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春利用小拱棚覆盖技术进行促早栽培,能使第一茬作物提早成熟,并采用间套技术,可进行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提高生产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实践的小拱棚甜瓜套作玉米轮作秋季大白菜一年三熟种植模式就是其中一种高效栽培模式,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露地种植西瓜采用一年三熟栽培模式,可解决人口多、耕地少、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争地的矛盾.通过春瓜选用迟熟无籽西瓜、夏瓜和秋瓜选用早熟有籽西瓜的科学搭配,严格进行种子、营养土和大田土壤消毒,嫁接育苗,健身栽培和预防为主的防病措施,西瓜每公顷产量可达105000kg,比一年二熟栽培每公顷增产22500kg,增加产值2.25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关健词:西瓜;栽培模式;一年三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临县大棚甜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县是农业大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科技兴农、发展现代农业、市场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指导思想,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并根据临县实际提出了沿湫河两岸到2010年发展大棚瓜菜2000栋的具体目标.使大棚甜瓜种植得以大力发展。几年来的试验示范表明,大棚甜瓜平均亩产达2500kg左右,亩收入5000余元,大棚种植甜瓜经济效益显著,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孜然是岳普湖县的传统特色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实现特色产业与粮食生产的协调发展,岳普湖县于2008年开展孜然套种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经过两年的技术攻关与改进,取得了667米^2产孜然80千克、玉米1000千克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贵州山区烤烟地水土流失和农民增收,实现关键技术突破,采用贵州当前推广的优良牧草品种,试验研究了草-烟两熟轮作和草-烟 草一年三熟轮作两种栽培模式的异同。结果表明:草-烟轮作后烤烟单价提高了0.53元/kg;草-烟两熟轮作模式比草-烟 草一年三熟轮作模式纯收入高出10794.54元/hm2,达18709.57元/hm2,投产比达1∶2.58,经济效益显著,远高于当地烟农14263.86元/hm2的纯收入;草-烟轮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不大。选择优良牧草品种,合理施肥,进行草-烟轮作,可改进山区农作物传统的耕作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减轻烤烟病虫害,涵养水源,促进畜牧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淮阳市从2004年开始进行小拱棚无公害甜瓜高产、高效栽培示范,逐步总结、形成了水稻-扬花萝卜(俗称水萝卜)-甜瓜(俗称小香瓜)一年三种三收高产、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模式,并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机制,与广大农民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扩大推广面积,做到产、供、销一条龙,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相似文献   

7.
四年来在中牟县推广大棚西瓜—耐热白菜—胡萝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结果表明:中牟县无公害瓜菜一年三熟栽培模式极为成功,经济效益极为显著,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深受菜农欢迎。  相似文献   

8.
岩溶山区超级稻一油葵一萝卜栽培模式是广西河池市2003年以来研究并推广的粮、经、菜高效栽培模式之一。该模式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山区的土地、光、温、水、气等资源,前后作合理搭配,实现一年三熟;年亩产值达3000元以上。比传统的稻一薯模式年亩增收2000元以上。该模式的示范成功为山区农民探索出一条新的增收途径.农民群众称之为“三增致富”(即增粮、增油、增菜)工程。  相似文献   

9.
丘陵山地地瓜、甜瓜立体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瓜、甜瓜一年两作间作模式,在不影响地瓜产量的情况下,增收一茬甜瓜,提高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平均亩产地瓜1800公斤左右,甜瓜1800公斤左右,平均亩纯收入2400元以上。比纯作粮食亩增收18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山区毛豆、中稻、萝卜一年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毛豆、中稻、萝卜一年三熟耕作制度的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出一套在品种选择、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中耕除草、病虫防治等方面行之有效的高产高效技术措施,该模式能大幅度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甜瓜是民勤县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特色作物之一,大麻是民勤县传统麻用纤维和油料作物。近年来,为探索高效节水种植模式,笔者对地膜甜瓜套种大麻栽培模式进行了多点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在该栽培模式下,可实现甜瓜、大麻一年两熟,节水节本增效,其中甜瓜收入可达4.50  相似文献   

12.
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逐步实施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革新栽培技术已成为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从2001年起,我们对拱棚三熟高效栽培模式进行了为期4 a的试验、示范,总结出适宜本地灌区小拱棚马铃薯、包心菜、绿萝卜三熟高效栽培模式.示范结果表明,其综合产值达10万元/hm2,是解决当地早春霜冻、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的有效途径,收获的蔬菜恰逢市场淡季,种植效益可观.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金汇镇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摸索出一套大棚草莓、蜜瓜一年两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经济效益可观,从1998年开始种植,至2006年栽培面积已达4000亩左右,农民净收入达5200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4.
安息茴香套播玉米两高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息茴香维吾尔名叫孜然,是专用香料作物。安息茴香地套播玉米,实现一年两熟,茴香产100公斤/666.7米^2,玉米产400公斤/666.7米^2,是提高农民收入,农业增收增效的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浙西南地区山地菜豆-盘菜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四季豆后茬空闲田,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效益,每亩平均产值达1.6万元,经济效益显著,促进了浙西南山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长豇豆——水稻栽培模式是莲都区稳粮增效示范推广的主要项目之一,并以碧河、丽新、老竹等地为实施重点,2004~2005年两年共实施面积达17800亩。通过实施,长豇豆亩产值平均达1975元,亩增产值178.8元;水稻亩产达511.1kg,亩增产值88.5元,两年共新增产值达527.41万元,取得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长豇豆——水稻栽培模式已成为我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现将该模式实施结果与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嫁接栽培作为一种提高种植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在瓜菜等农作物栽培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提升种植技术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现阶段甜瓜嫁接栽培还存在着一定的操作盲区,影响着种植效益的进一步发挥。本文探讨了北方地区甜瓜嫁接栽培的优势与关键技术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温光资源,增加耕地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三明市农业局通过试验、示范、总结,推广了莲藕-晚稻-冬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粮经作物水旱轮作,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有利于各季作物的高产稳产及品质的提高。现将该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及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寒山区"超级稻-再生稻-大蒜"免耕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河池市高寒山区一年三熟免耕丰产栽培模式,近年来在东兰、南丹、天峨、凤山等县实施"超级稻-再生稻-大蒜"免耕丰产栽培试验研究与示范,一年三熟每666.7m2产值达3291.7元,比传统单季稻每666.7m2增收2556.4元。为河池市山区农民探索出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古田县是山区农业大县,近几年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因地制宜对稻田进行粮经改制,推广瓜、稻、菜栽培模式,并成功总结出一套甜瓜大田双膜覆盖早熟丰产栽培技术。甜瓜双膜覆盖栽培技术就是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再加塑料膜支成的小拱棚育苗,不仅保温保墒,还能使甜瓜成熟期提早10d以上,1999~2002年该技术应用推广4300亩,平均亩产2411kg,最高亩产量达3210k。瓜、稻、菜一年三熟平均亩产值达539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