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3 毫秒
1.
龙须菜与海湾扇贝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2013年从福建宁德引进大型藻类龙须菜,与海湾扇贝进行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试验与示范。在海湾扇贝与龙须菜综合养殖模式下,海湾扇贝适宜养殖密度为22.5~25个/m~2,笼内密度45~50个/层,每hm~2套养龙须菜1 800绳,平均增产龙须菜9 000kg/hm~2,海湾扇贝比对照模式增加1 020kg/hm~2,单产增加了17.35%,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一种路基围隔,模拟池塘参贝混养生态养殖模式,对海湾扇贝在参贝混养系统中的生态作用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混养海湾扇贝对水质指标、浮游生物、底栖硅藻、养殖生物的影响,以及混养海湾扇贝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物沉积作用。试验研究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锦西近海不同水层养殖海湾扇贝的试验过程、方法和结果,试验证明锦西海域2.5m水层是海湾扇贝放养的最佳水层。  相似文献   

4.
为扎实推进秦皇岛市海湾扇贝养殖的持续发展,促进浅海养殖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之路,打造河北扇贝的品牌效应,昌黎县水产局于2010—2012年进行了海湾扇贝无公害标准化养殖示范及推广,取得了巨大成功,带动了全市的浅海扇贝进行规范化养殖。  相似文献   

5.
我国海湾扇贝养殖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统计,到1998年我国海湾扇贝养殖面积发展到近7000hm^2,养殖产量约30万t。特别是自1997年栉孔扇贝养殖出现大面积死亡以来,海湾扇贝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但在1999年贝苗中间暂养阶段发生了大量死亡,造成养殖苗种严重不足,使养殖面积减少约2/3,经济损失惨重。作者就海湾扇贝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6.
扇贝是我国北方贝类养殖的第一大品种。我国的扇贝养殖已有近30年的历史。1979年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及其养成获得成功,从此栉孔扇贝人工养殖开始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80年代初又从日本引进了虾夷扇贝,从美国引进了海湾扇贝,在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的基础上,分别获得育苗和养殖成功。尤其是海湾扇贝采用控温育苗技术,当年育苗当年即可养成成品贝,更加速了扇贝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 海湾扇贝原产美国,1982年由青岛海洋研究所张福绥教授引进我国并很快成为我国北部地区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山东等地养殖的栉孔扇贝大面积死亡,促使这部分养殖能力投向海湾扇贝养殖,使海湾扇贝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对苗种的需求量随之急剧增加。而海湾扇贝的苗种生产经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避开河北地区褐潮暴发与海湾扇贝养殖时间的重叠,为海湾扇贝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对海湾扇贝进行晚苗培育(4月初种贝入室,以下称晚苗)及池塘底播和筏式养殖实验。结果显示,池塘底播海湾扇贝晚苗培育的稚贝(壳长5.0–6.1 mm),经过139 d 的养殖,收获时平均壳长达59.7 mm,扇贝柱5.2 g。2012年筏式养殖海湾扇贝晚苗,收获时平均湿质量、鲜贝柱重和出贝柱率分别为28.7 g、3.8 g 和13.8%。2013年,晚苗收获时平均壳高、湿质量、鲜贝柱重和出贝柱率分别为50.3 mm、24.4 g、3.1 g 和12.7%。按1000 m3育苗水体计算,海湾扇贝晚苗培育可以节省燃煤45.5 t,节约成本6.75万元,养殖晚苗可以降低养殖成本11.6%。研究结果表明,海湾扇贝晚苗养殖技术可以有效规避褐潮暴发的不利影响,而且还可以节约养殖成本和节省能源。  相似文献   

9.
冀渔广角     
<正> 莱州扇贝养殖健康发展扇贝长一寸,技术作这是山东省莱州市大面积养殖海湾扇贝的一条根本经验。 1993年,莱州市沿海群众千方百计等资1.5亿元,使海湾扇贝养殖飞跃发展,养殖面积由1992年的3050亩猛增到1.45万亩,增长375%。如此大的养殖面积要取得好的收成.进而实现高产高效,除搞好必要的细化管理工作外,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是关键。为此,市水产局认真总结了1992年在浅海水域开发养殖海湾扇贝、特别是1080亩海湾扇贝养殖平均单产5560kg、出鲜肉柱率16.7%和亩效益16000元最高纪录的经验,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  相似文献   

10.
作者于1980、1990年在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西轩试验场进行虾塘混养海湾扇贝及在不同密度生长速度对比试验,已取得较好效果。实践证明,虾塘混养海湾扇贝是可行的,产量高、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1.
美国海湾扇贝适应性强,是一个优质高产的海水养殖新品种,我国在1982年从美国引进,已在山东、辽宁推广。我省的自然条件适宜海湾扇贝的生长,省科委已把海湾扇贝列为沿海开发的星火计划。省水产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完成栉孔扇贝的引进工作后,积极从事海湾扇贝的引进。1987年在本所试验室和抚宁县海水育苗场进行海湾扇贝人工育苗,使用室内越冬和  相似文献   

