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温诱导银灰杨花粉染色体加倍创制杂种三倍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高温处理诱导银灰杨花粉染色体加倍选育三倍体的可行性,获得银灰杨三倍体新种质,选育抗逆性强的银灰杨新品种,服务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方法】以银灰杨为研究对象,利用醋酸洋红染色法和花粉染色体加倍技术,在研究雄花芽减数分裂规律的基础上,开展高温诱导银灰杨花粉染色体加倍技术条件优化以及杂交创制三倍体的研究。【结果】银灰杨花粉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大约需要5~6天。其减数分裂过程与其他杨属植物相似,无明显差异。但银灰杨同一花芽不同部位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进程存在明显的不同步性,花芽顶部花粉母细胞发育最快,基部次之,中部发育最慢。筛选出高温诱导银灰杨花粉染色体加倍的最佳处理技术组合为当花粉母细胞发育至双线期至终变期时,利用38℃或41℃的高温,持续处理6 h,可获得56.33%的2n花粉。利用2n花粉比率高的花粉与银白杨雌配子杂交,获得杂种苗木911株,检测出三倍体42株,三倍体得率最高可达10.71%。三倍体得率与2n花粉比率间存在弱正相关(r=0.599,P=0.116),说明提高2n花粉比率有助于提高三倍体得率。【结论】尽管银灰杨同一花芽不同部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同步性差,但在双线期至终变期进行高温处理,仍可获得56.33%的2n花粉,三倍体得率可达10.71%,证明了高温诱导银灰杨花粉染色体加倍选育三倍体的可行性,并首次获得银灰杨三倍体。  相似文献   

2.
杨树花粉染色体加倍有效处理时期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毛新杨(Populustomentosa×P.boleana)为材料,在掌握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基础上,对花粉染色体加倍中减数分裂的有效处理时期以及作用持续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经秋水仙溶液处理所获得的花粉中均有一定比例的形态较大的花粉,最高可达88%。这种大花粉经花粉染色体检查为2n=38,且均能正常萌发。(2)一般只要是在水培40h左右,花药由淡绿色转为绿黄色以后且未变红前,也就是由细线末期到终变期之前处理,均能取得较好的加倍效果。(3)在有效处理时期内,处理次数与花粉得率也有一定的相关性,考虑2n花粉比率及花粉量得率,处理次数以3~5次,每次间隔5~7h为宜。  相似文献   

3.
<正> 通过花药培养诱导单倍体植株经过加倍能迅速的获得纯系,与杂交育种相结合,有可能大幅度地提高杂种优势和缩短育种年限。林木生长周期长,遗传性混杂,应用此法更有现实意义。因此近年来我国许多单位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成功地诱导出杨树、橡胶、刺槐、文冠果等树种的花粉植株。其中以杨树为材料的较多也最早获得成功。目前花粉植株已长成幼树,但细胞学的研究未见报导。我院的杨树花粉植株自1975年移栽成活以来,已有一定数量的3—5年生幼树,目前长势良好,最高4.6米。对这些植株在移入盆之  相似文献   

4.
秋水仙碱诱导美洲黑杨花粉染色体加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美洲黑杨抗寒性,多倍体育种是一条有效途径。本试验在掌握美洲黑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的基础上,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美洲黑杨花粉染色体加倍的有效处理时期及有效处理浓度。结果表明:(1)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之前利用各浓度(0.3%、0.5%、0.8%)的秋水仙碱处理美洲黑杨雄花芽均能获得一定比例的2n花粉;(2)利用0.5%的秋水仙碱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粗线期处理美洲黑杨雄花芽,2n花粉得率最高,为35.5%。本研究为美洲黑杨通过获取2n花粉途径进行多倍体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杨树花培植株染色体自然加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杂种杨(P simonii×P.nigra;P.berolinensis Dippel)花药的离体培养,获得了单倍体植株。这些植株被移栽到试验园地生长,8年中进行了四次染色体检查,发现它们由单倍体细胞占优势的嵌合体植株逐渐变成了二倍体细胞占优势的植株。通过7—8年的生长和发育,自然加倍变成了纯合二倍体。  相似文献   

6.
杨树花粉植株H_1性状遗传及其选择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七三年以来,我国许多单位都相继进行了杨树花培育种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对于杨树花粉植株当代的性状遗传和花粉植株选择利用的研究至今未见专题报道。我所的杨树花粉植株,自一九七五年移栽成活以来,现已有一定数量的1—6年生幼树,其中五年生小×黑花粉植株最高已达8.7米、胸径13厘米。我们对部分花粉植株  相似文献   

