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鸵鸟在采食过程中,若摄入过量的砂石、木质素含量较高的草料或其它异物(如铁丝、木条、塑料等)而沉积于腺胃,造成消化机能障碍,引起食欲减退、消瘦、体弱以至死亡,这就是鸵鸟在饲养过程中常发生的腺胃阻塞(以下简称胃阻塞)。胃阻塞可分砂阻塞、草阻塞、异物阻塞三类。圈养条件下由于常以砂作圈舍垫料,故以砂阻塞为主,主要表现是长期食欲不振、厌食,粪便逐渐变为干硬、形小,粪量日渐减少,长期以至全无。尿量减少、色深,病鸟失水,羽毛松乱,精神沉闷,体重持续下降,最后衰弱而死。鸵鸟胃阻塞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湘南地区以4-6月份梅雨季节多发,常见于6月龄下下的鸵鸟,因而为6月龄以下鸵鸟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据对湘南某鸵鸟场调查,其发病率达12%,给鸵鸟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消化道特点瑕食性方面入手分析其病因并提出防制对策。  相似文献   

2.
非洲鸵鸟,学名为StruthicCalernusSyriacus,原产于非洲和阿拉伯沙漠中,是现有鸟类中最大的鸟,具有较强的食草性,有二个胃,即肌胃和前胃(腺胃),无素囊,兼有鸟类和反刍动物的特性。所以,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前胃阻塞(积沙、积食)已成为非洲鸵鸟常见的多发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月龄的鸵鸟,病鸟主要表现为数天不吃不喝,严重病例多数死亡。现将该病总结于下。1发病原因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非洲鸵鸟的异食性:非洲鸵鸟是一种异食性很强的动物,对一切异物都非常好奇,而且有吃异物的习性,见到什么东西都啄,…  相似文献   

3.
鸵乌没有嗉囊,其庞大的腺胃(也有的称之为前胃)代替了嗉囊的储存功能。当鸵鸟吃了大量的没有切断的草、异物、砂石等,腺胃不能正常地将食物送入肌胃研磨,故而造成腺胃阻塞。在整个病例中,鸵鸟始终保持着食欲,但食入量很少,生长停滞,最后由于持续性而衰竭。在我省...  相似文献   

4.
<正>鸵鸟的好奇心较强,所以喜欢吞食各种见到的异物,因此积食是鸵鸟常见疾病之一。鸵鸟不加选择地采食不易被消化的异物,如玻璃、沙石、木棍、塑料、铁丝或橡皮等,聚集在腺胃中,造成其消化系统机能障碍,引起鸵鸟食欲减退、逐渐消瘦、体弱以至死亡。  相似文献   

5.
王书恩 《中国家禽》2000,22(7):28-29
鸵鸟在我国养殖时间较短 ,在饲养管理中积累的经验较少 ,加之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生态环境的改变 ,发生消化紊乱的疾病则为常见。鸵鸟的肠阻塞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疾病。1肠阻塞的临诊分类1 1机能性肠阻塞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 ,因肠道的运动机能障碍所造成。1 1 1蓄粪型肠阻塞常见到后结肠中蓄积大量柱状或多棱型、球型干燥粪便 ,并因此导致前端结肠大量蓄粪 ,使全部肠道呈现高度充盈状态 ,最终引发肠管麻痹 ,完全失去运动机能。1 1 2积沙(泥)型肠阻塞因采食大量泥沙和被粪便污染的泥土所造成。1 2机械性肠阻塞主要有肠扭转、肠嵌塞…  相似文献   

6.
对于一个集约化程度较高、优质饲草缺乏的鸵鸟场来说 ,鸵鸟的腺胃阻塞和肠扭转两种病 ,是威胁鸵鸟养殖的较常见和较严重的疾病。这两种病在早期往往因其症状不突出而被忽视 ,贻误治疗时机导致死亡。并且因其主要发生于六月龄以上的青年鸵鸟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鸵鸟的腺胃阻塞和肠扭转两种病造成的损失更大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现将在一年多的生产实践和医疗工作中 ,对这两种病的发病原因及鉴别诊治体会 ,总结如下 ,希望能对广大鸵鸟养殖户朋友有所帮助。1 病因分析1.1 腺胃阻塞的发病原因有多种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鸵鸟在饥饿情…  相似文献   

