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旱地带应用DBOL保水剂营造山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连续三年利用DBOL保水剂对山杏裸根苗造林及幼林生长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山杏裸根苗造林保存率提高10.5%~14.5%;(2)山杏幼林高生长量增加41.3cm~53.0cm,地径生长量增加1.83mm~2.05mm;(3)山杏幼树提早15天左右萌动,延迟10天左右停止生长;(4)山杏幼树营养生长增强,生殖生长减弱。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无性系油茶Camellia oleifera造林嫁接口种植的最佳深度,于2017年12月,选择在老油茶林地、杉木采伐迹地、山垅田、茶园地4种不同土地对其开展不同种植深度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油茶苗当年新梢生长量与嫁接口种植深度(D)为0~10 cm处理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D 10~15 cm处理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且相关关系紧密(R2均达到0.856以上)。5D≤10 cm处理,其平均造林成活率达95.81%,新梢生长量平均达24.16 cm,比D=0 cm处理造林成活率提高12.38%,新梢生长量增加47.68%;比0D≤5 cm和D10 cm处理造林成活率分别提高11.58%,6.95%,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P0.01);新梢生长量5D≤10 cm处理比0D≤5 cm和D10 cm处理分别增加21.90%,22.76%,差异达到极显著性水平(P0.01)。由此可见,无性系油茶苗的嫁接口最佳种植深度为5D≤10 cm。  相似文献   

3.
数年试验研究表明 ,机械深松土插干造林技术具有造林成本低 ,操作简便 ,成活率高和生长量大等多种优势 ,造林效率达 12 0 0 0株 /d(台班 ) ,是科尔沁沙地适宜的造林新技术。深松插干造林以秋季为好 ;用 2年生 ,不带根的基部苗干为宜 ,苗干粗度在 2cm以上 ,长 80~85cm。在一定粗度范围内 ,成活率和初期生长量随着苗干直径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BJ2101L型保水剂在半干旱区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6-2008年采用北京汉力淼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BJ2101L型保水剂在黑龙江省半干旱区进行了造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按照不同剂量施用,平均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10%以上,干旱年份可提高20%以上;同时可促进苗木生长,其中可使红皮云杉高生长提高0.7cm,樟子松高生长提高1.7cm,小黑杨高生长提高19.9cm;对速生杨的促进作用要大于针叶树。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在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基础上,开展了营造混交林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祁连山营造乔灌混交林可使乔木保存率提高5~27.5%,树高生长量提高3~185%;适宜的混交比例为乔木2~3、灌木7~8;优质壮苗、水平沟整地、苗木栽植深度也影响造林效果;混交林可使土壤容重较纯林降低28.9%,贮水量增加17.3%;并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影响祁连山造林效果的立地因子进行了综合评价;用GM(1,1)建模理论对混交林树高生长过程进行了预测;对水热条件与林木生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在福鼎后坪国有林场后坪工区,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对不同土壤厚度、海拔高度、坡向的30年生湿地松林分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在不同的土壤厚度和海拔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不同坡向间差异不显著。对胸径和材积生长影响排序为:土壤厚度海拔高度坡向;对树高生长影响排序为:海拔高度土壤厚度坡向;最佳处理为土壤厚度≥80 cm,海拔700~799 m,半阳半阴坡。土壤厚度除了胸径生长量在土层厚度≥80 cm与土层厚度40~79 mm间差异为不显著外,其它各土层厚度间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均有不同差异;海拔主要表现在800 m以下与800 m以上间的差异。说明湿地松在山地造林时,宜选择土层厚度≥80 m、海拔800 m的半阳半阴坡立地造林为好。  相似文献   

7.
黄桐幼林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桐大面积纯林造林,经集约经营管理后,2~3年能郁闭成林,树高年均生长量为1.5~2.3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2.4~3.5cm。达到速生丰产林的要求。黄桐苗期生长比较整齐,变异系数为21.3%;造林时,应选用主根穿袋1.5cm以内,苗高23~28cm的苗木,可确保造林成活率87.5%以上。对黄桐幼树摘侧芽,可促进树高生长,提高树干圆满通直度。  相似文献   