7.
悬铃木花粉染色体加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悬铃木雄花芽进行化学和物理不同方法处理,主要处理方法有:秋水仙碱处理(注射、浸药纱布包、药液直接浸泡)和高温处理等,对悬铃木花粉染色体加倍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处理效果最佳,处理最佳时间3h;用浸药的纱布包花序的方法效果较好,处理最佳时间为3~4d;注射方法和药液直接浸泡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8.
花粉单倍体育种是六十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新的育种技术。它与常规育种相比,能大大缩短育种年限,简化育种程序和提高育种效率。尤其对于无性繁殖为主的杨树来说,是一种快速育种的好方法。1975年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首先对欧洲黑杨成功地诱导出单倍体植株。1976年黑龙江林科院林业研究所、东北林学院、营口市杨树研究所先后报导在小×黑、中东杨、大青杨、健杨、加×钻、小×钻等杨树品种中诱导出花粉植株。我所于去年开展杨树单倍体育种试验,一年来,诱导成功红光杨(P.nigra varitalica×P.simonii)花粉植株70多株。部分花粉植株正进行移栽观察。  相似文献   

9.
杨树花粉发育途径及某些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树为雌雄异株,它具有杂合遗传型和世代交替周期长的特点。用传统方法研究杨树遗传规律及育种实践都会遇到困难。如果采用单倍体技术与杂种优势利用、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研究相结合,将会探索出一条新的育种途径。60年代初开始采用孤雌生殖技术诱导出雌核发育成的杨树植株;70年代后采用离体培养花药的技术也成功地诱导出杨树花粉植株。但多数试验均在成株后进行倍性鉴定,由于花药组织也有诱导成株的可能性,其实验结果,有单倍体植株也有二倍体植株。我们为了开展杨树单倍体体细胞(体细胞配子)杂交,即利用种间单倍体细胞结合代替有性过程的配子结合,以及探讨体细胞遗传规律的研究,也进行了晚花杨_(272)(Popnlus serotina_(272))等杨树诱导花粉单倍体植株试验。为了弄清植株起源及提高花粉植株诱导率,结合花药培养采用以动态跟踪的方法,进行花粉发育途径及某些因素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小黑杨花药为外植体,进行花粉植株(即单倍体)的诱导及体系的优化。通过染色体压片及PCR方法进行检测,证明已获得了单倍体植株。同时,以pROKII为载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对单倍体植株进行了遗传转化,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成功整合入单倍体小黑杨中。本研究可为林木单倍体的诱导及遗传转化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为杨树及林木的育种方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林业厅已作出决定,要求用3~5年时间在中南部及适宜生长毛白杨的地区大力推广三倍体毛白杨新品系,以加快林业建设步伐、美化四旁环境、改善农田林网结构、建立纸浆材、木片生产基地,使山西成为三倍体毛白杨新品系发展的大省。我省现有杨树品系1000多个,由于品种混杂,良莠不齐,病虫危害,制约着杨树速生树的发展。而三倍体毛白杨是北京林业大学杨树研究所利用15时间,用杨树杂交、花粉染色体加倍、r射线辐射、组培手段培育出的,被国内外林业专家认为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杨树好品系。它的特点是长得快.五年就可轮伐,亩蓄积达5~7.5立方米。比原来毛白杨良种增产1~2倍;纤维长,比原来优种毛白杨增加12%以上;木材密度强,比原来优种毛白杨密度增加3.4%。纤维柔软.交织力强,造纸得率为92~94%;木材色泽白、纹理细、胶合强度高,是制胶合板上等原料,亦是目前杨树中抗病虫能力较  相似文献   

