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八十三团棉铃虫预测预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宗清 《中国棉花》2000,27(1):35-36
棉铃虫近几年成为八十三团棉花主要害虫 ,为害较重的棉田产量损失在 3%~ 5%以上。为此 ,本团病虫测报站开展了棉铃虫预测预报工作。1 预测方法1 .1 越冬调查。冬前选择不同寄主作物类型 (未耕翻 )和棉铃虫发生轻重不同的 3~ 5块条田进行随机取样 ,每个寄主作物挖蛹面积不少于30 m2 ,深度 1 0 cm左右 ,调查棉铃虫的越冬基数。挖蛹时间在当年秋季1 0月 2 5日前后 ,对蛹进行滞育率分析和发生量的预报。1 .2 滞育蛹的鉴别和滞育率的计算。 ( 1 )滞育棉铃虫蛹的鉴别。把所有挖到的棉铃虫蛹放在 2 5~ 2 6℃的温度条件下 1~ 2天 ,棉铃虫蛹复…  相似文献   

2.
1 发生特点及原因1 .1 发生特点。 1 999年冬至 2 0 0 0年春 ,滨州地区气温较低 ,降水较多 ,对棉铃虫越冬极为不利 ,且越冬虫蛹较少。据地区植保站挖蛹调查 ,全区棉铃虫越冬蛹每平方米平均不足 0 .2头 ,许多点未查到虫蛹 ;说明棉铃虫越冬基数低。一代棉铃虫在寄主作物发生较轻 ,麦类及蔬菜等作物未受到虫害影响。然而 ,二代棉铃虫却呈特大暴发趋势 ,发生面积之大 ,来势之猛 ,程度之重 ,令人始料未及 ,据省植保总站提供的数据 ,到 6月 2 7日二代棉铃虫累计落卵量全省平均为百株 2 0 0 0粒 ,东营、滨州、聊城三地市最为严重 ,百株平均为 50 …  相似文献   

3.
棉铃虫在本省常年发生四代 ,近年发生了不完整的第五代。摸清棉铃虫越冬蛹在不同作物田的分布数量以及在年生活史中最薄弱的阶段 ,结合农事操作 ,消灭大量越冬蛹 ,减少发生基数 ,降低发生程度上棉铃虫综合防治的措施之一。为此 ,从 1 994年开始这方面的调查研究 ,表明春季耕翻可显著减少棉铃虫越冬蛹的数量。1 越冬蛹在棉田内外寄主作物上的分布数量1 994~ 1 998年调查结果表明 ,年度之间棉铃虫越冬蛹在棉田与其它作物田数量差异较大 ,棉田越冬蛹量明显高于其它作物田的蛹量 ,棉田平均每公顷越冬蛹量为 1 443.4~ 3378头 ,其它作物田为40 …  相似文献   

4.
据 1 997~ 1 999年 ,各试验团场采取定点和普查进行挖土剖查 ,结合室内外化蛹试验结果表明 ,一代棉铃虫化蛹盛期在 6月 7~ 2 4日 ,化蛹多集中在冬麦地、菜地和苜蓿田等 ;二代棉铃虫在棉田的化蛹量占其它作物的 83% ,盛蛹期在 7月 1 6~ 2 8日 ;三代化蛹主要在棉田、复播玉米地、绿肥油葵及油料油葵 ,盛蛹期在 8月 1 2~ 2 6日 ;四代盛蛹期在9月 2 5日~ 1 0月 4日 ,以滞育蛹越冬。一代至二代、二代至三代、三代至四代盛蛹期间隔分别为 38~ 39天、2 7~ 2 8天、34~ 36天。据观察 ,垦区二代棉铃虫始见少量滞育蛹 ,8月下旬后 (三代 )大量出…  相似文献   

5.
酒泉市棉铃虫一年发生 3~ 4代 ,从 4月下旬开始出现越冬代成虫 ,1、2代发蛾盛期分别为 6月底— 7月上旬和 7月下旬 ,从 8月底开始至 1 0月上中旬化蛹越冬。其寄主作物主要为玉米、豌豆、棉花、番茄、向日葵、大麻 ,其中棉花上主要以 2代幼虫危害为主。在 2 5 .6℃时 ,人工饲养条件下 ,卵期、幼虫期、预蛹期、蛹期、成虫期分别为 4.7、 1 4.1、 1 .5、 9.62、 6.2 d,整个世代历期 36d  相似文献   

