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热磨法(TMT)是目前国内外纤维板生产中分离纤维的主要方法,作为对纤维直接起研磨作用的热磨机磨片的质量优劣,关系整个热磨工程系统技术性能的发挥,能耗的大小,效率的高低等,因此,许多国家十分重视磨片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永磁除铁器在纤维板生产中的应用(153100)南岔木材水解厂赵士芝,郭树生,崔健一我厂的纤维板生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热磨机磨片烧损情况,给生产带来很大影响.为减少磨片损坏,在进入料仓前的皮带输送机上安装一电磁除铁器,以清除本片加工、输送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纤维板生产原料的纤维特性、热磨机的性能、磨片的制造工艺对磨片齿形的结构设计、纤维分离的机理及磨片综合性能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纤维板生产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年产量位居世界首位,而生产状况总体上呈现"高能耗、低效率"的状态,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纤维板生产的工艺水平和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对纤维板生产的工程应用性基础理论的研究还存在不足,因此笔者结合热磨法纤维分离的基本原理及纤维制备的工艺过程,从热磨机磨片和热磨工艺参数两个方面对热磨法纤维分离能耗进行分析,分别探索磨片齿形结构参数、原料预处理工艺等因素对纤维分离能耗的影响,从而揭示热磨法纤维制备中能量耗散的影响因素,建立磨片齿形结构参数与纤维分离能耗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可以为纤维分离设备的结构优化、提高纤维分离质量以及降低纤维分离能耗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也可以提高磨片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典型热磨机磨片间隙控制系统的功能分析,采用电液伺服系统对热磨机磨片间隙控制系统进行了原理与系统结构设计,建立了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与数学模型,对液压缸和伺服阀进行了设计计算与选型;通过对系统传递函数的校正,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较好的控制品质。热磨机磨片间隙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有助于提高热磨机的解纤质量和工作性能,具有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颜家雄 《林产工业》2019,46(3):25-30
热磨机磨片的齿形结构是磨片和原料间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它与木片原料被研磨时的运动状态和研磨时间,以及纤维制备过程中纤维质量和设备的能耗密切相关。笔者根据磨片破碎区、粗磨区、精磨区的齿形结构、磨齿倾角、周向齿等参数对纤维分离能耗的影响以及磨片的设计要求,设计了一种有利于降低纤维分离能耗的热磨机磨片,并运用ABAQUS软件对磨片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磨片受到的静力作用对自身影响很小,设计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纤维板的生产过程中,制浆是关键的工序之一。我厂制浆工序的设备是由热磨机和精磨机组成。在工艺上要求进入热磨机的木片含水量在50%以上,而我厂纤维板所用原料约有1/3以上是细木工的下脚料,它的含水率在8%以下,在热磨以前又没有处理,所以使生产的浆料质量一直不够理想,影响了纤维板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前车间为了提高原料木片中的含水率,曾想了很多办法,如在料场喷水,切片加水,料仓加水等,虽然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研究决定搞管道蒸煮,以使木片增加含水量和软化,提高浆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首套国内最新技术48英寸热磨机于2008年2月26日在江苏东盾太和木业一次性调试成功并交付运行。该型热磨机用于年产12~15万m3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上,经过试车运行考核,纤维质量优良,设备运行平稳。这是近几年来公司继44英寸热磨机成功地用在福建建瓯年产8万m3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以后又一个新的突破,它将彻底改变大型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完全依赖国外进口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9.
最近,镇江林机厂在充分研究国内外相关信息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研制开发出了BW1111系列热磨机。由于采用了多项新技术,该机从结构特点、制造水平和性能指标等方面都达到国内极高水平,其纤维分离质量同进口热磨机质量相当。BW1111系列热磨机主要用作15000~50000m~3/a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的主机。该机首次在湖南省会同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上运行,结果证明其性能优良,完全能够满足大型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的生产要求。 BWllll系列热磨机在研发中运用了多项新技术:①在热磨机主轴结构上采用了北京…  相似文献   

10.
汪成明 《林产工业》2004,31(4):38-40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造板尤其是中密度纤维板(MDF)需求增长迅速.为了提高规模效益,年产8万~30万m3的MDF生产线已成为新建项目的首选.年产8万~30万m3 MDF生产线中热磨机多为进口设备,目前新建项目均采用从国外引进热磨机主机,国内配套高压电机和启动设备以减少外汇支出.  相似文献   