12.
药用植物多倍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多倍体的原理及药用植物多倍体的应用优势;总结了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常用方法和染色体加倍的鉴定方法;并提出了药用植物多倍体在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3.
来自 3个生态地区“胜利”葡萄花药再生植株株系 ,不经过染色体加倍试验 ,结果表明这些株系全部能正常结实 ,说明这些植株是二倍体植株 ,但经过连续 3a的植物学特性和结实特性的观察及其果实种子自交 ,后代呈现明显分离 ,表明这些“胜利”葡萄花药植株并非纯合二倍体 ,他们均来自花药二倍体体细胞 ,再次证明“胜利”葡萄花药再生植株来自二倍体体细胞 ,而不是来自花粉 ,葡萄花药培养不能用于纯合育种 ,但它确是一个简单有效高频率获得葡萄体细胞胚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掌握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规律的基础上,就非离体状态下采用切梢吸入式处理方式,分别在细线末期和粗线期施加秋水仙碱溶液处理雄花芽,诱导杜仲花粉染色体加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切梢吸入式在细线末期处理后,不论花芽处于枝条的任何部位,得到的2n花粉比率都很高。  相似文献   

15.
在非离体状态下采用瓶浸和棉浸两种处理方式,分别在细线末期和粗线期施加秋水仙碱溶液处理雄花芽,对秋水仙碱诱导杜仲花粉染色体加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高2n花粉诱导率出现在瓶浸处理中,在细线末期用0.1%的秋水仙碱水溶液持续处理36h获得最高比率的2n花粉29.7%,其次是在细线末期用0.2%的秋水仙碱溶液处理雄花芽24h获得2n花粉15.2%。  相似文献   

16.
花药培养的实质是花粉培养。它的理论根据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花粉的单倍性。我国花粉培养研究始于1970年。目前,我国已培育成功20多种植物的花粉植株。其中小麦、小黑麦、小冰麦、玉米、橡胶、杨树、辣椒、甜菜、油菜、白菜和青菜等11种植物在我国首先培养成功,并且还用花药培养方法育成了一批烟草、水稻和小麦的新品种。在花粉单倍体育种过程中,我们发现烟草、水稻、小麦和茄子等花粉植株后代没有生活力减退现象。同时观察到一些株系具有旺盛的生长势,表明花药培养具有提纯选优的作用。近年来,将花药培养与其它育种方法如远缘杂交、杂交水稻等相结合,扩大了应用。为了提高花粉植株的诱导频率(也就是按花药数计算绿苗的百分比),广泛研究了  相似文献   

17.
稀土延缓杨树花粉和种子衰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敏生  康明 《林业科学》1994,30(2):166-169
稀土延缓杨树花粉和种子衰老的研究杨敏生,康明,刘艳枝(河北林学院保定071000)关键词银毛杨,新疆杨,花粉,种子,酶活性,稀土元素.林业上应用稀士(rareearth;RE)元素以来,发现其具有促进苗木生长[1],提高种子发芽率[2],促进插条生根...  相似文献   

18.
杨树花粉植株的诱导和培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73年以来,我们开展了杨树花药离体培养的研究,先后从13种杨树花粉的离体培养中获得了愈伤组织。1975年得到了草杂一号杨、黑杨、小×黑、加×钻、健杨和小×钻的完整植株,其中部分植株移栽到花盆里;1976年又获得了银×小的完整植株;1977年成功地将小×钻、小×黑、黑杨和银×小四种杨树移  相似文献   

19.
正上世纪8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的少年康向阳如愿被内蒙古林学院沙漠治理专业录取了。"如果能在沙漠里收获果实,这一定是最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业。"那时的他对未来充满信心。40年转瞬而逝。如今,他已成为北京林业大学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学术带头人、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攻林木染色体组操作育种技术方向。在他所领导的研究团队成绩单上,记下了一项项突破性进展:攻克了染色体加倍有效处理时期及其即时判别等系列技术难题,建立了施加理化处理诱导花粉、大孢子、胚囊及体细胞染色体加倍选育林木多倍体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秋水仙碱处理白杨雌花芽培育三倍体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溶液以及不同方法处理毛新杨、银腺杨、银毛雌花芽诱导其雌配子染色体加倍,经杂交获得种子后,不年播种育苗,并在苗期进行表型初选,然后对初选的入选群体进行染色体数目镜检,其中从表现生长速度快、叶片大而厚、颜色深绿的入选群体中检测出13株三倍体植株。试验结果表明:(1)水培雌花枝1-5d期间是处理雌花芽诱导雌配子染色体加倍的有效时期;(2)三种秋水仙碱溶液处理方法诱导雌配子染色体加倍培育三倍体均有效,其中以瓶浸法处理效果较好;(3)秋水仙碱处理浓度以0.25%和0.50%有效,其中以0.50%较佳,(4)从入选群体中检测出的三倍体植株在苗期表现出巨大性和速生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