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四月,我参加市县两级人大代表组成的昆明市林业视察组,对林业“两山”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经过调查了解到: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对林业“两山”作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总的来讲可归结为两种:一种认为“两山”划分后,“两山”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但存在问题也不少;另一种认为“两山”划分后,林业生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究竟如何看待林业“两山”政策,结合这次调查的实际,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盐津县“两山”到户以后,不断研究解决落实“两山”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全县的“两山”工作有了新发展。盐津县“两山”到户后,由于责、权、利明确,广大农民经营“两山”的积极性很高,全县林业出现了好势头。但随着承包工作的深入开展,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是由于受技术、资金及经营能力等条件的限制,多数农户无力  相似文献   

3.
落实林业“两山”责任制后,如何完善责任制,经营好“两山”,这是新形势下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这方面,盐津县艾田区有了新的突破。他们在总结以家庭为单位经营“两山”造林营林的基础上,逐步推广了集中连片合作造林营林的形式,从而进一步调动了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提高了造林质量,使林业生产开始向合作经济方向发展。我们认为,他们的做法是符合实事求是精神的,也是大有成效的,值得大力推广。现将他们的经验介绍如下,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4.
2020年4月27日上午,广西“两山”发展研究院在广西林科院揭牌。广西林业局局长黄显阳到场讲话,副局长黄政康宣读成立文件。广西林业局党组成员、广西林科院院长安家成主持仪式。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围绕国家和自治区对广西林业的绿色发展定位,加强对生态林业发展深刻内涵的挖掘、丰富和运用,打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新型发展模式,构建面向国内、国际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展示平台,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自治区林业局决定成立广西“两山”发展研究院(简称“两山”研究院)。  相似文献   

5.
当前,如何经营、管理好“两山”、尤其是责任山,一直是一个没有圆满答案、但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年来,全省广大干部、群众,都在摸索这方面的经验。巍山县新胜乡实行责任山折价承包、分户经营的办法,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较好的榜样。这个办法,在如何合理地解决责任山管护、经营中责、权、利的问题和如何处理好造林与采伐之间的关系上,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希望,各地都能象新胜乡一样,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贯彻党的林业方针、政策,勇于探索和创新,把“责任山”管护好、经营好,使广大群众从中得到实惠,从而推进绿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留山、责任山落实到户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指导帮助广大山区社员经营“两山”,这是当前急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通海县杨广公社五脑山大队,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农民心里想着“两山”的建设五脑山大队地处海拔两千至两千两百多  相似文献   

7.
“科学种山”当年富文/罗盛碧近几年来,广西的一些农民充分利用新造林地,实行立体种植,发展多种经营,增加短期收入,做到“当年栽树当年富”。如何做到当年栽树当年富呢?关键是在开发全垦的新造林地上做文章,采取“科学种山”,充分利用林地,进行立体种植。生姜。...  相似文献   

8.
在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余姚市古树名木保护现状,结合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落实了具体的规划和相应的对策:加强宣传,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保护标志,构建多层次保护体系和监测体系,培育后备资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以实现绿色发展,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9.
保山地区在进行林业改革和建设中,从保护、发展和利用森林资源这一根本目的出发,不断完善林业“两山”责任制。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全区出现了多层次、多形式、不同规模联合经营林业“两山”的责任制形式。实践证明,联合经营林业“两山”,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  相似文献   

10.
责任山和自留山两山落实到户是我们林业政策上一个大的调整,是根据山区特点和林业的现有生产力水平作出的重大决策。“两山”到户的目的,是要把责、权、利更好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植树造林、爱林护林的积极性,加速荒山绿化,发展林业商品生产,兴林致富,从根本上改变山区贫困面貌。但是,从“两山”到户以后几年的实践看,单有这项政策是不够的。那种认为“农业大包干,粮食大增产,‘两山’到了户,群  相似文献   