6.
罗玻军 《中国棉花》2003,30(4):44-45
棉铃虫是农一师十团棉田的主要害虫之一 ,1 997年第三代棉铃虫百株幼虫 3~ 6头 ,平均蛀铃率 4.1 8%,个别棉铃虫发生严重的条田蛀铃率达1 0 %。通过 5年的综合防治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第三代棉铃虫的蛀铃率均小于 0 .5 %,棉铃虫蛹的越冬基数也由 1 997年的 0 .37头· m-2 下降到 0 .1 6~0 .1 8头· m-2 。其主要原因是 :1加强农业防治1 .1更换品种。 1 997年农一师十团主栽品种是石远32 1和中棉所 1 2 ,生育期 1 4 6~ 1 5 1天 ,由于中后期长势旺 ,为第三代棉铃虫提供了丰富的食料条件 ,顶部棉铃极易受到第三代棉铃虫的危害。1 999年试…  相似文献   

7.
王玉堂 《江西棉花》2004,26(5):39-39
冬季耕翻既是棉花增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消灭越冬棉铃虫的有效方法。根据研究,棉铃虫一般在距地面2.5—6厘米(深的可达9厘米)处化蛹越冬,冬耕对棉铃虫具有多种杀灭作用:①破坏蛹室,改变蛹体的自然状态,降低翌春羽化率;②将部分虫蛹翻至地表,使其干死、冻死或被天敌啄食;③将部分虫蛹翻入土壤深层,使其不能正常羽化出土而被闷死,从而减少越冬虫源。其技术要求是:  相似文献   

8.
棉铃虫在本省常年发生四代,近年发生了不完整的第五代.摸清棉铃虫越冬蛹在不同作物田的分布数量以及在年生活史中最薄弱的除阶段,结合农事操作,消灭大量越冬蛹,减少发生基数,降低发生程度上棉铃虫综合防治的措施之一.为此,从1994年开始这方面的调查研究,表明春季耕翻可显著减少棉铃虫越冬蛹的数量.  相似文献   

9.
90年代中后期 ,由于棉花实施早育早栽、地膜覆盖栽培后 ,棉铃虫发生为害呈上升趋势 ,1 996年棉铃虫在当地大发生 ,由于防治不及时 ,给棉花生产造成较大损失。为了有效控制棉铃虫的为害 ,近几年来 ,笔者对当地棉铃虫发生规律进行了探讨 ,以便更有效地指导防治。1 棉铃虫发生代数的分析据有关资料介绍 ,棉铃虫在四川 1年发生 4~ 5代 ,当地到底是 4代还是 5代 ,据近 3年观察与分析 ,结论是应为不完整的 5代。据资料介绍 ,棉铃虫以蛹在土壤中越冬 ,春天当气温回升到 1 5℃以上时 ,越冬蛹开始羽化。日平均气温达 2 0℃以上时 ,适于成虫产卵活动…  相似文献   

10.
1 发生规律川中地区棉铃虫 1年发生完整 4代 ,个别年份发生不完整 5代。棉铃虫以蛹在棉花、玉米、辣椒、番茄等寄主作物田以及田埂、路边杂草地的 3.3~9.9cm深的土中越冬。越冬蛹于 4月中下旬开始羽化为成虫 ,在小麦、葱子、番茄和麻类、豌豆上产卵为害 ,5月下旬入土化蛹 ,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一代不为害棉花 ,二代一般在 6月中下旬产卵 ,6月下旬至 7月上旬幼虫大量为害早发棉花的花蕾或嫩尖。三代一般在 7月下旬至 8月上中旬产卵 ,为害蕾、花和幼铃。四代一般在 8月下旬到 9月初产卵 ,为害蕾、花及幼铃 ,以迟发棉田发生为害较重。但各代…  相似文献   