8.
连续3a研究了不同覆盖保水方法对辐射松(Pinus radiate D.Don)造林及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塑料薄膜覆盖比对照造林保存率提高12.2个百分点、苗高生长量提高11.9cm、地径生长量提高0.57cm,石块覆盖比对照造林保存率提高12.2个百分点、苗高生长量提高9.3cm、地径生长量提高0.39cm。(2)塑料薄膜覆盖的幼树提早20d左右萌动、延迟15d左右停止生长,石块覆盖幼树提早10d左右萌动、延迟7d左右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9.
峦大杉引种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峦大杉经 12a的引种造林试验表明 :1年生苗平均高 2 0 5cm ,平均地径 0 37cm ;造林后第 12a林分平均树高 10 4~11 1m ,胸径 13 5~ 14 1cm ;造林初期生长缓慢 ,树高在第 2a后、胸径在第 4a后年生长量与本地杉木无显著差异 ;12年生的纯林与混交林树高、胸径值差异不显著 ;育苗与造林技术均容易掌握 ,具有重要的引种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不同林龄、不同土层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地细菌多样性和物种组成,并以附近的半固定沙地为对照,分析了科尔沁沙地油松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放线菌门(35.62%)、变形菌门(21.87%)和酸杆菌门(14.46%)是油松人工林地和对照的优势门;营造油松人工林显著改变了沙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R=0.581,P=0.001);不同林龄间细菌群落结构无显著差异,但0~2 cm、2~10 cm和10~20 cm土层间存在显著差异;油松人工林地0~2 cm土层中的拟杆菌门较2~10 cm和10~20 cm提高223.37%和142.33%;0~2 cm土层中的黏球菌门较2~10 cm和10~20 cm提高76.17%和39.88%;0~2 cm土层的游动放线菌属丰度较2~10 cm和10~20 cm土层分别提高5.70倍和6.69倍;0~2 cm土层的芽单胞菌属丰度较2~10 cm和10~20 cm土层分别提高2.22倍和5.09倍。科尔沁沙地营造油松人工林显著改变了沙地细菌群落结构,林地表层土壤参与碳、氮循环及抗真菌细菌类群...  相似文献   

11.
丘陵地苹果园秸秆覆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试验,通过夏季用秸秆覆盖丘陵地果园地面,可使20cm土层含水量5月份提高80.9%,10月份提高1倍以上;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0.84%、5.3ppm、13.9ppm、16.2ppm;土壤容重降低了21%;由于覆盖调节地温的作用,使7月份5cm地温降低3℃以上,10月份提高2~3℃。因此,覆盖区苹果产量增加14.4%,一级果率提高16.85%,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辐射松引种造林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经过连续14 a的辐射松(Pinus radiata D.Don)引种造林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1.5 m×2.0 m造林密度,短册状或水平沟整地,采用石块、塑料薄膜覆盖,造林成活率达96%,保存率达90%.(2)抚育压青6 a的辐射松幼树树高生长量为对照的2.02倍,地径生长量为对照的2.19倍;每株幼树施20 g(N)+100g(P)施肥量的树高生长量比对照提高65.7 cm~120.2 cm,地径生长量比对照提高1.74 cm~3.83 cm;1/3修枝强度比对照树高生长量提高295.7 cm,地径生长量提高3.0 cm,1/4修枝强度比对照树高提高198.1 cm、地径生长量提高2.54 cm;(3)辐射松1 a中有2次高生长高峰期、3次径生长高峰期,高、径速生期在4~6龄年出现,幼林的根系、枝干、叶的生物量在5 a生时也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造林地和邻近未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性及其变化趋势,旨在为西藏重点区域人工造林及其林分经营提供理论参考,提高对该区人工造林地土壤肥力的系统性认识。【方法】以人工林(造林地)及其对照地(和造林地邻近的具有相同初始条件的非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配对样地法,于2016年7—11月对54对样地0~80 cm土层分4层(0~20,20~40,40~60,60~80 cm)进行土壤调查取样,测定各土层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全钾(TK)、水解性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土壤密度(BD)、土壤质量含水量(MWC)、pH值、土壤粒径分布(PSD)等理化性质,通过两个关联样本检验方法、养分分级、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比较人工造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人工林较对照地0~80 cm土层剖面土壤BD、TP和AP分别显著降低了6.0%、10.5%和36.5%,MWC、TN和SOM分别显著增加了22.4%、28.6%和16.8%,AP变幅最大,TN增幅最高,pH、AK、TK、AN和PSD变化不显著。未造林地氮、磷、钾、有机质养...  相似文献   