7.
瓣胃阻塞又称百叶干,原发性瓣胃阻塞多因饲养管理不当,或由于消化机能和代谢机能紊乱引起误食异物所致;继发性瓣胃阻塞多因前胃弛缓、瓣胃收缩力减弱、瓣胃内容物滞留、水分被吸收而干涸,致使瓣胃秘结、扩张的一种疾病,常见于奶牛。  相似文献   

8.
牛瓣胃阻塞又称瓣胃秘结,原发性瓣胃阻塞多因饲养管理不当,或由于消化机能和代谢机能紊乱引起误食异物所致;继发性瓣胃阻塞多因前胃弛缓,瓣胃收缩力减弱,瓣胃内容物滞留,水分被吸收而干涸,致使瓣胃秘结、扩张的一种疾病,常见于奶牛。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瓣胃阻塞多因饲养管理不当,或由于消化机能和代谢机能紊乱引起误食异物所致;继发性瓣胃阻塞多因前胃弛缓,瓣胃收缩力减弱,瓣胃内容物滞留,水分被吸收而干涸,致使瓣胃秘结、扩张的一种疾病,常见于奶牛.  相似文献   

10.
随着鸵鸟养殖规模的不断发展 ,出现了许多影响鸵鸟生长的疾病 ,如胃积沙引起鸵鸟大量死亡 ,已成为鸵鸟生产中的一大障碍。  发病原因多数鸵鸟在应激状态下 ,通过不停吃食异物来缓解应激。由于鸵鸟驯化时间还短 ,真正人工养殖不过几十年 ,我国才不过 8、9年。鸵鸟的野生本性喜啄 ,在荒野的沙漠地 ,鸵鸟每天在寻找食物 ,而且整天的时间都是在啄食。人工饲养后 ,改变了其原来寻找食物的本性 ,因为有了充足的饲料 ,吃饱后无所事事 ,便啄异物 ,大多数地上铺的是沙 ,所以吃沙是不可避免的。在沙漠上鸵鸟也是吃沙的 ,但长期运动 ,胃肠蠕动功能增…  相似文献   

11.
牛前胃疾病是兽医临床上常见的牛瘤胃、网胃、瓣胃疾病的总称,是由于饲料加工调制不当,金属异物进入网胃,导致网胃和腹膜损伤产生炎症;或饲养管理、使役不当等原因导致胃神经兴奋性降低,胃收缩无力甚至停止,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而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多发性内科疾病。主要有前胃弛缓、瘤胃臌气、瘤胃积食、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等疾病。笔者多年在基层从事兽医临床医疗工作,以己拙见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2.
李威 《野生动物》2009,30(6):317-317
非洲鸵鸟在中国饲养较普遍,对疾病抵抗力较强,但有些饲养场或动物园由于管理疏忽很容易引起非洲鸵鸟异食癖,习惯性大量捡食小石子、树棍、刀片等异物,往往造成肌胃嵌塞、胃出血等疾病。给饲养者带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胃积沙是造成幼鸵鸟死亡的疾病之一。该病病程缓慢,不细心进行观察是很难发现的,待发现鸵鸟患病,进行治疗时,已为时过晚。因此,在平时饲养中要仔细观察,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1.发病原因:由于长途运输,饲养环境改变,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不足,或由小群转为大群饲养等原因,造成幼鸵鸟患有该病。 2.临床症状:患病鸵鸟木然呆立,走路蹒跚,常独立一隅,两眼紧闭,不与群鸟一起活动。饲喂时病鸟勉强采食,常见其抬尾,但不见排粪,有时排少量尿液。鸵鸟保定后用手触摸胃部和腹部,发现胃腹部隆起,手能触摸到泥沙,用手触上触下能听到沙子的磨擦声。  相似文献   

