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汽车动力总成的振动是汽车整车振动噪音的主要来源,如何有效地隔离动力总成的振动向车架/车身的传递成为汽车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以某客车为研究对象,应用ADAMS软件建立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13自由度振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在不同工况下动力总成质心处的各种运动响应曲线和各个悬置点支承处的动反力曲线,并对悬置系统的固有特性和双向隔振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其动力总成橡胶悬置系统的双向隔振性能。最后,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将优化前方案和提供的两种优化方案进行比较,优化后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特性直接影响着汽车的乘坐舒适性,而橡胶悬置系统具有工艺简单、性能可靠和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因此本文选取汽车动力总成橡胶悬置系统性能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当前国内外汽车动力总成橡胶悬置系统性能的研究概况以及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智能化、人性化和便捷性、安全性等角度的考虑,结合传感器技术和微控制技术,设计并开发了汽车智能化组合仪表,该汽车仪表不仅能为驾驶员提供传统仪表所具有的各项数据信息,还能监测和指示各有关部分的性能和状态,成为多功能信息显示中心。这种仪表具有多功能、高精度、高灵敏度、读数直观的液晶显示和语音报警提示等特点,并能为正确使用和维修汽车提供依据和指南。  相似文献   

4.
转向系统是构成汽车的一个重要总成,在转向系统的设计生产过程中,对其进行台架试验进而分析各项性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鉴于现行标准对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测试和评价方法太过繁杂,提出了以转向器力特性试验为主,灵敏度、回正能力、空载转动力矩、传动效率特性4项试验为辅,设计并进行台架试验,然后根据试验结果对转向器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的试验评价方法。并且,以某型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为样品,使用该试验评价方法,对其性能进行了试验与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汽车驱动桥总成生产中在线检测手段落后的现状,研制了QZS45型汽车驱动桥总成在线测试系统。该系统选用了隔离的静音检测室,采用计算机控制、变频调速电动机驱动;系统中的转矩转速、温度、噪声等测量信号通过板卡与计算机连接,通过编制控制软件,保证了在线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实现了自动采样、自动判断、自动汇总的功能,满足了汽车驱动桥总成在线检测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结构类型和对应特点,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组成及其工作模式进行了介绍,由此提出了一种能综合考虑各部件功率和重量的驱动系统设计方法.并以此设计方法,考虑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给出了汽车驱动系统的总成参数,确定驱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进而选择确定合理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7.
汽车防撞盒总成是防撞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在汽车防撞盒总成自动化焊接过程中,工装夹具又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设计合理、稳定可靠的焊接夹具是我们所需要的,本文以汽车防撞盒总成焊接夹具为例,介绍了夹具设计原则、基本组成、防错及调试等方面内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混合动力汽车节能降排的效果非常显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混合动力总成是这种新型汽车的动力部件,对整个汽车的性能影响极大,从实践的角度对混合动力总成的台架试验进行了研究,再根据试验的结果进行系统的数据处理与理论分析,从而总结出混合动力总成的一些基本特性,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工作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汽车外部造型给购买者及使用者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与成就感,但汽车车身内部结构往往不被人关注,车身内部结构在整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前围上总成是车身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车身前围上部总成对保证车身的扭转刚度、改善座舱舒适环境和提高撞车时的安全性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详细阐述前围上部总成的结构形式、功能、设计注意事项,以及前围上部总成在车身中的作用.并介绍前围上部总成的基本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主要作用,及虚拟样机技术在悬置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应用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中建立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六自由度的模型。以ADAMS/View为二次开发平台,定制一个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用户化模块,使用户在不是很熟悉ADAMS操作的情况下也可以完成悬置系统的建模及性能分析,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由计算机控制的车辆传感器检测系统整体设计思想,以及软、硬件和机械部件的实施方案。该系统用于车辆传感器出厂前的各项性能检验,能对车用传感器生产质量的保证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陈涛  梅凯 《湖南农机》2016,(8):26-28
为了满足同步器总成检测要求,文章设计了一套基于同步器齿毂齿套倾斜性检测系统。文章不仅完成同步器倾斜性检测系统机械结构、硬件、软件的设计,还介绍了所研制的计算机和单片机控制的汽车同步器总成倾斜量检测系统、检测原理及试验仿真。此外,还提出基于Proteus的系统开发方法,应用Proteus进行原理图设计,根据Proteus中的电子元件特性模拟了检测系统的微位移传感器,并利用Proteus与Keil的联合调试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仿真数据。相比于其他检测装置,该系统在检测精度和自动化方面更臻完美。  相似文献   

13.
