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前,加速世代已成为国内外小麦育种工作中广泛采用的一项技术措施.但至今仍局限在春性材料一年二代或一年三代方面,冬性、半冬性品种及其杂种后代,大都仍不能正常抽穗.为了寻求半冬性、冬性材料加速世代的途径,1968年夏曾进行种子春化处理试验,但未获得预期结果.1975年初,我们根据日本百足一郎关于绿体春化的报道,在院内进行了三期半冬性、冬性材料的加速世代试验,获得了初步结果,从而为冬性小麦加速世代提供了可行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刘锋  孙本普  吴珍  李秀云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110-114,165
本文研究了叶片宽长的冬性、弱冬性品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主茎可见叶片形成所需要的时间和积温;并通过冬前不同主茎叶片数,确定与之相宜的基本苗及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从而获得了高产.研究成果可作为冬小麦种植区域高产栽培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若礼  张东志  陈峰  张存岭  纪永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12-6712,6787
[目的]从2013年小麦穗部冻害角度出发,分析调整小麦种性布局的重要性。[方法]介绍了淮北地区2012年小麦播种和生长发育情况,分析了该地区1990年以来小麦穗部冻害发生情况,并从2013年小麦穗部冻害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御对策。[结果]不同种性的小麦品种遇到低温寒流受冻程度不同,冬性和半冬性(偏冬)小麦品种抗寒能力比春性和偏春的半冬性品种强,受冻程度相对较轻。[结论]生产上应扩大冬性和偏冬的半冬性小麦品种的播种面积,提高抗御小麦穗部冻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湖南农业大学1982年设置的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水稻生育期间红壤性水稻土有效锰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间,土壤交换性锰和易还原态锰含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早稻生育期间,插秧前土壤交换性锰含量最高,随着水稻生育进展,含量逐渐下降;而土壤易还原态锰含量插秧前最低,随着水稻生育进展,含量逐渐升高.晚稻生育期间,从插秧前到孕穗期.交换性锰含量逐渐升高.到孕穗期达到最高.之后到黄熟期,交换性锰含量又逐渐降低;而易还原态锰含量则从插秧前到孕穗期逐渐降低,到孕穗期达到最低值,之后,又升高.不同稻作制对土壤交换性锰和易还原态锰含量的影响差异最大,稻一稻一冬泡处理土壤交换性锰和易还原态锰含量明显高于稻-稻-冬绿和稻-稻-冬油两种水旱轮作处理.  相似文献   

5.
地膜穴播冬小麦品种生态型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1996~1997年,在山西临汾就地膜穴播选用不同生态型冬小麦品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膜穴播条件下,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旱地型>扩浇型>水地型;中穗型>大穗型>小穗型;冬型冬性>冬型半冬性>冬型强冬性  相似文献   

6.
"97冬繁13"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用"92冬繁2×92冬繁1"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具有穗型大、结实率高、丰产性好、米质优、适口性佳、抗逆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不同小麦品种的春化发育特性,给小麦品种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不同生态区大面积推广的29个基因型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春化处理对小麦生育期、穗分化的起始和分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化处理后不同品种的苗穗期(出苗期至抽穗期经历的天数)、出苗期至幼穗分化二棱期的天数均随春化时间的延长而有不同程度的缩短,但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取相异性指标5,可分为春性(S)、弱春性(PS)、半冬型偏春性(PWS)、半冬型偏冬性(WS)和冬型(W)5个类型.春性品种和弱春性品种不经春化处理也可正常完成幼穗分化过程、正常抽穗,半冬型偏春性品种正常幼穗分化需要0~2℃的低温10 d,半冬型偏冬性品种0~2℃的低温达到20 d才能完成正常的幼穗分化,冬型品种正常幼穗分化需要30 d 0~2℃的低温.半冬型偏春性品种、半冬型偏冬性品种和冬型品种如不经过低温春化处理,穗分化都在二棱期停留.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天冬地黄枸杞煎剂对实验性糖尿病动物血糖的影响.方法建立肾上腺素性大鼠糖尿病模型和四氧嘧啶性小鼠糖尿病模型,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血糖值.结果天冬地黄枸杞煎剂各剂量组显著降低肾上腺素诱发高血糖大鼠的血糖水平和四氧嘧啶诱发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水平.结论天冬地黄枸杞煎剂对实验性高血糖动物有显著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9.
田间春播法鉴定小麦新品系冬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定小麦新品系冬春性,为小麦品系选育提供帮助。[方法]通过田间春播法对2015年新选育的21个小麦品系进行冬春性分析。[结果]3个播期相互参考,相互印证,参加鉴定的21个品系,最终判定为1个弱冬性,13个半冬性,4个弱春性,3个春性;冬性类14个,春性类7个,冬性类品系占品系总数的66.7%。[结论]田间春播可以作为小麦冬春性鉴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1.选择品种春花椰菜必须选用春季生态型品种,即生长期长和冬性较强的中晚熟品种。而早熟品种的冬性弱,春季育苗时容易在幼苗尚未分化出足够的叶数  相似文献   