14.
通过选用红松优质苗进行更新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选择红松优质苗造林成活率能达到99.6%,优质苗比常规苗保存率提高10个百分点;栽后9a时树高生长量比常规苗提高28.5%,胸径生长量比常规苗提高13.5%,优质苗造林可使红松幼林提前2a郁闭;苗造林结实时间比常规苗能提前3~4a;林分整齐,离散度小,栽后15a,优质苗Ⅰ级木比常规苗提高31%,Ⅲ级木降低56%。  相似文献   

15.
彰武县沙区造林成活率低,受风吹沙打、降水量少、土壤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较大。调查发现:0~10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对杨树当年生长非常重要,0~10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大于2%,草本植物才能生长正常。应慎重选择造林品种,以乡土树种为主。从沙地生态保育角度考虑,彰武应以封山(沙)育林、封山(沙)育草、禁山禁牧为主,造林为辅。  相似文献   

16.
以宁夏盐池沙区退化沙地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营造人工柠条灌木林后,对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退化沙地营造人工柠条林后,0~4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扩散率呈现增加的趋势;0~40 cm土层的土壤基质势明显低于对照天然草地;0~40 cm土层的土壤比水容量随造林密度的增加测定值降低;0~40 cm土层的土壤比水容量林地明显低于对照天然恢复草地;人工柠条林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显著低于对照天然草地,其大小排序为天然草地>2 490丛.hm-2柠条林>1 665丛.hm-2柠条林>3 330丛.hm-2柠条林。  相似文献   

17.
用土钻法研究了西双版纳橡胶Hevea brasiensis林0~20cm土层中≤2mm细根的生物量和生长量,用分解袋法研究了橡胶林细根的分解,结果表明:0~10cm的细根生物量显著高于10~20cm的细根生物量(p<0.01);在0~20cm土层中,橡胶林活细根和死细根现存量分别为2 206 kg·hm~(-2)和345 kg·hm~(-2);活细根现存量的最大值出现在5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1月份;死细根现存量的最大值出现在2月份,最小值出现在8月份;年分解量、年死亡量、年生长量和年周转率分别为213 kg·hm~(-2)、733 kg·hm~(-2)、1 801 kg·hm~(-2)和82%。  相似文献   

18.
采用覆膜措施在辽河三角洲腹地原地土壤修筑台田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覆盖地膜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覆膜措施使小胡杨保存率高达92%,增加了0~40cm土层的孔隙度,提高了0~60cm土层的最大持水量,为小胡杨树木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19.
经过连续3 a利用DBOL保水剂对黄连木裸根苗造林及幼林生长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黄连木裸根苗造林保存率提高10.5%~14.5%;(2)黄连木幼林高生长量增加41.3 cm~53.0 cm,地径生长量增加1.83 mm~2.05 mm;(3)黄连木幼树提早15 d左右萌动,延迟10 d左右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20.
建平半干旱地区石质山地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植物在石质山地的造林成活率、土壤化学性质随造林年限的变化和造林措施对土壤化学性质和植物胸径、树高年净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在石质山地的成活率在21%~85%之间,其中白榆和沙打旺的成活率分别为81%和85%,而小叶杨、刺槐、栾树的成活率均在70%左右;植被能明显提高石质山地不同土层的有机质、全N、P2O5含量,但提高程度随土层深度、养分种类和造林年限的不同而不同;在同一土层,生物复合肥料、菌剂和保水剂均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p〈0.01)并显著降低土壤P2O5含量(p〈0.01);只有保水剂可引起土壤全K含量的明显升高;生物复合肥料、菌剂和保水剂均显著提高白榆、小叶杨、刺槐、栾树树高和胸径的年净生长量,但保水剂的提高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