11.
陆承志 《中国棉花》2005,32(1):24-25
新疆南疆棉花播种面积占作物总面积的 60 %~ 80 %,近年来 ,南疆地区因棉铃虫为害造成减产达 1 0 %~ 30 %。据观察 ,第一代棉铃虫为害陆地棉与为害长绒棉有所不同 ,为此 ,近几年对南疆不同类型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和防治指标及防治技术作了初步探讨。1南疆越冬代棉铃虫成虫羽化和产卵规律1 .1羽化。越冬代棉铃虫成虫羽化始期 -高峰期 -盛末期依次为 :4月 1 8- 2 2日 ,5月 1 9- 2 8日 ,6月上旬。1 .2产卵。越冬代棉铃虫成虫产卵盛期 5月 2 8日 -6月 3日。2南疆不同类型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2 .1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第一代棉…  相似文献   

12.
棉铃虫在伊犁地区为常发性害虫 ,但没有对除棉花以外其它作物造成为害的记录。进入 90年代 ,尤其是 1 995~ 1 999年 ,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 ,为害逐年加重。 1 998年棉田偏重发生 ,百株 3龄以上幼虫 6~ 1 5头 ,最高达 58头。 1 999年大暴发 ,全区发生面积 3万公顷 ,其中严重发生面积达 80 0 0公顷 (棉花面积 ) ,占全区棉花面积的 85%。据 7月 2 1~ 2 5日田间调查 ,棉花百株虫量达 1 0 0~30 0头 ,并且对玉米、高粱、油葵等也造成不同程度为害 ,为害株率达 70 %以上。1 发生情况 棉铃虫在本区 1年发生三代 ,主要以二代幼…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玉米螟的化性类型与其主要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吉林省东部、西部地区的亚洲玉米螟一化性和二化类型种群,研究玉米螟滞育与饲养温度的关系、自交后代和杂交F1代的滞育后发育历期及在不同生态区的一代化蛹率。研究表明:人工累代饲养的两种化性类型玉米螟发育历期比较一致,但降低饲养温度后,滞育率则表现出明显不同,一化性类型玉米螟滞育率显著高于二化性类型。两种类型玉米螟人工饲养的后代,经诱导滞育后仍然存在滞育后发育历期上的差异,与其越冬代所具有的滞育后发育历期特性相似。两种类型玉米螟杂交F1代滞育后发育历期特性的表现因双亲在杂交组合中的相互关系而异,正交与反交组合F1代的滞育后发育历期差异显著。在吉林省东部、中部、西部3个生态区内,虽然相同类型玉米螟的化蛹率有较大区别,但在同一生态区内两种类型玉米螟的化蛹率仍具有显著差异,二化性类型玉米螟的化蛹率明显高于一化性类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发展棉花产业的过程中,棉田内部的生态环境也随之发生着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棉花面积的扩大,每年以1 0 %左右的面积递增,现在已达60 0 0公顷以上;二是粮食面积锐减,轮作倒茬非常困难;三是由前几年棉铃虫防治基本不使用化防措施到2 0 0 3年对一、二代棉铃虫全部化防;四是抗虫棉面积的扩大,2 0 0 3年抗虫棉面积已占植棉面积的三分之一。再加上棉田外部环境的变化,已对棉铃虫的发生和期距法预测预报造成了很大影响,2 0 0 3年表现最明显。1对越冬代成虫及一代卵幼虫发生和预测预报的影响从1 998年开始对棉铃虫成虫进…  相似文献   

15.
据报道 ,寄主作物的施氮量对植食性害虫的种群生长和为害有直接的影响 ,生殖力与施氮量呈正相关。寄主作物施氮量可提高棉铃虫的繁殖力 ,产卵量随着施氮肥的增加而上升 ,这正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此 ,作者于 2 0 0 1— 2 0 0 2年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棉田昆虫群落的影响 ,以期为建立棉花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提供科学的理论。1试验方法试验在本所试验农场进行 ,设低、中、高 3个水平施肥处理 ,分别于苗期和花铃期施氮肥 ,苗期施氮量 (纯氮 )每公顷分别为 37.5 kg、 75 .0 kg、1 5 0 .0 kg;花铃期施氮肥量每公顷分别为 75 .0 kg、1 5 0 .…  相似文献   

