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粳两优7619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95076S与恢复系R19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抗病性较强,熟期适宜,2011年11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滇特(保山)审稻2011030,适宜在云南省保山市海拔1 450~1 750m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2.
69优8号     
69优8号系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本所育成的中熟中粳不育系69A为母本,以早中熟中粳恢复系R11238为父本配组育成的强优势高产优质杂交中粳组合。2002年4月30日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秀优5号(110A×R69)系嘉兴市农业科学院新育成的三系密穗型杂交中熟晚粳新组合.是杂交粳稻中的新秀,与本地常规主栽品种相比,表现为分蘖中等、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熟期中等、产量较高等特点,适宜于江、浙、沪地区作单季稻种植,是本地将要推广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爪哇型广亲和系品种,对粳型光敏核不育系的亲和性及其利用价值,为选配粳型-爪哇杂交强优组合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母本:31105S(晚粳型),31116S(中粳型)均为本校水稻杂优研究室育成。父本:B5580AI-15(爪哇型),CPSLO17(爪哇型,国外引进),早轮回422(爪哇型,  相似文献   

5.
两系杂交粳稻新品种粳两优5519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粳两优5519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55S与R19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粳稻新品种,其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稻米品质好的特点.云南省保山市明光种业有限公司2007年引进试种并申报云南省区域试验,2010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适宜云南1700m以下区域作粳稻种植.  相似文献   

6.
屠建明 《新农村》2006,(1):10-10
秀优5号(110A×R69)系嘉兴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三系密穗型杂交中熟晚粳新组合。表现为分蘖中等,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是杂交粳稻中的新秀,适宜于江、浙、沪地区作单季稻种植。1.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浙江省区试,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562.7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7  相似文献   

7.
K优 8 18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产量与品质同步增长的杂交籼稻新组合 ,2 0 0 2年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 0 0 3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公告号 :CNA0 0 0 5 4 8E)。1 选育经过1998年以粳质籼核型不育系K17A为母本 ,与本所育成的恢复系R818测配制种 ,  相似文献   

8.
<正>品种来源: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D0424S"作母本,与明恢63、R183等籼型和粳型恢复系杂交,经系谱法育成的常规晚稻  相似文献   

9.
盐优2号是盐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用自育中粳BT型不育系盐粳93538A与恢复系轮回422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粳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抗病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生育期适中和株叶型理想等特点。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常优3号(原名常优00-8)是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粳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05036),亲本之一武运粳7号A于200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2005年获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品种权号为CNA20010203.6。一、特征特性(1)品质优。国家品种试验2002-2003年资料:糙米  相似文献   

11.
品种快讯     
1.鄂粳杂3号是用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5088S与粳型恢复系闵恢12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粳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稻米品质较优且口感较好等特点。2004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4)方国成等2.Ⅱ优69是恩施州农科院水稻油菜研究所用恢复系恩  相似文献   

12.
"武运粳七号A"系江苏省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粳型不育系,该不育系于2001年9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用其配置的组合"常优1号"(武运粳七号A/R254)在苏南、浙江等地已种植2万多亩,该组合不仅表现高产,而且优质、抗性好,现已成为苏州市主要推广的组合,现就其不育系的特性及高产繁殖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浙优18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组合,201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2020)。2010-2011年参加浙江省区试,平均667 m2产量分别为634.7和689.5kg,比对  相似文献   

14.
为总结黑龙江省香粳型水稻的成功经验,并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香粳型水稻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追溯黑龙江省近5年来审定的香粳型水稻品种遗传系谱,结果表明:供试的水稻品种均有日本稻血缘,供试的水稻品种大多是以绥粳4号、五优稻1号为骨干亲本育成或衍生而来,由两大干系育成或衍生的香粳型水稻品种占黑龙江省近5年来审定的香粳型水稻品种的89.5%。黑龙江省香粳型水稻育种在选育第一、二积温带品种的同时,应注重第三、四积温带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5.
根据水稻遗传育种理论与实践, 利用重穗型高结实率恢复系组配重穗型杂交稻是提高水稻产量潜力的有效途径。我所在1991年利用云南偏粳型地方紫稻与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抗病优质型恢复系R16杂交,于 1995年成功地育成了重穗型高配合力恢复系宜恢1577,为三系杂交稻利用组配重穗型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奠定了  相似文献   

16.
“寒优湘晴”是由闵行区农科所利用BT型晚粳不育系“寒丰A”与“R湘晴”配组,于1984年育成的中熟杂交晚粳组合。因其产量高、品质优一直是崇明地区水稻主栽品种。通过多年实践,基本摸清了“寒优湘晴”父母本的特征特性,以及该组合高产优质制种技术措施,为进一步扩大制种规模、降低制种成本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稻亚种强优组合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粳型广亲和系和灿型强恢复系杂交,通过基因重组,可以育成倾粳型的强恢复系,初步育成三系亚种强优组合:协亚1号、协工2号、协亚3号和协亚4号。本文探讨利用三系法选育强恢复系的技术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秋优金丰是由上海市闵行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3年选用秋优A与R44通过三系法育成的杂交晚粳新组合。2006年2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多年、多点示范和推广,该品种表现为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合本市及周边地区种植,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8优 6 8 2 (890 8A 376 82 )系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1994年以该所选育的早中熟中粳不育系 890 8A为母本 ,中粳恢复系 376 82为父本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杂交中粳新组合。 2 0 0 0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 ,并且母本 890 8A同时通过审定。1 产量表现8优 6 82在 1997年江苏省杂交中粳区试中平均产量 8.96t hm2 ,比CK19优 138增产 5 .6 2 % ,比CK2武育粳 3号增产 5 .14 % ,均达极显著水平。 1998年省区试平均 9.84t hm2 ,比CK1、CK2 分别增产 8.4 8%和 8.2 3% ,增产极显著 ,居首位。 1999年江苏省杂交中粳…  相似文献   

20.
连8优3号是江苏金万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主选育的BT型中粳三系不育系连8A作母本,与自主培育的含部分籼性基因的粳稻恢复系云R3作父本杂交配组育成,该组合201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后,在黄淮稻区种植,表现丰产、优质、抗病、抗倒伏等特点,在高产栽培和高效制种方面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和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