12.
扇贝是我国北方贝类养殖的第一大品种。我国的扇贝养殖已有近30年的历史,1979年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及其养成获得成功,从此栉孔扇贝人工养殖开始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80年代初又从日本引进了虾夷扇贝,从美国引进了海湾扇贝,在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的基础上,分别获得育苗和养殖成功。尤其是海湾扇贝采用控温育苗技术,当年育苗当年即可养成成品贝,更加速了扇贝养殖业的发展。1995年,仅山东省扇贝产量就达到7.34×10^5 t。  相似文献   

13.
海湾扇贝苗种大量死亡,是目前海湾扇贝养殖中主要问题之一,对莱州市海湾扇贝苗种死亡现象进行调查后,对其在虾池保苗和海上暂养两个阶段大量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集中上市季节烟台养殖海域海水水质状况及扇贝体内重金属富集情况,本研究选取烟台牟平区、开发区、莱州市及龙口市4处典型扇贝养殖区,于2021年11月分别对养殖海区海水水质及扇贝体内6种重金属(包括Pb、Cd、Hg、Cu、Cr及Zn)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4个养殖区内海水中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DO)、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DIN)和无机磷(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 DIP)均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重金属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海湾扇贝闭壳肌中6种重金属含量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海湾扇贝对重金属富集具有明显选择性,其中对Cu和Cd的富集能力较强,扇贝整体软组织对两者富集系数分别达到1 500以上和650以上;扇贝不同组织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和选择性也不同,主要表现在闭壳肌对Zn的富集程度显著高于扇贝整体软组织。扇贝养殖过程中Cr、Cd等有害重金属在体内富...  相似文献   

15.
吴宏伟 《河北渔业》2001,(5):29-29,45
<正> 近年来,海湾扇贝在我县海区大面积养殖,不仅给各养殖单位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摸索出了一套大面积养殖海湾扇贝的养殖规律;特别是在养成期,我们做了对比实验,并总结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6.
海湾扇贝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海湾扇贝原产于美国大西洋沿岸,这种贝类具有生长快、养成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当年养殖当年收获的特点,是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浅海海湾扇贝养殖在我国发展很快,山东、辽宁已大面积养殖。由于我县地处平原沿海、泥沙海岸、半清水半泥沙海域,前几年几经小面积养殖,一直没开展起来。近年来,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对海湾扇贝养殖技术的研究,基本上掌握了本海区的大面积养殖技  相似文献   

17.
信息广场     
“河北扇贝养殖区环境调查评估及健康养殖模式研究”项目通过专家鉴定2006年7月21日,河北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河北省水产研究所承担的河北省科技厅项目“河北扇贝养殖区环境调查评估及健康养殖模式研究”[编号:04220502]进行了鉴定。该项目自2004年1月开始实施,首次在河北海湾扇贝养殖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水文、物理、水化学、浮游生物、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底栖生物、鱼类、污染源等综合环境的调查,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河北扇贝养殖区海湾扇贝养殖容量评估,同时进行了健康养殖模式的试验研究,提出了适于河北的扇贝健康养殖模式。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对河北海湾扇贝的健康养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它的实施必将改善我省海湾扇贝的养殖状况,增加渔民的养殖收入,极大地促进我省海湾扇贝的健康发展。(河北省水产研究所孙桂清)“金乌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由河北省水产研究所主持的“金乌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2006年6月15日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该项目为河北省水产局指令性计划项目,课题编号:冀渔科200601,起止年限为2006年1月—2007年12月。2006年主要进行了孵化试验及幼体培...  相似文献   

18.
海湾扇贝80年代引进我国,目前在我国沿海养殖方兴未艾,作者针对海湾扇贝养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采取新的增产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宜艳  孙虎山 《水产科学》2005,24(12):14-17
采用分光光度技术对人工养殖的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血淋巴中部分免疫因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海湾扇贝血清和血细胞中溶菌酶、非特异性酯酶(NSE)、过氧化氢酶(CAT)、髓性过氧化物酶(MPO)、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氧和H2O2的活力或含量均高于栉孔扇贝,两种扇贝除血清中MPO活力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组均差异极显著或显著。表明人工养殖海湾扇贝较栉孔扇贝的免疫力强。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8年9月10日对昌黎县海湾扇贝养殖海域的水质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水体基本理化因子,并采取营养状态质量指数评价法(NQI)、营养状态指数法(E)、有机污染指数评价法(A)及内梅罗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法(P)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昌黎县海湾扇贝养殖海域各站位的水温、盐度、pH、DO、COD和DIP含量均符合海湾扇贝养殖水质标准,但是DIN含量严重超标。评价结果显示昌黎县海湾扇贝养殖海域已受到有机污染且水体呈现富营养化,养殖区内比养殖区外情况更为严重,其中N7站位最甚。DIN为该海域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