪生产潜力的发挥;二是饲料经过母猪、仔猪两次转化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仔猪早期断乳,不仅提高了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是在我国人均占有粮食较少的情况下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4.
东北农业大学牧草饲料教研室,面对广大养殖企业和种植户近几年经济效益有所下滑的现实,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研制出了一套高效“种草养猪”和“种草养鹅”新技术。一般种植一亩地高产优质牧草,一年可养母猪 3~ 4头,每头母猪可节省饲料费用 300元以上 ;并且还可提高母猪繁殖率、提高仔猪成活率,增强仔猪的抗病能力,使每头母猪一年多得 2~ 4头仔猪,计 100~ 200元,以上两项合计每头母猪每年多收入 400~ 500元。即种草养殖母猪,一亩地的纯经济效益为 1200~ 2000元。同样一亩地牧草可养殖育肥猪 18~ 20头左右,在一个生长期内每头…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多数母猪饲养户采用仔猪45~60日龄断奶的方法,母猪年平均产仔1.5窝.实践证明,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使母猪两年产5窝,这样每头母猪每年可多产仔5~10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县推广了仔猪早期断奶的综合技术,使母猪年产仔窝数提高,每头母猪年净增利润40%左右,大大提高了农户饲喂母猪的经济效益。其综合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7.
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养猪场的养猪效益。为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养猪生产普遍采用早期断奶技术,一般实行21~28日龄断奶,与传统养猪生产的45~60日龄断奶相比,母猪年均产仔胎数可增加0.1~0.2胎,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可增加1~2头,效  相似文献   

8.
哺乳母猪除维持本身消耗外,每天还要产出5~8公斤乳汁。如饲养管理不当,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就会直接影响到母猪的泌乳量、仔猪成活率、仔猪断乳体重,以及断奶后母猪的正常发情和配种。因此,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一、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体重180~200公斤的母猪,在无青饲料时,泌乳盛期每日每头应喂给全价配合饲料不低于5.5~6公  相似文献   

9.
母猪发情配种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一般情况下,每头母猪年正常产仔2.2-2.5窝或2年产5窝,年均育成仔猪23-25头以上。而实际生产中,因饲养管理、生殖系统疾病等因素的影响,母猪常常不发情或不正常发情,耽搁了配种和妊娠时间,使产仔窝数没有保障,年育成仔猪头数不足,结果导致养猪效益下降。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母猪的不发情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引进五指山猪适应性繁殖性能观察,适应性良好,性成熟期为2~3月龄、发情周期为18-20天、怀孕期为114-118天,母猪的乳头数为5~8对(7对的占50.3%),初产仔猪数为2-8头、经产仔猪数为6-9头,哺乳期发情率占40%,出生仔猪公母猪比为5.9:4.07,公仔猪死亡率多,占总死亡率的67.3%,公仔猪初生重大于母仔猪4.6%,春季和夏季产仔初生重分别为491g和350g,产仔猪数与母猪体况正相关(r=0.94),体重大,产仔数多。还与胎次有关,即胎次多产仔数也增加。对活仔率的影响因素试验结过,A、B、C、D组活仔率分别为34.2、63.4、74.1、95.2,D组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D组活仔猪率最高,活仔数分别为2.8、3.5、4、7.1,其他组与D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D组活仔数最多,固繁殖母猪膘度为7~8成、妊娠后期经常活动、分娩温度超过8℃、配种体重达15kg以上可提高活产仔猪数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