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对草鱼的隐鞭虫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及中华鱼蚤病六种寄生虫性鳃病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比较研究,寄生虫性鳃病均可引起鳃组织发生炎症反应,粘液分泌亢进,嗜酸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但又因病原体的种类不同,危害鱼的方式、方法不同,因此病理变化又有很大差别,对鱼危害较大的均为变质性炎,如隐鞭虫病;对鱼危害较小的则属增生性炎,如中华鱼蚤病.  相似文献   

2.
寄生虫引起的草鱼鳃病的组织病理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草鱼的隐鞭虫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及中华鱼蚤病六种寄生虫性鳃病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比较研究,寄生虫性鳃病均可引起鳃组织发生炎症反应,粘液分泌亢进,嗜酸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但又因病原体的种类不同,危害鱼的方式、方法不同,因此病理变化又有很大差别,对鱼危害较大的均为变质性炎,如隐鞭虫病;对鱼危害较小的则属增生性炎,如中华鱼蚤病.  相似文献   

3.
随着黄颡鱼集约化养殖的发展,黄颡鱼病害日趋增多,尤其是车轮虫的危害程度逐步加剧。江苏省涟水县去年养殖黄颡鱼苗种的个别塘口爆发大规模车轮虫病,给养殖户带来极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一、寄生虫性鱼病1.车轮虫病。病原体主要寄生在鳃部。当病原体大量侵袭鳃部时,由于鳃组织被破坏,使鱼呼吸困难,病鱼游近水表呈浮头状。换清水后仍不能恢复正常。此病主要危害金鱼。大鱼体上虽有车轮虫寄生,通常不会死亡。水温在  相似文献   

5.
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异育银鲫第3代新品种,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适应性强,养殖效益可观。该研究以异育银鲫"中科3号"为主体鱼,采用多品种混合养殖,养殖全程应用微孔增氧技术。结果表明:总产值167 740.8元/hm2,平均利润33 605.85元/hm2,投入产出比1∶1.25,养殖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随着黄颡鱼集约化养殖的发展.黄颡鱼病害日趋增多,尤其是车轮虫的危害程度逐步加剧.江苏省涟水县去年养殖黄颡鱼苗种的个别塘口爆发大规模车轮虫病.给养殖户带来极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异育银鲫"中科3号"生物学特性及低洼盐碱地池塘主养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石殿军 《农技服务》2012,29(9):1061-1062
在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池塘中,放养规格为5~6 cm异育银鲫"中科3号"18 000尾/hm2、规格为1.5~2.0 cm青虾300 000尾/hm2、规格为11 cm细鳞斜颌鲴300尾及一定数量的鲢鳙鱼,经过6个月养殖,收获异育银鲫"中科3号"商品鱼5 449 kg/hm2,最大个体307 kg/hm2,最小个体159 g/hm2,平均规格216 g/hm2,成活率81.4%,收获青虾336 kg/hm2,利润32 220元/hm2。  相似文献   

9.
异育银鲫"中科3号"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我国科研人员从筛选出的少数银鲫优良个体,经异精雌核发育增殖、多代生长对比养殖试验,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选育出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农业部公布的适宜推广养殖的名优鲫鱼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得到大面积推广,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姚毅 《农村百事通》2010,(13):46-47
<正>一、寄生虫病1.车轮虫病。症状:病鱼不吃食,离群漫游于池边或水面,鱼体消瘦发黑;鳃部常呈现暗红色和分泌大量黏液,鳃丝边缘发白腐烂。病原为车轮虫和小车轮虫。此病主要危害5厘米以下的种苗。流行期为4~6月。严重时可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11.
车轮虫病是鱼类重要的常见纤毛虫病。近年来,对传统化学药物耐药的车轮虫和小车轮虫越来越多。本文介绍了复方中草药联合苯扎溴铵治疗河鲀、黄颡鱼和草鱼车轮虫病的典型案例,以期为类似病例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桑石磊 《农技服务》2014,(5):156-157
采用常规测量法测定丰产鲫和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形态特征,在水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主要生长性状为:60d后,平均全长15.47cm,平均体重58.25g,150d后,平均全长17.49cm,平均体重84.25g,270d后平均全长19.46cm,平均体重128.05g;丰产鲫的主要生长性状为:60d后,平均全长16.05cm,平均体重65.85g,150d后,平均全长18.33cm,平均体重98.24g,270d后平均全长20.48cm,平均体重150.25g。从两种鱼同池饲养生长对照来看,异育银鲫"中科3号"日增长率、日增重率分别比丰产鲫高0.02%、0.02%。试验结果显示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一个比较有前途的养殖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2013,(12):39
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经多年培育的异育银鲫新品种,已在湖北、江苏、广东等省得到推广应用。与已推广养殖的高体型异育银鲫相比,中科3号具有如下优点:(1)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2)生长速度快,比高背鲫生长快13.7%~34.4%,  相似文献   

14.
正1.流行特征。各种淡水鱼、不同年龄的鱼均可感染车轮虫。车轮虫主要为害鱼苗、鱼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车轮虫繁殖很快,一旦发病,常使鱼苗、鱼种大批死亡。2.症状。车轮虫寄生于鱼体表面和鱼鳃上,来回滚动,用齿环剥取鱼组织细胞作为营养。虫体寄生较密集的地方,如鱼鳍、头部、体表常出现一层白翳,在水中表现尤为明显。病鱼体表和鱼鳍黏液增多,成群沿池边狂游,不摄食,呈"跑马"现象。鱼体清瘦,体色发黑,呼吸困难,如不及时治疗,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更好地指导和推广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养殖提供参考。[方法]设置3个密度梯度(Ⅰ号池150万尾/hm2、Ⅱ号池300万尾/hm2、Ⅲ号池450万尾/hm2)进行了培育对比试验,探讨不同培育密度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苗种成活率及生长效果的影响。[结果]Ⅰ试验池和Ⅱ试验池苗种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0.32%/d和10.14%/d,成活率分别为81.8%和82.6%,2个池塘差异不大,但均大于Ⅲ号试验池(特定生长率为9.42%/d,成活率为73.7%)。[结论]异育银鲫"中科3号"苗种培育的适宜密度应控制在270万~330万尾/hm2。  相似文献   

16.
鳜鱼养殖过程中,车轮虫病和斜管虫病经常并发,危害很大。尤其是鳜鱼苗种培育阶段,如不及时防治,往往导致苗种在短时间内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7.
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桂建芳研究员等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新品种,该品种已获全国水产新品种证书,品种登记号为GS01-002-2007。该品种现已在全  相似文献   

18.
寄生性鱼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鱼波豆虫病1.症状当虫体大量侵袭鱼的皮肤和鳃时,用肉眼仔细观察,可辨认出有暗淡的小斑点,皮肤上形成一层蓝灰色的黏液。被感染的鳃小片上皮坏死、脱落,使鳃器官丧失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病鱼呼吸困难。同时被该虫破坏的地方,往往被细菌或水霉感染形成溃疡。病鱼食欲不振,反应迟钝,鱼体消瘦,发病后在2—3天内出现大批死亡。2.发病规律适宜飘游鱼波虫大量繁殖的水温为12—20℃,流行期为冬末  相似文献   

19.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培育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获得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证书(品种登记号GS01-002-2007)。  相似文献   

20.
<正>水深1米的鱼池,每亩用食盐1.5千克,分成6个布袋装好,分别吊挂于水中,让其慢慢溶解,可治鱼类水霉病、赤皮病、烂鳃病。有车轮虫寄生的病鱼,将其放入1.5%的食盐水中浸泡几分钟,车轮虫很快就会死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