11.
树盘即原木的横截圆盘,其自身独特的性质使其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制约该种技术推广的关键是树盘的高品质干燥。简述树盘干燥的发展历程,分别从干燥方法 (气干、常规对流干燥、高频真空干燥、高频对流干燥)、预处理(物理及化学方法)方面进行探讨,并总结出主要研究成果。在归纳国内外对树盘干燥研究历史、现状的基础上,对树盘干燥研究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结合对BBP122Q型小径木剥皮机的设计和研制,总结并论述了环式剥皮机刀盘的设计及剥皮刀技术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将难于利用的原木加工成圆盘是高效利用原木材、提高其木材经济价值的一条有效途径.为解决圆盘干燥过程中易于出现开裂的问题,以枫桦原木圆盘为对象,研究了采用氯化钠溶液浸泡其圆盘的预处理方式,对枫桦原木圆盘干燥特性的影响,并对氯化钠抑制圆盘开裂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项预处理方法可使枫桦原木圆盘在40 mm厚枫桦锯材干燥基准条件下获得良好的干燥质量,提高了其干燥效率,很好地解决了圆盘的干燥问题.该预处理对枫桦原木圆盘的径向含水率分布及心表层含水率梯度产生明显影响.指出经此预处理后,其圆盘材弦径向干缩系数间差值的变小,是氯化钠抑制圆盘开裂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木工圆盘类锯机动态性能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木工圆盘类锯机锯切性能的主要因素,多方面提出了解决国锯中动态稳定性的方法,提出了当前圆锯动态性能研究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白桦树盘为对象,研究分别采用恒温40、60℃,相对湿度渐降的干燥工艺干燥时,树盘干燥开裂的特点(产生时期、部位、形貌),进而研究树盘几何生长特性(偏心率、圆度、横截面积)对干燥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树木不同部位、不同径级、不同圆度的树盘,在相同干燥工艺下开裂初期差异很大.开裂初期均值,在40℃干燥工艺下对应树盘含水率43.9%,60℃干燥工艺下对应树盘含水率45.6%,温度高时平均开裂期超前;最初开裂产生位置大多为心边材交界处,60℃工艺时有向内扩张趋势,并伴有心裂产生;60℃干燥工艺下无论开裂总长度还是平均开裂宽度都要较40℃工艺时的开裂值大,但差异不显著;60℃工艺时的Ⅴ-裂数量明显高于40℃时;圆度与横截面积是影响开裂总长度、开裂平均宽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而Ⅴ-裂主要受后者影响.横截面积越大、形状越不规则,树盘越易产生干燥开裂,揭示树盘按几何生长特征分选干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酸性声化学在溶除盘式热分散机硅酸盐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酸洗除去热分散机齿盘硅酸盐垢的基础上,增加超声波,探索声化学法溶除盘式热分散机硅酸盐垢的可行性及较佳技术参数。结果表明:与常规的盐酸缓蚀剂乌洛托品相比,自配混合缓蚀剂有更好的缓蚀效果;无超声波时,溶液的溶垢率在19.70%~32.94%,加超声波后,溶液的溶垢率最高可达84.38%。当硅酸盐垢物厚度为3 mm左右时,较佳清洗参数为:150 mL烧杯加100 mL清洗液,清洗温度40~50℃,溶液HCl质量分数8%~10%,超声波功率200~300 W。超声波配合低浓混酸溶液的声化学方法,能够快速、安全、清洁、有效地溶解热分散机盘片上的硅酸盐垢,降低清洗液对设备的腐蚀。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酸洗除去热分散机齿盘硅酸盐垢的基础上,增加超声波,探索声化学法溶除盘式热分散机硅酸盐垢的可行性度较佳技术参数.结果表明:与常规的盐酸缓蚀剂乌洛托品相比,自配混合缓蚀剂有更好的缓蚀效果;无超声波时,溶液的溶垢率在19.70%~32.94%,加超声波后,溶液的溶垢率最高可达84.38%.当硅酸盐垢物厚度为3 mm左右时,较佳清洗参数为:150 mL烧杯加100 mL清洗液,清洗温度40~50℃,溶液HCl质量分数8%~10%,超声波功率200~300W.超声波配合低浓混酸溶液的声化学方法,能够快速、安全、清洁、有效地溶解热分散机盘片上的硅酸盐垢,降低清洗液对设备的腐蚀.  相似文献   

18.
AutoCAD在解析木圆盘数字照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使用AutoCAD测量圆盘年轮宽度的方法与步骤。采用计算比例尺的方法对AutoCAD中的圆盘数字照片进行缩放达到实物尺寸,再使用AutoCAD中的测量工具进行东西和南北两方向上的年轮宽度测量,通过模拟圆盘对圆盘数字照片的变形误差进行了分析,其精度达到了生产要求,且此方法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19.
选用PRO/E野火版作为系统平台,Visual Basic.net作为二次开发语言,构建了盘式削片机刀盘的自动化设计系统。该系统可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自动实现刀盘直径、飞刀数量等的计算和结构设计,大大提高了盘式削片机刀盘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准确设计高压涡轮盘和叶尖间隙,从概率的角度进行了涡轮盘径向变形的分析。介绍了高精度高效率的非线性动态概率分析的极值响应面方法(Extremum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ERSM),并建立了其数学模型。考虑材料属性和边界条件的非线性,以及热载荷和离心载荷的动态性,基于ERSM对涡轮盘径向变形进行了非线性动态概率分析,得到了输入输出参数的分布特征和影响涡轮盘径向动态变形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方法比较,验证了ERSM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能大大提高计算速度,节约计算时间,改善计算效率。为进行更有效的涡轮盘设计和优化,改善叶尖间隙设计和控制的合理性提供了有效依据。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