16.
1 幼虫化蛹率观察1 998年 8月上旬三代棉铃虫发生盛末期 ,分别从转 Bt基因棉新棉 33B和常规棉石远 32 1 (对照 )棉田捕捉 2龄以上幼虫 96头和 70头带回室内 ,将其放置于 85cm的培养皿内 ,每皿 1头 ,分别用抗虫棉叶和常规棉叶进行饲养 ,室温控制在 2 7℃ ,确保棉铃虫的适生环境。逐日观察记录幼虫成活率、发育进度、化蛹率。2 蛹成活率及化蛹率观察将取自抗虫棉和常规棉棉田的棉铃虫蛹分别称重 ,计算单个蛹的重量 ,再将蛹分别置于饲养笼内 ,观察蛹的羽化进度及羽化率。3 成虫产卵量观察将抗虫棉和常规棉棉铃虫的成虫分开饲养 ,每饲养笼内…  相似文献   

17.
在室内 ,用 Bt肯尼亚变种乳剂 10 0、2 0 0倍液 ,处理抗性棉铃虫 1~ 3龄及 5龄幼虫 ,96小时调查 ,1~ 3龄幼虫死亡率均为 10 0 % ;5龄幼虫死亡率分别为 86.6%和 73.3%。 1994年 ,在三代棉铃虫发生较重的情况下 ,大面积采用 Bt肯尼亚变种乳剂 10 0倍液喷雾防治 ,虫口减退率为 81.0 %~ 92 .3% ,控制了棉铃虫为害 ,并使生防田内天敌量较化防田高 3.5~ 6.0倍  相似文献   

18.
江苏铜山县常年植棉约 2万公顷 ,每年因棉铃虫造成的皮棉损失在 2 5 0吨左右。由于栽培方式、茬口布局、种植品种等的变化 ,给测报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准确掌握棉铃虫的发生动态 ,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笔者对近1 0年的棉铃虫发生与防治经验进行了总结。1发生期1 .1一代残虫在麦田外寄主上(如豌豆 )的发育进度明显早于麦田。本地常年有种豌豆的习惯 ,由于在豌豆田很容易捉到虫子 ,常在豌豆田查 1代残虫基数 ,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 ,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从多年的资料看 ,豌豆田内棉铃虫的发育进度比麦田早 3~ 4天。因此 ,棉田 2…  相似文献   

19.
棉铃虫取食棉花和玉米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用棉花生殖器官(蕾、铃)和玉米生殖器官(雌、雄穗)分别饲养棉铃虫,观察两种食料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取食棉花棉铃虫的幼虫发育历期为18.21天,比取食玉米的长4.39天,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取食玉米棉铃虫的雌雄蛹发育历期,较取食棉花的分别长1.0~1.5天,达显著差异;(3)取食棉花棉铃虫的雌雄蛹重分别比取食玉米的高0.033g和0.0342g,差异达极显著水平;(4)取食棉花棉铃虫的化蛹率、羽化率分别比取食玉米棉铃虫高18%和40%以上,而取食玉米棉铃虫蛹的死亡率是取食棉花的约4倍;(5)两种食料对棉铃虫成虫繁殖力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取食棉花棉铃虫成虫的单雌产卵量和单雌抱卵量比取食玉米要高出400粒左右;(6)两种食料对幼虫存活、成虫交配、成熟卵产出以及卵孵化等方面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抗虫棉节本高效栽培技术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播前准备抗虫棉宜集中连片种植 ,播前应选择适宜茬口 ,合理间作套种 ,以提高抗性效果。大豆、瓜类、蔬菜等作物也是棉铃虫的寄主 ,为了防止棉铃虫大龄幼虫转移和产生抗性 ,这些作物不宜与抗虫棉间作套种。2 精心培育壮苗2 1 建标准苗床苗床要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方便和靠近大田便于运输的场地 ,有枯黄萎病、前茬喷过对棉苗有害除草剂的场地不能做为苗床。苗床面积与大田移栽面积比为 1∶15~ 2 0 ,床面宽 1 2米左右 ,长 10米左右 ,深 14~ 16厘米 ,每个苗床间距 1 0米以上。标准苗床对培育壮苗很重要 ,苗床过长 ,不利于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