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氨酸锌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蛋氨酸锌可对畜禽的生长(产)性能、抗应激性、畜禽产品品质、机体免疫功能和生物学利用率等多方面效应产生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对它在动物营养上的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本文就其在动物营养研究中的生物学效应、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在动物饲养中的试验效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限饲是一种畜牧生产中常用的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手段。限饲对于绵羊的胴体品质、饲料利用效率以及绵羊的消化代谢、激素分泌等有显著影响,限饲还能降低饲养成本。补偿生长就是动物遭受相当长时期的营养限制,在去除限制因子后,动物生长能以较高速度获得补偿性提高的现象。限饲和补偿生长现象对绵羊的生产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生物素在畜禽生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素是动物必需的水溶性含硫维生素 ,由于其广泛分布于各种饲料中 ,而且能为肠道细菌合成 ,所以一般认为畜禽饲料中不用外加生物素。但是随着畜禽饲养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动物遗传育种工作的不断进展 ,在生产实践中陆续发现有生物素缺乏症的发生 ,生物素营养研究开始引起动物营养研究者的注意 (Kornegay ,1 986)。1 生物素的生理功能生物素作为机体内一系列羧化作用和脱羧作用酶系的辅助因子 ,在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肪酸合成、氨基酸脱羧、嘌呤合成和核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Lynen ,1 976) ,这些酶能够在组织中转运羧基单位…  相似文献   

4.
牛羊补偿生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综合了当今世界对草食家畜补偿生长的研究,探讨了影响补偿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基因类型、营养限制的程度和持续时间、补充营养物质的质量和持续时间.补偿生长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营养限制减少维持需要、增加采食量、增加生长效率和增加消化道内容物来实现的,特别在目前有关补偿生长的研究中,激素是热点话题,不同激素的作用可以看作是补偿反应的一个完整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纳米微量元素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特性,如: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不同的抗菌机制等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纳米微量元素添加剂粒径在1~100 nm,在动物体内不通过离子交换而直接渗透被吸收,添加到饲料中除具有常规尺寸下的自身营养促生长作用外,还可以极大程度提高动物对添加剂的吸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铜是人和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其营养需要量为:成人2-3mg/d;哺乳动物5-10mg/kg饲料;禽类为4-11mg/kg饲料。通常,人们根据营养需要量供给动物铜、但在特殊要求条件下,根据需要及动物机体功能状态不同对铜供给量各异。自Braude(1945)首次发现饲粮添加高剂量铜对青年猪有促生长作用以来,人们就高铜对猪的促生长效应做了大量研究,并且一直是动物营养界的一大热门课题。试验表明,只要同时考虑饲粮的营养平衡及其它相关因素,添加125-250mg/kg铜对猪各阶段(尤其是早期生长阶段)有明显的促生长  相似文献   

7.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80年代以来 ,基于安全性考虑 ,筛选研制新的饲用抗生素 ,首先与人用抗生素分开 ,再与兽药分开 ,并筛选出在肠道内不易吸收或根本不吸收的抗生素 ,以使其不在动物体内残留 ,避免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安全造成威胁。本文就抗生素的作用、促生长机制及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作一综述。1 饲用抗生素的作用1 1 促进生长和改善饲料报酬 研究表明 ,抗生素可促进动物生长和改善饲料报酬。Hays(1 991 )曾对大量的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 ,表明抗生素对幼龄动物生长及饲料报酬的改善作用优于成年动物 ;对体增重的改善高于饲料效率 ;卫生条件较好的畜牧场 …  相似文献   

8.
饲料抗营养因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们对食品和饲料中抗营养作用物质的深入认识和研究,迄今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植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许多对动物生长和健康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如果对动物主要产生毒性作用,称之为毒素;如果对动物主要产生抗营养作用,则称之为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nalfactors—简称ANFs)。抗营养因子可定义为“植物代谢产生的并以不同机制对动物产生抗营养作用的物质”。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动物的健康水平。抗营养因子和毒素之间没有特别明确的界限,有些抗营养因子表现一些毒性作…  相似文献   

9.
铜对动物的营养作用,自1847年Hurless指出软体动物血液中的铜具有重要作用以来,逐渐被人们重视,随后经一系列的研究证明,铜是所有低等生物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动物体内的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尤其是1955年英国学者Barber发现在生长育肥猪中添加250mg/kg的铜,可促进猪的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以来,铜作为动物生产性能促进剂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中,成为提高养猪生产性能的主要措施之一。一、高铜的营养作用铜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正常添加量的铜以酶的辅助因子形式参与体内的氧化…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饲料中抗营养作用物质的深入认识和研究,迄今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汪儆(1994)指出,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饲料利用率及动物生长速度和动物的健康水平。这里说的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nalfactor),可定义为“植物代谢产生的并以不同机制对动物产生抗营养作用的物质。”  相似文献   