利用虚拟仪器开发软件LabView开发实时测量与分析的汽车道路制动性试验系统。在分析汽车道路试验系统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详细介绍试验系统的硬件组成,给出可实时进行汽车制动动态参数信号测量、采集以及可视化处理的道路试验系统的软件流程以及基于频率法计算车速与基于斜率法计算制动减/加速度等关键技术的实现过程。最后结合实车的汽车道路制动试验验证该试验系统的可行性以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ASP网络开发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满足广大汽车用户的需求,在汽车公司网站上,用ACCESS关系数据库建立了较完善的知识库。以动态网页设计语言ASP为开发工具,开发了基于ASP的网上汽车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并在公司网站上提供了有关汽车故障诊断、维护、维修技巧等相关知识和网上咨询、交流等功能,对用户具有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装配模型的车辆覆盖件拉延模结构变形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覆盖件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开发汽车新车型的“瓶颈”环节。介绍了产品装配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描述,然后应用基于特征的三维参数化建模技术,针对某一几何拓扑关系类似的系列覆盖件产品中的—典型件,建立其参数化模具结构装配模型并实现模具结构的变形设计,最后以汽车前框架下横梁零件为例进行相关拉延模结构变形设计。结果表明,应用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可以极大提高覆盖件模具结构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6.
拖拉机驾驶室的人机工程学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机工程学设计是车辆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对拖拉机驾驶室设计中所涉及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包括驾驶座椅设计、仪表盘及操纵装置设计、降噪设计等进行了介绍。从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有关座椅设计、仪表盘设计及操纵装置设计、降噪设计的各种方法及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拖拉机驾驶室的人机工程学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研制出一套用于汽车驾驶室人机设计CAD系统,该系统利用人机工程学辅助汽车的座椅设计、控件设计、仪表板设计、视野设计和内部空间设计。几个实例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FPGA的X-2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汽车检修过程中,需要信号发生器提供各种测试信号去检验实际电路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以EP1C3T144C8为核心芯片的信号发生器。该信号发生器由键盘电路、液晶显示、FPGA单元、D/A转化、低通滤波电路等构成,能生成汽车磁电式X-2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为汽车发动机ECU的软硬件调试与测试以及各种现场调试和快速诊断工作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9.
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总检台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总检台”的实际系统,论述了硬、软件设计的背景、设计原理和设计思想。该系统应用于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出厂前的各项性能测试,对国产发动机转速传感器生产的科学化、规范化,使其达到国际汽车工业的同等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前纵梁由薄板冲压件焊接而成,具有薄板冲压件的易变形性和制造误差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响应面与3DCS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汽车前纵梁柔性焊装夹具定位点布置方案设计的方法。对某汽车前纵梁装配过程进行偏差仿真分析,建立能够反映装配偏差源与装配偏差关系的仿真模型。结合汽车前纵梁结构特性以定位点横坐标为设计变量,通过响应面法中Box-Behnken Design(BBD)实验设计方法设计出试验样本方案。利用3DCS偏差分析软件建立某汽车前纵梁柔性装配偏差仿真模型,仿真分析得到装配偏差值,以关键测点偏差的6σ值的均方根作为系统响应,构建响应面代理模型。最后,用Design-Expert软件优化出让装配偏差最小的最优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