11.
冬牧70(Secale cereale)系禾本科黑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1979年,由农业部从美国引入我地区,几年来种植观察和多点试种结果,这是一种适应性广、耐寒性强、丰产性好、抗病、优质、饲用价值高的冬季青绿牧草,井能兼作冬绿肥.  相似文献   

12.
对陕西5个麦区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系),采用模糊聚类法将供试小麦品种分成:春性品种生态亚型、弱春性品种生态亚型、偏春性品种生态亚型、偏冬性品种生态亚型、弱冬性品种生态亚型、冬性品种生态亚型、强冬性品种生态亚型等7个生态亚型.陕北麦区主要种植强冬性和冬性品种生态亚型;陕南麦区主要种植春性和弱春性品种生态亚型.  相似文献   

13.
春、冬小麦杂交优势利用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国内外多数国家虽已完成冬性或春性小麦的三系配套任务,又测配了大量组合,但经试种超标优势还不够显著,尚未突破生产应用关。为此,最近几年我们开始对春、冬性小麦杂交优势进行了探讨。将当地优良春麦试材转育不育系,再将适合当地种植的弱冬恢复系进行筛选后累加或参与小黑麦、小偃麦等不同血统的选择。春、冬性杂交种,目前,在国内外生产上还未能利用的原因,是由于存在着亲本的选择与在春播时冬性恢复系能否通过春化阶段,以及在双亲制种时花期能否相遇,再者 F_1代优势能否达到标准。根据最近几年我们的探索,认为利用春性小麦不育与弱冬性恢复测配的组合杂交种 F_1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新疆北疆包蛋麦冬性小麦、春性小麦品种间干物质积累、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差异.[方法]田间采用包蛋种植方式比较冬、春性小麦品种的干物质积累、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差异.[结果]冬性品种包蛋以新冬41号产量较高,为7812.3 kg/hm2,春性品种包蛋以新春6号产量较高,为7935.6 kg/hm2.冬性品种总干物质积...  相似文献   

15.
防止早熟春甘蓝"未熟抽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品种品种冬性强,则不易抽薹.8398、中甘11、中甘12、中甘15等冬性较强的品种是目前早春种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6.
目前栽培上主要有板叶荠菜和花叶荠菜两个品种.板叶荠菜冬性弱,春播易抽薹,只能秋播;花叶荠菜较耐热、耐旱、冬性强、抽薹迟,故春播宜选花叶荠菜.  相似文献   

17.
于2006~2007年对引进的28个番茄新品种进行冬春季栽培示范,结果表明:有限生长大果型的农嘉B-1和无限生长大果型的瑞德118、英超大果等3个新品种在丰产性、抗性、商品性等方面表现突出,适合闽清县冬春季露地栽培,可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18.
旱地小麦集水补灌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0~ 2 0 0 1年 ,在山西洪洞地区就旱地小麦集水补灌选用不同生态型品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瘠薄旱地集水补灌条件下 ,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均较雨养条件下增产 ;各生态型品种均以拔节、扬花期各补灌 3 0 0 m3 /hm2 产量最高 ;产量依次为旱地型 >扩浇型 >中肥水型 ;冬型冬性 >冬型强冬性 >冬型半冬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浓度为0、100、200、300、400 mg/L的赤霉素(GA3),对两个冬性不同的甘蓝自交系36-5和04-1-2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对抽薹率、花期、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以及对内源GA3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GA3对甘蓝提前抽薹、花期均有一定作用.相同浓度GA3对冬性弱的甘蓝材料开花影响效应比冬性强的明显;随GA3处理浓度增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升高,总C/N升高,内源GA3含量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20.
人工培殖冬虫夏草多糖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人工栽培冬虫夏革的药用提供依据.方法:用蒽酮-硫酸法测定野生冬虫夏草与人工培殖冬虫夏草多糖含量.结果:葡萄糖质量浓度在0.02~0.12 mg/mL时,与吸光值(OD620值)有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0.185 4x-0.000 4,相关系数r=0.999 7.人工培殖冬虫夏草和野生冬虫夏革多糖含量分别为5.83%(2008年)、4.18%(2007年)、2.83%(2006年)、4.79%(2005年)和4.16%(野生).结论:人工培殖冬虫夏革与野生冬虫夏草的多糖含量基本一致.该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和回收率达94%~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