11.
此文报道了经营“两山”的又一新经验。彝良县牛街区三合乡根据本乡林业生产的实际,正确处理林业发展上的统与分、集体与个人、经营者与生产者、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采用场户合营的方式,经营“两山”,一改过去那种“自留山到户,无人种树”的状况,使林业生产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当前,我省的林业“两山”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是自留山上的造林难度很大,责任山上的林木砍伐严重。我们希望各地参考三合乡的经验,联系自己的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认真帮助农民群众切实管好、经营好“两山”,使“两山”真正发挥作用,为富民兴滇作贡献。  相似文献   

12.
牟定县新甸区委、区公所、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大力发展林业“两户一体”,以“两户一体”带动千家万户植树造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贯彻了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林业政策,搞了“三定”,划了“两山”,给发展林业创造了先决条件。但是,自留山、责任山划定后,社员的植树造林积极性还是不高。原因:一是林木生长周期长,投资大,怕政策变,“白干”。二是部分社员缺乏劳力,无力经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二年和一九八三年,我省按照中央和省的有关指示,在全省內开展了林业“三定”和落实“两山”工作。据统计,在林业“三定”和落实“两山”中,全省共划定责任山、自留山、草山、轮歇地二亿一千万亩,农业人口人均七亩多。两项工作的完成,极大地调动了全省各族人民的造林爱林积极性。近两年,全省林业“两户”大量涌现,植树造林连续两年取得好成绩,森林火灾、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大幅度下降,林业生产出现了好势头。总的看,我省的“三定”和“两山”工作基本上是好的,成绩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4.
秭归县是湖北省首批”两山”试点县创建单位之一,多年来,秭归县秉持生态发展理念,以加强生态保护、提升人民福祉为目标,在“两山”理念的引领下,在构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林业发展新格局,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注重乡村建设等方面形成了“秭归经验”。从生态治理和特色产业发展视角出发,从谋划布局发展、转化路径分析和科技支撑方向等方面系统总结凝练了秭归县生态治理与特色产业发展“典型经验”,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围绕秭归县资源优势、产业结构、创新发展和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未来实践方向,以期为全国“两山”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省完成林业“三定”之后吸取了农业联产责任制的经验,狠抓了“两山”到户工作。这是林业经济管理中的一项重大改革,从短短几个月的情况看,凡是“两山”政策真正落实的地方,都极大地调动了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出现了“三下一上”(山林火灾,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下降,植树造林上升)的大好形势。但是,任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专业户调查研究课题组的调查研究报告之一。该课题是受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委托,从1984年开始,1985年结束。1984年我们调查了山西省林业“两户”发展比较早的隰县的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试论林业“两户”在西山林业建设中的地位。一、林业“两户”的产生和发展1、农业“双包”——林业“两山”——林业“两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纠正了过去“左”的错误,在农村进行了生产关系的调整改革,农业生产实行了  相似文献   

17.
安徽山核桃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将安徽山核桃划分为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两个分布区,研究比较了皖南山核桃和大别山山核桃在生态习性、生物学特征以及培养历史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了“浙皖山核桃”分类名称;还就如何发展安徽山核桃生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集体林区农民为什么普遍欢迎“两山并一山”(简称“并山”)?“并山”是否有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生产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林业大包干责任制的稳定和完善?为什么说它是当前农村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初步探讨。“并山”反映了林区农民自主经营山林的强烈愿望从1981年开始,全国集体林区先后进行了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责任山,确定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1982年开展的林业“三定”和1983年开展的林业“两山”工作,迄今五、六年了。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工作遗留的尾巴很大,问题很多,亟待完善、解决。最近我对建水县林业“三定”“两山”工作进行了调查,发现此项工作遗留的问题很多,概括起来有五方面的问题: 第一、交界地区四至界线不清,形成山林纠纷增多,乱砍滥伐不断发生。如坡头乡大者查村与其他村,今年4月由于四至边界互相重填,引起争山打架,打死1人,打伤14人,造成了严重的流血事件。第二,责任山承包到户后,集体提留收不起来,造成集体林木无收入,个人砍树发了财。如普雄乡普雄村公所,有集体林一千五百多亩,原设5个护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文献情报交流过程中产生”马太效应”和“波敦克效应”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具体分析了它们在文献情报交流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和运行机理,指出了两种效应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如何在文献情报交流过程中利用其长处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