14.
鸵鸟前胃积砂的手术治疗杨德吉沈向真邹敦铎李刚范涤(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10095)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可能导致鸵鸟尤其是青年鸵鸟大量摄入异物而致前胃嵌塞综合征,其中又以前胃积砂最为常见。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可导致患鸟的死亡。本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相似文献   

15.
鸵鸟前胃积沙病吕渭纶(汕头市畜牧兽医学会515041)鸵鸟生长于沙漠,易发生“前胃(腺胃)积沙病”,这是一种以吃进多量沙粒,积塞在前胃,引起消化系统功能停滞,并带有普遍牲的病害,严重的多致死亡。病例常发生于幼鸵进入生长旺盛的3~5且龄中鸵阶段,6月龄...  相似文献   

16.
鸵鸟前胃积沙的手术治疗杨开荣林文治(汕头市兽医防疫检疫站,515064)郑耀明(汕头大学医学院)翁绍富(汕头某鸵鸟养殖场)发病情况某鸵鸟养殖场饲养有非洲鸵鸟42只,其中有来自非洲种鸟、也有从本省鸵鸟场引进的幼鸵。1995年3月份从本省引进的雌性幼鸵6...  相似文献   

17.
鸵鸟肌胃阻塞的预防与治疗吴贻斌(广东省广州从化神岗英吉利鸵鸟场510980发病情况目前世界上许多鸵鸟养殖场都在进行规模化高密度饲养,采用青饲料与配合饲料混饲,加上有的草质纤维化程度高,扎碎效果又不太好,很容易造成鸵鸟的肌胃阻塞而死亡。发病初期,病鸟虽...  相似文献   

18.
由于牛消化生理、消化道构造的特殊性,导致了牛最易发生前胃方面的疾病,常见的有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瓣胃阻塞,这三种疾病往往互为因果。由于食入大量草料、精料,饱食后重度劳役,管理失误,饮水不足等因素,导至前胃消化机能降低,引起瘤胃积食、瓣胃阻塞;由于暴饮暴食,产生瘤胃、瓣胃阻塞后,又可使前胃消化机能降低,微生物区系活力下降,酸碱度失衡,而继发前胃弛缓。1前胃弛缓1.1原因原发性前胃弛缓多由于饲养管理不当,  相似文献   

19.
腺胃阻塞是鸵鸟常发病之一。从西安渭水园温泉渡假村鸵鸟场的情况看,鸵鸟腺胃阻塞的发病率至少在10%以上。此病只有采用手术治疗,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保守疗法见效甚微,且常常会造成病程拖长和病鸵体质下降,给最终的手术治疗带来困难。1 临床症状发病初期,食欲降低,粪便色深量少、干硬,精神不佳,活动减少,逐渐消瘦,胃蠕动音减弱;触诊,腺胃体积增大,质地稍硬,有沙石感。发展到中期,食欲进一步降低甚至废绝,粪便很少,似羊粪蛋状,表面有白色粘液,有时夹带红色丝状物,精神沉郁,呆立或起卧不安,消瘦加剧,胃蠕动音弱…  相似文献   

20.
鹅在开产季节前的限制饲养阶段,由于采食量减少,体质比较虚弱,食道收缩无力,外出放牧时由于过度饥饿,快速采食叶较长的青草、稻草或食入线类等异物,在食道内交织成团块状,不能进入腺胃、肌胃,以致发生食道阻塞。如不及时处理,其致死率很高。1 症状主要表现为食道积食或积水,个别病例由于食道没有完全阻塞,不会发生积食或积水。若阻塞部位在食道的前、中段,则用手可以触摸到食道中有一团阻塞物,但较常发生阻塞的部位是在食道的后1/3处,即腺胃的上方,这样用手触摸不到阻塞团块,仅表现为食道积食或积水。病鹅渐进性消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