11.
小叶锦鸡儿对牲畜啃食补偿效应的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人工模拟和对比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沙地天然和人工小叶锦鸡儿被牲畜啃食后,枝条在生长上的反应.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对牲畜的啃食具有一定程度的补偿和超补偿能力,当啃食程度较轻时,可促进枝条的生长,增加其可食部分的生物量,即出现超补偿效应;随着啃食强度的增加,其补偿能力逐渐降低;密度较大的人工小叶锦鸡儿对牲畜啃食的补偿能力明显低于天然植株.建立了小叶锦鸡儿补偿效应模型,对补偿效应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鱼类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些植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些对动物生长和健康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对动物如果主要产生抗营养作用,就称为抗营养因子,如果对动物主要产生毒性作用,则称之为毒素。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动物生长速度和动物的健康水平。毒素的毒害作用主要是危及动物健康、正常代谢和生长,严重时造成死亡。鱼类饲料中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和毒素,现将几种对鱼类生长和健康危害较大的抗营养因子和毒素作简要介绍。1鱼类饲料中抗营养因子1.1抗胰蛋白酶又称为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主要存在于大豆、豌豆、蚕豆等…  相似文献   

13.
铜在奶牛上的营养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铜是动物体内必需的矿物质之一,虽然在动物体内含量很低,但却在动物体内特别在奶牛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不仅能够影响奶牛的生长、生产性能,更对奶牛自身免疫和抗氧化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且处在不同时期的奶牛及不同品种的奶牛对其需要量均不同。因此,本文综述了微量元素铜在奶牛的生长、生产、免疫、繁殖和抗氧化性能上研究进展,以及奶牛对于铜需要量的研究,旨在为微量元素铜在奶牛营养作用上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ob基因自从被克隆后,围绕其表达产物的作用机理和生物学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近研究证明Leptin对小鼠大脑发育有重要功能,标志着Leptin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今后将从单一的营养调控研究转向兼顾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更深入研究Leptin作用机理。同时国内外学者从分子领域探究ob基因在畜禽育种上的作用,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本文总结了ob基因的重要生物学效应,为理解ob基因的作用机制和进一步研究人类肥胖治疗和提高动物生长繁殖性状水平提供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补偿性生长是指动物继营养不足甚至饥饿后,在恢复正常时表现出超越一直正常摄食个体的生长速度。补偿性生长是动物生产中经常利用的方法,但多用于经济生长周期比较长的肉牛生产。商品肉鸡利用补偿性生长原理进行生产的报道在国内外并不多见,但是肉仔鸡经历营养不足后的生长补偿已得到证实。一些学者采用对肉仔鸡前期限饲的方法来诱发其补偿性生长,发现在不影响肉鸡出栏时间、体重的前提下,限饲可能会对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前期快速生长带来的代谢紊乱(如各种腿病、死亡综合征等)和提高胴体品质方面有所裨益。1早期限饲的补偿性生长效应关于…  相似文献   

16.
富硒饲料及富硒畜禽产品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硒对于畜禽具有促进生长和构成组织、调节机体的生理过程等基本功能,在动物营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富硒畜禽产品是人体补硒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开发富硒饲料及富硒畜禽产品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β-甘露聚糖是单胃动物营养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之一。家禽日粮中β-甘露聚糖的存在与肠道中食糜黏度高、营养消化率低以及影响免疫应答和微生物生长等负面特征有关。β-甘露聚糖酶有助于改善家禽饲料的营养价值。研究表明,在家禽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和包含瓜尔豆粕、椰子粕、棕榈粕的日粮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对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有积极作用。这种性能和营养消化率的改善是由于β-甘露聚糖酶单一或组合的添加方式作用产生的。尤其是在过去的10年,这种作用机制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添加β-甘露聚糖酶对家禽的养分消化、新陈代谢、整体性能及健康作用机制的鉴定和理解有助于拓展该酶在禽类营养中的使用。本文综述了添加不同模式β-甘露聚糖酶的作用机制以及该酶在不同条件下单一模式作用机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奶牛的营养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对于高产奶牛代谢补偿作用的了解越来越多,可以预料奶牛业的一场新的生产变革即将出现。本文仪从美国和加拿大自1984年以来发表的这方面文献作一综述。代谢机制研究方面Russell指出反当动物的消化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因为伺料在瘤胃中的降解作用是通过微生物的不同代谢方式进行的.  相似文献   

19.
微量元素铬在动物营养上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林祥霖福建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铬(Chromium),作为动物营养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被人们认识只不过四、五十年的时间。1955年,Mettz和Schwarz首次提出了啤酒酵母中存在糖耐量因子(GTF-Glucos...  相似文献   

20.
作为机体第一营养要素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在人和动物营养中具有重要作用,饲粮氨基酸平衡是保障动物健康生长的必要前提条件,动物必需氨基酸缺乏导致营养不良、生长迟缓甚至机体生理功能异常。除了提供营养作用,氨基酸还具有蛋白合成进而调控蛋白质周转、调控动物生长发育的功能;此外,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氨基酸在动物免疫细胞因子产生及免疫器官发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饲粮功能氨基酸在动物免疫调节功能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